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繁體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大禹治水傳說與臺灣高山族洪水神話

何有基

   發生在四千多年前的那場大洪水,並非僅華夏一地,而是世界性的。如西方《聖經》 有載,“諾亞造方舟”的故事;希臘神話中“狄凱良和庇拉登上奧林匹克山躲避洪水” 的故事,都發生在這個時候。作為東方文明古國的中國,亦有自己的洪水傳說。其中, 大禹治水傳說與臺灣高山族洪水神話,只是在中國洪水故事中的典型罷了。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婦幼皆知。唐代詩人李紳《禹 廟》詩雲:“削平水土窮滄海,畚鍤東南盡會稽。山擁翠屏朝玉帛,穴通金闕架雲霓。 秘文鏤石藏青壁,寶檢封雲化紫泥。清廟萬年長血食,始知明德與天齊。”大禹治水, 功高蓋世,德與天齊,千載傳頌。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中,曾用較大的篇幅,凝練 的筆觸,記述了這場驚心動魄、氣貫長虹的治理洪水的畫卷。而記載我國這場治理洪水 戰鬥的典籍和史書,諸如《詩經》、《尚書》、《山海經》、《禮記》、《論語》、《孟 子》、《吳越春秋》、《越絕書》、《水經注》等更是燦若繁星。禹跡以及紀念性場所 遍及神州大地。正如民國時期的中國水利工程學會會長李協所說:“蓋九州之中,禹之 跡無弗在也,禹之廟無弗有也,而論山川之靈秀,殿宇之宏壯,則當以會稽為最。”大 禹的功德及其影響還跨越海峽在祖國寶島臺灣流傳,生根落腳,如修建於清康熙年間的 台南“禹皇廟”,以及遍佈寶島的水神廟就是個例證。另外,每年六月六日,為臺灣“工 程師”節,也是紀念中國工程師鼻祖——大禹。

  在臺灣高山族同胞中,除已漢化的平埔人外,人口約達 45 萬人。在傳統的阿美、 泰雅、排灣、布農、魯凱、鄒(曹)、卑南、賽夏、雅美等九大族群中,除卑南人沒有 洪水神話外,其他八大族群都有自己的洪水故事。因為高山族的先民與祖國大陸人民一 樣,同時經歷了這場令人難忘的大洪水。高山族同胞稱:在這場洪水中,他們不但失去 了許許多多的親人,而且還丟失了心愛的文字。據說,高山族原來也有自己的文字,他 們把字寫在石頭上的。而漢人的文字,都寫在木片上的。一次,洪水來了,大家一起過 一條河,這時帶在身上的石頭全沉到河底去了,那些木片都浮到了水面。從此,高山族 人的文字全丟了,而漢族人的文字保存了下來。這樣的故事雖不足信,但反映了高山族 先民對本民族文字的嚮往。由於高山族沒有自己的文字,因此,洪水一類的故事,只好 靠族人口口相傳。直至上個世紀初,才有人用文字的形式把洪水故事加以收集和整理, 一鱗半爪地見於報端書刊。到了二十世紀末,臺灣學術界對高山族的洪水神話故事等口 傳文學作了比較系統和較為具體地記錄,並有了相關書刊的問世。

   在高山族的諸多洪水神話故事中,阿美人的洪水故事頗具代表性。阿美人是臺灣高 山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族群,目前已達 15.2 萬人,其農業生產與當地漢族人的生產水 準相接近。阿美人的洪水故事說:“太古時代,天地發生變異,導致山崩地裂,有一股 熱流從地底下噴出,浩大的水勢淹沒了陸地,使所有生物幾乎慘遭滅絕。這個時候,只 有姊妹倆和她們的兄長倖存下來。兄妹三人乘著木制的‘方臼’沿著海岸向南方逃走, 到了‘拉拉奧朗’這個地方上了岸,再爬到‘卡巴爾魯康’山頂,因找不到一處肥沃土 地,只好下山繼續向西再向南找尋好的地方。一次,在上山的途中,姐姐實在走不動了, 說在山腰等他們,兄妹繼續往山頂走去。二人到了山頂,仍無可居之地,只好回到山腰, 見姐姐死了,化為石頭人。兄妹十分悲痛,又回到了‘拉垃奧朗’原來上岸的地方,看 見那只‘方臼’ 也朽壞了,不能再乘坐,兄妹只好繼續遊蕩。當時,洪水並未退去, 他倆在一處溫泉附近住了下來。過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兄妹都長大了,卻沒有辦法找到 匹配的對象,為了延續人類的生命,他們想要成婚,但又拿不定主意。第二天清晨,太 陽升起來了,他們問太陽:‘我們兄妹可以結為夫妻嗎?’太陽回答:‘可以。’二人 便安心地成了婚。不久,妹妹懷孕了,等到生產的時候生下來的卻不是男孩,也不是女 孩,而是兩個不可思議的怪物。他們非常沮喪,把怪物丟進河裡。其中一個橫行于水中, 一個順水而遊去。據說,那就是現在蟹和魚的祖先。第二天夜晚,月亮告訴他們說:‘你 們原本是兄妹,兄妹婚姻是禁止的。今天既然你們已經結婚了,應該拿一張草席,切割 出一個孔,擱在你們之間,這樣才能結合,生育出正常的子女。’二人高興地接受了月 亮神的教導。妹妹經十月懷胎,卻生下一塊白石頭。他們以為這是月亮神的惡作劇,便 想把石頭丟到河裡去。月亮知道了,立即告訴他們:‘如果你們好好地保存這塊白石頭, 就可以實現心願。’二人雖覺奇怪,還是接受了月亮的勸告。過了不多久,哥哥死了, 只留下妹妹一人孤伶伶地抱著石頭過日子。這時候,月亮神又出來安慰她說:‘這樣寂 寞的日子只是短暫的,不久你就可以得到慰藉了。’又過了5天,那塊白石頭忽然變大, 從中出來四個活潑可愛的孩子,有一對男女是赤腳的,而另一對男女則穿著鞋。這對赤 腳的人,長大後結婚成家,繁衍後代,他們便是阿美人的祖先;而那對穿鞋的人,據說 就是漢人的祖先。”這個故事與其他族群的洪水故事相比,顯得豐富而完整,故事的內 容裡有很大部分敘述兄妹通婚而生怪物的情節,這也透露出古時候人們對近親婚姻的禁 忌觀點。同時,故事還揭示了中華民族各族群間血肉相連的歷史淵源。

  那麼,海峽兩岸洪水故事的異同處在哪裡?下面作以比較與淺析:

   一是洪水故事產生的歷史背景相同。四千多年前,兩岸同胞都經歷了因“卷轉蟲式” 海侵所造成的特大洪水災害。《孟子》雲:帝堯之時,“ 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草 木暢茂,禽畜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尚書•堯典》 亦雲:“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司馬遷在《史記》中多次重複:“當 帝堯之時,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難怪當時的先民要流離失所,不得 安居。在最後一次海侵達到高峰時,浙東平原成為淺海,杭嘉湖平原只剩下很小一部分, 太湖一線以東全被海水席捲,今日的杭州市區也是個海灣。此次海侵的結果,迫使越民 族紛紛從北部平原撤退,河姆渡人與良渚人被迫放棄富庶的原居地,一部分,退入會稽 山、四明山和天臺山;一部分,遷散到浙西和江蘇南部丘陵;一部分,乘季風之便渡海 去了舟山、臺灣、海南等沿海島嶼,成了“島夷”。這些剛來臺灣和以往在臺灣定居的 高山族先民,大家都經歷了這場浩大的洪水,故在他們中間流傳著一個個生動的洪水神 話,並代代相傳。魯凱人的洪水故事說:“古時候,大水湧來,住民紛紛跑到山上躲避 水患。”排灣人的洪水神話說:“古時洪水氾濫,四方都是大水,山上的泥土都被水沖 走,山崩石裂。”布農人的故事也說:“大洪水發生,大地成為深海,人們都逃到玉山 上躲避洪水。”如此等等。儘管各族群對洪水描述各有不同,但說的都是他們的祖先所 歷經的那場特大洪水,這也就是大禹治水傳說和臺灣高山族洪水神話的歷史大背景。

  二是洪水成因的說法相似。據多學科研究證明,海侵是造成此次特大洪水的主因。 但是,處於那個歷史時期的先民們,對這次洪水又有自己的說法。《淮南子》雲:“昔 者共工與高辛(即帝嚳之號)爭為帝,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 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共工是何物,有如此之能量?據《山 海經》雲:共工是“九首、蛇身、朱發、食於九土”,這怪物力大無比,“只要尾巴一 甩,大地就成為源澤。”顯然,人們把此次大洪水的原因歸結為:共工衝撞不周之山, 天塌而洪水氾濫成災。在高山族的洪水神話故事中,有關洪水產生的原因各族群說法不 盡相同。如泰雅人的洪水神話說:因“兄與妹近親婚姻,讓祖靈發怒,而引發了洪水。” 阿美人洪水故事說:因“天地發生變異,導致山崩地裂,有一股熱流從地底下噴出,於 是形成地面河流,它們浩大的水勢淹沒了整個陸地,所有的生物幾乎都完全滅絕。”而 排灣人的故事說:“在平原上有個叫‘達洛凡’的怪物,河川所有的水流進它的嘴裡的。 後來,怪物的嘴緊緊的閉住,河水流不進去,便造成了洪水災害。”關於怪物擔任吸納 水流的事,在漢民族中也有類似的故事,那就是“尾閭”,它是大地所有水流最後彙聚 的地方。布農人的故事還說,造成洪水的原因是“大蛇堵塞了水路”;鄒人認為是“巨 鰻堵塞河道所致”。不管是“天神”、“祖靈”降災懲罰;還是“九首”怪、“達洛凡”、 蛇神、鰻精作祟,雖說法有異,但均為神、怪一類所為。這是由於我們的祖先對早年自然現象的不理解,而做出這種天真爛漫的想像吧了。

  三是洪水避讓的方法相仿。人們面對滔滔洪水,首選的避讓方式是奔向高地或大山, 以求生存。有來不及躲避者,他們只有另找避水器物逃生了。《孟子》載:“禽獸逼人, 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史記》雲:“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這裡雖沒有 直接說出人們如何避讓洪水,但這些“下民”,或被“禽獸脅逼之人”,其實他們都是 選擇避讓於高地或大山的人。這些人,不但有“三餐”之憂,而且還要冒被獸類吞食的 風險。在海峽彼岸的高山族先民,當洪水襲來之時,他們中的多數人也是退避高山,而 那些不及避讓的人只好借助各種漂浮器物以逃生。如高山族中農業較發達的阿美人,有 兄妹三人乘坐“方臼”而逃生的故事;紡織較為發達的賽夏人,有一男子懷抱“織布機 胴”漂流至“吉路比亞”山頂避難,而成為該族群唯一倖存者的故事。布農人的洪災倖 存者,是抱著“水瓶”(一說“葫蘆”)度過難關的。地處我國西南部的布依族和侗族, 他們均為越族後裔,其祖先是乘著“葫蘆”才躲過洪水一劫。避水方法雖說是“仁者見 仁,智者見智”,但從避水工具這一情節中,正說明洪水故事是古人類歷史生活的折射。

  四是治理洪水的方法相近。在大禹治水的故事裡,治水是故事的核心,重中之重。 治水的方法在禹之前,有“女媧練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鼇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 積蘆灰以止淫水”(《淮南子》)的說法。在堯舜時,薦鯀治水,鯀築堤阻水,結果是“九 戴績用勿成”,被舜“殛鯀於羽山”。禹繼父鯀而治水,因為有了鯀的失敗經驗,禹即 以“決九川致四海,浚畎澮致之川”的方法,然後,“隨山浚川,任土作貢”。當然, 亦有一些攻堅的工程,諸如鑿“龍門”、劈“了山”(今浙江嵊州市境內),還得借助 於神力。於是,在傳說中讓禹羽化成力大無窮的“黃熊”或“獨角獸”之類,去鑿穿龍門, 劈開了山,使洪水順利注入大海。而在高山族的洪水神話故事裡,其治理洪水的方法就 簡單多了,故事的重心放在人類的起源、繁衍,以及火種、習俗等問題上。布農人的故 事說:是“巨蟹幫忙,鬥敗了堵塞河流的巨蛇,蛇逃走,於是洪水退了。”鄒人的神話 說:有“巨鰻般大小的巨蟹,得了女人贈送的腿毛(一說陰毛),夾了堵塞流水巨鰻的 腹部,巨鰻負痛一翻身,洪水就退了。”排灣人說:是“ 怪物‘ 達洛凡 ’又張開嘴, 洪水才慢慢退去。”魯凱人說:“洪水是祖先‘沙布來’施法將其退走的。”這裡高山 族提及的退水原因即“神力退洪”說,與大禹化神熊鑿穿龍門導洪入海的說法是類同的。 是種治水之法,均可歸納為“疏導”法。這個疏導法,不但適用于當年的會稽平原,而 且也適用於地處海島的臺灣。因其間河流短小,而入海口又近,用此法十分靈驗。

  五是洪水釀成相關的習俗禁忌。大禹治水,地平天成,千家萬戶,飯香魚美。為紀 念這位治水英雄,每年農曆三月初五,傳為禹之華誕,在禹廟所在地,都舉行祭禹大典。 據說,此俗起源于大禹之子啟,繼帝位之時,至今已有4200多年歷史。祭禹,有宗族祭、 皇帝親祭、皇帝遣官祭、地方官春秋祭、民間祝祭等。自 2007 年始,浙江紹興公祭大 禹陵定為國家級祭典。自此,中華民族祭祀祖先“北有黃陵,南有禹陵”的地理格局已 經形成。每年 4 月 20 日,紹興公祭大禹陵盛典,臺北夏氏宗親會、臺北紹興同鄉聯誼 會紛紛派員來紹興,尋根謁祖。據說,按照紹興的習俗,“民不拜禹,女不祭灶”。究 其原由,大禹是一代帝王,而不是神,平民百姓平日無故不准朝拜帝王。所以,紹興民 間向有“拜禹王要肚皮痛”的說法。臺灣高山族先民在與洪水的磨合中,亦產生了不少 習俗和禁忌。鄒人的故事說:“當時洪水氾濫,又長期不肯退去,眾人欲作曲以悅天神, 但總覺得曲子不夠悅耳動聽。有人便提議殺狗取其頭來祭神,祭祀歌聲悅耳了許多。時 有頑童,眾人殺之取其頭以祭,歌聲始變得極為優美悅耳,而洪水也隨之退盡。自此, 人知‘獵首’以祭天神靈驗。”因此,當年在臺灣高山族中,除了雅美人之外,各族群 都有獵取他族人之首以祭祀祖靈的習俗,直至上個世紀初才被廢止。阿美人“大巴塱社” 的故事說:“洪水之後,他們的祖先在不得已情況下,兄妹結為夫婦。因為是近親婚姻, 生下來的都是蛇、蜥蜴、螃蟹、魚及烏龜之類。他們把自己的遭遇告訴天神之後,神十 分同情便教導他們祭祀、祈禱的方法。以後他們所生的孩子都很優秀。”自此,人們從 血緣婚的陣痛中覺醒,逐漸走向族外婚,近親結婚成為人們的禁忌。泰雅人在洪水退後, 驚奇地發現河谷裡有許多魚、蝦,他們高興地下河捕撈,從此就有了食用魚蝦的習性。 鄒人的故事還說,當他們的祖先在玉山上躲避水患的時候,因為“烏乎古”鳥(麻雀一種)取火有功,後來人們感激它,允許它在田中啄食穀粒;而取火失敗的“哥有于細” 鳥,只能在田邊覓食。還有些族群的人認為,癩蛤蟆(一說青蛙)曾取火有功,所以捕 殺癩蛤蟆也成了人們的禁忌。

  六是治理洪水的主體,均為兩地的古越族人。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指出:“禹是南方民 族神話中的人物”,“這種神話的中心點在越(會稽)”(《古史辨》),並認為這個 神話是在商周時期被“移植”到中原去的。青年學者陳剩勇說:“大禹是一位治水有功、 被當時人擁戴、被後人神化和美化的歷史人物。他是生長在東南的古越族人。”他還說: “越人在距今四五千年前時,創造了輝煌的良渚文化。大禹治水的地域,正是良渚文化 的散佈區——長江三角洲一帶。”歷史地理學家陳橋驛更為肯定地說:“禹是在越地土 生土長的人物,他的崇高精神和偉大人格,他的人定勝天的堅強意志和卓越不凡的治水 方法,一直紮根在這個地區。現代紹興人可以理直氣壯地說:禹是我們的。”(《大禹 研究》序)從以上幾位學者的論斷中可以得出二點:一是大禹是地地道道的古越族人; 二是,其治水地域是以會稽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一帶,是古代越族人的聚居地。我們相 信歷史將進一步證明,在當時的條件及背景下,亦只有以海洋民族著稱的越民族才能擔 當起這一治水的重任。有關臺灣高山族的族源問題,近些年來,包括臺灣學者在內的我 國學術界有一種較為一致的認識:臺灣高山族是東南沿海古越人的一支。本人的拙文《臺 灣高山族根在浙江紹興》指出:臺灣高山族是“約在 6000 至 4000 年前後中華文明剛剛 起步時,由會稽渡海陸續遷入臺灣居住的越族先民一支。”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 論:發生在四千多年前的大禹治水與高山族先民的抗洪鬥爭,原是古代越族人在海峽兩 岸所展開的與自然博擊的一場可歌可泣的重大活動,海峽兩岸人民原本是同宗共祖的骨 肉同胞。而歷史將會進一步證明,在當時的條件及背景下,亦只有以海洋民族著稱的越 民族才能擔當起這一治水的重任。 由於臺灣地理環境之特殊,以及高山族先民離開母體越民族時間之早晚,他們的洪水神 話又具有自己的特色,如故事中用較大的篇幅講述人類起源、氏族緣起,以及火種傳承 等內容。

  洪水與造人神話。由於浩大而持續的洪水,饑饉與瘟疫的肆虐,造成人口銳減,一些族 群瀕臨滅頂,這就是產生大量造人神話的歷史背景。在阿美人的洪水神話裡,有兄妹成 婚而生白石頭,又從白石中出來一對赤腳的阿美人和一對穿鞋的漢人的“石生”說;排 灣人的故事中講到,洪水時,有神入山見蛇卵內有人形。後來,蛇蛋破殼而出現人的“卵 生”說;雅美人說,大漲潮(即洪水氾濫)後,天神將兩個孩子分別放到石頭和竹子裡, 丟到地上,他們就是雅美人祖先的“竹生”說;賽夏人的故事還說:有一神,怕人類因 洪水氾濫而滅絕,只好忍痛把一奄奄一息的倖存者殺死,碎其皮肉,投入波濤洶湧的大 海,一陣咒語過後,奇跡出現了,海水中躍出一個個活蹦亂跳的人來,這些人就是賽夏 人的祖先。神又把死者的腸子截斷投入海中,腸子也變成了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就 是漢人的祖先。後來,神再把骨頭投入海中,骨頭變成兇猛強悍的泰雅人。”不論是“石 生”、“竹生”及“卵生”說,還是神的“造人”說,都反映了同一主題,即中國人之 起源,以及中華民族各族群間的血緣關係。正如聞一多說:“普通都稱這些故事為‘洪 水故事’,實有斟酌的餘地,……在故事中,那意在證實血族紐帶的人種來源——即造 人傳說,實是故事最基本的主題,洪水只是造人事件的特殊環境,所以應居從屬地位” 。

  洪水與火種傳奇。在高山族的洪水神話中,關於“火種”的內容佔有不小的比重。由於 洪水使人們失去了珍貴的火種,它直接影響到族人的生活品質。因此,人們在派出取火 的動物種類之多,取火方式之奇可謂洋洋大觀。諸如排灣、阿美、魯凱等族群皆有生動 的取火故事。排灣人的故事說:“因為沒有火,所以大家的日子過得非常艱難。一天, 忽然半空中飛來一隻甲殼蟲,遠遠看見它口中銜著一根細火繩,待它飛近人們時,便把 火繩取了下來,那只甲殼蟲又‘撲撲撲’地飛走了。從此,人們將所得的火種就不停地 燃燒,從沒有熄滅。”布農“人論”社的神話故事說:為避洪水“族人只好逃到玉山和 卓社大山,當時卓社大山的人派了青蛙到玉山取火,青蛙雖然取到了火,但因它潛水回 來,火熄掉了;人又派‘林達魯鳥’取火,也失敗了;最後,‘海比細’鳥(紅嘴畫眉)取火成功,卓社大山的人才有了火種。”魯凱人的“多娜”、“曼鬥蘭”二社的神話則說: “大洪水的時候,人們都逃難到‘帖巴達蘭山’。但是,他們沒有火種,便派羌去取火, 羌取得火回來,但是系在角上的火把燒得太快,燒到他的角,它忍不住痛,便把角浸入 水裡,火還是熄滅了。後來,人們正在苦思良策的時候,忽然看見有一隻蒼蠅在搓足, 大家靈機一動,便轉撚搓弄樹枝生火,這樣就有火可供煮食取暖了。”魯凱人這則故事 的內容,因取火未果,而從蒼蠅搓兩足而得到啟示,發現了鑽木取火的方法。故事簡明 扼要,但從中亦透出高山族先民的智慧光芒。由於動物幫人類取火,使人與動物的距離 更加貼近了,飼養業亦由此時而始。

  在臺灣高山族中,卑南人是唯一沒有“洪水故事” 的族群,難道這故事是在口口相傳 中被遺忘了?這種可能性很小。但有一種比較合理解釋是:卑南人的始祖,在離開母體 古越族人去臺灣的時間會比其他族群更早些。那時,臺灣與大陸山水相連,沒有海峽的 阻隔。他們進入臺灣之後,豐富的狩獵資源足夠其溫飽,因此,鑄就了其“樂山不樂水” 的民族性格。由於卑南人長期高居山林,所以,《尚書》中所載:“湯湯洪水方割,蕩 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的那場大洪水,對他們的影響甚微,沒有象其他族群那樣在人 們心目中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由此,“洪水故事”未在卑南人中流傳,亦在情理之中。 綜上所述,大禹治水的傳說與臺灣高山族的洪水神話,是一部反映海峽兩岸人民,更具 體地說是兩岸越族先民共同抵禦洪水的歷史詩史。由此衍生的“人定勝天”思想和不屈 不撓的拼搏精神,在漫漫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一直鼓舞著中華兒女團結奮鬥,戰勝災 禍,和諧自然,創造人類美好生活的精神支柱,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這也證 明了古代越民族及其創建的越文化是何等地不同凡響。

( 何有基 )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