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繁體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春聯擷趣漫談

陽 曦

    楹聯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文學表示樣式,國人以書法工整的對仗,朗朗上口的句式,反映作者欲要表達的主旨,並為人們所喜聞樂見。在漫長的舊社會,人們在喜慶的盛大春節,普遍貼掛楹聯,祈求迪吉迎接新春始伊,有迎祥兆瑞開年好運之意,在今日新時代,國人仍有寫楹聯貼春聯的習慣,它仍能發揮積極作用,其文化傳導意義,始終顯而現見。
  屬於楹聯之一種的春聯,它是中華文化豐富寶庫中的一件瑰寶,亦是我國漢族和部份少數民族特有傳統習俗的一種文化表現形式,實為中華文化的一簇玫瑰璀璨奇葩。 迎春貼楹,祈祥迪吉   夏(農)曆新年首月首日--春節,神州大地家家戶戶都喜氣洋洋,辭別舊歲,迎接新年到來,祈盼“年年高升”,日子過得更美好,營造一個節日的火紅氣氛;中國人的家庭都有在門楹、門楣,貼上紅彤彤的春聯,猶如“春”之火炬,把傳統的新春佳節“燃”得春意更濃。
  同時,在家宅的廳堂貼福、祿、壽、春、囍等大紅紙條幅,喜聞樂見的五彩福符或濃郁民俗風情的年畫,象徵新春迎祥納福。
  春聯,說文雅點是“楹聯”、“門貼”、“春帖”、“楹帖”,講土俗些就是“對子”、“對聯”、“門對”、“紅對對”等之一種,其前身為古代稱謂的“桃符”。“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不但指明春聯與桃符之間的關係,還道出春聯一年一換,形成年年有新聯新氣象的氛圍。

春聯的起源──桃符
  春聯的引成及演繹歷史十分悠久,其始祖即是“桃符”。相傳,“插桃符”早在軒轅黃帝時(傳說中原始社會晚期,中原一帶姬姓部落的首領,又號“有熊氏”)就有了;至周代(公元前811~前771年)我國民間就有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用以驅邪,鎮壓惡鬼的習俗。
  據東漢哲學家王充(公元27~約97年)在《論衡‧亂龍》中云:東海度朔山,生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樹,其一枝伸向東北方的鬼門,萬鬼皆由此出入。樹下立有鎮妖降鬼的神荼,郁壘昆仲倆大神把守,專門監視鬼的行為,一旦發現有為非作歹者,即捉來以蘆索捆綁,餵猛虎食之;因為桃樹是五木之精的仙木,味辛氣惡,能壓伏邪氣,尤其能鎮邪驅鬼”。故民間流傳有鬼邪怕桃木擊打之說。
  於是,自春秋(前770~前477)以來,每逢過年,人們便用兩塊桃木板(象徵度朔山)掛擱在門的兩旁,代替神荼、郁壘,以防逐邪惡。到了戰國時(前476~前222),又有人以桃木刻人像,置於家門兩側。後來,人們感到製桃人費力、費工夫,索性在桃木板上畫倆位神像(或寫上神名)來替代,即成桃符,這就是春聯的最早由來,雛型和別稱。
  而桃符上的神學、郁壘,也就成了左右並列於門旁的神祇;這在宗廩《荊楚歲時記》中有云:“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五“寫桃板”條引《皇朝歲時雜記》云:“桃符之製,以薄木板長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畫神像俊貌、白澤之屬,下書左郁壘、右神荼,或寓春詞聯句,或書祝禱之語,歲旦則更之。”
  另據《三教搜神大全》記載,唐太宗(李世民)不豫(患病),夜間安睡不得,朦朧間聽到宮外有“鬼”叫。他心中驚恐十分害怕,就把此事向大臣談了,讓想個辦法,排擾解難;當時,大將秦瓊(叔寶)和尉遲恭(敬德),自告奮勇全身披戎裝,手執兵器,侍立在門外守衛;是夜,太宗果然安寧無作噩夢,太宗的病也痊癒了。隨即命畫工將他們威武的像繪在宮門上,借以鎮邪。此在東漢應勳的《風俗演義》和南北朝‧梁時(502~557),宗廩的《荊楚歲時記》中,都有記載。
  此外,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沈括(1031~1095)在《夢溪補筆談》卷三《異事》載:(北宋)持(皇宮)中有吳道子畫鍾馗為門神,也有刻畫肖像,冀以禦兇之效;熙寧王(1072)年,皇上(神宗)令畫工摹拓鐫板,印賜兩府輔臣各一本。是歲除(夕)夜,遣入內供奉宮梁,楷就東西府,給賜鍾馗之像。”
  古代時,也有人在桃符上題詞,稱為“題桃符”。如“姜太公在此,百無忌禁”或“有令在此,諸惡遠避”等一類壓邪話和符咒;接著,又有人在題桃符的基礎上題聯語。聯語從內容和形式來看,都是古語佳話,文字工致,長短相等,又講求對仗。這種作法延續至五代(907~960)又有了新的發展。

春聯的產生及繹演
  最早的春聯是以對聯的形式出現在南北朝梁代。南朝‧齊建元三年至梁大同五(481~539)年間,文學家劉孝綽罷官不出,在門上題了“閉門罷慶吊;高臥謝公卿”,根據對聯華麗的特色,又是貼在門上的,這就是春聯的開始。
  另有西漢准南工前劉安179~前122及其門客多人著的《淮南王》及《宋史‧西蜀‧世家》記載,在五代(907~979)後蜀,廣政二十七(964)年,蜀主孟昶(在位935~965年)在除夕之日,令學士辛寅遜在桃板上題詞,以貼掛宴門左右,因嫌題詞對仗不工,乃親筆書成一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就此,也有人公認為屬於我國最早以文字形式出現的對聯。
  從此之後,北宋時對(門)聯,已經普遍華夏各地。因古代傳說,春節出來傷人的猛獸--“年”,懼怕紅色,故而採用紅紙寫春聯,民間遂以紅紙代替桃木板;其時大詩人蘇東坡(1307~1101)在黃州即今日湖北東部黃岡訪友人王文甫,贈有一副對聯:“門大要客千騎入,堂深不覺百男喧”及“退閉擬學舊桃符”。觀者讚嘆不已,但當時的對聯還稱是桃符。
  北宋文學家、政治改革家王安石(1021~1086),作有一首《元日》詩: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而桃符改成真正的春聯,則是始於後來明朝的事情。
  清代學者陳雲澹(尚古),在《簪雲樓雜話》及《解人頤》一書中記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對帝(太祖子1368年)都金陵(今南京),為慶開國之喜,以示大明氣象鼎新,忽傳旨全國上下,於除夕前:“公卿士庶之家門上,須加貼大紅春聯一副。”太祖微行出觀,以為笑樂;並趁興親筆題聯,一賜大臣陶安:“國朝謀略無雙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當帝行至一戶門前,見未貼春聯,經詢查知是世代做屠宰兼營閹豬之家,因其貧寒,主人不識字,忙著殺年豬,來不及請人來代寫春聯。皇上想,紅紙對聯滿京城,惟此一家空著,太煞風景,但情有可原,經沉思片刻,就命店老闆磨墨舖紙,結合屠夫行當,朱元璋當眾揮毫題賜一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橫批是:“祖傳技藝”。此聯,主題不離戶主本行,對仗工整,既含蓄又幽默,可謂俗中見雅,一時傳為佳話。可是屠戶並沒有把這副春聯貼到大門上。
  不久,明太祖查訪從原路折回,便敲門問屠戶何故?戶主答曰:“知是御書,高懸中堂,燃香祝聖,為獻歲元瑞。”太祖大喜,賜給屠戶紋銀三十兩,囑另操它業,屠戶雖不識字,卻懂得乖巧,價值千金的皇帝“墨寶”,貼到大門上,防被人“揭(盜)走”。為此,而又得了賞銀,真是新年雙喜盈門,一時傳為佳話。

名人與春聯的風雅韻事
  帝王在上提倡,文人群起仿效,把題寫春聯視為雅事助興,於是風氣大盛。據傳,“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明代書會家、文學家1460~1526字希哲,在一年除夕,讓書童替他提著燈籠,拿著筆墨,挨家挨戶地去為人寫春聯,以至傳為美談。據說他給平日搜刮鄉里,欺壓百姓的一個姓錢的的財主,寫了兩副對聯:“明日逢春好不晦氣;終年倒運少有餘財”,“此地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傷”。
  錢財主看後氣急敗壞,就到縣衙告狀,說祝枝山辱罵錢財主,祝枝山笑著問:“罵從何來?學生寫的全是吉慶之詞。”錢財主頓足捶胸,大吵大叫:“有這樣的吉慶之詞嗎?明日逢春,好不晦氣;從年倒運,少有餘財,還有此地,安怎居住;其人,好不悲傷,凡略通文墨之士,誰不知這是槽踐人!”祝枝山聽後大笑說:“先生差矣!你自找煩惱,何怪學生,誰叫你如此斷句呢。這兩聯應該這樣來讀:明年逢春好,不晦氣;終年倒運少,有餘財;此地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傷。”
  話音剛落,縣令和財主聽後,無言對答,目瞪口呆,好半天;縣令呵斥錢財主給祝枝山賠罪道歉。
  名人書寫春聯,為珍罕墨寶,傳聞有人“盜”。 譽有“書聖”稱譽的東晉文學、書法家王羲之(321~379),在他移居浙江紹興那年,正臨年節前夕,揮毫寫了一副門聯:“春風春雨春色,新年新歲新景”。
  囑兒子貼好在門上,不料因為書法蓋世,當晚被人悄悄揭走。王羲之也不生氣,又寫了一副:“鶯啼北里,燕語南都。”誰知天明一看,還是被人揭走了。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鄰右舍家家戶戶,門前都掛上了春聯,王夫人可急壞了,忙催丈夫快想個辦法。王羲之略經沉思,微微一笑,提筆寫下第三聯,他生怕再被揭走,就將對聯上下剪開,把上半截先貼於門上:“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經貼示後,果然沒有人來再揭了。至大年初黎明時,幽默的書法家親自出門,將另半截對聯分別接貼好,這樣成了完整吉祥語句:“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街坊鄰店的人們紛紛來圍觀,見之無不拍手稱妙。
  明代洪武進士、永樂初時,任翰林學士解縉(1369~1415),出身家境貧困,靠父母做豆腐供其讀書,解縉學習勤奮,少年時聰明過人。一年除夕,父親叫他寫副春聯,見自家對面是一戶富豪的竹林,他題了“門對千竿竹;家藏萬卷書”的對聯貼在門上,富豪見了,心裏十分不滿,令手下人將竹子全砍了。解縉深解其意,於是在上下聯名添一字:“前對千竿竹短;家藏萬卷書長”。富豪更加惱火,下令把竹子連根挖去。解縉暗中發笑,在上下靜又添一字:“門對千竿竹短無;家藏萬卷書長有”,富豪氣得目瞪口呆。
  北宋太宗、真宗時976~1022,三度為相國的呂蒙正(944~1011),對當時社會貧富不均極度憤懣。有一年,他別出心裁創作了一副春聯:“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橫批是:“南北”。上聯缺“一”,是缺“衣”的諧音,講沒有穿的;下聯缺“十”,是缺“食”的諧音,講沒有吃的,又用橫批:南北--沒有“東西”,來加以點破。真可謂構思精巧、修辭其妙。
  至清朝,國人“換桃符,寫春聯,易門神”的風俗更盛,視為一種喜悅祥和的象徵。清廷皇室更是喜愛題聯賦對。有一年春節,乾隆(高宗弘歷)遊“江南”,經過江南小鎮通州(南通),他想到直隸(今河北省)也有個通州,為是州城,於是引起雅興,要與隨員學士合寫一副春聯,他先寫了上聯:“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在旁的許多大學士一時對不上來,忽有一小隨從見此地當舖多,於是寫出下聯相對:“東當舖,西當舖,西當舖,東西當舖當東西”。乾隆見了,即拍手叫絕,竟給他連升三級,以資鼓勵。
  清代文人也以撰寫對聯為風雅韻事。《清嘉錄》云:“居人更換春帖,曰(春聯)。先除夕前一二十日,塾師與學者兒書寫以賣,榜於門曰春聯處。多寫千金百順,宜春迪吉,一財二喜,及家聲世澤等語為門聯,或集《葩經》吉語,唐宋人詩句為楹聯。”當時,出現了紀盷、翁方綱、阮元、袁牧、鄭板橋等,專寫春聯的名家、藝人和“對子攤”;歷來文人們經過蒐集整理,編寫了專門研究春聯的著作《玉堂巧對》、《古今巧對》等等,流傳下來一大批膾炙人口的,千古佳聯和春聯軼事。
  號有“聊齋先生”之稱的清代小說家蒲松齡(1640~1715),有一年除夕,為山東淄博一個不識字的賈財主寫春聯:“天增歲月,大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寫好唸給財主聽,財主聽了很不高興;“天增歲月人增壽,窮人也能增壽嗎?給我改成我娘增壽”。蒲松齡饜惡財主,就揮毫改了春聯。爾後,親朋鄉鄰看到春聯,無不捧腹大笑,原來蒲松齡改得是:“天增歲月娘增壽,春滿乾坤爹滿門。”財主見人諷笑,遂將這對聯撕了。

春聯──傳統的廣泛人文載體
  春聯是我國一種傳統家庭文化,並走向社會各個領域的精神文化,為人們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份,其涉及、覆蓋範圍十分廣泛。它是一種文化修養,又是文人的文學遊戲,顯才、試才的表現藝術及方法。李光庭《鄉言解頤。春聯》記撰對聯云:“欲寫宜春帖,東風入硯溝。選言誰獨雅,吉語不嫌謙。花傍新鶯谷,雲對老鶴巢。誤他尋壘燕,華屋認衡茅。”
  歷代不同階層人物,無不從各自地位、處境出發,用春聯表達自己的願望、見解、愛憎。如在古代封建社會,統治專權者常書:“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公正廉明”、“明鏡高懸”、“明察秋毫”等;知識分子常寫:“春風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塵”;財主用“向陽門第春常在,積善人家慶有餘”;窮人則用“年年難關年年過,處處無家處處家”。譏諷奢侈豪紳、貪官污吏,引成社會不公現象的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出自‧唐詩人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古時春聯大多用成語:年豐人壽、國泰民安、祈吉求安、納福招祥的內容,聯語古色古香,如“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有天皆麗日,無地不春風”,真是春意十足。
  當代春聯更是內容豐富,有人生警句,律座右銘,生活格言,情勢國策,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勵精圖治、踐行道統,和諧社會,平安是福;適應時代,緊貼社會,反映生活;文采斐然,閃耀著時代的光輝色彩。如“鶯歌花更艷;燕舞春又歸”、“春風楊柳萬千條,億萬神州盡舜堯”、“江山千古秀,天地一家春”、“政善人和徐眾望,天時地利合民情”、”人歡馬叫升平世,燕語鶯歌錦鏽春”、”萬里和風生柳葉,一枝春雪映梅花”、“躍馬揚鞭欣逢盛世,金猴賀歲,宏運當頭”、“聞雞起舞大展雄才,金豬送福,拱上財富”盡出了祖國山河氣象日新的一派好春光。
  春聯的影響所及,小至婚喪嫁娶,記事抒懷,大至國家慶典,政局擅變,無所不包,無不應用。迎春聯、壽慶聯,婚囍聯、哀挽聯、祝賀聯、名勝(古蹟)聯、宅第聯、梨園(戲台)聯、行商聯、書齋聯、佛殿聯、醫藥聯、筵席聯、茶酒聯、答贈聯、中堂聯、政宣聯等等,名目繁多。並應用到名山大川、清泉仙洞、畫齋苑園、亭榭樓閣,而且延伸到宗廟祭祀,營造修建,落成遷徙,出行遠遊,入學考第,送往迎來……總之,一應大小事務,無不攬有,品題贈答,廣泛涉獵。

春聯──傳統的廣泛人文載體
  春聯種類有:門心、框對、橫批、春條、斗方等之別;用紙有朱箋、大紅、順紅、梅紅、萬年紅。以往春聯均是人手書成;而今,春聯幾乎一半是印刷製成品,有不少人乾脆省事不再請人寫了,手頭掏出幾個錢到文具店、書店、報攤和大超市商場買得。春聯的內容昔日封建迷信色彩已剔除,代之以更新更健康的涵義。
  送春聯成了一種新風氣、新時尚;從門上張貼的春聯,大致可看出主人家的精神面貌,從事行業的情況。時至新世紀新時代,萬紫千紅的春聯,在聯壇上又呈現紛競異彩,達到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
  春聯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文藝表現形式,自漢、魏的五、七言古詩句法開啟先河,經六朝至唐初形成近詩體,並給予格律提供依據;五代對聯出現,即水到渠成,非常自然。而後,宋、元時,有所發展;明、清兩代,更是興盛,用途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一直為廣大民眾所喜聞樂見;直至今天,它仍然是我們表現思想感情,活耀文化生活的一種很好方法。
  春聯的書寫格式,字數多少無規定,所書的行為行書;但要求字詞音義講究,對偶工整,平仄協調;一般的說,作對聯懂平仄即可,無須嚴求上去入來,但應以古四聲為准;上下聯字數對稱,節奏一致,同性相對,平仄協調,音分情濁,讀來聲韻鏗鏘。辨明平仄,是作聯首關重要的,自然要懂些音韻才有好處。因此,多學律詩,以積累辯音的感性知識;以《廣韻》、《集韻》及通行的詩韻,通熟韻部,也很是必要。遇到平仄困難時,要查檢《辭源》中,單字的四聲和韻部,大有作聯的裨益。
  春聯以五言、七言、八言的為最常見,九言、十言者之次,四言和六言的又次之。五言、七言的最近於律詩,格律亦如之。八言的,上下聯各為兩段四字句。九言的,以上四,下五的句法為多;十言的,以上下各五字,或上四下六的為多。上四下七的十一字聯,亦較常見。
  春聯的句法必須一致,字數相等,詞性相當,結構相同,平仄協助,相輔相成,此是般的規律。舉七言聯為例,如“平”起上聯,應作“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聯必以“仄仄平平,仄仄平”相對;如“仄”起的上聯,則作“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聯就以“平平仄仄,仄平平”相對;由此類推,不拘對聯的長短,其間的平仄,都要這樣,隨處參差轉換,使之兩兩對立,形成鮮明的相比,寬嚴則不很固板。
  春聯的句子長短,既可隨心所作,其結構亦無定式,至於平仄的調整,則是錯綜變化的。長聯雖屬難能,但並不是十分可貴。筆者認為,還是以短聯無佳。寫春聯不能停留在字面上,而求含蓄,始為上乘。上下聯避用重覆字,此乃是常規;而故意以重字、疊詞相對者,個別亦是有見。春聯中還有集句、嵌字的,也較為常見。欲達到融會古詩詞、散文的佳句於一聯,渾然成為整體,一氣卷舒,情韻悠遠,毫無拼湊的痕跡,不僅顯出作者的工力,而且說明了集句為聯的才華,這非讀書多,腹思淵博才能勝任,決不是輕易俯拾即可,祇靠翻翻檢檢是不行的。
  嵌字聯要把特定的字詞,嵌入上下聯的同一位置,使之相映成趣,既要文意自然,又不顯牽會附強,這就有一定的難度,須作聯者費思工考;另有拆字聯,也很別緻,其妙在語淺意深,切合作聯與贈予的身份;春聯不同於對句,也不同於律詩中頷聯、頸聯。
  作春聯,須講究格律,借鑒佳節,取法乎上;其格式無須分得過於繁瑣,貴在領會其意,能舉一反三,靈活運用;對平仄的安排,亦要根據一般的原則,語句長短,隨宜調節,不應膠柱鼓瑟,光是懂得格律和平仄,未必就能寫出好聯。唯是博覽群書,縱觀文書,縱觀文史,熟背一些駢儷文和律詩的名篇,充實自己腹中材知,提高文學素養,才是寫聯的功底。祇有基礎穩固,自然氣充辭沛,振筆即可揮就。不下工夫讀書,而想靠作對(春)聯成“家” 自然是不現實和不可能的事。
  春聯的選擇、配置,要注意上下聯與橫批的內容要相輔相成,字蹟規範,字形大小適中,要適合家門(堂舍)的大小、高低,所書字的顏色要鮮明,不變形、褪色;貼掛時,還須守一套傳統規矩,絕大部份春聯都豎(直式)著寫,豎著貼(掛),豎音讀(少數小聯是橫式寫、讀、貼的)對聯句尾為仄聲的是上聯,應貼在門的左邊,平聲的是下聯,貼在門之右邊,這種貼(掛)法,叫先上聯後下聯;一般在除夕吃團圓飯前貼好,以示家中處處春聯艷紅生輝,呈現節日暖洋洋,火紅紅的歡樂吉祥、文化載體濃郁的氣魄和氛圍。

春聯──中華特有節慶文化
  今天,我們繼續弘揚中華特有節慶文化--春聯,不僅有利於提高大家對祖國悠久文化多方面的知識,而且對我們瞭解過去,認識今天,服務社會具有深遠的意義。世界各國都有文字;然而春聯形式,唯是我中華獨有,成為一大特色,它體現並發揚了漢語的優美特長,具有高度的文學、藝術多項性能。它不愧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放射著奇光異彩。

(陽 曦)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