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國科學院院士錢前對話
夏日,風光旖旎的浙東唐詩之路綠意綿延。一個令人振奮的訊息從這裡傳到了中國科學院院士錢前的案頭:仙居縣即將啟動全域梯田保護開發規劃,數千年來農耕文明的智慧結晶迎來新生。
「無論我走到哪裡,我依然最牽掛浙江的山水與人文。」遠在北京的錢前目前擔任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所長。他笑稱,水稻人就像「候鳥」一樣,根據季節的變化南下、北上。一次次的「遷徙」中,「詩畫江南」有著不一樣的分量。
這位出生於安徽的水稻分子遺傳學家,鄉音未曾改變。但他長達39年的科研生涯,與浙江的土地緊緊相依——1983年從南開大學畢業後,他先後在浙江省農科院、中國水稻研究所從事分子育種工作。他與幾代水稻人一起,成為浙江發展的參與者、見證者。第一次讀到「詩畫江南、活力浙江」這8個字時,一座位於海拔400米之上的村莊隨之浮現在錢前的腦海裡。他說「那裡有我最牽掛的風景,也有為之奮鬥的事業。」
在2018年以前,仙居縣朱溪鎮楊豐山村,與數以萬計的中國村莊一樣,只是地圖上一個難以被發現的小點。當錢前第一次以結對幫扶專家的身份抵達這個村子時,他的內心是湧動的:「我看見連綿起伏的青山和如鏈似帶、高低錯落的梯田。美麗、壯觀,都不足以形容眼前的景象……」錢前的確是用這樣不失文采的語言,描述起他心尖上的風景。
如詩如畫的江南山水,卻囿於困境:彼時的楊豐山規劃滯後、空心化嚴重,有著千年歷史的梯田漸漸荒蕪,村莊的發展失去動力。可同時,這裡擁有2000多畝梯田,土壤肥沃、水源豐富、晝夜溫差大,是生產優質稻米的天然良田。
為幫助村莊破題,錢前與水稻所的年輕人每年往返杭州、台州兩地。在他們看來,梯田凝結著古老的智慧,依然能夠成為現代化村莊的發展支點。他們沿著古老的浙東唐詩之路,順著嵊州、天台、仙居一路向南。渾然天成的江南山水,會觸發錢前時不時背上幾段初中時就能熟背的唐.李白名作〈夢遊天姥吟留別〉。
這些年,熟悉錢前的人,沒有不知道楊豐山的。他給這片田園取了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浙東香格里拉」,還在多種場合不斷呼籲「鼓勵梯田區農民保護梯田和傳統農事操作」、「以產業發展推動梯田保護」。
在水稻人和九三學社專家的辛勞中,楊豐山變了。古老梯田上,眷戀土地的農人又開始耕作,沉睡的農田重現生機,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被發揮到極致;楊豐山大米得以轉型升級,隨著「神仙大農」的品牌聲名遠揚。同時走出深閨的,還有這裡的人文底蘊:鄉村振興的東風吹來,城裡人陸續來到這裡感受田園野趣。
在錢前的印象中,婉約的山水、詩畫,孕育出的是剛毅、智慧的浙江人。上世紀70年代末,他在母校南開大學的校門口曾偶遇一對修鞋的夫妻。「那是天寒地凍的北方,我看他們的雙手凍得通紅,還在堅持修皮鞋。我上前一問,他們說自己來自浙江黃岩。」這件小事,讓年少的他對浙江人頗具好感。恰逢改革開放初期,看到這些勤勉刻苦的人們,他彷彿看到了希望。
浙江這片土地上,具有辨識度的人或物非常之多。在錢前的心中佔據獨特位置的,除了楊豐山,還有兩種傳統食物和一位歷史人物。
因為與稻米打交道,錢前對紹興黃酒和嘉興的五芳齋粽子有著極高的評價。「這是兩種將米製品發揮到極致的食物。你也許難以想像,數千年前,農人們就有這樣的智慧。」他還常與人說起自己的初中安徽省安慶市第二中學——位於安慶市的錫麟街。他因此對浙籍革命先烈徐錫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一年到紹興,還專程去到小鎮東浦,尋訪徐錫麟故居。
「我認識的浙江人,無論是名人大家,還是普通老百姓,都很有活力。」錢前說,自己對於「詩畫江南、活力浙江」省域品牌有一種認同感:當下的浙江人,需要這樣一個省域品牌,提煉屬於自己的精神內核,讓它如「磁石」一般吸引更多的人,認同它、傳遞它。
採訪結束的當天,錢前給記者發來一張自己在楊豐山村拍的照片。他的身後,有一行醒目的大字: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他接著說:奮鬥者正青春。
(章咸/台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