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繁體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舟山考古與海上河姆渡

金 濤

  舟山考古最早的發現是上世紀60年代,即嵊泗縣基湖村的黃家台遺址,發現了紅燒土塊和飾有繩紋的陶片,這是距甯紹平原河姆渡文化最遠的一處,舟山群島的歷史一下子追溯到五千年之前。
  上世紀70年代中後期,在舟山文物普查活動中,考古工作者又發現了三大古遺址,即1975年發現的定海白泉新街十字路口的「白泉遺址」,1978年岱山大衢太平鄉發掘的「孫家山」遺址,1979年定海馬嶴發掘的「唐家墩遺址」,還發現了300多處文物點。據專家考證,白泉十字路遺址發現的器物屬河姆渡第二層偏晚時期,距今5700至5300年。孫家山遺址和馬嶴唐家墩遺址屬河姆渡第一層和良諸文化時期,距今5500年至4000年,其他一些遺址年代更晚。

  此外,在舟山發掘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遺址的還有岱山縣大舜廟後墩、北畚鬥、虎鬥大墩、定海白泉的苦竹嶺、木建築、高墩等遺址。至今,在舟山發掘的古遺址共有40多處。其中,發現稻穀遺存的有三處:一是在白泉十字路遺址,1982年在夾炭陶土中發現羼和稻穀殼。另外兩處是定海馬嶴的洋坦墩和金塘島的中高墩遺址,發現了大量夾雜在陶片中的稻穀殼。1982年又在定海蓬萊新村發現了戰國時代紅燒土中的碳化稻穀。其中,尤以定海馬嶴唐家墩遺址最具意義,世稱「海上河姆渡」,中國海島第一村。
  唐家墩遺址在舟山本島定海馬嶴鄉,它是新石器時代舟山三大古遺址中規模最大的一個。1979年考古試掘時,該古墩面積約4000平方米左右,墩台高出地面1.3~1.6米。地層堆積層次清晰:第一層為耕土層,厚約18~20釐米。第二層呈黃褐色,厚88~94釐米,出生文物有夾砂紅陶片、炭灰、獸骨和礪石等。其中有圓唇夾砂紅陶釜一件,侈口短頸,廣弧肩,寬腹,器壁內有手指製作痕跡。鼎一件,魚鰭形鼎足,剖面斜扁平狀,兩側有直線劃紋。第三層呈深黃褐色,厚48~52釐米,遺物有石器、夾砂紅灰陶片、泥質紅灰陶片、豬骨、貝殼等。其中,有釜、鼎、盤、陶紡輪、石鏃、石錛等各一件。第四層為出土層。
  嗣後,又挖出了雪白完整的鹿角一對,還有罕見的特大石犁等,此外,1979年初,村民們在唐家墩還發現了大量紅燒陶片、罕見的石器、獸骨、蛤蜊殼等遺物。令人驚喜的是在土墩遺址的第二和第三文化層間,保留著大量的魁坩殼。這種形體大如雞蛋的貝殼海生動物,目前已在附近的海塗上銷聲匿跡。依此判斷,這土墩上很可能是一個獨具特色的海島原始村落,因為,這裡用熟土堆積的99個土墩,頗象一座座小型的人工半島,世稱馬嶴九九墩。人們居住在此,不僅可避開野獸的攻擊,主要是開門見海,出門入灘,便於貝類食物的採集和捕捉隨潮而來的小魚。在舟山的古遺址中,這麼多的土墩群落,並靠近海灘,又有大量的海洋貝類遺骸出現的,迄今還屬首次,故而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高度興趣。
  根據上述島嶼的考古發掘,北至嵊泗列島,南至定海,從北到南發現了舟山眾多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證明在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舟山島嶼不僅有了人類的活動蹤跡,並且有了最早的第一批原始島民,而且活動頻繁,範圍很廣。而出土的大量古文物,幾乎與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的石器、陶器、骨器相吻合。
  此外,在舟山島嶼上還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三處稻穀遺存,二處乾闌式建築遺物,以及獸骨、魚骨、蛤蜊、貝殼等。出土文物之豐富,不僅令世人震驚,而且成為考察、研究東海岸原始島民的可靠依據和百科全書。
  依此分析,古遺址中有稻穀、魚骨和蛤蜊,說明舟山海島的原始島民已學會了栽培水稻技術。他們的主食是稻米,輔以海魚和海蚌。為了耕種水稻,於是就有了石斧、石刀、石錛等耕作工具。到了舟山的三角形石犁出現,原始島民已脫離了刀耕火種的原始時代,進入了犁耕農業階段。這在農業發展史上是質的飛躍。
  出土的石器中有不少石箭頭和矛頭。這些石器石料堅硬,形似柳葉,可算是最古老的弓箭和標槍。原始島民可據此去射魚和刺魚。到了有段石錛年代,於是就有浙南溫嶺漁村獨木舟的出土。而從舟山等地出土的石紡輪、陶紡輪、骨針以及網墜看,東海島嶼上此時不僅有了船,而且有了帆和網。在島民的原始階段,除了耕作水稻外,灘塗採集和海上捕魚仍是謀生的主要手段。因為石鏟、石斧、石刃亦是採集貝類的有效工具。
  應該說,此時家養畜牧業和原始紡織業也開始了。馬嶴唐家墩出土的豬骨,白泉出土白的豬頭狀和豬鼻形兩個支座,說明島民先祖已把豬馴養成家畜。陶紡輪、石紡輪的出生,說明原始島民已脫離了用樹葉、魚皮蔽體的原始野蠻年代,進入了內耕而織的文明階段。骨針和骨錐更是縫衣製帆必要的工具。此時除了織布做衣,還可能織網製帆,於是網和帆應運而生。《易•繫辭》云:「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物源》中說:「禹效鱟製帆」。網和帆的誕生還同海島先民的生存環境有關。
  當生產力達到一定水準,人類居住文明也顯示出來。舟山島嶼考古中發現的兩個乾闌式木建築,說明原始先民正式告別了「冬穴山洞,夏巢樹上」的穴居野處,過上了定居生活。由於海島上土地潮濕,八月大潮淹,六月颱風雨,這種半樓式地面建築與海島先民的居住環境十分吻合。從唐家九九墩遺址看,先民們居住地的選擇也很講究。
  在古遺址的發掘中,還有大量出土陶製的飲食器。例如鼎和釜是作炊事用的,罐是盛水和存物的器具,豆、簋為盛食器,盤、盆為食用器,支座是放在釜底作支撐用的。從出土物看,舟山先民的飲食工具有炊、儲、食、水等區別,改變了一器多用的狀態,是繼火的發明後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大進步。在舟山出土物中有鳥形盞、鳥面魚頭形石犁、魚鰭形鼎足以及陶器上繪刻的繩紋、水波紋、網紋等紋飾,這不僅反映原始島民的審美觀念和原始繪畫,還昭示了舟山先民鳥和魚龍圖騰的萌芽。
  而從島嶼考古與河姆渡的關係論,舟山先民源於河姆渡移民說。其依據有三:其一,距今5000年前,海平面比目前低5~6米,海灣環境溫暖而狹淺,舟山與河姆渡僅一水之隔,如在五月以後掌握好季風和海流,河姆渡先民完全有可能乘獨木舟東渡。其二,在五千年前,我國已有較高的造船和航海技術,正是獨木舟漂海航行的黃金時代。而1977年河姆渡出土的六隻木槳和完整的陶舟,經測定其平均值為七千年,這就證明了七千年前的河姆渡人,已有了造船能力和渡海的可能。其三,舟山的考古發掘,不論其文化層的年代,還是出土物的器質以及造型和種類,都與河姆渡遺址相當,是河姆渡文化的組成部分。因此,長江口及錢塘江口外的舟山島民,古稱為「東瀛人」或「東海外越」(參見《越絕書》)。
  至此,我們充分運用了島嶼考古,揭示了舟山先民在距今五千年前的活動場景和原始形態,澄清了島民始祖的來歷和蹤跡,並與《山海經》等古神話相近似。為此說明舟山先民於五千年前,開天闢地,耕海牧漁,繁衍生息,創造了燦爛的藍色文明,並使「海上河姆渡」成為舟山人文歷史的源頭和中國海洋文化發祥地之一。

(金濤/舟山)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