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於本会 《台浙天地》 友站连结 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 繁体中文 联络我们  
浙江省旅台湾同乡联谊总会

河 內 纪 游

朱育新

  发源於我国云南省西部的元江,从西北向东南奔流,成年累月地把自己携带的泥沙,往海洋送去。不知经过多少千百万年,终於在河口入海处,渐渐冲积成了一个平坦的红河三角洲。在三角洲的西北部,有一座城市叫河內,全市面积600平方公里,是越南的首都。
  在今年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隨旅游团走进了河內。
  河內是一个四季如春、花木繁茂、百花盛开的城市,有「百花春城」之称。市內街道两旁生长著一排排高大的榕树或凤凰树,浓密的枝叶构成林荫;每块空地也被利用修成一座座小花圃,每座住宅的周围,都种植著芭蕉、椰子或棕櫚树,构成一幅幅热带城市的独特风貌。
  旅游大巴一进入河內市区,映入眼帘的便是川流不息的摩托车。我们正疑惑之间,越南导游阿信介绍说,越南是摩托车上的国家。告诫大家横穿马路时一定要成群结队,注意摩托车的来往,以避免车祸。越南全国人口8,200万,竟有1,300多万辆摩托车驰骋在城镇乡间,其中河內市人口300万、约有100万辆的摩托车,家家户户都有两三辆以上,而且这个数字全国还在以每年几十万辆的速度增长,不能不让人惊叹。如果说美国是汽车轮子上的国家,那么將越南比喻为摩托车上的国家也绝不为过。我们下榻的饭店门前,五光十色的摩托车壅塞其间,且绝大部分为新车,浩浩荡荡的摩托大军伴隨著马达的轰鸣声隆隆驶过,其场面蔚为壮观。细瞧,这些摩托车大都为日本进口本田70型,与我国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口型號相同。可以说摩托车进入寻常百姓家是越南革新开放成果的標誌之一,拥有一辆体面的摩托车,已成为日渐富足的越南人追求的一种时尚、一份荣耀。
  河內有许多大大小小、波光闪闪的湖泊,位於市中心区的还剑湖是其中最著名的湖泊之一,我们到河內旅游的首个景点就选择在这里,还剑湖距红河不远,过去有水道相通,后来已被河堤隔断。湖面宽约300-400米,长约500-600米,略似椭圆形,四周树木青翠,湖水像一面光亮的镜子,嫺静、幽雅,是河內第一风景区。相传黎朝太祖,早年在这里掘得一把宝剑,后来用这把剑击败了敌人,使祖国获得了独立。黎太祖即位之后,有一天乘兴在湖上游览。忽然雷电交加,风雨大作,从水中跃起一只大乌龟。这时候,黎太祖拔出宝剑向大龟砍去,不料被大龟一口咬住宝剑沉入湖底。事后,黎太祖认为这把宝剑是神剑,乌龟是神龟,就把这个湖命名为「还剑湖」。后来,在湖中的岛上建了一座塔,名为龟塔。据说每逢天气变化的时候,背部像桌面一般大的神龟,会从湖里爬行到岛上棲息或散步。
  还剑湖中心有玉山寺,有一座长桥与湖岸相通。还剑湖里还有一根灰色粗大的大理石柱子,石柱半腰,伸出8支粗大的用深红色檀木做成的承拱,承托著一座寺庙,这就是著名的「独柱寺」。独柱寺四周围著一圈短栏杆,寺旁有阶梯可以上去,寺簷微微上翘,寺角形成70度的翘起。玲瓏的寺身结构均匀,那清楚、利索的线条,以及画在梁柱上的五色彩云,给予人们一种柔和、轻鬆、短小精悍的感觉。
  一千多年来,独柱寺经过多次整修,成为河內的名胜古蹟之一。可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就在河內即將从法国殖民主义蹂躪下解放出来的时候,敌人埋下炸药,把这座著名建筑物炸毁了。现在的独柱寺,是1955年初依照原样修復起来的。据说寺內菩萨非常灵验,特別是求生儿子的。越南导游阿信话刚出口,我们旅游团中一对青年男女马上去独柱寺拜了菩萨,回来时男青年兴高采烈地说:「我们回去生个胖小子」。一下子就把气氛活跃起来了。
  到河內旅游,巴亭广场是个必去的地方。
  越南和中国,是毗邻的两个社会主义国家。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外,越南首都中心广场叫巴亭,广场上有人民大会堂、胡志明陵墓;中国首都中心广场叫天安门,广场上也有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
  在还剑湖西北著名的巴亭广场,占地3公顷,可容纳10万人,是越南人民节日期间举行集会的地方。1945年9月2日,越南人民的领袖胡志明主席曾经在这里庄严地宣读著名的〈独立宣言〉,宣告了越南民主共和国的成立。
  巴亭是清化省的一个地名,越南人民第一次反抗法国佔领者、爭取民主独立的运动是在巴亭爆发的。为了纪念这一革命策源地,以胡志明主席为首的越南劳动党和政府,在1945年8月革命胜利后,就把河內市中心的这个广场命名为「巴亭广场」。
  来到巴亭广场,我们首先隨著长长的人流瞻仰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胡志明主席的遗容。1969年9月2日胡志明逝世后,他的陵墓建筑在巴亭广场上,遗体供人民瞻仰。
  广场旁边有主席府。它是一幢3层大楼,外面看去真是金碧辉煌。在法属期间,它是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居住和办公的地方。这幢大楼自从胡志明在这儿生活及工作起,被命名为主席府。胡志明从1954年12月19日至1969年9月2日,在自己一生最后的15年里一直生活和工作在主席府里。这幢大楼里有个由五个拱型大门组成的大厅,第一层装有大镜子,其建筑结构和室內装潢形成庄严的明镜大厅。许多重大的歷史事件就发生在主席府的明镜大厅里。
  胡志明在1954年12月住进主席府,但他不是住在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府,而是住在前总督府电工住的小房子里。所以人们把这座小房子称为54號房子。
  胡志明在54號房子的臥室里有一个衣柜,內有三套棕色的民族老人服装、一件棉袄、一件毛衣以及他老人家每天穿的一双抗战凉鞋和一双木鞋。身为党的主席、国家主席,他的行装只有一套黑色毛呢衣服,这套衣服是他1946年访问法国以及从1955年到1958年访问几个国家时才穿的。
  胡志明日常穿的衣服都是很普通的,就像老农穿的一样。在接待客人的时候,他老人家常穿一套卡其布衣服。这套衣服,他穿了很长时间所以衣领衣袖磨破了。看到这套衣服太旧了,有人建议他老人家换一套新的,但是他都说:「如果我们的同胞都有这样的衣服就已经很好了,那为什么我要换套新的呢?」
  为了使胡志明的起居和工作的地方比54號房子更为方便,更符合他朴素、清白的生活习惯,越南政府为他在主席府的花园里修建了一栋简朴的高脚屋。这是一栋木质结构的瓦屋。在修建这栋房子的时候,他授意在楼下四周增建一道水泥台,上面铺设木板做为长椅,让少年儿童来看望他时坐在上面。后来又增设了金鱼缸供儿童欣赏。
  这座高脚屋自1958年5月17日落成后,胡志明主席就一直居住在这儿,直至1969年8月病重,前后达十一年之久。
  美国在侵略越南南方战爭中濒临失败之时,美国飞机疯狂对越南北方进行狂轰滥炸,妄图用炸弹的威力来威胁並动摇越南人民抗美救国的决心。在1967年胡志明主席访问中国之际,政治局决定为他老人家在高脚屋后修建一间能防阻子弹和炸弹片的钢筋混凝土房子。这房子叫做67號房子。本来造这间房子的目的是供他老人家住的。但是,他坚决不肯用,而把它作为中央政治局的办公室。每週在这里开一次政治局会议,举行过许多决定国家命运的重要会议。
  由於胡志明身体越来越衰弱,照料他的医生建议不要住在高脚屋里,应住在67號房子里进行治疗。他老人家接受了医生的建议。这样胡志明在为他老人家修建的67號房子里只住了他晚年的最后10天。
  一路参观主席府,一路听取越南导游阿信的详细介绍,我对无產阶级革命家胡志明主席肃然起敬。他与我国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艰苦朴素、廉洁自律的行为將流芳百世,永远是人们光辉的榜样。
  游玩了巴亭广场后,看看天色尚早,导游阿信又带我们坐车去市区西北角的「西湖」,去一睹「西子」的风采。西湖是河內市近百个湖泊中最大的一个湖泊,面积200公顷。相传,古时候有两位仙女羡慕人间景色,下凡尘世,但又不能久停,恐怕触犯天律。当她们离开人间的时候,在云端各自拋下一面梳妆用的镜子,一面落在中国的杭州,一面落在越南的河內,变成了两个湖泊,都被命名为「西湖」。从这个神话故事,也可以说明中越两国人民之间歷史悠久的传统友谊。
  晚餐在下榻的饭店里吃,口味与国內相差无几。晚饭后我们乘打的去西湖赏夜景,让人出乎意料的是河內的夜生活非常丰富,晚上九、十点钟仍然是车水马龙。
  在西湖边的一个商店里,我们几位游客正围著柜子里的香水在谈论。法国的香水很有名,而越南香水却是傍著法国而小有名气。原来法国在越南的殖民统治长达七十二年之久。越南独立后,法国人走了,可是法国香水的秘方倒是留下了不少。正好我们大家对香水的行情都不懂,也不知哪一种是名牌,拿到鼻子底下闻一闻,觉得还行就拼命杀价。有一种香水,瓶子形状优雅、大方,我们闻闻都觉得挺香,气味也好闻。老板开价每瓶300元人民幣,我们经过一番討价还价,最终谈定每瓶60元人民幣,每人各买了5瓶,都说拿回家可作为小礼品分送给亲戚朋友。
  欣赏了湖光街景后,我们又乘打的返回饭店。在离饭店不远处的小摊上,我们品尝到了越南著名的小吃——米粉。一碗清汤、一团米粉、一小撮香菜便是佳餚了。起初我等不太相信,不过品尝之后都不得不承认,这简单的组合真是异常鲜美。不过,越南的小吃「娇小」得不成,真是量如其人,这倒也符合国內的人所说吃「点心」罢了。
  在品尝米粉的同时,夜景之中不时有身著长衫的年轻妇女款款从我身边走过,又让我大饱眼福,欣赏了越南年轻妇女身著国服——长衫,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旗袍。
  长衫是越南女性独特的传统服饰,通常以丝绸类质料轻盈的布料裁剪。首先,衣服要求自腰以下开高衩,配上同花式或白色布料的宽鬆长裤,不论蹲、坐、骑车都很方便。其次长衫部分,腰部以上裁剪得非常合身,腰部以下宽敞,左右各开衩至腰部。內著宽筒喇叭裤,极合身的上衣配上飘逸的裙摆及长裤,无疑將娇小的身材衬托得更加优美。据说越南长衫除了手工精细考究外,还相当讲究穿著的身段,因此给我们看来,每个人穿起来都非常合身好看。
  漫步在河內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不少女摩托车手和走路的妇女都戴著花俏的口罩,或在两个眼珠底下的脸部围著一根纱巾。起初我们看到很纳闷,后来仔细一想,全明白了。原来,越南是个热带国家,紫外线照射非常强烈,所以那是年轻姑娘避免脸部晒黑而採取的防护措施。那些兜售纪念品的姑娘们看到我们「老外」,纷纷把口罩或纱巾摘下来,果然她们的脸部都比较白净。真是「一白遮百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啊!

(朱育新/遂昌)


回本期目录    《台浙天地》总目录

浙江省旅台湾同乡联谊总会 会址:108台北市万华区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楼
发行人兼社长:胡李世美 总编辑:留问政 联络秘书:徐薇蕙
电话:(02)23045561 传真:(02)2302-0435
深圳联络主任:寧松林 电话:+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