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繁體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劉鴻生的經商謀略與用人之道

金 濤


晚年劉鴻生
  劉鴻生,浙江定海城關聚奎弄人,1888年出生於上海,逝於1956年10月1日,享年69歲。他一生曾創辦了眾多事業,為中國傑出的「民族工商業者」和「愛國實業家」。
  然而,劉鴻生出身貧寒,曾當過煤炭推銷員,但後來卻成為顯赫一時的「煤炭大王」、「火柴大王」和「水泥大王」,取得了輝煌成就。究其原因,則與他的經商謀略和用人之道有關。下面筆者對此作一論述。

一、劉鴻生的經商謀略
  劉鴻生是個非凡的天才商人,他對新生事物的洞察力,他對商機的發現和把握,他對人才的使用和膽識,決不是一般商人所能匹敵的。
  例如,他曾把統煤銷售改為等級論價銷售,首創中國陶窯及廣大農村「以煤代柴」的燃料變革等等。若沒有一副洞察事物的「慧眼」和強烈的「創新理念」,對於這些習以為常的現象,一般人是很難從中發現並抓住商機的。而劉鴻生恰恰具備超乎常人的天賦和能力,始終伴著他的事業不斷前進,成為中國商界的實業巨頭。


上海水泥廠煤碼頭
  劉鴻生的經商特點是見微知著,勤於調查,善於發現商機,一旦發現,抓住不放,成為開創新事業的新起點。例如1920年,當他在經營火柴業的同時,發現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上海將成為東亞的最大商埠,並需大規模的建設,而洋建築的主要建材則是水泥。因此,投資水泥製造業,則是一個有遠大發展前程和利潤甚大的商機。為此,他首先對國內水泥市場作了充分調查,認為華資水泥生產不足,供不應求;國外水泥運輸成本高,售價高昂;此外,製造水泥原料中煤炭是要項,而他有的是煤。因此只要他生產的水泥品質過關,不愁沒有市場。接著,他還專程出國考察,第一站是日本,不料吃了「閉門羹」,但他並不灰心,又偕妻直奔德國,終於購得德製成套設備,並詳細瞭解水泥生產流程和關鍵所在。回國後,他於1920年9月,集資120萬元,在上海龍華創立了上海水泥公司,並在湖州、佘山等地建立原料基地。為了保證品質過關,他用高薪聘請了德國水泥專家馬禮泰任工程師。經一番周密的籌備,劉鴻生的水泥公司於1923年正式投產,開始生產「象」牌水泥;並與當時的天津啟新洋灰廠生產的「馬」牌水泥、日本小野田廠生產的「龍」牌水泥,形成三足鼎立之勢。當時,名揚上海的「亞洲第一高樓」國際飯店和外灘的中國銀行大廈等建築,都是採用了「象」牌水泥,致使「象」牌聲名大噪。「五卅」慘案後,國內抵制日貨,「龍」牌退出市場,劉鴻生的上海水泥廠得到空前發展的良機。日後,為加強同業合作,經多方聯繫,劉鴻生的上海水泥廠與啟新洋灰廠、中國水泥廠等實行聯營。聯營後,產量約占全國水泥總產量的85%,其中「象」牌水泥始終獨佔鰲頭,劉鴻生再次獲得了「水泥大王」的美譽。
  再如,當他發現上海開埠和建立租界後,港口的輸送量驟增,黃浦江兩岸,碼頭倉庫林立,但絕大多數為外商所有。若是中國企業家能在上海擁有自己的碼頭,那又是一個多好的商機。其實,早在1909年,劉鴻生進入開平礦務公司時,就為開平公司購置開平碼頭。1918年,劉鴻生出資購得浦東董家渡沿江土地100畝,建成泰興碼頭,後改為中華北棧碼頭。1921年,建成中華南棧碼頭。1926年,再次在周家渡,建成中華周家渡碼頭。直至1927年,成立中華碼頭公司時,周家渡、北棧兩處劃為煤炭專用碼頭,南棧碼頭供雜貨裝卸,並建有鋼筋水泥三層倉庫1座,其他倉庫11座,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劉鴻生的中華碼頭公司,一躍成為中國民族資本在黃浦江畔擁有碼頭最多的企業,取得了碼頭使用權和可貴的利潤。由此可見,劉鴻生對商機的發現是多麼敏銳,對商機的把握是多麼準確,對商機的運用和操作,又是多麼的深思熟慮及堅決、大膽,這是劉鴻生事業成功的秘訣,亦是當代商人值得借鑒和學習之處。
  其次,關於謀略。劉鴻生的經商謀略分為兩個層面:一是策略,二是管理。先說策略,所謂「商場是戰場」,在複雜多變、競爭激烈的商場中,如何抓住勝機,以弱勝強,是一門重要學問,而劉鴻生不愧為精通這門學問的大師。例如,在華商和外商的火柴業競爭中,瑞典憑著強大的經濟和技術優勢,俯視華商,並不惜降價傾銷,企圖擠挎中國火柴業,形勢十分嚴峻。但劉鴻生並不示弱,他果斷地採取了「聯華制夷」的策略,聯合中國多家火柴廠,組成了大中華火柴公司。其結果,縛住了瑞典「鳳凰」的翅膀,迫使日本的「猴子」就範,劉鴻生成了最大的贏家。再如,在水泥業的競爭中,日本的「龍」牌水泥開始氣勢洶洶,欲獨佔中國市場。為此,劉鴻生再次運用「聯華制夷」策略,始與唐山啟新水泥廠的「馬」牌水泥「產銷聯營」,劃分銷區,穩定價格。後又借「五卅慘案」,全國人民抵制日貨的熱潮,迫使「龍」牌水泥退出中國市場,劉鴻生的水泥業由此得到空前發展。
  再說管理。劉鴻生企業管理的特點有二:一是重大方針、重大技術,親自考察,親自過問,不惜當個小學生,虛心向書本,向能人請教。例如:他在創辦火柴廠和水泥廠之初,就親自到日本和德國等地考察,並且鑽研有關書籍,甚至熟記配方,取得指導權和發言權。二是不惜高薪聘用專業管理人材,為自己獻謀劃策。這裡僅舉一例,可見一端。1920年,在鴻生火柴廠創辦之初,他就重金聘任富有實踐經驗和管理能力的原上海燮昌火柴廠管理人員周德本任火柴盒加工的總負責。雖說,火柴盒體積很小,但需求量卻很大,若管理不善,則是一筆很大的開支。當時,他採納了周德本的建議,一方面派人去浙江等地採購木材,就地加工成薄片後運到蘇州。這比直接運木材到蘇州,加工時間、人力和費用都節省得多。另一方面,在蘇州城區胥門及城郊吳江等地,分設發料點。發料時,先將材料發給糊盒包頭,再由包頭分發給城鄉貧苦人家的婦女、兒童。由於分到各家各戶,讓婦女和兒童在工餘時間可在家糊盒,故糊盒工的工資很低,比雇傭正式工和臨時工,節省了很大一筆開支。僅此一例,就可見劉鴻生企業管理之精明和周密。外發工制,時至今日仍有許多廠方採用。

二、劉鴻生的用人之道
  劉鴻生的用人之道,也有兩方面:一是作為一個成功實業家,交際範圍廣,結識朋友多,三教九流,無所不包,這些都是他的人脈資源。政界方面,民國時期有他的校友,民國政要宋子文、宋子良,還有孔祥熙和蔣介石。抗戰時期,他結識了中共領袖毛澤東和周恩來。解放後,他是陳毅市長的座上客。社會名流,與他相交的有寧波旅滬同鄉會和上海總商會的負責人朱葆三、周仰山以及實業鉅子張謇、葉友才、王啟宇等人。即使是青紅幫頭子杜月笙,也與他交誼甚厚。至於洋人方面,英商開平礦務局上海辦事處經理考爾德和英商大班司脫諾,均對他器重有加。劉鴻生,正是充分利用這些人脈資源,借周仰山之力進入了開平礦務局上海辦事處,又依仗英商司脫諾之口,成為開平礦務總公司在上海的第一號買辦。在興辦火柴業時,他懇請張謇出面任會長,劉鴻生著手組建的江蘇省火柴同業聯合會才能得以實施。而在創建上海水泥廠時,唯恐自己年輕資淺,難以穩定大局,他又力邀「滬上聞人」朱葆三出面主持。由於借重朱葆三這塊金字招牌,致使水泥廠包括登記註冊等都進行得十分順利。尤其是英商設在上海的怡和洋行,一直在上海幾乎是獨家銷售的「青洲」牌水泥,見劉鴻生創辦水泥廠構成威脅。本想動硬的,因有朱葆三坐陣,只得作罷。還有,劉鴻生從1909年起,在上海董家渡一帶,相繼建立了眾多碼頭和倉庫,並在1927年成立了中華碼頭公司。之所以能夠成功,並在地痞、流氓、青紅幫橫行不法地區確保平安,則完全是依靠私交甚厚的杜月笙之勢力。由此可見,劉鴻生用人手段非同一般。當然,關鍵是他自身具有非同一般的人格魅力,獲得了人們的賞識和器重。

  二是為了搞好企業,劉鴻生不惜重金聘任專業人才。例如化學博士林天驥,每月薪水高達1000銀元,在當時的中國前所未有。劉鴻生有句名言:「用人要捨得花錢,也得允許別人賺錢。」並說:「好人有好人的用處,壞人有壞人的用處,全才有全才的用處,偏才有偏才的用處。」並且一旦任用,決不置疑。
  例如林天驥。當林天驥被聘用後,幾個月過去了,但火柴頭配方仍未攻破難題,廠內難免有人非議,甚至提議要辭退他。劉鴻生說:「科學之事,非同一般,需付出艱辛之努力,並有一定時間。吾聞火柴業先進之瑞典,搞了六十年。今林君願以六個月為度,應該給他時間和機會。」此後,劉鴻生不但保證原定的高薪不變,而且減除他的一切事務,讓他專心研究,若有困難和要求,均由劉鴻生親自出面解決,這才使林天驥的研究得以成功。
  再如「三請華太師」的故事。上世紀二十年代初,劉鴻生成了「煤炭大王」後,想進一步興辦其他企業,非常需要一個既能理財,又有智謀的人,做他的助手和參謀。經過多方打聽和考察,發現一個叫華潤泉的人很適宜。此人曾留學英國、日本,在公共租界工部局擔任總會計師,是個精通法律又專擅會計業務的專家,而且為人機靈,足智多謀,於是決定請為己用。誰知,劉氏第一次造訪時,華潤泉覺得他年紀太輕,根基未穩,雖未謝絕,亦未應允。第二次拜訪,仍未最後敲定。直至第三次,劉鴻生帶了重禮,奉上第一個月的高薪,並再申重諾,華潤泉這才答應辭去工部局總會計職務,投效劉鴻生。後來,華潤泉果然不負劉氏之厚望。1933年,華潤泉當起了總管家,在組建保險公司、創辦銀行的進程中出了許多好點子,尤其在章華毛紡公司困難重重時,華家父子盡心謀劃,解決了一系列難題,使章華的生意日益紅火,而賺大錢的卻是劉鴻生。因當年曾有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之舉,故而人們戲稱此事為「三顧華廬請太師」。
  其實,劉鴻生的用人之道,還有若干事例是別人很難理解和無法做到的。例如謝培德。在劉鴻生剛出道時,謝培德是「會審公廨」的總翻譯。此人鷹眼、尖腮、奸狡、詭詐,但手段靈活、社交廣泛。當時,劉鴻生就是求見了這個總翻譯,才被「會審公廨」得以錄用。後來,當劉鴻生發跡後,聘請他任中華碼頭公司的總經理,專營碼頭業務。但此人掌權後,從不到碼頭理事,反而豢養一批流氓、地痞,在碼頭上作威作福,還公開指使人盜竊倉庫物資,一年下來就不下幾千噸,價值二、三萬元左右。劉鴻生的侄子劉念祖實在看不過去,就去報告了劉鴻生。劉鴻生笑道:「你說的這一切,我都知道。可以說,謝培德是盡人皆知、地地道道的一個壞人。但壞人也有壞人的用處。關鍵在於『熟悉』和『掌控』。」因當時的上海灘,碼頭惡勢力橫行,沒有個強硬手段的人,根本無法經營。正因為謝培德壞,手下有流氓和包打聽,並與員警和巡捕有交情,他可以在黑白兩道「兜得轉」,才使劉氏碼頭平安無事。劉鴻生說:「上述這些,你們做得到嗎?你們做不到,我也做不到,姑暫且用他。」又說:「若一旦超過分寸,我自當廢之。」這時,他的侄子劉念祖,才真正理解堂叔用人的內中苦衷和非同一般的見識和智慧。
  為此,劉鴻生作為成功的傑出商人,作為浙江定海人的先賢,他的經營理念、經商謀略和用人之道,值得我們後人研究總結和借鑒的呢!

(金濤/舟山)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