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繁體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鄭和下西洋與舟山群島地緣文化

金 濤

  從1405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至今已有616年了。其間,明永樂三年,即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命太監鄭和率領200餘艘海船,27000餘名船員的龐大船隊經太倉出海遠航,拜訪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明王朝和東南亞及東非的友好關係,史稱「鄭和下西洋」。而從1405年鄭和率隊第一次出海至1433年,在這28年間,鄭和七下西洋,到達了爪哇、蘇門答臘、古裡、暹羅、阿丹、木骨都束等國,最遠處曾達非洲東部、紅海、麥加,還有可能到達澳大利亞、美洲和紐西蘭。
  有學者認為,鄭和的航海壯舉,不論就船隊的規模之大、人數之多、航程之長,為當時世界各國無可比擬,並遠遠超過了將近一個世紀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的麥哲倫、哥倫布、達伽馬等航海家,更早於狄亞士57年遠赴非洲。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博士認為「明代海軍在歷史上可能比任何亞洲國家都出色,甚至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以致所有歐洲國家聯合起來,可以說都無法與明代海軍匹敵。」2002年,英國學者孟席斯出版了《1421年,中國發現世界》的學術著作,認為鄭和先於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及大洋等地,堪稱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先驅,「環球航海的第一偉人」。
  無疑,近年來,有關鄭和的研究,海峽兩岸的學者多有建樹,成績顯著。然而,在鄭和的研究中,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卻忽視了一個重要的節點,那就是舟山群島。舟山群島及其先民,在鄭和下西洋中曾發揮過怎樣的積極作用和貢獻?鄭和下西洋對於舟山群島的地緣文化又發生了怎樣的重大影響? ( 筆者試就上述兩個議題,作些探索和研究。)

一、舟山群島地域方位與《鄭和航海圖》

  明永樂三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龐大的船隊從6月15日出師,7月11日由江蘇劉家港開航,經太倉出海,出長江口入舟山群島的嵊泗洋面,途經大小洋山島及大戢洋,每日行船以四「帥」字旗號為中軍帳,32艘寶船為中軍營環繞帳外。船隊駛過舟山群島西堠門航道入金塘洋面橫水洋,而後出雙嶼港南下福建、廣東沿海通使西洋。……事畢,由古裡返航,船隊又經舟山群島返回長江口。

  另據茅元儀在《武備誌》中云:太倉港口開船,用乙辰針。正路見佘山在東北邊過。用巽已針,四更,船見大小七山。用坤申及丁未針,三更,船取灘山(今灘滸山)。由此可見,舟山群島是鄭和下西洋的必經水道及海上的重要路徑。
  從地緣方位上說,舟山群島,位於浙江省東北部,由1390個島嶼組成。背靠滬、杭、甬,面向太平洋,北鄰日韓,南控閩台,為中國東海岸之中樞和鄭和船隊往返於南京及西洋的必經水道。
  古人云:舟山群島,枕山面洋,層濤噴湧其間。眾山環嶼,群港四達,屯兵守險,棋布星羅,外控大洋,內則屏障於海口,歷來有「海角天險」之說。
  《籌海圖編》曰:浙洋諸山,沈家門居定海之東,相去二潮,乃寧紹之門戶也。陳錢、馬跡、羊山、大衢,乃沈家門之外藩也。外藩設,而門戶固。門戶固,而後室安也!見其戰略地位之重要性。
  若從《鄭和航海圖》看,更能證明上述的論證。據《古代中國的海洋觀》書中云:在鄭和死去200多年之後,《鄭和航海圖》才莫名其妙地出現在《武備誌》中。這部兵書的作者叫做茅元儀,其祖父茅坤是位軍事家,在兵部為官。又說:《鄭和航海圖》自右至左,錄圖20對頁,共40幅,其中國內18幅。……繪製了南京以下長江段,我國東海和南海直至印度洋波斯灣的航路以及沿海地形。圖上標示了港灣、江河入海口、島嶼、礁石、淺灘、沙洲、沿岸城鎮、衛所等設防地點以及可供航用的峰、塔、寺院、橋樑、旗杆等顯著物標。並曰:全圖以南京為起點,最遠至非洲東岸的慢八撒、麻林地(今肯亞蒙巴薩、馬林迪)。……稱得上世界現存最早的航海圖集。
  為了論證之簡便,現把《鄭和航海圖》中標出的有關舟山的島名、礁名等地名較多的三張圖對照如下。

武備誌10186

武備誌10188

武備誌10206
武備誌10186
對照一:上圖示出的有長江口外舟山群島嵊泗的灘山(今大白山島)和許山(今灘滸島)、小七(今小戢山島)、列港(今瀝港)、西後門(今西堠門)、昌國所(今舟山本島)、普陀的東霍山、普陀山等。
武備誌10188
對照二:上圖示出的有舟山群島的黃礁山(今黃礁山)、魚山(今魚山)等。
武備志10206
對照三:上圖示出的有舟山群島的馬鞍山(又名馬跡,今泗礁山)、白礁(今白礁)、牛尿礁(今牛尿礁)、東吉山(今普陀東極山)、鼇魚山(今魚山)等。
  據舟山市地名辦王建富與本人考證,在《鄭和航海圖》中涉及舟山地名的有昌國所(今舟山本島)、馬鞍山(今泗礁島)、灘山(今大白山島)、許山(今灘滸島)、大七(今大戢山島)、小七(今小戢山島)、青嶼(在七姊八妹列島。今漁山青嶼)、魚山、尼山(今魚山島)、湯山(今唐腦山島)、普陀山、東霍山、東吉山(今東極)、列港(今瀝港)、西後門(今西堠門)、大磨山(今大貓山島)、勃渡(今佛渡島)、雙嶼山(今雙嶼港)、白礁、牛尿礁等。
  另據《前聞記》所述,在下西洋《里程》文內,曾多次提及舟山群島的有關島嶼。例如,宣德八年六月一日開船(行二日),三日到外羅山,九日見南澳山(今黃龍島南嶴),十日晚,望即回山。六月十四日到騎頭洋,即今之舟山崎頭洋。六月二十日過大小赤,即今之嵊泗海域大戢山、小戢山。二十一日進太倉,七月六日到南京。由此可見,鄭和下西洋的出海航路,一般必從江蘇劉家港出海,舟山群島的諸多島嶼及其水道乃必經之處。若從舟山海域及歷史背景說,舟山群島的海域面積達1371平方公里,深水岸線100多公里,主航道水深15米以上,並有洋山港、岱山港、長塗港、定海港等眾多優良港口。其間,定海的瀝港,在元朝已是著名的南糧北調之漕運中轉港。沈家門漁港,則是全國第一大群眾漁港。這些優良的港口,為鄭和的龐大船隊,途經舟山海域時避風或停泊待潮,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同時,從歷史背景言,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明太祖實施海禁,直至永樂年間仍未正式解禁。雖說,此次海禁對舟山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了嚴重損害,但在相對程度上保持了這一海域的安寧。所以,在鄭和下西洋這28年間,往返途中多次經過舟山海域,並無發生海盜或倭寇的擾亂。這就是說,舟山群島為鄭和下西洋,提供了暢通的水道和平穩的海洋和人文環境。

二、《衛所武職選簿》中的浙東與定海籍官員

  《衛所武職選簿》,收錄於《中國明朝檔案總匯》第49—74冊,保存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此份材料,為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范金民先生輯錄,為研究鄭和下西洋提供了十分寶貴的史料。
  《衛所武職選簿》,共計輯錄鄭和下西洋的隨行官員181名,浙江籍官員16名。浙東的有定海、鄞縣、奉化、新昌、嵊縣、紹興等地,共計8名。其中,定海縣的2名。浙東籍的8名官員為寧波觀海衛人孟興,山陰縣(今紹興)人孫仁武,定海縣人王之藩、王堂,嵊縣人姚雄,鄞縣人俞海,奉化人胡禎,新昌人尤鸞。其中,因論證之需要,現把2 位元定海人的簡歷介紹如下:
左所官員
51. 王之藩:正千戶。《外黃》查有,王舍保,三拾貳歲,定海縣人,有父王道,洪武肆年充軍,伍月,撥揚州衛中所,充小旗。兄王亞莊補役,仍充小旗。故,拾保補役。三拾伍年,全城歸順,升總旗。……欽升高郵衛左所百戶。王忠,年拾陸歲,系舍保嫡長男。父因貳次差往西洋公幹回還,永樂拾肆年升本所副千戶。複下西洋等國公幹,回還,拾捌年升正千戶。故,忠貳拾壹年,襲正千戶。(頁341)
後所官員
82. 王堂:試百戶。《外黃》查有,王道官,定海縣人。洪武四年充軍。三十五年充總旗。永樂四年阿魯洋擒賊。五年欽升江陰衛右所試百戶。王政,系王道官嫡長孫,祖永樂十一年為屯田事,問發大報恩寺管工。十三年故。四輩王成,舊《選簿》查有,正統十二年四月,王成年十七歲,系保安衛後所試百戶王政堂弟,祖王道官,原系總旗,因下西洋公幹,升除前職。為事病故,伯王貴並堂兄襲試百戶。俱故,欽准本人仍襲試百戶。(頁209-210)
  從上述簡介中,這二名定海籍官員王之藩和王堂,最為令人琢磨。例如,王之藩,《外黃》查有,王舍保,三拾貳歲,定海縣人,有父王道,洪武四年充軍。
  王堂,《外黃》查有,王道官,定海縣人。洪武四年充軍。
  從上下文對照看,王之藩即王舍保,其父王道,洪武四年充軍。王堂即王道官,也是洪武四年充軍。他們都是定海縣人。
  這王道和王道官的經歷是如此的一致,這兩人可能為同一個人。
  所以,王之藩與王堂,可能有親屬關係。若王道即王道官,王堂即為王之藩之父。然而,這2個人是否一定是今之定海人?情況是非常的複雜。
  清康熙三十七年前,定海稱之「昌國」,而今之鎮海,稱為「定海」。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明太祖實施海禁,遣舟山46島居民3萬餘人入浙東內地。洪武二十年六月,廢昌國縣,置昌國鄉,徙昌國島民於象山縣南天門山,舟山置中中、中左兩千戶所,隸昌國衛(今象山)。洪武二十五年改隸定海衛(今鎮海)。後經舟山一介布衣王國祚面奏明太祖。准留舟山居民547戶,8805人。直至明永樂年間,《舟山市誌》中只有永樂七年(1409),沈家門立水案。並無恢復縣制的記載。
  這就是說,至明永樂年間,稱為定海的則為今之鎮海,而舟山島民隸屬於定海衛,即今之鎮海。故而,王之藩和王堂,可能是稱為定海的鎮海人,或是隸屬於鎮海的舟山人。這就是當年非常複雜的歷史背景。
  但從王堂和王道的經歷看,他們都有洪武四年充軍的經歷,極有可能是舟山人。因為明洪武元年二月,明將湯和征閩還師,軍抵昌國州,遭蘭秀山葉希戴、王子賢等所襲,失兩指揮。明洪武二年四月,明將吳禎率兵平定葉、王。明洪武四年時,舟山因此戰亂而被抓丁充軍於鎮海(時為定海)等內地的人頗多,其中可能有王堂或王道。這是筆者推論的主要依據。

  其次,若再從對比角度看,就鄭和下西洋浙東藉的其他6名隨行官員言,並無洪武四年充軍的經歷。例如:山陰(紹興)縣人孫仁武,為洪武十九年稍班碇手事起取到京,撥水軍左衛中所軍。永樂三年綿花洋殺獲賊船,阿魯洋擒殺賊寇有功,升小旗,十五年升中旗。再如奉化人胡禎,洪武二十四年軍,永樂四年舊港等處殺賊有功,升小旗。九年回還,沿途殺賊有功,升總旗。十年西洋公幹,十二年升試百戶。還有鄞縣人俞海,系南京府軍右衛水軍所試百戶俞信嫡長男。祖俞濤原系總旗,差往西洋公幹,回還升試百戶。即使是嵊縣人姚雄,觀海衛人孟興,新昌人尤鸞,也無洪武四年的充軍經歷。
  同時,在舟山海禁期間,3萬餘名舟山人遷居寧波的觀海衛、鄞縣、奉化、天臺、樂清、臨海等浙江內陸地區。所以,在鄭和下西洋的隨行官員中,很有可能有2~3名官員,其原籍為舟山籍人士。不過,這僅僅是筆者的推論,尚需新的史料作進一步論證。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除這些有名有姓的官員外,在鄭和龐大船隊的27000餘名人員中,必定有大量的舟山漁民和船工,充當了鄭和的水手和舵工。而在200 多艘海船建造中,舟山的造船工匠也必定參與其中。
  《淮南子》云:胡人便於馬,越人便於舟。在吳越春秋時代,舟山群島稱為「東海外越」。而那些環海而居,以海為生的舟山先民,更是操舵行舟的能手。連越王勾踐也不得不為此發出驚歎:遊艇飛舸,輕船舴艋,往來神速,行若飄風了。
  南宋時期,趙構建都臨安,舟山群島經濟社會的發展,達到了一個新的頂峰。至明成祖時代,舟山先民的航海設備和技術,又有了新的提升。另據《武職簿》記載,鄭和船隊的人員主要來自沿海衛所,舟山乃是沿海衛所的戰略重地,其參與航海的人員,必定委以重任。同時,鄭和船隊所需的人員達27000之多,數量十分龐大。而舟山又與航海出發地的南京,地域相鄰,地緣相通,語言和風俗習慣相似。所以,鄭和下西洋時,必定有舟山眾多漁民和船工,成為鄭和船隊中的骨幹力量,乃是當然之議和合理的推論。
  造船。早在吳越春秋時代,吳越地區就能建造樓船、划船等大型海船。例如,吳國的飛雲船長達50步,越國的划船可載300人。而在舟山群島,東晉時期的孫恩在舟山聚眾起義,有義軍數十萬人,並在舟山建立了船舶建造廠,打造了可載200餘人的大型樓船。
  《南宋開慶志》曰:南宋時,昌國縣(今舟山)有漁船3324艘,以見舟山造船業之發達。另據《明成祖實錄》,鄭和下西洋時,命浙江、湖廣等府衛造海運船200餘艘,浙江居於首位。而在鄭和的特混艦隊中,各類海船都有分工。鄭和乘坐的叫寶船,又叫帥船。其餘的有馬船、糧船、坐船、戰船等類別。其中,鄭和的帥船為巨型福船。而用於運糧、載貨的糧船和坐船,即為海運船。按《明成祖實錄》記載,舟山打造的「綠眉毛」船,即為鄭和海運船的主要船型。
  舟山「綠眉毛」船,始創於北宋,《天工開物》中稱為鳥船,為中國海船的四大名船之一。因此船的船首,形似鳥頭,並有兩個高翅而寬大的八字形船角,則為鳥冠。在船角下的左右兩邊,有兩隻炯炯有神而黑白分明的船眼,則為鳥眼。而在船首中間,有個紅色凸起的船鼻,則為鳥鼻。而在鳥鼻底下觸水部分,就是鳥嘴了。其最大的特徵,則是在船眼之上,有兩條彎曲而塗著綠色的「船眉」,故稱「綠眉毛」船。直至清末民初,此船仍為浙江及舟山的主要船型。
  因此,在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中,舟山群島不僅為此提供了暢通的水道和祥和的環境,並有大量的舟山漁民、船工和造船匠,或有一些舟山籍的隨行官員參與其中。

三、鄭和下西洋與舟山的故事

  據倪吾芳女士在有關文章中所敘,在鄭和的航海途中,曾發生了一個類似「魯濱遜漂流記」的傳奇故事。其文曰:鄭和首次出航時,船隊路過浙江定海縣(今鎮海)及舟山群島後,船卒李海患瘧疾,久未見愈,有人主張將其拋入海中,以免傳染他人。船上舟師系李海舊識,於心不忍,央求甲長哨官將其留在一座小島之上,並留鍋釜、衣物、糧食等,供其使用。 然而,李海上島不久,恰遇瓢潑大雨,病魔竟被驅走。李海欣喜,忙搬鍋釜寄身於山洞,並取島上鳥蛋佐餐,10餘天後即恢復正常。自此,李海天天到海邊張望,希望有過路船隻將他救回去。
  時隔兩年,鄭和船隊歸來,駛至舟山海域,見一小島邊站著一個人,高舉衣物不住地搖晃,口裡一面朝船隊方向呼喊。哨官上岸問知原委後,回帥船向鄭和報告。哨兵說:本船隊卒子李海,前年船過此地患瘧疾將死,舟師將其留於島上,給以炊具、衣物和食物,隨其聽天由命。不意淋雨病好,一個人在島上生活了兩年,並殺死一頭巨蟒,獲珍珠數斛,現見船隊歸來,希望救他回去。鄭和聽後,同意帶李海隨船回南京。不久,李海到達南京後,將珍珠按等級分發眾人,僅自留十分之一。據悉,李海由此成了富戶。
  1979年,筆者在舟山小洋島采風時,也曾聽到一個與鄭和有關的傳說。雖說這是口碑資料,但也可作旁證。據傳,鄭和下西洋時,曾在麻六甲海域遇到狂風巨浪,處境十分危險,後因祈求媽祖而遇險為安。故而,鄭和對天后媽祖十分的崇信。而在鄭和第二次下西洋的返航途中,途經嵊泗洋面時再次遇到了大風,趕快進小洋島港灣內避風。當年,小洋島有一天后宮,建於南宋紹興元年。鄭和上島後,率眾官員前去祭祀,結果當晚就風息浪平,鄭和的船隊及時起航,順風順水地進入了長江。由此,鄭和對媽祖更加崇信。
  上述兩例,是鄭和下西洋在舟山發生的故事。雖說事過境遷,已經過去了600餘年,但與鄭和有關的故事,還在舟山群島延續和發生。例如,世界船王董浩雲,定海城關鎮將軍橋下人。在他的青年時代,他就崇拜鄭和。董浩雲在《中國遠洋航業》一書中曰:遠在西元前七百年至五百年間的春秋時代,船的應用已有相當發展。漢武帝時,就有可載一千人的大海船。尤其在明代永樂年間,三保太監鄭和七下西洋,則是威震中外。為此,他激情洋溢地說:古代中國航運業有它如此輝煌的一頁,尤以鄭和為傳頌一時的大英雄。可見,在他年輕的心靈裡,就以鄭和為榜樣,立志為振興祖國的航海事業而奮鬥終身。

  董浩雲的遠大目標,是以中國人擁有、中國人經營和駕駛的巨輪,航行於全世界,重振當年鄭和的海上雄風。經過數十年的艱辛奮鬥,1946年他創建了中國航運公司。1947年9月8日,董浩雲的「天龍」號從上海港出發首航歐美,到達法國的哈佛港,這是中國人第一次橫渡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跨洋遠航。1948年4月,董浩雲的「通平」號貨輪再次橫渡太平洋抵達美國三藩市,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直至逝世前,董浩雲已建立了一個擁有150多艘巨輪,計1100萬噸總載重量的海上航運王國,開創了中國、亞洲和世界航運史上的多項「第一」,獲得了「當代鄭和」的美譽。
  再如,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艦長張崢,他的青少年時代是在舟山度過的。1980年8月起,他在定海一中讀初中和高中。據定海一中老師回憶,張崢在中學時代就崇拜鄭和,立志以鄭和為榜樣振興祖國的海洋事業。為此,當他大學畢業後,就毫不猶豫地投身軍營,在舟山的東海艦隊服役。日後,經他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脫穎而出,成為我國航空母艦的現任和首任艦長。

四、結 語

  鄭和七下西洋,是600餘年前一個劃時代的偉大壯舉,而舟山群島則是他下洋途中的重要節點。從上文的論述中,可見兩者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並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具體的有三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在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中,多次往返於舟山海域。而舟山群島為此提供了暢通的水道和平穩的海洋環境,確保了鄭和下西洋的順利進行,並有眾多的舟山漁民、船工或有關人員,充當了鄭和船隊的水手、舵工或隨行官員,還有許多技術高超的造船工匠,參與了鄭和艦隊的造船工程。為此,舟山群島及其先民,為鄭和七下西洋作出了十分卓越的貢獻。
  第二個層面,舟山群島悠久而具有海洋特質的地緣文化,為鄭和七下西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文化支撐。同時,鄭和的偉大壯舉及其人文精神,又深刻地影響和擴展了舟山地緣文化的繁榮和發展,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舟山人為此而奮鬥,諸如董浩雲、張崢等人。此外,由於鄭和下西洋的深遠影響,迄今在舟山群島,海洋航運業和造船業,仍為舟山的兩大支柱產業,並有大量的舟山籍漁民及船工的子弟,在舟山國際海運學院畢業後,分佈在全球的航海界中,擔任著船長、大副等重要職務,環球航行,為國爭光。
  第三個層面,舟山群島,現今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國務院批復的第四個新區。其主要原因,則與當前形勢和舟山的戰略地位有關。上層有關領導說:「舟山群島的確很特殊,是我國第一大群島,從島鏈角度講是可以突破的。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直接面向太平洋,這個地方是最敞開的一個口子,所以,充分利用舟山群島十分重要。」還有,工程院院士錢正英認為「如果把長江比作一條龍,舟山就是龍的眼睛。……我國能夠真正深入到太平洋,與其他國家決一雌雄的地方,就只有舟山群島。」由此說明,舟山群島不僅在600餘年前,為鄭和下西洋和重要節點,而在當前,為了實現海洋強國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更為突出的戰略地位。為此,深入研究鄭和文化與舟山群島的關係,具有超越時空的重大意義。
  近年來,有關鄭和的研究,北京、上海、江蘇、臺灣以及新加坡等東南亞諸國,學者眾多,成就顯著。但是,關於鄭和與浙江及舟山的研究稀少,幾乎是個「空白」。為此,筆者此文則是拋磚引玉,並對上海海事大學時平教授及舟山倪吾芳女士,為我提供了有關史料,表示感謝。

參考文獻:

《古代中國的海洋觀》 梁二平著 海洋出版社 2011年6月出版
《武備志》 茅元儀著
《衛所武職選簿》收錄于《中國明朝檔案總匯》 范金民緝錄
《鄭和下西洋與舟山群島》 倪吾芳著 發表於《定海山》2007年第3期

(金濤/舟山市)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