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浙天地》雜誌第五十八期上,余曾發表一篇題為《五千年前“良渚”升起中華文明之光》的文章,文中說:“良渚先民臨水而居,乘獨木舟、竹排等水上交通工具穿行在河道水網地帶,把主食稻穀、建築材料、陶器等日用品通過水路運輸到城內。”當年,運輸稻穀等物資的獨木舟,在良渚“茅山遺址”南部一條通往北側村落的古河道中被發現。
2010年的一天,浙江考古人員在對茅山遺址進行考古發掘過程中,發現了獨木舟、牛腳印、紅燒土田埂等良渚文化遺存。當時發現獨木舟的古河道,它上部已被年代略晚的良堵文化水稻田所疊壓。
在發現獨木舟的時候,它局部稍有殘缺,但整體基本保存完好。船體頭尖尾方,全長7.35米,最寬0.45米,深約0.23米,船沿厚約0.02米,由整段巨木,經先民用石錛挖掘而成。這是良渚首次發現的獨木舟,也是國內考古出土的最長、最完整的史前獨木舟,距今約5000年。由此,人們推測認為:當時,良渚古城內的稻穀,是種植在茅山一帶,再通過水路運輸進城。而水上航行的運輸工具,正是茅山遺址出土這樣的獨木舟。
為了保護好茅山出土的良渚文化遺存,從2011年起,浙江開啟了茅山出土文物保護工程。其中,獨木舟保護工程是該專案最為艱巨的工程。獨木舟保護工程,主要有:保護棚改建、獨木舟搬運、獨木舟表土清理、支撐定位、脫鹽脫色、熱浸滲透和冷凍脫水定型等幾個階段。
當獨木舟出土時,為防止古舟被空氣氧化等因素,就採用連同周圍淤泥一起挖掘的所謂“套箱法”,再用大型設備搬運至如今的倉庫。古船運抵倉庫後,首先要清洗掉周圍的淤泥,還其原貌;然後,再進行支撐架的安裝,以防止船體的捲曲變型。因為獨木舟船體遭有機物數千年的融合,它本身的顏色有很大的變化,出土後接近於黑色。為此,考古技術人員對獨木舟進行為期數年的脫色、脫鹽及脫酸等處理。這中間,獨木舟先經歷常溫液體浸泡處理,隨後進行冷凍乾燥處理,從2013到2017年,先後花了四年多時間才走完了上述程式。使獨木舟恢復了它的木質物理特性,其強度、硬度達到了後期修復和展示保存的要求。
自2018年起,獨木舟進入修復期。在獨木舟出土時候,其船頭、船尾及船體皆有一些破損或裂紋,這為修復工作帶來技術上的嚴苛要求。修復工作必須以保護文物本體為前題,以“修舊如舊”為依規,達到“遠看一體,近看可分”為原則。經能工巧匠們長年累的努力,近日,獨木舟修復工作已順利完成,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據悉,獨木舟將于明年搬運至杭州市余杭博物館(中國江南水鄉文化博物館)進行公眾展示。
(何有基/紹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