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繁體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錢塘江浙江人的母親河

徐忠友

極浦無高樹,蒼茫只遠空。
潮來江水黑,日出海門紅。
兩岸東西浙,千帆來去風。
中原山色外,殘夢逐歸鴻。

  這是宋代詩人朱繼芳寫浙江一條江的詩,說到浙江的省名,與這條江有著密切的關係,她就是浙江人的母親河錢塘江。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父母親就指著門口的一條小河對我說:我們這條河就是「錢塘江」的上游。我問父母親:錢塘江有多寬、有多長?父母親答不出來了。記得在上中學的時候,我的一位同學從杭州回來,給我看了他在錢江大橋上拍的黑白照片,我覺得錢塘江比我們家門前的這條小河至少要寬20倍,讓我大開眼界。


速度很慢的綠皮火車
  不久學校放暑假,我也趕緊去了一趟杭州。當時沒有高鐵和動車,只有一般的直快綠皮火車,車速很慢幾乎每個站都要停,從江山到杭州要跑7個小時,當然車費也只要7元錢。大約開了6個半小時,火車到了蕭山。當時的蕭山並不像今天這樣富裕,鐵路沿線有不少農居茅草棚。蕭山火車站也是個貨運、客運混合的縣級火車站,看上去比較破舊。

  火車在蕭山停了15分鐘,又向東進發。大約開了20來分鐘,從火車廣播裡傳來女播音員的清脆聲音:“各位旅客,列車前方就到錢塘江大橋了,請大家關好車窗,也不要上廁所。”於是大家便把車窗門拉了下來,列車員也把廁所門鎖上了。我當時心裡非常激動:因為馬上就要見到錢塘江了!


蔡永祥烈士抱著一根木頭的雕塑
  隨著車輪“哐啷、哐啷”的聲音,不一會兒火車便駛上了錢塘江鐵路橋。我睜大眼睛朝車窗外望去,看到錢塘江的江面很寬,江水湍急,但並沒有我們故鄉的須江那麼清。江上還有很多貨船,好像是在拉沙,在不緊不慢地向前開去。

  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在錢塘江的東北側,聳立著一座高塔,也就是六和塔,這比我以前看到的任何塔要大好幾倍,氣勢非常雄偉。在六和塔邊上,還有一座蔡永祥烈士抱著一根木頭的雕塑。我在報紙上看到過他的英勇事蹟,他是把壞人放在錢塘江鐵路橋上的一根木頭搬走而犧牲的,他是守護錢塘江大橋的功臣。


美女壩上的大潮卷
  列車像在錢塘江大橋上放電影一樣很快就開過去了,那時候我還不知道錢塘江上有大潮,所以只在西湖邊轉了幾個圈,沒有去看錢江潮。直到1993年10月我進入浙江青年報工作,才看到前段時間的報紙上刊發了一則新聞《70多位觀潮者在美女壩上被大潮卷走》,這讓我嚇了一跳,並決定要研究一下這麼厲害的錢塘江和錢江潮。


錢塘江之源頭
  幾天後,我到新華書店購買了一本錢塘江的書。書仲介紹:錢塘江,古稱浙,全名“浙江”,又名“折江”“之江”“羅哐江”,一般浙江富陽段稱為富春江,再上面稱新安江等,浙江下游杭州段稱為錢塘江。錢塘江最早見名於《山海經》,因流經古錢塘縣(今杭州)而得名,是吳越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錢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是宋代兩浙路的命名來源,也是明初浙江省成立時的省名來源。錢江源有好幾條,我們江山江也是錢江源頭之一;以北源新安江起算,河長588.73千米;以南源衢江上游的開化馬金溪起算,河長522.22千米。從最源頭起,流經今安徽省南部和浙江省,流域面積達55058平方公里,經杭州灣注入東海。

  在錢塘江所流經的地方,給人們提供了日常飲用水、農田灌溉用水、工業生產用水,還有在有些河段發電和水上運輸的方便。錢塘江與沿岸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她是浙江人的母親河。


眾人觀看錢江潮
  說到錢塘江,她的潮水更是天下聞名。錢塘潮是指錢塘江在入海口時發生的潮汐現象,是由於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作用,加上杭州灣錢塘江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湧潮。民間向來有觀賞錢塘潮的習俗,觀潮始於漢魏,盛于唐宋,至今已有2000餘年。其中南宋朝廷曾經規定:這一天在錢塘江上校閱水師,以後相沿成習,八月十八逐漸成為觀潮節。中秋佳節前後為觀潮最佳時節,農曆8月18的潮水最大。宋朝杭州太守、著名詩人蘇東坡曾以“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的優美詩句,來讚頌錢塘江奇特卓絕的大潮。


觀潮勝地鹽官
  與許多風景名勝區一樣,錢江潮也讓很多文人編寫了不少民間故事。前幾年我到海寧觀潮勝地鹽官去觀潮時,有一位文友在陪我觀潮時講了一個與鹽官有關的錢江潮故事:話說原先錢塘江的潮來時,跟其他各地的江潮一樣,既沒有潮頭,也沒有聲音。有一年,錢塘江邊來了個巨人,這個人很高大,一邁步就從江這邊跨到江那邊了。他住在蕭山縣境內的蜀山上,平時引火燒鹽。人們不曉得他叫什麼名字,因為他住在錢塘江邊,就叫他為錢大王。錢大王力氣很大,他扛著自己的那根鐵扁擔,常常挑些大石頭放在江邊,過不多久,就堆起了一座一座小山。有一天,他去挑自己在蜀山上燒了3年零3個月的鹽。可是,這些鹽只夠他裝一頭,因此他在扁擔的另一頭繫上塊大石頭,放上肩去試試正好,就挑起來,跨到江北岸來了。這時候,天氣熱,錢大王因為才吃過午飯,有些累了,便放下擔子歇歇,沒想到竟打起瞌睡來。正巧,東海龍王這時出來巡江,潮水很快漲起來了,竟漲到岸上來,把錢大王這頭鹽慢慢都溶化了。東海龍王聞聞,水裡哪來這股鹹味呀,而且愈來愈鹹,讓他受不了返身就逃,沒想逃到海洋裡,把海洋的水都弄鹹了。這位錢大王呢,睡了一覺兩眼一睜,看見扁擔一頭的石頭還放在硤石(就是現在海寧的硤石山),而另一頭的鹽卻沒有了!


潮起東海杭州灣
  錢大王找來找去,找不著鹽,一低頭,便聞到江裡有鹹味,他想:“哦,怪不得鹽沒有了,原來被東海龍王偷去了。”於是他舉起扁擔就猛打海水。一扁擔打得大小魚兒都震死;兩扁擔打得江底翻了身;三扁擔打得東海龍王冒出水面求饒命。東海龍王戰戰兢兢地問錢大王,究竟為什麼發這樣大的脾氣。錢大王說:“你把我的鹽偷到什麼地方去了?”東海龍王這才明白海水變鹹的原因。連忙賠了罪,就把自己怎樣巡江,怎樣把錢大王的鹽無意中溶化了,使得海洋的水也鹹起來的事情一一交代了。再說錢大王心裡好氣呀,真想舉起鐵扁擔,一下把東海龍王砸爛了才甘心。東海龍王慌得連連叩頭求饒,並答應用海水曬出鹽來賠償錢大王;以後漲潮的時候就叫起來,免得錢大王再睡著了聽不見。錢大王聽聽這兩個條件還不錯,便饒了東海龍王,把自己的扁擔向杭州灣口一放說:“以後潮水來就從這裡叫起!”東海龍王連連答應,錢大王這才高高興興地走了。從那時起,潮水一進杭州灣,就伸起脖子,“嘩嘩嘩”地喊叫著,漲到錢大王坐過的地方,脖子伸得頂高,叫得頂響這個地方就是如今的海寧鹽官,舉世聞名的“錢江潮”就是這樣來的。


錢塘江「一線潮」
  文友接著向我介紹:錢江潮不但民間故事多,而且潮的種類也很多:其中的“一線潮”就是我們剛才在觀潮點時,江面上風平浪靜,突然耳邊傳來轟隆隆的巨響,隨著響聲越來越大,這時在遠處霧濛濛的江面出現一條白線,迅速西移,猶如“素練橫江,漫漫平沙起白虹”。再近,白線變成了一堵水牆,逐漸升高,“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橫在浪花中”。隨著一堵白牆的迅速向前推移,湧潮來到眼前,有萬馬奔騰之勢,雷霆萬鈞之力,勢不可擋。


海寧丁橋鎮上的「交叉潮」
  「交叉潮」是海寧丁橋鎮上的奇觀,由於長期的泥沙淤積,在那段江中形成了一個沙洲,將從杭州灣上來的潮波分成兩股,即東潮和南潮,兩股潮頭在繞過沙洲後,就像兩兄弟一樣交叉相抱,形成變化多端、異常壯觀的交叉潮,呈現出“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的壯觀景象。兩股潮在相碰的瞬間,激起一股水柱,高達數丈,浪花飛濺,驚心動魄。待到水柱落回江面,兩股潮頭已經呈十字形展現在江面上,並迅速向西賓士。

  「回頭潮」是從海寧鹽官逆流而上的潮水,將到達下一個觀潮景點老鹽倉。老鹽倉的地理環境不同於鹽官,鹽官河道順直,湧潮毫無阻擋向西挺進,而老鹽倉的河道上,出於圍墾和保護海塘的需要,建有一條長達660米的攔河丁字壩,咆哮而來的潮水遇到障礙後將被反射折回,在那裡它猛烈撞擊對面的堤壩,然後以泰山壓頂之勢翻卷回頭,落到西進的急流上,形成一排“雪山”,風馳電掣地向東回奔,聲如獅吼,驚天動地,這就是最好看的回頭潮。


錢塘江「沖天潮」
  此外還有「沖天潮」,與位於蕭山南陽的美女壩有關,是觀潮的一個危險地段,由於以前多發觀潮事故,現在已不讓人在美女壩上看了。這裡不僅有「回頭潮」,還有「沖天潮」。沖天潮這是產生於堤壩相交處的特種潮,也是近景潮中最具欣賞魅力的潮。潮水如同被網兜兜住一樣,在堤壩相交轉彎角的處,潮水嘩一聲碰撞巨響,潮頭直沖雲天。上進起一股水柱,低者二、三米,高者可達十多米。清代譚吉璁在觀潮後曾寫下《棹歌》一詩:赭山潮勢接天來,捍海塘東石囤摧。沖天潮由此得名。


錢塘江「半夜潮」
  如果有興趣的人,晚上留在觀潮處,還能看到“半夜潮”。那是指在午夜,江面上會隱隱傳來沙沙的漲潮聲,打開手電筒可看到在濛濛的水面上一條黑色素練在浮動,時斷時續,時隱時現。少頃,聲音加驟,潮水夾著雷鳴般的轟響飛馳而來,把滿江的月色打成碎銀,潮頭如千萬匹灰鬃駿馬在擠撞、在撕打,噴珠吐沫,直撲塘下,猶如十萬大軍兵臨城下。湧潮前浪引後浪,後浪推前浪,在江面形成一垛高聳潮峰,波濤連天,好似沖向九天皓月。這時許多遊客把篝火、蘆花拋入大江,隨波西去,以此來寄託自己的美好心願……

  錢塘江上還有「怪潮」:由於錢塘江的江道河床變化多端,可能前一米江水還很淺,後一米就會很深,彎道較多加上潮水大小有別,以及潮波遇到類似沙洲類的障礙物反射,這些都可能是形成類似怪潮的原因。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 錢江潮航拍電視直播
  聽了文友的詳細介紹,讓我邊看潮邊增長觀潮知識,其實還是感到有些神秘的地方。正因為錢江潮如此神秘,一直吸引著許多領袖人物如毛澤東、朱德、宋慶齡等來觀看過錢江潮。

  記得有一位北宋詩人潘閬曾在他的《酒泉子》詩詞中寫道: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這是當時人們觀潮的真實寫照。今日的觀潮者,比北宋時期要多萬倍,最近幾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向全世界直播了錢江大潮的實況,全球已有數十億觀眾在電視上看過錢江大潮了,此舉也讓更多的人瞭解到浙江人以“弄潮兒”般的改革開放精神,正推動著浙江省像潮水一樣快速融進了世界。

(徐忠友/杭州)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