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云:“一蟹上桌百味淡”。對於吳越鄉親來說,尤其對陽澄湖大閘蟹與舟山梭子蟹特別寵愛,不論白蟹還是膏蟹,不論蒸蟹還是蟹糊,都是佐酒下飯的可口食物。今之中秋臨近,又是吃蟹的季節了。
現有幾則食蟹趣聞,供食客們作聊談之資,以助雅興。唐朝的時候,有個大畫家叫唐伯虎,最愛吃蟹。有一天,他路過一村莊,見那裡正在擺螃蟹宴,未曾招呼他就坐了下來,二話不說,拿起螃蟹就要剝殼咬肉。當地的村姑楊八姑,上前勸阻說:“且慢!客官你吃蟹可以,但要以蟹為題,吟詩一首。否則不得食用。”說著,八姑微笑著遞上紙和筆。唐伯虎雖是才子,緊急中卻一時想不出妙句來,他眼睜睜望著面前那肥美的螃蟹,饞得連口水都流出來了,結果水滴濕紙,形似一隻螃蟹,俗稱“紙蟹”。唐伯虎靈計一動,說:“姑娘,今日我匆促中佳詩未成,能否以此畫代詩,以助螃蟹宴否?”八姑忙說:“可以,可以!”說著,她驚喜地把此畫收藏起來,唐伯虎也借此在螃蟹宴上大吃了一頓。稍後,待八姑出嫁時,這只紙蟹突然從紙上跳了出來,鑽進了路邊的泥土中。從此,江南地區才有了“泥蟹”或“塘蟹”之蟹名。
五代十國時,又有兩則食蟹趣聞,令人捧腹。趣聞一:十國之一的南唐,有位叫盧純的書生,他認為蟹肉是一等一的美味,曾說:“天下美味,當以含黃伯者(指飽含蟹黃的母蟹)為第一。”有一次,他在品嘗螃蟹時,被蟹的兩螯夾傷了舌頭。從此以後,他就把蟹戲稱為“夾舌蟲”。如此一來,由“黃伯”一下子貶成了“蟲”,簡直是從天上摔到地下。然而,這只是一句戲言,對於蟹他仍然照吃不誤。
趣聞二:五代時的第四個王朝叫後漢,開國皇帝叫劉知遠,他的最小兒子名叫劉承勳,是個吃蟹行家。每次品嘗時,他一定挑揀有蟹黃的母蟹吃。而當時叫“圓殼”的母蟹,很多人卻不懂得怎樣享用。於是,有人對他說:“古人吃蟹最重視兩螯,而兩蝥最豐滿的是公蟹。但你吃蟹,為何選母不選公?”劉承勳答道:“這是你們無知。其實,十萬個蟹足也抵不上一個蟹黃。”此後,人們在背後就喊他“黃大”。
吃蟹是一種本領,也是智慧。高手吃蟹可以完全不損壞蟹螯和蟹爪,食畢還能拼湊成一隻完整無缺的蟹。然而,身懷絕技的畢竟不多,想吃得盡興又不失雅致的話,看來只有乞求於工具了。
這套食蟹工具,由明代的能工巧匠所發明。最先拿來應用的“始自漕書及運弁為之。”後來則盛行于三吳閨閣之中,皆用銀制,小巧玲瓏。
初創的食蟹工具,始為“蟹八件”,後來在此基礎上,又發展成為十二件。其中,刮具的形狀有點像寶刀,匙具像文房注水的水盂,盛蟹肉所使用的有三足鼎立的爵。這些工具全配上圓形或荷葉形的盤,盤底下亦有三足,三足均雕成龍狀,並且栩栩如生。
吃蟹的時候,先把蟹放進荷葉盤內,用錘具把整只蟹的各個部位敲打一遍,再掰開蟹殼,剪下螯及腳,分別用鉗、叉、鑷、刮等,夾出或剔出蟹黃、蟹膏和各部位的蟹肉。送口的順序,依次是鬥(即蟹殼背面)、箱(即殼腹兩半白肉)、腳和螯。每吃一部分時,先要匙進爵內,再用匙盛上作料,一丁一點地品嘗。由於太過煩瑣,現在的吃蟹工具只剩三件,分別是小錘、小匙和小鉗。
不過,照此方法食蟹,雖然風雅有致,但得有閒情才行。一般人怎能做到?但這比起明代宮廷的吃法,還算省事得多。
據《明宮史》中記載:凡宮眷內臣吃蟹,活洗淨,用蒲包蒸熟,五六成群,攢坐共食,嬉嬉笑笑。自揭臍蓋,細細用指甲挑剔,蘸醋蒜以佐酒。”本領大的“則是剔蟹胸骨,八路完整如蝴蝶式者,以示巧焉。
至於海島人吃蟹,則有自己特有的食用方法。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一蒸蟹、二炒蟹、三搶蟹、四蟹股、五蟹糊、六蟹醬、七蟹羹,八蟹餃,還有蟹炒蛋、蟹餛飩等等。真所謂“一席螃蟹宴,無窮巧工夫!”
(金星/舟山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