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古城遺址是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群,距今5300至4300年,位於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瓶窯鎮。良渚文化遺址,先後發現反山王陵、瑤山和匯觀山祭壇、莫角山大型宮殿基址、密集村落遺址及大型水利設施遺跡等。與此同時,還出土了很多精妙絕倫、特點鮮明的玉琮、玉璧等禮器。更有意思的是從一些玉器、陶器上,出現為數不少的刻劃符號,這些符號在形體上已接近了早期的文字,也是良渚文化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誌。鑒於此,1990年,良渚遺址群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7月6日,中國良渚古城遺址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的申遺成功,標誌著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
良渚人從哪裡來?關於良渚人的來源,可追溯到七千年前河姆渡人(越人一支)第一次大遷徙。因“卷轉蟲”海侵,使錢塘江以南,會稽山、四明山山麓沖積扇以北成為一片淺海。海侵的過程,也是甯紹平原自然環境惡化的過程。海侵末期,甯紹平原的環境惡化是非常劇烈與迅速的,原來在這片自然環境非常優越的甯紹平原繁衍生息的越族住民,發生了他們部族史上大規模的遷移活動。在滾滾的遷徙行列中,包括河姆渡人在內的越族先民扶老攜幼成群結隊地向會稽、四明山區轉移,過上“水行而山處,以船為車,以楫為馬”的採集捕撈及農耕生活。這部分越人是日後越國的締造者,史稱“於越”;還有越人跨過錢塘江,進入今浙西和蘇南的丘陵地區,他們就是後來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創造者,即為歷史上的“句吳”。這部分進入浙西的越人,選擇了“良渚”這塊地方,繁衍生息。良渚先民經千年艱苦卓絕奮鬥,使中華五千年文明之光在該地區冉冉升起。
良渚人壘土築城為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提供了實物支撐,良渚古城遺址的發掘為良渚古國的存在提供了可靠的實物證據。考古發現,良渚古城背靠天目山丘陵,面向廣闊的河網平原,周邊地區正好是一個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的C字形盆地。發達的水系與太湖相通,寬廣的濕地平原適宜於發展稻作農業,連綿的山地丘陵蘊藏著豐富的玉石、木材和動植物資源。此類依山傍水、水陸交通便利、物產豐富諸因素正是良渚人選址建城的主因。
良渚古城是長江下游地區首次發現新石器時代的古城址,有“中華第一城”之譽。建城上限為西元前2600年,下限為西元前2300年。古城略呈長方形,正南北方向,東西長1500至1700米,南北長1800至1900米,總面積達290多萬平方米。古城集宮殿、內城、外城和週邊水利系統四重結構的龐大都邑。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指出:“中國古代,小國林立,稱為‘天下萬國’,古代的國家都有都城,290多萬平方米的良渚古城,應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古城了。在古城內,有宮殿式建築莫角山、高等級貴族墓地。城外祭壇、高等級陶器作坊、玉器作坊,還有碼頭設施。這些都是有職能分工,有規劃的,這是區別一個地方是政權還是以血緣為基礎的氏族的重要標誌。如果有分工有規劃,就表明已進入了文明社會,就是國家。古城的發現,可謂‘畫龍點睛’,說明它是一個國家的首都了。”由此可見,良渚古城是太湖流域一個早期區域性國家的權力與信仰中心,是實證中華5000多年文明提供了實物依據和確鑿的學術支撐。“國”字週邊有個框,說明能稱為“國”的週邊都有城牆。城牆,正是氏族社會和文明社會區別的一個重要標誌。據考證,莫角山古城牆長達6900米,有城門九座,八座水門,一座陸門。此種佈局,正適合古越人“以船為車,以楫為馬”水鄉農業經濟發展的需要。良渚先民臨水而居,乘獨木舟、竹排等水上交通工具穿行在河道水網地帶,把主食稻穀、建築材料、陶器等日用品通過水路運輸到城內。當年,良渚普通百姓住古城週邊,而王與貴族居住城中30萬平方米的莫角山土臺上,這種貧富分化與等級差別十分明顯。
良渚古城的週邊,修建了大型的水利設施,其完整的水利系統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壩。週邊水利系統位於良渚古城的西北部和北部,由自然山體組成,目前尚有11條堤壩遺址,主要修築於兩山之間的穀口位置,分為南、北兩組壩群,分別為塘山、獅子山、鯉魚山、官山、梧桐弄等組成的南邊低壩群,以及由崗公嶺、老虎嶺、周家畈、秋塢、石塢、蜜蜂弄組成的北邊高壩群,浜成前後兩道防護體系。該水利防護體系兼有防洪、運輸、用水、灌溉等功能,與良渚文化遺址群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有著密切關係。
從一處古墓、一塊美玉,到一片宮殿,再到完善的水壩……良渚遺址在幾代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最終形成了如今的“良渚古城加瑤山遺址加十一條水壩”的文化遺址群,申遺面積包括遺產區14.3平方公里和緩衝區99.8平方公里這一令人欣喜的規模。良渚古城遺址得以較為完整地呈現于世人,既是古老歷史的新生,也是文明的傳承。此次申遺成功,必將進一步提升浙江和杭州的知明度和影響力,為加快建設文化浙江增添新的動力,也必將使良渚古城遺址得到更為完善的保護。
(何有基/紹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