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燈戲是民間傳統的一種燈舞表演,內容主要反映民俗民風,有祈福求太平的,也有勸人改邪歸正的,幽默風趣、寓教於樂。它用竹篾和綿紙編紮成馬頭和馬尾,系在表演者身前和背後,裝扮成騎馬的的形狀,在節日慶典遊行或舞臺、廳堂表演。
王村口古鎮坳頭馬燈始于清嘉慶年間,距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村中六十歲以上老人都會舞馬燈。民間在春節期間,一般從大年初二開始直至十五元宵節,走村串戶,表演馬燈,恭賀新春。馬燈舞的扮演者,穿著演出的盛裝,舉著牌燈,騎著竹馬,手拿盾牌和刀槍把子,敲鑼打鼓,高奏嗩呐。在頭燈的領引下,浩浩蕩蕩,表演者騎著竹馬,手持韁繩甩動馬頭頸,昂首賓士,猶如一字長蛇陣似的走村竄戶表演,令人目不暇接。每當馬燈隊進村,歡樂的氣氛霎時沸騰起來,只聽得家家戶戶的鞭炮聲此起彼落,在爆竹聲中,馬燈隊挨家挨戶地上門拜年賜福。
馬燈隊由竹馬四人,馬夫四人,兵卒四人,和牌燈、樂隊若干人組成。馬夫和兵卒由武生和小丑扮相,四名騎馬者則扮演楊宗保、穆桂英、狀元和書生,分別執“劍、槍、扇子和書。”到了農戶家中表演時,由牌燈引隊,鼓樂伴奏,在廳堂表演,先走圓場,兵卒表演盾牌舞、刀棍對打等打台程式。馬夫引竹馬,表演嬉馬,策馬等內容。馬夫有“舞拳、舞棍”對打的套路,兵卒手持刀和盾,進行列隊、舞刀、批滾盾牌等表演。演武時,武士(兵卒)左手執盾牌,右手持短刀,相互對打刺殺,刀光劍影場面十分壯觀。武打表演後,燈隊演唱小戲曲,歌聲悅耳,構成了以馬夫和兵卒作翻滾、打鬥等表演舞蹈為主,並兼融演唱民間小調串舞為輔的特色。演唱的曲調多為民間小調,俗稱“馬燈調”。詞意一般是祈求吉祥如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福壽平安,內容豐富,表演獨特,深受群眾喜愛。其武打舞與常山縣的洗馬舞、昌化縣昌北的馬燈舞相似,演唱民歌小調有近似遂昌的“茶燈戲”,戲曲人物造型又和金華婺劇相似。
馬燈傳說很多,起源不一。據坳頭村人說:那時候村莊小,人口少,山獸老虎比較多,就想起一個辦法,把馬燈搞起來,敲起鑼鼓,走起馬燈,那老虎山獸就會跑掉。又傳古時候有位將軍,為保護家鄉而長期征戰在外。一次,他在一場戰鬥中獲得一匹寶馬,騎上寶馬指揮作戰,寶馬縱橫,所向無敵,百戰百勝。這位將軍得勝歸來,便騎著寶馬與民同慶,馳馬在周圍村鎮跑上一圈,而凡是這寶馬跑過的地方,來年都能五穀豐收,而且一年平安。當地百姓們為了紀念這位將軍,並祈保地方太平,就用竹條和紙製作成寶馬,並把馬頭挎在身前,馬尾挎在身後,學著將軍的騎馬狀,在全村跑上一遍,久而久之,這淳樸善良的願望與習慣,漸漸地演變成為“跑馬燈”和演“馬燈戲”。其實馬燈傳說很多:有傳說是以唐三藏的白馬祈雨為背景,一次遇到百年不遇的乾旱,赤地千里,眼看莊稼就要顆粒無收,百姓就要斷炊,唐三藏西天取經所騎的白色神馬,執意去拯救百姓的困苦。終於神馬的至誠,感動了上蒼,上蒼普灑甘霖。百姓為紀念神馬的無量功德,建白馬寺祭拜,並在元宵節舉辦馬燈遊藝,以娛神人。而馬燈舞起源的歷史背景說法也很多,分佈也很廣。一是以紀念王昭君出塞的歷史為背景。二是以陳十四娘娘收妖的漢族民間故事為背景。三是以南宋皇帝趙構南逃的“泥馬渡康王”的故事為背景。不過傳說都是美好的,留給後人傳頌,為馬燈戲增彩。
2006年,坳頭馬燈戲被公佈為遂昌縣和麗水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盛行二百多年歷史的坳頭馬燈戲,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年代裡,深受山村百姓的喜愛,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純樸農民的精神寄託。在文化動亂時期,馬燈戲也被無情的拷上了“破四舊”的政治枷鎖。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化開放的今天,馬燈藝術在“非遺”的光環下逐漸受到了社會的關注。走村竄戶上門賜福!演出頻繁,深受觀眾喜歡,民間至今還流傳“元宵遊馬燈,家家喜盈盈,年年保豐登。隨著科技的進步,馬燈最初的本義正逐步被人們拋棄,已經發展成為人們歡慶太平盛世,增強重大節日和重要慶典的熱鬧氣氛的一項民俗活動。
(曉融/遂昌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