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繁體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串蓑衣時代的農村文化

張先林

  戴春明,遂昌縣王村口鎮人,1946年五月出生,72歲,小學畢業,十五歲跟對正村華文和學串蓑衣。當地各種手藝的學徒拜師之日謂起師,學徒期中,學徒在春節、端午、中秋、重陽等節,須向師傅送禮,若同席就餐,師傅坐上位,徒弟坐下位,且要先為師傅篩酒、盛飯,待師傅動筷,徒弟方可吃飯,師傅放下碗筷,徒弟也得放下。學徒期三年,學滿後謂“滿師”。戴春明十七歲“滿師”開始獨立串蓑衣,開初幫王村口供銷社串,按每天0.9元錢計工錢。80年代初自己上門串,吃東家飯1.30元一天,一件蓑衣五至七個工夫,工錢約6.50至9.10元,串蓑衣需棕毛七至八斤,串好後一件蓑衣一般二至三斤。
  至今戴春明師傅串蓑衣已有57年,戴師傳告訴筆者,自從塑膠雨衣出現後,在農村巳很少有市場了。由於遂昌的蓑衣氣質古樸,獨具“返璞歸真”的氣韻,是原生態獨具代表性的載體。這些特點使得蓑衣這一產品有了一定的觀賞性,逐漸具備了收藏價值,對於以發展原生態旅遊為主的遂昌旅遊業具有推動作用,可以培養出除農民以外的另一個消費群體——遊客,在間接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起到了促進鄉土文化發展的作用。如革命老區王村口鎮,就以大小蓑衣為紀念品,在景點上出售給遊客,(一領小蓑衣介200元)成為古鎮的一道風景線。現在戴師傅除做小蓑衣外,還做棕毛掃把、棕毛刷等,生活過得很有滋味。
  據戴師傅介紹:在當地蓑衣斗笠是農家必須有的,舊時的鄉村農家,每戶人家的牆壁上都掛著一、二“領”蓑衣。雨天取下,農人穿上蓑衣到田野耕作,任風雨瀟瀟,勞作依舊。山野歸來時,蓑衣濕漉漉的,下擺水聲滴答。脫下蓑衣,裡面的衣服卻是乾燥的。農人把蓑衣晾在屋簷下的木鉤上,任它搖晃在雨天的時光裡。記憶裡故鄉的風雨中,總有父老鄉親們穿蓑衣、戴斗笠、扛鋤頭、背鐵鍬在田埂上勞作的場景。
  串蓑衣的手藝,舊時在當地都是上門服務的,吃“百家飯”,主人家包吃包住,走遍遠近山村給村民串蓑衣。那時串蓑衣是按天計價,主人家怕蓑衣師傅偷工減料,拖延時間,一般都是請師傅上門編制,俗話說:“吃別人飯,由人掌管。”蓑衣師傅一天很是辛勞,早上往往六點就開始工作,一直做到晚上七點。吃過晚飯後,還要拉棕絲,準備第二天的活。那時一天算起來有十幾個小時在工作。蓑衣師傅的勤勞和技術,在當地的口碑是很好的。串一件蓑衣一般為五至七工時間編制(分一、二、三個等級,主要按棕毛品質和大小而定),打線三工,領口及全身蓑衣二工,前襟1工。早在70年代,串蓑衣師傅的工錢一般是五元左右,一件蓑衣需要七斤左右的棕,材料要三元左右,買一件蓑衣要八元錢。到70年代未,上門工錢為1.30元一天,一領蓑衣約要十五元左右,那時對於農戶來說,買一件蓑衣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好在蓑衣經久耐穿。
  蓑衣,是古代民間用棕編織成厚厚的像衣服一樣能穿在身上用以遮雨的雨具,也叫棕衣。(有些地方也有用一種叫“蓑草”編織的像衣服一樣的雨具,也叫蓑衣。)蓑衣是由先人發明的中國最原始的民間防雨工具,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據考蓑衣在唐朝以前就為民間使用。唐代張志和的《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和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等膾炙人口的名作佳句,人們吟唱了千年,至今吟來依然讓人浮想聯翩,沉醉在江南水鄉的詩情畫意裡。尤其是詞中的“蓑笠翁”,更成了江南水鄉的經典意象,也讓一襲粗朴的蓑衣成了千百年來最具詩情畫意的藝術品。蓑衣是中國傳統風物,是歷史上農人和獵人及漁夫的理想雨具。在農家或漁家和獵人狩獵時最好的“護身服”。當地春天多雨。春天正是農業生產繁忙的播種季節,耕田、耙田、插秧等農活一定要抓住季節進行。所謂“人誤地一時,天誤地一年”,因此不論春天是細雨紛紛還是大雨如注,農民照樣要冒雨耕田、插秧和幹其他農活,而他們擋雨的工具就是蓑衣。天晴戴斗笠,下雨穿蓑衣,在淅淅瀝瀝的江南煙雨中,穿蓑衣戴斗笠的農人牽牛阡陌,或荷鋤耕耘農田,而漁民,則垂釣溪邊,或是行舟溪潭上捕撈,獵人則帶著蓑衣去狩獵。蓑衣就像粗樸的鄉間老屋一樣,看似破敗,不堪風雨飄搖,卻歷久彌堅,依然經風歷雨而不朽。中國的老百姓一穿就是千年。
  蓑衣分兩類:一類是種田農民穿的,上身形像蝴蝶,能擋風雨;另一類是專門給漁民和孩子、牧童穿的,形狀小巧,重量輕。稱作“老鷹披”,也叫“蓑衣披”,它的前襟只做兩隻L型的棕臂,形如老鷹的腳爪,魚民穿時雙手一套就可捕魚了,孩子、牧童穿上便可在雨天中到田野勞動或牧牛。
  蓑衣的發明,純粹是山野之人的智慧結晶。粗樸原始的鄉村,粗樸的農家人用自己的智慧,充分利用大自然的造化,就地取材,物盡其用,創造自己的生活。蓑衣取材于純天然的棕纖維,透氣性極好,且綠色環保,棕絲又不易腐爛,一件蓑衣至少可穿二三十年。雖然笨重、硬朗、粗糙,不可折疊、製作也麻煩,但它經久耐穿,遮雨性能好,沾上泥巴也很易沖洗。蓑衣寬大厚實,下雨天擋風遮雨,歇腳時墊一墊、躺一躺,不怕濕了衣裳寒了身子,有貧寒人家大冬天被子薄,就把蓑衣壓上當被蓋。蓑衣夏日穿著不悶熱,冬天更能擋風雨。在遂昌山區的田野鄉間,房前屋後種著許多棕櫚樹,為蓑衣的製作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當地農民平日裡會從棕櫚樹上揭下片片葉鞘,曬乾收好,慢慢積累,以便自家編制蓑衣之用。
  自從塑膠雨衣出現後,那件穿了千年的蓑衣,便成了農家掛到牆上的藏物了,那些房前屋後的棕櫚樹不是被砍伐了,就是荒涼在雜草叢生的鄉間,無人理會。隨著蓑衣退出“江湖”,鄉野河灣“蓑笠翁”的身影也很少見了,那些串蓑衣的師傅有些老去了,有些改行了,蓑衣不再有情衷。蓑衣在民間已很少了,成了歷史博物館中的藏物。
  蓑衣一般製成上衣與下擺兩個部分,沒有特定的衣袖,寬大的衣領像把大涼傘一樣,起到擋雨作用的同時,手臂還能自如活動。蓑衣的製作工藝異常複雜,編製成一件蓑衣需要十多道工序,通過上萬針串制而成。主要工藝流程包括:割棕、曬乾、去角、除雜、抽絲、撚棕線、編制“坎肩”(領口)、做毛坯、串後背、串前襟、縫製成衣。其中衣領、後背和前襟部分的串制是“重頭戲”,體現出難度、堅實和美觀,是衡量製作工藝水準高低的主要內容。
一.串蓑衣的工具:工具簡單原始,各家雖有不同,可大同小異,戴師傅家工具是:
1.鐵針20根,(其中十二根直針,一頭尖,一頭有長形小孔是串棕線用的(孔長約1.2釐米),針最長33.5釐米,最短18.5釐米),短針串棕衣領口時用,隨著棕衣放大,鐵針也不斷更換長針;8根彎針,最長33.5釐米,最短25.5釐米,一頭尖且呈彎勾,稱絞線鉤,是用來挑棕線用的的,另一頭也是長形孔用來串棕繩的,長短彎針同樣從領口開始,逐漸變換長針,彎針是串棕衣的主要工具。
2.小扁針2枚,長12釐米,凹扁形最寬處約1釐米寬,一頭凹尖,一頭小圓形手柄,小襟鎖邊用。
3.大剪刀,長24釐米。
4.平頭虎鉗一把,用來鉗彎形針彎頭用。
5.五齒鐵耙子,是用來梳理棕絲的。
6.篾尺。
7.領口圈,橢圓形,樟木板做,直徑12至14釐米,厚2釐米,呈凹槽。
8.線車,長32釐米。
9.三十多枚長短不一的竹針是用來固定的。
10.油絲筒,用竹筒做,裡面裝棉花,浸茶油或菜油,是用來潤滑鐵針和竹針的。
  還有一個小鐵錐一隻棕袋,一個長竹同是用來裝工具的。這幾件工具就是蓑衣匠全部的“吃飯傢夥”了(戴師傅告訴我,像縉雲等地還有頂針,遂昌一般不用)。


二、製作工藝流程:

1、挑選棕片:蓑衣是用棕片製作而成的,所以也稱為棕蓑。人們常去棕櫚樹較多的山區剝棕葉片,一棵棕櫚樹高達五六米,一棵樹一年只會長十幾片葉子。每棵棕櫚樹每年最好剝12片棕,約每月一片,採集時間一般在春季的晴天。把採集的棕片整理分類,上等棕用於做蓑衣的領口,接著是蓑衣的前襟,最後是棕線,一件蓑衣需要七至八斤左右的棕片。
2、“鏟棕”撚棕線:主要有剔棕骨、鏟棕絲(梳理棕絲)、撚棕線和打棕繩四個步驟。剔棕骨:把從棕樹上剝下來的棕櫚片的勁剔除;梳理棕絲:把曬乾的棕片卷成筒狀,放在地上,雙腳來回搓,去除棕片中的雜質,讓棕絲更易分離,(有的把棕片浸水洗棕,即可去灰塵,也不易斷絲)。然後把選好的棕片放在板上,師傅先用五齒鐵耙子將棕片尾端雜毛去除,抽掉棕片邊緣上的長又粗的棕絲,這些棕絲可以留著做板刷的材料。再順著紋路將棕線一屢屢抽出,不時調整方向,直到一張棕片變成一把馬尾棕線。撚棕線:師傅用拇指和食指把棕絲撚成棕線,然後取過一個線車,左手將棕線撚起,越撚越長,繞上轉軸。左手不停撚線、接線,右手不停旋轉線車,棕線逐漸成長繩,順著轉軸繞成線球;打棕繩:“單絲不成線,還要並一股”,師傅在牆柱子打上鉤子固定住單股棕繩,一手各拿一隻轉軸,左右開弓,互呈反方向轉動,棕繩逐漸擰成一股。棕線是串蓑衣必須的,就如縫製衣服,沒有線就連不成一件衣服。舊時串蓑衣生意忙碌時,串蓑衣的師傅會雇人撚棕線。
3、編制領口:製作蓑衣從縫製領口開始,一件蓑衣如一件衣服,也要根據人的身材來量體裁衣的。蓑衣有前襟、後排、領口、肩部等部分組成。選最好的棕片做領子與上半截,一般的棕片做衣袖、腰身與下擺,較差的則分成棕絲搓繩子用。都是一片片葉鞘用棕線縫製而成。串蓑衣的最難一道工序就在編制“坎肩”領口。“坎肩”是圓形的,像一個鍋蓋,中間留下一個圓口做為領口。領口部位要排列十五至十六張棕葉,拉一根粗棕繩為連心,再將一片一片棕折成羅紋形捏在粗棕繩上(折成羅紋形時一定要均勻,否則串時會有皺紋),用竹簽插上固定棕片,然後用棕葉絲連串固定。一般領口一般為1.2至1.5市尺。用棕鎖縫製領口。然後是領口塑形,領口塑性用定制的領口圈就可以了,領口與衣襟用薄嫩棕片包邊細縫,領口做好最後是拍打領口,讓蓑衣領子鬆軟,穿起來更舒服。縫製領口用彎針,彎針尖頭彎頭朝上,每串棕衣一格後,用手推平縫製處,然後串下一格,幾格後,抽出彎針,拉出棕線,待縫製一圈時,又反縫串回來,這樣反復順反縫製,每縫幾格抽線後,針頭在油洞棉上沾一下再串,戴師傅說這種順反縫製,不用頂針。而縉雲等地串是用頂針的。串蓑衣師傅的技術就看這裡,要做到針腳細密,弧線流暢,造型優美。坎肩是遮擋雨水的重要部位,比人的雙肩寬大一倍,整個周長有一米長,直徑有半米長,當地雙肩順其自然,不加竹棍撐的,這樣輕巧,穿起舒服,像縉雲等地雙肩位置分別支撐一條竹棍,以撐起整個坎肩,讓坎肩張開。穿上蓑衣,前後的坎肩就像一面打開的180度的扇面。蓑衣顯得很寬大,可穿起不如當地舒服。
4.後背與肩膀:領口做好以後是墊蓑衣、串後背與肩膀,以領口為主架,四面分開,製作時先把串好領口的棕片攤開平鋪在作板或八仙桌上;然後依次拼接上另外棕片使其大致成一“十”字形,中間墊上棕毛殼,分裡外兩層,不會漏水,中間加一個領口圈以固定領口,棕片與棕片之間用棕櫚葉和竹簽加以固定,蓑衣的後背與肩膀是連在一起的,拼接時必須棕片的頭部朝領口,腰部較後擺要窄一些,厚薄掌握大約鋪三至四層棕片使大致均勻,用棕線或蓑衣針把拼接處暫時簡單固定;再用穿有棕線的蓑衣針將裡外層棕片如納鞋底般縫在一起,這大概就是串蓑衣的由來吧。串蓑衣時因棕片有好幾層且蓑衣針又較長,故摩擦力很大,要不時把蓑衣針往油絲筒中插一插沾上點油以減少摩擦。值得一提的是,串蓑衣的針腳是否均勻細密也是衡量串蓑衣匠手藝高低的重要標誌,故此道工序也可算一種熟能生巧的絕活兒。
5.蓑衣的前襟:蓑衣有對稱的兩片,先各自獨立縫製,其縫製方法與後背相同。穿前襟:前襟是一件蓑衣的門面,體型像一把木殼槍。前襟分裡子和面子,前襟的上部僅窄窄的一長條,以便能與後背形成袖筒。再把前襟的上端與肩膀連接、下部後邊緣與後背連接,然後用粗棕線把做好的前襟連接在全身的蓑衣上,再把前襟的上頭用粗線吊在領口上。最後,用粗線對容易受損處進行鎖邊。並在兩前襟邊緣釘上幾根繫繩,一件蓑衣便製成了。
6、成衣:蓑衣定位先穿針後引線,蓑面和蓑底要靠細線一針一線縫合連綴而成,這道工序當地人叫“刺棕蓑”。制蓑模,要挑選棕面較寬長的棕片來制模。整件蓑衣好像一隻大蝴蝶,兩翼略上翹,中間用蓑骨做成圓領口。披在身上,任再大的雨,也不會讓人淋濕。蓑衣分上裙和下裙兩部分,上裙寬3尺、長2尺,下裙形狀像“橫軸”,寬3尺多、長1.8尺。“橫軸”兩邊連著兩塊片裙,作為胸襟,從胸前垂下,把下腿肚圍起來。把穿好的全身的蓑衣擺在桌子上,用手製成蓑衣形狀。然後用粗棕線把做好的前襟連接在全身的蓑衣上,再把前襟的上頭用粗棕繩吊在領口上。最後,用粗棕線對容易受損處進行鎖邊。蓑衣通體以棕櫚片製成,無袖,有上下分擺式和整件連接式兩種款式。當地蓑衣大部分是上下分擺式,穿著時會較靈便。編織蓑衣從領口開始,棕櫚片一片接一片,一針一線縫製成衣裙狀,往下就結成菱形的花一樣,自上而下織成斗篷的形狀。下擺的棕毛要讓它自然垂懸,領口與衣襟用薄嫩棕片包邊細縫。最尾碼上系帶和扣子,裡面要光潔,外面要平整、美觀,一件可遮風避雨的蓑衣才算製作完成。一般一件蓑衣為六工,打線三工,領口及全身蓑衣二工,前襟一工。一領蓑衣棕要七至八斤,成衣後一般三斤重。
7、縫製蓑衣最要耐心、細心:據師傅介紹:蓑衣分上衣和下裙部分,製作蓑衣主要靠拼接,將用棕鎖肩部、胸部,裙部拼接起來,要縫製蓑衣,衣有表面和裡面,兩面都要縫線。裡面間距較大,粗疏線間距一寸左右,蓑表面縫線卻是密密麻麻,沒有間距。“縫功”是最考驗技術的活兒,也是最苦最累的活。“做一件蓑衣需要五至七天時間,最花工夫的是盤衣領。衣領串不好,蓑衣就不好穿,盤一個衣領起碼要花去半天。師傅們看著辛苦縫製完成一件滿意的作品,會全然忘了勞累,只感到一陣欣慰。

(張先林/遂昌縣)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