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拱宸橋 大運河上的江南第一橋

徐忠友

  美麗的大運河是一道獨特的歷史與自然交融的風景,大運河上的橋更是風景中的風景。

西湖文化廣場

  在眾多的運河古橋中,杭州拱宸橋被譽為“江南第一橋”,因為她不僅承載過東西兩岸無數的人和物,更承載著悠久厚重的大運河歷史文化。
  從杭州市中心的武林門碼頭乘上古色古香的運河遊船,在水波蕩漾的運河上緩緩向北駛去,杭州西湖文化廣場等現代建築群首先映入了我們的眼簾,其中170米高的浙江環球中心,更是杭州城市建築的標桿。

大運河上的江南第一橋

  幾條貨船順暢地從大運河上通過,把我們的視線引向前方。在不遠處隱隱出現一座雄偉的石拱古橋,像一道彩虹飛架大運河東西兩岸。此情此景,如一幅充滿詩意的水墨畫,美不勝收。這就是大運河上的江南第一橋—《拱宸橋》。

古老的石拱橋

  拱宸橋,是杭城最大最古老的石拱橋,也是古代中國傳統橋樑設計與施工卓越水準的樣本。橋長92米、高16米、橋堍處有12.2米寬。橋身用條石錯縫砌築,橋面呈柔和弧形;系三孔薄墩石拱橋,最大的中孔淨跨15.8米、兩個邊孔淨跨11.9米;採用木樁基礎結構,拱券為縱聯分節並列砌築。
  相傳拱宸橋之名是從《論語•第二章•為政篇》引申而來,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因“拱”與“共”通,“宸”與“辰”通,故稱“拱宸橋”。 

拱宸橋美術作品

  拱宸橋,是京杭大運河南端的標誌,靜觀運河風雲近400年。據《古今圖書集成•杭州橋樑考》和康熙《杭州府志》記載:拱宸橋始建於明崇禎四年,當時舉人祝華封,募集資金造橋。清順治八年,橋身因年久失修曾坍塌。康熙五十三年,由浙江布政使段志熙倡率捐築。同治二年秋,左宗棠率軍向橋心所設太平軍堡壘猛攻,橋再次頻於倒塌。光緒十一年,在杭州商人丁丙的主持下重修。1896年,日本人在拱宸橋設關並在橋面中間鋪築2.7米寬的混凝土斜面通汽車和人力車。抗戰勝利後,洋關廢除。解放後,禁止通行機動車。2005年,拱宸橋進行了歷史性大修,以更堅強的形象矗立在大運河上。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

  拱宸橋東岸運河文化廣場上,有一所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於2006年國慶日開館。博物館分為序廳和“大運河的開鑿與變遷”“大運河的利用”“運河畔的城市”和“運河文化”四個展廳。展出了上千件文物和史料,充分顯示了大運河在中華民族發展中的歷史地位和重要作用。

古籍記載《橋西市聲》

  拱宸橋西是杭州唯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點的歷史文化街區,2009年九月建成了中國刀剪劍博物館、扇博物館、傘博物館。以張小泉剪刀、王星記扇業、西湖綢傘工藝為個案,大力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我國傳統手工技藝。
  運河水潺潺流淌經過的拱宸橋,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杭州發展繁榮的歷史。

(徐忠友/杭州)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