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湖畔的歷史文化街區(北山路)漫步,忽見有小亭立于路旁,上書“連橫紀念館”,不由信步進去參觀。只見小巷幽深,兩邊宅院壁立,粉牆黛瓦,紀念館處於一條青石板小徑末端,門楣上大書“瑪瑙寺”三字,匾額時間定格在民國十年八月。想來,此宅院歷史久矣!同行者介紹道,此寺院初建于清同治年間(1862-1874)。只是年代久遠,物換星移,大殿等古建早就蕩然無存,所剩只有山門與廂房等遺存。至上世紀末,古宅成為居民住所及機關辦公場地,似有物非所用之嫌。如何在新時期更新這座大宅內涵,相關人員可謂動足腦筋。有山門與廂房等遺存。至上世紀末,古宅成為居民住所及機關辦公場地,似有物非所用之嫌。如何在新時期更新這座大宅內涵,相關人員可謂動足腦筋。
說來湊巧,2006年,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先生開啟大陸“破冰之旅”,初訪杭州。連主席一行留連於湖光山色之間,興味盎然。嚮導談到一個典故,此地有一古宅,連主席祖父連橫曾居住於此(1926),整理研究文史,在典籍上留下了印跡。
連主席聞訊,舉步進屋察看,果見古宅處於葛嶺之陽,依山而築,掩映於巨樹之中,地處幽僻。整修之後,正處於閒置狀態。連先生睹物思人,頗多感歎,先輩在此奮筆疾書,為後人留下了不朽篇章。時至今日,兩岸數十年分治,雙方頗多隔閡,缺少溝通,於是,提議將古宅注入時代內涵,改建成兩岸文化交流平臺。經過二年努力,由臺灣國政研究基金會與杭州西湖風景名勝管委會共同籌建完成,取名“連橫紀念館”。
連橫先生在寶島有“臺灣文化第一人”之稱,字武公,號雅堂、劍花,原籍台南。據《台南市志》載,連氏先人世居福建漳州,清康熙年間渡海來台。至連橫一輩,已曆七代,二百餘年矣。這是一位台島傑出的史學家,也是一位著名詩人。在一九二一年(日據時期)撰成首部《臺灣通史》,認定斯土(臺灣)雖由日人統治,但民族精神長存,民族必然復興,愛國愛鄉之情,躍然紙上。一生撰有多種著述,逐成一代名儒。
我們一行由大門踏入古宅,昔日之寺院大殿早就不見蹤影,只留得當年佛院的青磚地坪,以及地面上的二十餘個磉鼓,成了昔日殿堂的僅存證據。眾人逐屋參觀,左邊為五間西廂房,右首是三間東廂房,遙想當年連氏夫婦,應當就居住一側之廂房內,寫下了傳世之作。
改建後的連氏紀念館,二側廂房有七個展示空間,分別為臺灣自然環境廳、歷史文化廳、原住民廳、連雅堂紀念廳、臺灣人物廳、傳統工藝廳以及現代工藝廳(現代工藝廳內正有台島藝術家在此展出作品)。
眾人細細觀賞,慢步流覽,再往北拐,進入另一個庭院。整修後,按原樣佈局,亭臺樓閣,草坪花壇,曲徑通幽,別有一番古趣。
我們行至院落東首,只見有一座兩層中式樓屋,取名僕夫樓,飛簷翹角,頗具江南古典園林韻味。樓前有一小亭,稱“僕夫亭”,旁有一淌流水潺潺,曰“僕夫泉”。明代張岱著《西湖尋夢》有:“僧侶芳洲僕夫藝竹得泉,遂名僕夫泉”記載。過僕夫泉,有雅言圖書室,展示臺灣風土人物之書刊,可供閱覽。
走出圖書室,舉頭望去,只見臘梅數棵,傲然挺立,其中一棵樹形盤曲,姿態豐富,人稱“西湖臘梅王”,據傳年輪已達百歲之久。
整座庭院內,新修或恢復的房舍有亭、台、樓、閣、廊,不一而敘。其中圓門曲徑,蓮池花壇,青磚鋪地,均依據原樣複製。院內花木扶疏,水池掩映,小亭秀立,雀鳥和鳴,古樹遮陰,鬱鬱蔥蔥,圓門外還有一棵巨樟,據稱已有1600年樹齡。
眾人健步登上最高處的連雅堂紀念廳,舉目前眺,西湖美景,歷歷在目,油然而生“他日移居湖上住,青山青史各千年”之歎。想來,如果日後兩岸士人在此團聚,把酒言歡,勝景勝事,共襄盛世,相敘中華民族之輝煌未來,美哉!
近年來,每有中外遊客或台港澳同胞到杭,瑪瑙寺連橫紀念館成為眾多人士的必到之地,尤其是兩岸暑期到杭參訪或夏令營的師生,逐年增多,遂成常態,毫無疑問,瑪瑙寺將成為杭州西湖旅遊的又一勝景。內地青少年在此與台籍旅杭夏令營的學生共同舉辦聯歡會,唱歌、跳舞、繪畫、演出、製作手工藝品等等,處處顯示出“兩岸一家親”的濃情厚意,為大陸與臺灣學子的親情譜寫最新篇章,也為兩岸未來奏響最動人的樂曲。
(盧上雁/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