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燮(1910-1968),又名友西,字慕之,浙江嵊縣(今嵊州市)普義鄉白泥墩村人。臺灣行政長官公署編譯館副編審、臺灣大學教授、博士,有“蜈蚣專家”之美譽。其二叔王曉籟,曾是民國初期全國工商委員會主席,與蔣介石先生有交往。據說,蔣經國幼年時曾寄養在上海王家,與王友燮睡同一張床。
1934年,王友燮畢業于上海光華大學心理學系,獲文學士學位。1937年,獲得復旦大學理學士學位。同年,任杭州私立樹范中學生物教員。1941年,至貴州湄潭南遷浙江大學任教。1943年,任私立賢銘學院講師,兼西南聯大生物系教師。
1946年,臺灣回歸祖國懷抱。受鄉友陳儀、許壽裳等邀請,王友燮出任臺灣省編譯館副編審,曾為臺灣同胞“心理建設”獻計獻策。後因臺灣發生“二二八”事件,陳儀下野,編譯館被裁撤,王友燮離臺灣去了美國。
1947年,王友燮留學美國,入猶太州立大學,專門從亊多足類動物的研究,尤其對蜈蚣的研究,獨具心得。1950年,獲得生物學博士學位,留校任研究員。
1953年2月,王友燮回到臺灣,應聘任臺灣大學動物系教授,兼任系主任,住和平東路230巷的台大宿舍。在台大執教期間,儘管教育工作繁忙,但是對研究工作仍不放鬆,曾發表《臺灣的蜈蚣來自大陸》一文,以此論證臺灣歷來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王友燮十分重視學生的培養教育,對有經濟困難的學子全力相幫。一次,王友燮想推薦動物系的兩位優秀生去日本留學。在寫推薦文時,因對日文不太懂而碰到了困難。為此,他只好請人草擬了一份推薦信,然後自己拿起毛筆,照著起草好的日文信,一字一劃地跟著“描”。當東京大學收到王教授親筆信後,十分感動,說“能被系主任親筆推薦的學生,一定是極優秀的學生。”東京大學愉快地同意了這兩位學生的入學申請。凡是想放洋留學的學子,倘若苦無入學經費等難事,大都求助於王教授,只要學生有心上進,王友燮就算自己去借錢,也會幫忙到底。
1963年7月24日,王友燮應聘出任新加坡南洋大學生物系教授,兼任系主任。在這一年,王友燮出席在美國舉行的第十六屆世界動物學會議時,受到時任美國總統甘迺迪的接見。由於王友燮夫人留戀南洋大學,王教授只好留在南大繼續執教。1968年,王友燮因病在南大與世長辭。
王友燮畢生從亊生物學研究,在多足類動物研究方面成就斐然,被學術界推崇為“蜈蚣專家”。王友燮著有中、英文論文40餘篇,散見於國內外學術刊物。
寶島浙籍多產作家盧克彰
盧克彰(1920-1976),筆名石遺,浙江諸暨市人。臺灣專業作家。其父官至福建省稽稅局局長;岳父樓景樾,系黃埔一期,民國陸軍中將。
早年,盧克彰畢業於黃埔軍校十六期,曾擔任校級軍官及編輯、記者等職。1952年,盧克彰帶著喪妻之痛,把年幼的二子(紀統、紀泰)和一女(紀英)託付親屬照料,經香港去了臺灣。到達臺灣之初,他與蔡文甫、楚茹等友人主持中華文藝函授學校,負責教務工作,協辦《中華文藝》月刊編務,主編《文壇》月刊兩年。此後,盧克彰專事寫作,成為臺灣當年極為少數的專業作家。
出身軍旅的盧克彰,創作以小說為主,兼及散文。小說長於描寫戰爭題材,又因其生活範圍廣,體會深沉,所描寫的多為平凡的人物,進而探究故事人物的情緒、欲念、理想。他曾在花蓮山區墾荒五年,並寫下以阿美族和泰雅族為題材的短篇小說,以及系列清新優美的墾拓雜記作品。
盧克彰在散文集《擷雲小記》“我選擇了痛苦”一文寫道:“初到臺灣,我有很多就業的機會,但我以為寫作是一種偉大的事業,必須付出全部生命,始克有成。我甘願蜷縮在上海路違建區的簡陋斗室中,啃著蘸糖的饅頭,拒絕有固定收入的工作。尤有甚者,我以破釜沉舟的最大決心,放棄政府舉辦的各種軍公人員經歷儲備登記;‘置之死地而後生’,在絕境裡,我的意志會更堅決,我想我很傻,也很天真。果然,我不久被困在生活絕境裡了,而且毫無解脫的希望。不果,我對自己的選擇,並不遺憾。”這段話語表達了作者“棄武從文”的初衷,以及從事文學創作的艱辛里程。據說,盧克彰“以平均每天一萬字,一個月寫出30萬字長篇小說的,被臺灣文壇稱為唯一快‘手’作家。”因長年累月趕寫稿子,他積勞成疾,於1976年3月22日病逝,終年五十七歲,安葬臺北市近郊天主教公墓。
在盧克彰生命的最後十年裡,有一位年輕賢淑的女子李碧慧默默地陪伴他走完了生命最後的路程。李碧慧,筆名心岱,是臺灣文壇著作等身的女作家。夫妻育有一子,為盧家排行第四。
十年前,在大陸的大兒子紀統、二兒子紀泰和女兒紀英,曾前往臺北近郊祭掃盧克彰墓。
盧克彰出版的作品有:散文《墾拓散記》、《自然的樂章》、《擷雲小記》;長篇小說《八百壯士》、《激流》、《春滿大地》、《弦外》、《秋風蕭蕭》、《倩倩》、《後衛》、《除夕》、《沉澱》、《陽光普照》、《狗尾草》、《淩晨》、《春潮》、《變調的多重奏》、《太陽神的子民》、《吉木》、《曾文溪之戀》、《海岸山脈上的春天》;短篇小說《謳歌永恆的人》、《懸崖上的奇葩》、《姍姍》、《盧克彰選集》等。
(何有基/紹興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