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九千年前小黃山先民的生活情趣

何有基

  小黃山遺址,位於浙江省嵊州市甘霖鎮上杜山村小黃山,屬於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五萬多平方米,是目前長江中下游地區,距今九千年規模最大的聚落遺址。遺址坐落在會稽山南麓,一個相對高度十米左右的古臺地上,周邊是曹娥江上流長樂江寬闊的河谷平原。是種依山傍水的生活環境,正是古越人聚居的經典棲息地。一九八四年發現小黃山遺址,二零零五年三月二十二日進行發掘,二零零六年榮獲“二零零五年我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首美譽。遺址堆積層的厚度為一至二米,從中發現壕溝、房基、灰坑、墓葬等一大批遺跡,出土陶器、石器二千多件,有石錛、石鏃、石槌、陶鼎、陶豆等器物。從出土的大量遺物及遺跡中,人們依稀看到了九千年前小黃山人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的場景。
  小黃山人的“吃”:有道是“民以食為天”,吃飯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大凡古人、今人都無一例外。在小黃山遺址中,出土與“吃”有關的遺存甚多:如發現大量稻屬植物矽酸體,尤其是水稻遺存的發現,它為稻作農業起源研究具有重大的學術意義。證明小黃山人步入水稻栽培時期,用稻米和植物的塊莖作為先民的主食。在堆積層中,出土了豐富的石磨盤、餅狀磨石、石球和石錘等遺物。顯然,這些遺物大都是糧食加工工具。說明小黃山人已掌握了糧食加工技術,他們把粗糧加工成細糧,供族人分享。小黃山人還把一時吃不掉的食物,經加工後貯藏起來,以防青黃不接或荒年。從遺址裡發現大量可能用於儲藏堅果或塊莖類澱粉植物的深坑,就是一個極好的見證。這些坑大多為方形、圓形,坑壁陡直規整,坑底平坦結實,最大的儲藏坑直徑一點九米,坑深一米左右,其貯藏量之大可見一斑。小黃山出土的陶器以夾砂灰陶為主,並有少量夾炭陶。其中,夾炭紅衣陶色澤豔麗、夾炭黑陶烏黑純正。陶器以平底器、圈足器、圓底器為大宗。斂口缽、繩紋釜、甑、雙複豆等作為貯水、蒸煮和裝食物的器具為常見。遺址中發現牛骨等動植物遺存,以及火塘遺跡。這一系列遺物、遺跡的發現,證明九千年前的小黃山人在飲食上以蒸、煮熟食為主,尤其是水稻遺存的出現,標誌著小黃山人從採集狩獵經濟向農耕定居生活過渡。
  小黃山人的“住”:考古人員從遺址中清理出多處具有一定規模的房基,其中,一處是南北長排,坐西朝東,為目前小黃山遺址發現的最大的一座房基,東、南、北三面均有壕溝衛護。江南建房大都採用坐北朝南走向,而這些小黃山先民採用坐西朝東走向是否與信念有關,古越人崇拜太陽神,還把它作為本民族的圖騰。房子東西走向正好是早晨迎接太陽的升起,而傍晚又能看到日落,恭送太陽神安息,這不是兩全其美的好事。遺址的另一處房基,為明確的建築單元是東西三排,南北三個柱坑構成的座北朝南的兩間房,面寬五點五米,進深四點八米。這是我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發現時代最早、單元明確的史前木抅建築遺跡。部分柱坑底部用塊石或殘磨盤石作柱礎,小黃山遺址帶柱礎建築遺跡成為我國最早使用柱礎的史前遺址。小黃山人最先發明使用柱礎,開中國木構建築使用柱礎的先河。這些清晰的建築遺跡的發現,證明小黃山人已進入穩定的定居生活階段。在小黃山遺址的聚落中,這些殘寬十米,殘深二點五米的壕溝將聚落分隔成幾個不同的區域,各區域的功能有所不同。讓人耳目一新的是,這些住房沿溝東西向排列,坐北朝南,說明小黃山人在營建家園時,已經考慮到採光、保暖、通風等因素。由此可知,小黃山遺址出現的村落,是目前發現年代最為久遠、規模最大、形態穩定的“中華最早的古村落”。
  小黃山人的“行”:地處水鄉澤國的小黃山先民,陸行可以步代車,而水行則非船莫屬。但遺憾的是此次考古發掘,尚未發現有關船的直接資訊,如船漿等遺存。然而,在出土諸多石器中“石錛”的出現,為我們考證小黃山人曾使用船的命題提供了確鑿證據。石錛,是中國史前時期的常見石器,尤其是在長江流域及嶺南地區。宋《集韻》對“錛”注為:逋昆切,音奔,平木器;郭沬若先生編著的《中國史稿》有關石錛描述為:“當時(原始母系氏族社會)已知道用石斧、石錛、石鑿以及烤燒的辦法加工木料,製成各種器具。”石錛裝上木炳,又稱有段石錛,是加工獨木舟的重要工具。小黃山人把大圓木用火烤燒後,將其中一部分用石錛把它挖掉,最後,把圓木掏空,獨木舟就製成了。小黃山人駕起獨木舟,航行於江湖間,採摘水生植物的果實和捕魚捉蟹。這也是古越人“水行而山處”寫照。
  小黃山人的“樂”:作為古越先民的小黃山人,在勞作之餘對精神層面上的追求亦頗具特色。在考古發掘中,發現一個形態奇特的石塊,經清洗居然是一個十分傳神的石雕人首。人首雕像的高度僅為 7.6釐米,根據礫石塊的天然形狀雕刻而成。石雕面部的細節雖不甚清晰,卻以十分誇張的形式表現五官,那深沉的眼睛,凹凸有致的嘴巴,點活了這張九千年前的石臉瞠,這是迄今為止我國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中發現時代最早的石雕人首。在當時,對於還使用石制工具的先民來說,如此精雕細琢的難度是可以想像的,它需要對生活有著巨大的熱情與豐富地想像力。面對這件九千多年前的石雕人首,種種疑問油然而生:這張臉象徵著什麼?是圖騰?是族徽?還是裝飾?誰是這個頭象的主人?它又是如何誕生的?這些問題還有待我們去探索、去挖掘。但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當時的小黃山人除了滿足溫飽之外,已經有了一定的精神層面上的思考及藝術的追求。

  小黃山遺址的發掘給我們以下的啟示:

  一是,小黃山遺址為目前長江中下游地區距今九千年前後規模最大的聚落遺址。它是浙江乃至東南沿海地區時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填補了這一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偏早)考古學文化的空白。
  二是,夾沙紅衣陶器群、食物加工的石磨盤和儲藏坑是小黃山文化最主要最鮮明的文化特徵,其文化內涵不同於跨湖橋、河姆渡、馬家溝文化。這是一支分佈於錢塘江中下游丘陵山地,以狩獵、採集為主,稻作農耕業始發的新穎新石器文化。
  三是,小黃山遺址為低山丘陵地形環境,接近生土的堆積特徵,對探索長江中下流地區早期新石器文化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和重大的學術價值。小黃山遺址的發掘是浙江省乃至長江中下游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發掘、研究的新突破。對完整長江中下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發展序列、認識長江中下游新石器文化區系類型都具有重要意義。
  四是,小黃山文化遺址的發掘,解決了跨湖橋文化來源這一重大學術問題,即小黃山早期遺存是跨湖橋文化的直接源頭。小黃山遺址出土的釜、罐、盆、盤、抅的陶器群與河姆渡文化陶器組合基本相同,儘管兩者器形上還有一定的區別,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小黃山文化是河姆渡文化最為久遠的源頭。

(何有基/紹興)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