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普陀山觀音道場傳佈與影響

金 濤


  在華夏民族及海島人的心目中,觀音既是一位菩薩,又是一位最受崇敬的民間神。她是一位“救苦救難、大慈大悲”拯救人們於水深火熱災 難中的東方女神。
  據悉,觀音原是阿彌陀佛的左脅侍,早在佛教尚未產生的西元前七世紀,天竺(今印度)已有了“觀世音”。不過,那時的觀音不是佛,也不是人,而是一對可 愛的孿生小馬駒,是一位慈悲和善、神力宏大的“善神”。到了西元前五世紀,釋迦牟尼創建佛教後,觀音成了佛教中的一位慈善菩薩。此時,他的身份為此一變, 從“馬童”觀音變成了偉丈夫,並使其完全“佛化”。《華嚴經》曰:“勇猛丈夫觀自在,為度眾生住此山。”佛門弟子還為他編造了一份令人置信的“履歷”和 “火不能燒、水不能淹、有三十二相千手千眼”的佛法神通。
  西漢末年,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觀音菩薩也隨之而來,從魏晉北朝,直至唐宋元明清,有關觀音的經卷不斷地翻譯傳入,觀音在中國的傳播和影響也越來越 大,並從南北朝始,觀音的形象逐步向女性轉化,至唐朝基本定型。北宋,中國出現了《妙善得道成觀音》的故事,觀音由偉丈夫一變為妙齡少女,成為妙莊王的第 三女兒妙善。印度傳入的觀音徹底中國化、世俗化了。

一、普陀山觀音道場的形成

  據文獻考證,從唐代日僧慧鍔請觀音,首創“不肯去觀音院”,舟山的普陀山,從此成為觀音道場的所在地。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因素:
一、佛教經典的影射與模似。秦漢時期,普陀山不叫普陀山,而叫梅岑山,為漢朝名儒梅福的隱居煉丹之地。直至唐朝,日僧慧鍔請觀音,建“不肯去觀音院”,普 陀山才開始成為觀音道場。北宋元豐三年(1080),宋朝廷詔改“不肯去觀音院”為“寶陀觀音寺”,梅岑山始稱寶陀山,又稱補陀洛迦山。明萬曆三十三年 (1605),明神宗賜帑金在此山重建前後兩寺,並把“寶陀觀音寺”賜額為“護國永壽普陀禪寺”,寶陀山這才改稱普陀山了,並一直沿襲至今。
  其實,普陀、寶陀,或補怛洛迦山,原為梵語的音譯,意譯是”小白華”、“光明”、“小樹曼莊嚴”等,其含意為音譯梵語的諧音。而在印度的佛教經典中, 普陀洛迦與舟山的普陀洛伽山,環境十分相似。佛經中記載:“觀音的居住地,在南方海上的一個名叫“普陀洛迦山”的小島上”。《華嚴經.人物界品》云:“此 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而普陀山是個小島,方位也在南方海上,與佛經中的記載十分吻合,故模似影射而得名。
二、中日航路南線的開闢。在唐前期及秦漢時期,中日之間的海上航路,以北方航線為主。當時日本的遺唐使或日僧,大都從難波、北九州啟航,經對馬島至濟州 島,再沿朝鮮半島西南岸北行,自漢江口、甕津半島起,折而向西,橫渡黃海,至山東半島之登州(今蓬萊)等處登陸。但此航線多為沿誨岸航行,進展緩慢,耗時 日多。到了唐朝中後期,為了減少航海時間,日僧或日本遺唐使來華多走南路了。當年,他們從日本的北九州築紫起航,沿九州島西海岸南下,折向西行,橫渡東 海,穿越舟山海域,直達長江口岸的明州港(今寧波)。這就使舟山的普陀山,成為中日航路的海上節點和必經之通道,為唐朝慧鍔請觀音,途經普陀山這一重要的 歷史事件,創造了條件。
  據《普陀山志》(1)載:“唐大中年間,有西域僧來, 燔盡十指,頂禮觀音洞前,親感菩薩現大人相為說法,授以七色寶石,神通變化已顯於此。厥後,日本 國僧慧諤,自五臺山得瑞相,欲返故國,舟抵新螺礁不為動。諤禱之曰:‘使我國眾生無緣見佛,當從所向建立精藍。’有頃舟行,竟泊於潮音洞下。有居民張氏目 睹斯異,亟舍所居,雙峰山卓庵奉之,俗呼為‘不肯去觀音院’。郡聞,譴客迎其像置城中,為民求大吉祥。已而有僧即大眾中求嘉木,刻像扃戶,彌月工竟。”普 陀山的觀音道場,由此發端。
三、獨特的海洋性地域環境。由於觀音道場就在東海海域的舟山群島,“就近拜佛”,得地理之便,致使東海諸島的觀音信仰,自當比別地更盛。所謂“海島處處供 觀音,觀音信仰說不盡。”同時,因東海漁民長年捕魚在海上,氣候異常,風波浪險,翻船死人的事常有發生,因此,在”求天天不靈、求海海不應”的情況下,只 能求助觀音於危難之中。故而,海島漁民對觀音的信仰更為迫切和神聖。尤其在唐宋以後,觀音作為善神的化身走下了神壇,逐漸平民化和通俗化,為更多的船夫舟 子所崇信。因此,觀音在佛教中的地位雖低於如來,但她在海島及海內外的香火卻大於如來,更盛於普賢與文殊。
四、歷代帝王的極力推崇。宋元豐三年,王舜封出使三韓歸國後,向宋神宗告知他們在海上遇險而得觀音神助之事,宋神宗便在普陀山賜建“普陀觀音寺”。宋乾德 五年(西元967年),宋太祖趙匡胤親自派太監王貴去普陀山代朝廷禮佛,賜金6000餘兩。至明萬曆年間,朝廷六次派遣官吏代帝王朝山進香,清朝的康熙和 雍正大帝,更是頒旨天下,賜普陀山觀音為“朝廷香火”。從此,普陀山成為禦旨親封的法定性觀音聖地。
五、異靈傳說的流布與影響。在普陀山觀音信仰的形成過程中,應該說,有關觀音的異靈傳說之流布,起了十分重要的推波助瀾之作用。例如“觀音收紅蛇”。傳 說,普陀山本是紅蛇的居住地,觀音菩薩因嫌洛迦山島嶼面積太少,向紅蛇借普陀山作為觀音道場。紅蛇當然一百個不願意,於是紅蛇與觀音鬥法。結果,紅蛇鬥法 失敗了,只得把普陀山借給觀音使用。但既然是“借”,當然要還。但到什麼時候觀音才肯把普陀山還給紅蛇呢?觀音說了一個條件,即普陀山再也聽不到木魚聲 時,就把普陀山還給他。紅蛇聽了信以為真,只得遷出普陀山到東海其他小島安家落戶去了。但是,日子一天天過去,觀音就是占居著普陀山不還。紅蛇心急了,每 逢颱風天,他就到千步沙來催討。為此,千步沙的海浪就會發出“還還還”的海浪聲。
  還有,短姑道頭的傳說。據傳,有一天,有姑嫂二人到普陀山進香。因當時普陀山沒有碼頭,只得把航船拋在南天門西面的一個淺灘附近。因小姑來了月經不能 上岸,嫂嫂只得一人上岸去進香。小姑在船上又冷又餓,心中很不是滋味。此時,卻有個老婆婆送來了飯菜,使小姑轉憂為喜。後來,嫂嫂回來時,問起此事很感驚 異,因為姑嫂二人在普陀山並無親戚,肯定是觀音菩薩所為。於是乎,觀音顯靈的傳說廣為傳播。
  其實,此類傳說,還可列舉許多。例如魚藍與蛤蜊觀音。一說觀音為了感化漁民扮成漁婦,手提魚籃入市賣魚,她要買主把魚買去放生,眾人哄笑而散。其中有 一漁夫,人稱馬郎,見觀音籃中之魚乾而不死,甚為驚奇。馬郎在菩薩點化下買了魚而去放了生,由此得了真經,成為善神。二說唐朝的文宗皇帝酷食蛤蜊,官府以 進貢為名,乘機敲詐浙東和舟山漁民。觀音為救漁夫,隱寶相入巨蛤,致使唐文宗幡悟戒惺,從此不再貢蛤,並令天下寺廟,另辟一殿專供觀音,於是漁夫感其恩而 家家供奉,名聲大震。
  然而,觀音的異靈傳說,不僅在民間,並記載於歷代《山志》中,這就影響更大了。例如《普陀.洛伽山志》載:“宋神宗元豐三年,內殿承旨王舜封出使三 韓,途遇風濤,王舜封即叩念觀世音名號,海面遂風平浪靜。”又曰:“元泰定五年,舟山九島大旱,百姓到普陀山向觀世音菩薩求雨,結果舟山下了三天大雨。” “清康熙四年,荷蘭人搶去觀音金像,將歸國,船忽自焚,溺海而死。”“清康熙二十九年,定海總兵藍理,巡緝至普陀洋面,見小舟坐一婦人,手提籃,內有鯉魚 一尾。……呼之不應,往梵音洞而去,倏而不見,始知菩薩顯靈也。”
  上述種種,史志有載,民間有傳,細節具體,有根有據,似乎實有其事,不得不令人信服。為此,至1924年,普陀山共有普濟、法雨和慧濟三大寺以及“不 肯去觀音院”等八十八庵院、一百二十八個茅蓬和四千余僧侶,普陀山的觀音信仰達到了第一個鼎盛期。
  我國著名學者鐘敬文先生在《民俗學概論》中曰:“神靈信仰是一定地區精神與制度文化發育的土壤,是民俗文化的核心部分,凝聚著一個民族、一個區域普遍 的民俗的生活理想和價值取向,以其延續性、穩固性和強大的精神凝聚力成為一個民族、一個地區的文化性格和精神的依託。”普陀山觀音道場之形成,亦是此理。

二、港澳臺的觀音廟宇與信仰

  據《臺灣風土大觀》(2)一書中記載,臺灣寺廟之多,在全世界是出了名的。據1999年統計,臺灣共有寺廟15000餘個。其中,佛教寺廟4010 座,大都供奉觀音菩薩神像。2007年,在筆者訪台考察期間,不論走到哪個城市,都能看到各種寺廟,有些地方幾乎是“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寺”,大有“望 廟興歎”之感。
  在臺灣,最古老的佛教寺廟,亦為專供觀音和臺灣的三大古寺之首,則為彰化市的鹿港龍山寺。,該寺始建於明永曆七年(1653年)。乾隆五十一年 (1786年),由鹿港同業公會及地方士紳共同發起募捐重建,占地面積5300平方餘米。據悉,該寺的建材,包括石、磚、瓦、福杉等,皆由大陸泉州運來, 並以鉅資禮聘福廣名匠來台興建。為此,該寺仿照泉州開元寺,赤瓦紅牆,紫柱朱門,設計之巧,雕飾之美,可說是繼承了泉州建築之傳統。而其佈局,內有大埕、 山門、戲臺、拜亭、正殿、後殿以及左右廂房等。期間,中央正殿供奉觀音菩薩,在觀音的兩旁陪祀境主公、註生娘娘、十八羅漢等。後殿為北極殿,左邊為龍神 位,右邊是鳳神位,規模龐大,氣勢宏偉,有“臺灣紫禁城”之說。迄今,臺灣有龍山寺400餘座,均為該寺的分院。
  而在臺北,有兩個專供觀音的寺院較為出名,一是臺北龍山寺,二是臺北慧濟寺。臺北龍山寺,建於1738年,即辛亥年三月。當年梁啟超從日本赴台,曾到 該寺觀光並賦詩一首。詩曰:“公卿有党排宗譯,帷幄無人用嶽飛;遺老不應知此恨,今逢漢節介沾衣。”曾在臺胞中轟動一時。臺北慧濟寺,全稱臺北南海普陀慧 濟寺,又稱天母慧濟寺,位於臺北市士林區陽明山下的天母山坡上,其開山方丈為普陀山入台高僧慶規大師,現任主持為性海法師。
  其實,在臺灣,供奉觀音的廟宇眾多,幾乎遍及寶島各地。例如,新竹市有個竹蓮寺,就是一個專供觀音的廟宇。在“南臺灣佛教聖地”之譽的高雄佛光山,有 一尊色白如玉、面容慈祥的觀音塑像,就直立在廣場的放生池上,並在大雄寶殿的右方,有一專供觀音的大悲殿,內有眾多觀音佛像。每逢春節或元宵期間,全寺一 片燈海,信徒成千上萬,前來朝聖,成為寶島規模最大、香火最旺的觀音香會。而在台南的開元寺,原為明朝延平嗣王鄭經承的天府行台,清康熙二十九年,改為海 會寺,嘉慶五年改為開元寺。而在該寺的第三進即為大士殿,內供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其36只金臂上有斧、劍、碗、蓮花等雕塑,十分精緻。在南投縣的埔里鎮 附近,有個用50億新臺幣打造的中台禪寺,內有圓明殿,陳列著觀音《普門品》中的三十二應化身和《大悲咒》中的八十四相。至於臺北指南宮的慈航觀音和基隆 港的觀音大佛像,早已馳名海內外。即使在澎湖縣的西海岸,也有個建於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的觀音亭,而在新竹縣五指山的中指峰,則有個鑿石而建 的觀音禪寺,頗為奇特。尤其是2007年4月,筆者在臺灣考察期間,沿途所到的臺灣東海岸,或是山嶴中的小酒店或飲食鋪,室內均有一座觀音堂,專供觀音菩 薩,以見臺灣觀音信仰之盛。
  再說香港。香港雖是宗教文化多元化的社會,但觀音信仰也很興旺。香港的佛教寺院眾多(4),諸如觀音廟、天壇大佛、志蓮淨苑、慈山寺、淩雲寺、青山禪 院、香海慈航、萬佛寺、竹林禪院等等,均有觀音的佛殿,專供觀音菩薩。其中,香港規模最大的觀音廟宇,是紅石勘的觀音廟,始建於清同治十二年 (1873),光緒十五年(1889)及宣統二年(1901)重修。該廟門額上刻有“觀音廟”三字,門聯為:“座上蓮花,饒有西湖三月景;瓶中楊柳,分來 南海一枝春。”頗有禪意。在香港的鑽石山,有個“志蓮淨苑”,是世界上彰顯唐代風格的最大手造木構建築的觀音廟。而耗資15億大埔墟的慈山寺旁,聳立著一 個露天的青銅觀音佛像,其高度為全球第二。若說錦上路東觀音山上的淩雲寺,則為香港唯一的女眾的叢林佛學院。尤其是屯門的妙法寺,歷史悠久,建築宏偉,是 香港信眾朝拜觀音的又一聖地。
  在香港的新界,有個青山禪院,古稱“杯渡禪寺”,位於香港三大古刹之首。相傳南朝時期,有一印度高僧從大陸海岸出發,僅憑一隻大木杯,漂泊遠航至此而 建此廟。此外,在香港西面的大嶼山島,有個“觀音寺”。在千佛山最有名的遊覽勝地三疊泉附近,有個建築十分奇特的廟宇,俗稱為“香海慈航”禪院。而建於 1921年的香港萬佛寺,寺內供有1.3萬尊佛像,為香港境內佛像最多的寺院。期間,專供觀音的觀音殿和望海觀音閣,為該寺的主要建築物。
  2007年,筆者去香港著名風景區淺水灣觀光,見有一天后花園,內有一尊高達十米的露天觀音雕像。而在園內的鎮海樓、長壽橋、萬壽亭等處的平臺上,還 供奉著眾多的觀音石雕或木雕像,諸如白衣大士、楊枝觀音、馬頭觀音等等,造型生動,工藝精細,約有100餘個,為大陸內地及普陀山所未見。
  若說澳門。澳門的面積並不很大,但有觀音堂、路環觀音廟、九澳觀音廟、觀音蓮花苑等觀音廟宇11個。期間,較著名的觀音建築有二:一是觀音堂,二是觀 音像。觀音堂,又稱普濟禪院,建於明朝末年,為中國古翬飛式的佛教建築,具有中國名山古刹的特色,為澳門三大禪院中規模最大、歷史最長、建築最為雄偉的一 家。禪院的首座是大雄寶殿,次座是長壽佛殿,後座是觀音殿。觀音殿是該寺後殿的主殿,供奉樟木雕塑的觀音大士及其蓮花台,還有十八羅漢分列兩旁。其中,位 於左殿的一尊羅漢,眼睛浮突,鼻骨高隆,鬢髮捲曲,極像外國人。據說,此人是義大利的威尼斯人馬可孛羅,他曾在中國周遊和研習佛理而聞名於世。
  因為觀音殿是後殿的正殿,每逢觀音香期,殿內香火鼎盛,場面十分興旺。而在觀音殿旁有一庭園,園中的蓮花池旁,有十餘盆栽。那一天,我們進園觀光,見 一盆栽,形態十分奇特。因歷經數十寒暑,樹枝彎曲成一個“壽”字。據傳,觀音信徒只要手觸“壽”字,便可長命百歲,亦為澳門的獨特習俗之一。至於澳門的觀 音閣,雖在媽祖廟中,即為專供觀音的佛殿。
  無疑,澳門最著名的景點是“望海觀音”,即露天觀音像。她位於澳門的宋玉生公園和何賢公園盡頭處的人工島上。那天傍晚,我們路過仰望之,見該尊露天觀 音像,高20餘米,造型精緻,巍峨壯觀,腳踏蓮台,翹首望海,在燦爛燈光的映照下,顯得非常的秀麗。不僅可與今之普陀山的露天觀音相媲美,也是澳門具有東 方印記的文化地標。
  總體上說,普陀山觀音信仰及其習俗文化,諸如三大香期、吃素誦經等,為港澳臺三地信徒所傳承。但因兩岸四地的地域文化和歷史之差異,觀音的信仰及其習 俗文化,在普陀山與港澳臺地區,同中有異。例如廟宇的建築風格,大陸內地以及普陀山都是傳統的中式建築,而在港澳臺地區,尤其是臺灣,觀音廟宇有中式的, 也有中台禪寺那種鋼筋水泥並充滿現代氣息的建築物。尤為矚目的是港臺廟宇的屋脊裝飾,雕龍砌鳳,堆金鋪銀,特別的華麗。並有許多觀音雕像,習慣於放在露天 的臺階上,並有一、二尊高大的露天觀音作為地標性建築。也許,這是受泰國佛教文化的影響。
  若說信仰程度,普陀山是觀音道場所在地,觀音自當是統率全島的最大信仰神。而在臺灣,因大陸遷台的居民以福建為多,故而媽祖信仰也十分興旺。香港和澳 門,被葡萄牙和英國佔據多年,是我國宗教信仰多元化地區。尤其是澳門的大三巴、聖老楞教堂等名聲在外,致使天主教與觀音及其媽祖信仰,呈三足鼎立之勢。
  儘管如此,港澳臺的觀音信仰與習俗文化,和普陀山及大陸內地一脈相承,而觀音菩薩,仍為港懊臺地區的主體神信仰之一。

三、觀音信仰在兩岸四地的傳佈與影響

  關於觀音信仰在兩岸四地的傳佈與影響,主要涉及兩個層面:一是普陀山具有正宗的祖庭和中心地位,二是港澳臺為其分支和傳佈地區。那麼,觀音信仰是怎樣 從大陸內地傳播到港澳臺地區的呢?
  據史料考證,觀音信仰的傳佈路徑大致有二:一是從福建或從大陸其他地區由佛教僧侶赴港澳臺地區建廟佈道。以臺灣為例。臺灣的鹿港龍山寺,是一座有 350多年歷史、臺灣最古老的宮廟之一,其開山始祖是福建泉州寺苦行僧肇善。該寺的佛像,是從福建晉江安海鄉的龍山寺運去的唐代觀音銅像,彌足珍貴。而臺 北的龍山寺,則為泉州旅台鄉民赴晉江恭請觀音菩薩“分靈”赴台而建。至於香港的青山禪院,建廟時間在距今1500多年前的東晉時期,開山始祖為大陸赴台的 杯渡禪師。
  二是恭請祖庭普陀山高僧至港澳臺地區弘揚佛法或建寺參禪。再以臺灣為例。
  例如臺北的慧濟寺,與普陀山慧濟寺同名,今為普陀山慧濟寺的分支。1950初,普陀山慧濟寺高僧慶規法師與其徒性海,應邀赴台弘法修學。但因該年5 月,兩岸往來隔絕,師徒倆人只得留台居住。經過多年的努力,1959年經蔣經國先生批准,他們在臺北陽明山下建造了天母寶刹,並定名為“南海普陀山慧濟寺 分院”,以冀永續德榮。1965年,慶規法師圓寂後,由其徒性海法師擔任住持。歷經性海法師40餘年的勵精圖治,現今的臺北慧濟寺,已有觀音殿、大雄寶 殿、羅漢殿、華嚴行願堂及住眾寮房等眾多建築,並且香火鼎盛,成為臺北信徒及浙江旅台鄉親叩拜觀音的清淨佛地。再如臺灣新竹市的竹蓮寺,其觀音神像也是從 普陀山分靈而來。除特殊情況外,每隔十二年,該地鄉人必奉神像回普陀山“探親”,俗稱“割香”。即使兩岸隔絕時,該地信徒雖不能前來普陀山,但在“割香” 期間,他們仍翹首北望普陀山,焚香遙祭觀音菩薩,以見其信仰之誠。
  再說香港。香港的東普陀禪院,僅憑廟名,就知此廟與普陀山之關係。還有香港千佛山的“香海慈航”禪院,外觀形似普陀山之西方船,俗稱“船寺“,而在船 尾還有個高大莊嚴的觀像,亦是普陀山之分支。
  由此可見,在這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普陀山的觀音信仰,正是通過這兩種獨特的途徑和方式,在港澳臺地得到了廣泛的傳佈和影響,並促進了兩岸四地的共建和 共用。這是其一。
  其二,普陀山觀音信仰在兩岸四地的交流互動和共融。據王連性先生主編的《普陀山大辭典》(3)記載,早在宋元明清及民國年間,就有港澳臺信徒,在觀音 三大香期抵普陀山朝山進香。1949年以後,兩岸四地的互動與交流開始熱絡。尤其是改革開放後,40餘年來,普陀山與港澳臺的文化交流更加頻繁。一方面普 陀山修繕和擴建了原有的普濟等三大寺院與眾多寺廟。1997年,在普陀山東南的龍灣崗巔,創建並峻工了淨高20米的露天南海觀音銅像,以及功德廳和 5500餘米面積的禮佛廣場,成為普陀山朝拜觀音的新地標。與此同時,普陀山還新建了不肯去觀音院、善財古洞和洛伽山大覺禪院等八處。尤其是2000年以 後,普陀山新建了規模宏大的萬佛寶塔和名為“寶陀講寺”的第四大寺,以及朱家尖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等。2006年,普陀山創辦了首屆世界佛教論壇,這是 個有40餘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一千餘名高僧和萬餘名信徒參與的世界性佛教盛會。而從2003年至今,在舉辦朝山節的基礎上,普陀山創辦了17屆內涵豐富、 特色濃厚的“中國普陀山南海觀音文化節”,20餘屆“普陀山之春”旅遊節,以及千人齋宴,蓮花洋休閒節,普陀山佛教用品博覽會,“點亮心燈”傳燈祈願法 會,佛教文化論壇等眾多佛事活動,使之普陀山的觀音信仰,在兩岸四地傳佈中產生了更加廣泛的影響。

  同時,以觀音信仰為宗旨的兩岸四地的文化交流與互動,在此期間更加熱絡而頻繁。從港澳二地說,從1979一1989年十年間,有香港寶蓮寺方丈聖一法 師,5次朝聖普陀山。有香港大光法師、如修法師、定因法師等高僧和香港佛教朝拜團等,相繼抵山進香。期間,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世界僧伽大會副會長覺光法 師,於1987年抵山朝聖並出席了普陀山佛像開光儀式。1991年,香港政要和名商董建華、安子介和邵逸夫等,相繼上普陀山禮佛。2005一2007年, 有港澳11家媒體、香港旅遊考察團和香港佛教聯合會等組團抵山朝聖。進入21世紀,港澳地區來華的信徒更多。期間,抵山禮佛的有香港新聞文化參訪團,香港 佛教聯合會朝聖團,香港法門寺住持道平法師率領的“普陀山行腳朝聖團”,香港“千人齋宴回訪團”,以及有156名信徒組成的香港佛教界大型朝聖團和澳門法 藉天主教神父高照民等等。
  臺灣方面。從1989一1996年八年間,有臺灣妙通寺住持傳聞師太率眾信徒三次抵山,並把價值一萬美元的漢白玉觀音坐像一尊,贈予普陀山紫竹林禪 院。在1990一1991二年間,嘉義市聖恩宮妙忠法師,率臺灣200人和315人二次抵山朝聖,為歷年進香團規模之最,並說“臺灣第一尊觀音像是從普陀 山請去的。”而從1991一2013年二十二年間,臺灣有慈原寺佛教參訪團、高雄市禮佛團、台中清水鎮觀音廟朝聖團、高雄紫雲寺進香團、臺灣國際佛光會東 京協會、臺灣園光佛學會、臺灣南海觀音文化基金會、台南代天府、臺北新聞公會、嘉義市大型朝聖團、靈鷲山佛教團和龍雲寺信眾團等眾多團隊,相繼抵山禮佛, 並有臺灣名僧佛光山星雲大師,台中菩薩寺慧光法師,以及臺灣法鼓山美國象岡道場果峻法師等,相繼來訪。期間,包括港澳臺地區高僧的全球華人千人朝山團 108位法師和450位居士,參加了普陀山南海觀音文化節及南海觀音寶像開光十周年紀念法會。2013年,臺灣靈鷲山心道法師,率400多名信眾護送高 1.08米的多羅觀音銅像抵山,並供奉在普陀山的梵音古洞。而在第三屆普陀山觀音文化節期間,由香港香客出資收集捐贈的“世界佛教文化藝術精品展”和“佛 國之約”臺灣佛光山梵唄讚頌音樂會,吸引了海內外眾多遊客的“眼球”。為此屆節慶的開幕式,增添了光彩。
  與此同時,普陀山高僧與舟山黨政社團,在此期間也相繼組團出訪。1994年,普陀山大和尚妙善法師,赴香港考察大嶼山天壇大佛。1995年,妙善應邀 赴台,為台中清涼寺主持山門開鎖和佛像開光大會,受到臺灣眾多高僧的熱情接待。在2006一2007二年間,時任普陀山佛教協會會長戒忍法師,4次率團赴 香港出席首屆世界佛教論壇新聞發佈會、祈禱世界和平法會、“感恩神州、祈福中華”萬眾供佛齋天祈福勝會等活動。在1993一2013二十年間,有普陀山道 生、明治、智宗、信光等眾多法師,多次赴港澳臺地區,就觀音信仰和佛事活動進行了互動交流。尤其是2010年9月27日一30日,普陀山108位僧人和 218位居士護送1005尊觀音寶像,乘義大利遊輪“歌詩達經典號”,開展“南海觀音慈航寶島”的大型活動,並在臺灣高雄舉行了千尊觀音安座祈福法會,在 海內外引起了巨大反響。2011年,普陀山佛教協會,再次由會長道慈率33位法師、14位顧問和92位居士,護送普濟寺複製的眥盧觀音寶像抵台,並於該年 在香港和臺灣,舉行了規模宏大的“千人齋宴會”,致使觀音信仰在兩岸四地的互動交流迭起高潮。而在觀音的三大香期,更有大陸內地與港澳臺地區及世界華人, 成千上萬的抵普陀山朝山參佛。
  據悉,入境普陀山的香遊客,從2009年的300萬人次,至2019年900萬人次,十年內遞增三倍多。
  綜上所述,普陀山與兩岸四地的觀音信仰,不僅信徒和廟宇眾多,香火興旺,並有很深的歷史淵源和人文積澱。其中普陀山,作為中國正宗的觀音道場所在地, 在兩岸四地的傳佈與交流中,無疑起到了觀音“祖廟”和“聖地”的核心和引領作用,並影響和催生了兩岸四地觀音信仰的傳承和繁榮。
  當然,觀音信仰之所以受到我大中華文化圈的廣大民眾與信徒的熱烈推崇,其原 因是“觀音自在,慈悲為懷”和“普渡眾生,祈求和平”的大愛精神,符合我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命運共同追求的理想和普世價值,為廣大民眾和信徒所接 受和崇信,並且深入人心,經久不衰。
  綜上所述,當前我大中華兩岸四地在共同推進“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實現“海峽兩岸和平統一”與全面精准落實港澳地區“一國兩制”的進程中,我們要充 分認知和重視民族認同和“互聯互通”,首先要“心靈相通”的重要性。而“心靈相通”,首先要信仰相同。對此,在民族信仰方面,歷經悠久的文化傳播和耕耘, 以及熱絡的互動交流,我們在兩岸四地中己有了共同的認知和良好基礎。為此,我們要以觀音信仰為契機,充分重視信仰的力量,進一步發揮普陀山觀音道場的優 勢,做好做強觀音文章,為兩岸四地的經濟文化交流與國家統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我們新的貢獻。

(金濤/舟山)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