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和活躍農村群眾文化生活,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遂昌縣文化廣
電旅遊體育局,在開展送戲下鄉文化惠民演出活動中。遂昌縣弘韻越劇團積極回應並承
接了“送戲下鄉”主題活動。於 11 月初,經歷一個多月,進鄉到村,於日前 38 場精彩
演出,終於在一片讚譽聲中落下帷幕!為村民們奉獻了一道精彩唯美的越劇文化盛宴。
看到觀眾陶醉的眼神,演員們忘卻了勞累和艱辛,欣慰的笑了!
送戲下鄉在讚譽聲中落下帷幕
初冬的高山村天氣寒冷,但一點兒都不影響演員們演出和村民們看戲。在演出現
場,人頭攢動,戲臺前的村民們津津有味地欣賞著越劇團為他們帶來的精彩表演,品味
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和韻味,38 場演出場場爆滿。演員們深厚的唱功,惟妙惟
肖的表演讓觀眾大呼過癮,喝彩聲、鼓掌聲此起彼落,場上場下氣氛熱烈,高潮迭起,
真正讓群眾近距離地感受到了越劇的魅力,給百姓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文化盛宴”。在
湖岱口演出時,有幾位 90 多歲的老人激動地對人說 :“聽說劇團要來我們村演出,村
民們這幾天可高興了,我們早早就過來了,這戲真是送到咱們的心坎上了。第一次在家
門口看到這麼精彩的越劇演出,過去只有在電視上看,今天現場看到越劇演出,太好看
了,希望明年還能看到。”在有 400多年婺劇歷史的婺劇之鄉——蔡源鄉蔡和村演出時,
開初部分村民不喜歡越劇,認為這種免費的戲肯定不好看,可第一場看後,第二天許多
觀眾便特意早早的來劇團看演員,讚揚我們演的真好,我們奇怪的問,你們這裡有婺劇
團,還以為你們不喜歡越劇呢?他們說:“戲曲不分家的,只要演的好大家就喜歡看。”
一個懂行的大爺說道:“你們感情戲演的細膩,可以說是出神入化了,就是花錢請的劇
團都沒有你們認真。” 還有一位姓羅的老戲迷,抱著試試看心情走進演出會堂,那知
一坐下便被演員們的優美的曲辭、婉轉動聽的唱腔、優美華麗的身段,清新亮麗的扮相、
令人回味的劇情、真切動人的表演,唯美典雅服飾,極具江南靈秀之氣,深深吸引而迷
住了,連說‘有味’! 這場戲唱得好 ! 扮相好,演技更是精彩,沒想到咱們在家門口也
能看到這麼精彩的好戲,過足戲癮。第二天老戲迷便動員左鄰右舍村民和鄰村親朋好友
來看戲,自已也天天早早來戲場占個好位置。在有幾百年歷史的婺劇之鄉能連續演 4 場
越劇,場場爆滿,是大家沒想到的。其中有不少觀眾還是其它村聞訊趕來觀看呢!還有
的看一場不過癮,跟著戲班跑了好幾村呢!
演出現場,越劇《五女拜夀》將中華傳統主題與中華傳統藝術形式相結合,在演員
們精彩入木三分的演枝表演下,演員們的生動演繹給觀眾們帶來了一場視覺孝義盛宴。
更是贏得了觀眾的陣陣喝彩。觀群情緒隨著劇情高潮迭起,時而義憤填膺,時而鼓掌叫
好,時而悲憤落淚。村民們紛紛表示演出精彩好看又接地氣,他們十分高興。謝幕後,
不少駐足台下的觀眾久久不願離開,戲後還議論著:百敬孝為先,帶你的父母看“拜夀”,
談孝心、講孝心、做有孝心之人。
一齣戲,給小村帶來了歡樂,更帶來了勃勃生機。夜晚,高山氣溫驟降到零度,山
風顯得格外刺骨。然而,這裡到處喜氣洋洋、熱熱鬧鬧,人們臉上都洋溢著笑。戲曲,
好像一股春風,把小村吹暖了。觀眾愛看什麼,劇團就排什麼,觀眾喜歡什麼,劇團就
演什麼。團長謝紅娟說:“越劇團要在農村立住腳,靠的是老百姓的口碑。” 這次送
戲下鄉,劇團帶去《五女拜夀》《花中君子》《玉堂春》《女駙馬》《花為媒》《盤夫
索夫》《血手印》《沉香扇》等 8 本大戲,讓村民們選擇。送戲下鄉活動,猶如豐盛的
精神食糧,滿足了百姓需求,又如綿綿春雨,滋潤了觀眾心田,讓農村百姓共用到最新
的文化成果。
不怕苦不怕累的演員們
送戲下鄉第一站便是遂昌的“西藏”——西畈鄉,進入黃沙腰鎮域,車道不寬,彎
曲、蜿蜒起伏,顛簸不平,一路上,車隊在盤山路上馳行,演員們開初還有說有笑,有
的還輕輕的唱著,可跨進西畈地界時,彎曲、蜿蜒起伏,顛簸更大了,很多演員開始暈
車難受起來,3 個多小時坐車顛簸,很多演員都吐了。可一到目地的——西畈鄉村時,
大家不顧坐車的難受,馬上投入卸車搬運,佈置舞臺了,而一部分人又忙著洗菜繞飯。
每天戲演出結束,意味著下一段行程的開始。晚上 10 點,曲終人散,當小村子重回寧
靜,演員們便樂此不疲的忙著卸妝,打掃禮堂衛生、收拾服飾、道具佈景、行李裝車,
連夜趕路,準備第二天在另一鄉村展演了。使人欣慰的是,沒有人抱怨,大家真是夠專
業、敬業的。團裡的 30 多個演員個個都有角色。儘管每天連續奔波疲憊,大家卻沒有
一絲偷懶,每場戲都使出全力,把精彩的演出展示給觀群,讓村裡人看得高興。一位大
嫂看了心疼的說:“看著一個個細皮嫩肉的,臺上戲演得好,台下又這麼能吃苦,真不
容易!”
演出時,放音響、字幕一般要 4 人,現僅夏衛東老師一人堅持著從不叫累!臺上一
分鐘,台下十年功,演員平時勤學苦練,為提高自己的表演技能,演出前三個月劇團便
堅持每天下午集中訓練排戲了。很多演員還堅持每天早上到妙高山公園、廣場有琴師的
地方練唱。冬天的山村顯得特別冷,演員們身上穿的演出服本來就比較單薄,再加上山
區和市區溫差大,一個個都凍得瑟瑟發抖,但大家仍然堅持完成演出。夏天一身汗,冬
天打冷戰,上臺忘了家,從來不過年,這是劇團演職人員的真實生活寫照。她們是出身
草根,服務百姓的民營劇團活躍在全縣基層演出市場,廣受農村觀眾歡迎和好評,成為
農村一道亮麗的文化風景。
團結奉獻的團隊
2011 年 4 月,遂昌越劇促進會成立了,團長謝紅娟和越劇愛好者們自籌資金組建,
音響、道具、服裝等都由演員們自已籌錢買的。全團 30 多人團結互愛親如姐妹,演技
和唱腔上互幫互教,能者為師。她們加入劇團不為錢不為名,憑著愛好顧大局,講奉獻。
這次送戲下鄉一個多月,為把這主題活動搞好,大家把家中一切事務放在一邊,本來要
去親戚家喝喜酒的也辭掉,葉利紅還在酒廠上班,為了送戲下鄉,提前向領導請了事假,
寧可扣工資,同事問演出有工資嗎?利紅笑笑。更可貴的,為了這次送戲下鄉,利紅丈
夫提前向單位請休假,隨團下鄉義務當駕駛員,協助搞後勤,梅芬丈夫、娟鳳丈夫都放
下生意不做,隨團下鄉義務當駕駛員,協助搞後勤,燒飯掃地,舞臺道具換放佈置,上
下車音響道具裝卸搬運,髒活累活搶著幹。2011 年 4 月,得知四川地震,越劇促進會
馬上舉辦了一場義演,當場募捐了 8000 多元交給了遂昌縣慈善總會轉給災區。奉獻是
該團服務宗旨!堅持團結協作,增強集體凝聚力。自建團以來送戲下鄉已達 300多場次,
從未計較得失,深受好評!
謝紅娟團長深有感觸地說:“通過送戲下鄉,文化惠民活動,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
推動優秀傳統越劇文化的傳播發展,使越劇這一傳統文化深入紮根在群眾心中!滿足老
百姓精神文明和文化生活需求,同時把黨的政策和關懷傳播給鄉村群眾。我們要‘送’
文化,更要‘種’文化,通過送種結合的方式,化被動為主動,讓越劇文化的種子在基
層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張先林 / 遂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