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繁體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奕 山 的 水

朱育新

  遂昌縣湖山鄉奕山村是全縣人口較大的行政村之一,這裡碧水長流,生態優良,環 境優美,潔淨鄉村,農民生活向小康邁進,村民們正享受著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可上 世紀七十年代前這裡是出了名的旱地。

  “奕山”的名稱是奕山朱姓始祖所取。南宋初年,奕山朱姓始祖朱怡的父親在衢州 做官,後定居在衢州的甜亭。有一年,朱怡來到奕山附近的鄭前村,看到螺峰前平曠之 地風景秀麗,產生了依戀之情,拿了一根竹子插在螺峰前的地裡。第二年,插下的竹子 不但活了,而且還長出了筍。朱怡住在鄭前村鄭家,主人見他相貌出眾,舉止不凡,就 把女兒許配給了朱怡。南宋紹興戊辰年( 1148 年),朱怡攜家來到螺峰前定居,取名 “奕山別寓”,並自號“奕山”。奕山的村名便由此而來。

  “奕”字有盛大、光明、美好之義。奕山村莊螺峰挺拔,村前山巒棋布,取名“奕 山”,象徵興旺發達之地。可是由於村莊所處的地理環境的原因,作物靠天上雨水和地 上泉水,生活靠井水,科學落後,村民半饑半餓,薄衣過冬。有人把奕山說是“雨傘一 收,曬死泥鰍”的地方,這話雖然有些誇張,卻也說出了缺水的特點。

  奕山是我的故鄉。“文革”時期“停課鬧革命”,沒有書讀,我回到奕山村住了 三四年。每逢冬旱,村裡的大水井、涼水井等三口較大水井邊就出現晝夜水桶排隊的情 景,村民淩晨摸黑挑水是常事。有一年冬天,有一位四十多歲的婦女用水桶到水井裡打 水,不小心跌入水井中,手臂骨頭跌斷,讓她吃了不少苦頭。

  奕山村雖然較偏遠,但人口有 1500 多人。村民祖祖輩輩盼水,皆因自然條件和經濟 基礎的原因而多次落空,而他們戰天鬥地、頑強拼搏的精神永在,一代人接著一代人努 力著。

  1963年後的八年中,先後建成了凹下、半嘉、安下和園突倪等四座水庫,蓄水量 6.97 萬立方,解決了約 70% 的良田旱澇保收。1970 年後,堅持科學種田,發展茶葉生產, 村民生活有所提高,但村民生活用水一直沒有得到改善。

  1978 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央決策改革開放,目的是要讓老百姓進一步富裕起 來,過上好日子。為解決奕山村的飲用水和灌溉問題,縣裡相關政府部門非常重視,但 也走了不少彎路。

  1979 年,省裡要建烏溪江水庫,要淹沒原湖山區部分行政村,縣水利部門利用這個 時機,向省移民辦公室爭取了 180 萬元資金,用來建造奕山電灌站,並成立了電灌站工 程指揮部,於 1982 年八月開工。其中 78 萬元用於建變電所,102 萬元用於建廠房、升 壓站、倒虹吸渡槽和天橋主管道等設施。後來由於縣裡缺乏配套資金,於 1985 年春被 迫停工,成為半拉子工程。

  奕山村民眼看電灌站來水無望,在村黨支部、村委會組織下,積極投工投勞,並投 入資金三萬元,於 1983 年冬天從鄰近的黃兆山引水,先將山泉水用大水管引入土名磨 山沿水池,然後用小水管分別引入村民家中。但因管路長、流量少,或遇乾旱,也只能 解決一半村民的生活用水,且每年只能用水七至八個月的時間。加之此引水工程又影響 了鄰近兆塢行政村的農業生產灌溉用水,引起村與村之間的矛盾糾紛,故用水不足三 年,便基本廢棄。

  時光進入 1992 年的夏天。這一年夏旱嚴重,縣裡一位領導下鄉去湖山鄉調研,當 地鄉政府要求重啟電灌溉工程。這位縣領導當即拍板決定,叫水利部門和移民辦公室向 省裡爭取資金,重啟此工程。於是兩部門從省裡爭取抗旱資金 48 萬元,在當年秋天重 新上馬,先後架設電力線路,安裝壓力鋼管,其中一級抽水揚程 78 米,裝機 ( 電動機水泵)360 千瓦;二級抽水揚程 110 米,裝機 ( 電動機水泵)680 千瓦,很快在當年冬 天就建成。但是由於高昂的運營成本,建成試運行以後就未能投入使用而發揮它的經濟 效益。奕山村民只是望水興歎。

  奕山村民的生活、生產用水問題一直牽掛在縣領導以及水利部門的心上。2001 年古 樓電站建成後,縣裡成立長樹源引水灌溉工程委員會負責實施,投資 680 萬元,建成全 長十九公里的主管道,利用古樓電站尾水,從高到低自流式,過早塢、西岩等村莊,最 後於 2005 年六月通水到奕山村。這一灌溉、發電一體工程貫通,使得奕山村歷史旱地 變成旱澇保收良田,土地優勢得到進一步發揮,農業生產向前邁了一大步。

  奕山村村民用水好事接踵而來,自來水工程於 2006 年一月開工建設,當年底完工。 工程實際投入資金 200 萬元,其中村集體自籌資金 137 萬元,縣財政補助 63 萬元。此 工程引水堰壩壩址位於白岩坑橋上游約 1 公里龍井背上,引水管線自進水口前池沿白岩 坑至奕山機耕路鋪設,經約 11 公里管線引至奕山村後凹頭殿蓄水池。蓄水池為鋼筋混 凝土圓池,直徑 10 米、高 3.5 米、蓄水量為 250 噸,然後由主管、支管、分管和入戶 管等輸水管線輸送到各家各戶。此工程引水管道日引水量可達 800 噸,除能滿足全村村 民生活飲用水之外,尚有部分余水補充農田灌溉用水,徹底解決了奕山村千百年來用水 難的問題,為該村的新農村建設夯實了基礎。

  次年春天,我因公幹回到老家奕山村,在村主任陪同下,先走進我的一個堂弟家裡, 見堂弟媳正在洗衣服,她高興地告訴我:“以前用水都要到井裡挑,現在通了自來水, 洗衣服做飯都方便多了。”然後順著弄堂,來到我的堂兄家裡,他是個孤寡老人,前些 年村裡對他實行“五保”。但是每天的生活用水,非常不方便,不敢到井裡打水,只好 靠鄰居代勞。堂兄告訴我:“現在方便多了,一打開水龍頭就有水用了。”他們的心情 格外地好,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奕山村農業生產用水解決了,生活用水也解決了,他們在謀劃著四季碧水長流的美 景。2015 年初春,奕山村在縣水利部門的説明下,組織實施我縣中小河流綜合整治及水 利聯通工程的一個專案,就是利用白岩坑自來水工程的餘水,並聯通半嘉、安下和園突 倪水庫,順著村莊現有排水溝渠,自流到村口,並開挖一口面積約十一畝的池塘。這一 專案工程歷時一年半,耗資 250 多萬元,已於 2016 年八月竣工。如今池塘內遍植荷花, 取名“荷花塘”。

  當你在夏秋之交站在“荷花塘”邊,眼前蓮花盛開,亭亭玉立,綠葉輕搖,微風吹 過,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你哪裡還會相信這裡曾經是“雨 傘一收,曬死泥鰍”的地方。

(朱育新 / 遂昌縣)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