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清明節 清明粿

朱育新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 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浙江遂昌的漢族和佘族習俗都是在清明節上墳。

  民間上墳的習俗有“前三後四”的說法,即上墳的時間可在清明前三天或後四天。 還有一種說法是屬虎的日子不可上墳,傳說在屬虎的日子去上墳,供品會被老虎吃掉。 家長選擇晴好的天氣,攜帶酒食果品、紙錢、香燭等供品以及鋤頭和刀等工具,領著子 女到親人的墓地去上墳。到了墓地,先清理打掃墳塋,並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 的新枝插在墳上。再把供品擺在墓碑前,點起香燭,鋪好紙錢。供祭一會後,焚化紙錢, 眾人叩頭行禮祭拜。待紙錢燒畢,用三張一疊的草紙分別壓在墳頭、墳頂和墳圈的兩旁, 俗稱“壓紙馬”,又叫“表墓”或“飄墳”。若未壓紙的墳墓,就被視為“絕後代”的 無主墳,即無人相認的古墓。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 2500 多年的歷史。由於清明與寒食節的日 子接近,而寒食節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 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在清明節前幾天,家家戶戶都做“清明粿”,送到墳頭去祭祀自己的先人。

  遂昌清明粿有悠久的歷史,至於何時何因開始,已無從考證,但是民間有這麼一則 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家母子倆生活貧困,清明節到了,家裡無米下鍋,哪裡還 有米做清明粿。孩子還小,清明時見財主家裡的小孩吃清明粿,拼命要母親做。母親傷 心的眼淚撲簌簌地往下掉,後來想想,就外出取來泥土拌青草做到泥粿,避開兒子放在 灶堂裡煨,對兒子說:“我出去一下,粿好了你自己扒出來吃。”說著母親就外出吊死 了。兒子一直坐在灶堂前等,等了很久不見母親回來,就自己去灶堂前去扒,一不小心 跌入灶堂裡面就燙死了。如今在清明節前後,有一種鳥整天在叫“清粿焦了——”,據 說就是她兒子死後變成的。

  這則民間故事正好印證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為一的習俗。

  農家做清明粿,要經過多道工序:

  採集“蓬”草。蓬,一年生,高 30-100 釐米,莖直立,上部有分枝,葉片呈披針形, 春季嫩時深綠色,夏秋季變黃綠色。生長于山野田間,有消食止瀉、清熱解毒之功效。 采來“蓬”草後,放入鍋中,加入小蘇打適量,大火煮 4—5分鐘後撈出洗淨瀝幹,備用。 製作粿胚。選用糯米與秈米各半比例的配和,用水浸上 1 天,再用清水洗淨瀝幹,然後 拌入煮熟瀝幹的“蓬草”,放入碾粉機碾成粉末。做粿時加入適量清水揉和,就成粿胚。 炒制粿餡。一般是鹹、甜兩種。鹹的有豬肉、蘿蔔、豆腐乾和蝦皮等炒制,還有酸菜、 筍、豆腐、豬肉和墨魚幹絲等製成;甜的有赤豆、芝麻、爆米花拌白糖製成,也有綠豆、 桔餅、糯米粥拌紅糖做成。

  講究包粿。有了粿胚和粿餡,就可以做粿了。包粿也是有技術的,內行者整個過程 大都在手指間進行,外行者卻在手掌裡進行,結果外行者做的粿都胚裂,成為“破”粿, 其原因是手掌心熱度較高所致。做成的一個個清明粿,用箬葉為墊,放入蒸籠待蒸。 大火燒蒸。 當蒸籠最頂層冒出大量蒸汽時,繼續燒大火 15 分鐘,便可蒸熟。

  剛蒸熟打開蒸籠時,只見清明粿草綠色,形如饅頭,一股清香撲鼻而米,頓時讓人 們食欲大增,恨不能一下子吃下十幾個。

  農家做清明粿還留下一部分粿胚,做成巴掌大的圓餅形,當中挖一個小孔,曬乾後 用棕櫚葉串起掛在樓板下,保存三、五個月不黴不蛀。以後可隨做隨吃。 一 位在國外生活多年的親戚說:“每到清明節,就想吃清明粿,而今只能想其味,不 能飽口福。”

(朱育新 / 遂昌縣)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