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暇空餘,逐足於山林秀木之中,喜聽蟲嚶鳥語,與花卉草藤相伴,寄情物外,暢
懷達志,了卻許多不快,真不為美事一樁。
蜿蜒五裡的“古松長廊”,地處離遂昌縣城二十多公里的濂竹鄉小岱村小岱嶺上。
儘管目前五裡古松樹長廊還是一片未開發的處女地,但它的名氣早已遠播他鄉,其獨到
的神韻,吸引著無數遊客流連往返。每逢“黃金周”,小岱村便車水馬龍,熙熙攘攘,
把這個原本寂寞的小岱嶺攪得沸沸騰騰。
而我最神往的要數那參天的青松。觀小岱嶺之松色,遠遠眺望,似乎也沒有什麼特
別。而當你走近它時,攝入眼底的盡是層層疊疊的青松,一派生機蓬勃。由此,一種趨
之愈近、識之愈真的感覺頓時襲上心頭。嶺不勝險絕,木欣欣向榮,泉涓涓而流;半嶺
白雲繚繞,嶺背倚天探目,把個自然風光造化得如同仙境一般。一旦投進其懷抱,便會
被一種不凡的魅力所折服。尤其那一眼從嶺腳望不到嶺背的松濤,如滾湧的波瀾,捲起
翠微的浪花,使空山幽谷變得分外妖嬈,令多少人傾倒,令多少人心醉。
穿過小橋,一條彎彎曲曲的石階路,亦隱亦現攀緣直通雲端。山下小溪潺潺流水,
依山繞樹緩緩東流。這條石階路,就是小岱嶺。
過去,小岱嶺是小岱村人外出的必經之路,村民必須沿著嶺背到穀底,然後從穀底
出山,走向遂昌、松陽、武義三縣。幾百年前,為了讓山路變得結實好走,全村男女老
少齊上陣,將石頭從嶺腳一直鋪到村前,形成了一條五裡長的石階路。村裡人稱它為“官
道”。
小岱村人祖祖輩輩在這條嶺上奔波,為了遮陽納涼,後來在道路兩旁蓄留起了兩排
茂密的松樹。這些高大蒼勁的松樹歷經幾百年風霜雨雪,鬱鬱蔥蔥,挺拔而立。
從嶺腳往上走,但見那滿坡拂雲百丈青松,舒展、挺拔、傲骨淩空,多像不倒的大
纛下挺如磐石的戰士,高大、剛健、踏實地護著綠色的大地。它是那麼地普通,又是那
麼地寬容,平靜地與無數湛綠的小草同室一山。青松落落,卉木濛濛,青苔石上綠,細
草松下軟,彼此和諧相處。佇立在松的世界,綠的洲地,不知不覺草木已在胸中生情,
青松已在腦海偉昂。它們以一曲生命的讚歌,昭示世人:高大並不是平步青雲、乘風直
上,而是從平凡中積累,不棄泥土,不妄自尊大,頑強塑造自我形象;儘管被嚴霜寒雪、
雷電冰雹折磨得傷痕累累,但只要立根正、身心健、深固大地,又何懼謊言壓頂、讒議
指背。
走進五裡古松長廊,眼前是高大、雄偉挺拔的古松樹,耳旁是松濤陣陣。我們坐在
陰涼的石階上,傾聽陪同的鄉幹部給大家講述小岱村民“三保”松樹長廊的故事。
1937 年,松陽縣一位老闆想要買走松樹長廊上的所有松樹,開出的價錢是用銀元從
嶺腳鋪到村口,一階一塊。對當時貧困得無米下鍋的小岱村人來說,確實是個天文數目。
可是最終大家都沒有動搖,寧可挨餓也要保住這條松樹長廊。
到了 1946 年,小岱村遷居外地的周某,勾結了一夥無賴,雇傭了 50 多人半夜三更
來盜伐古松。當時,國民黨抓壯丁,男人基本上逃避外出,村裡只剩下 200 多位老弱婦
孺。然而,正是這些村民發現後,全體出動趕走了盜賊,再次保住了松樹長廊。
時光進入 1959年, “大躍進”運動,當時一些人為了更方便地獲得更多的化工原料,
想把松樹長廊的全部古松拿來開採松脂。村民得知情況後,萬分焦急。後來經過多方奔
走,向上級領導反映並陳述利害關係,才又一次保住了這條長廊的古松……
聽完“三保”古松的故事,讓我對小岱村民肅然起敬。抬頭望著眼前的青松,或許
在不同的人眼中,會給你不同的感受。有人說它高大完美,可作棟樑之材;也有人說它
沒什麼了不起,不就是普普通通的樹嗎!其實,若將任何物什置落在荒山野外,即使是
秀木也會被稱作蒿草。但小岱嶺上的青松畢竟不同凡響,亙古處世而不衰;滿嶺參天的
青松依舊蒼翠,根生大地,橫空淩雲,以其倔強的秉性,錚錚鐵骨,維持著一方淨土。
在這裡,人們能感受真實的美,一切都是這樣的不加掩飾,不嬌柔做作。
登上嶺背,縷縷清風拂過,一絲絲涼意如甘泉沁人心腑,一洗倦容。坐在小岱嶺之巔,
把酒臨風,其心情格外開朗,格外爽快。這裡的松色風光美得讓人心馳神往。啊,青松,
我敬佩你,你無私頑強的性格,奏響了生命的最強音。
( 朱育新 / 遂昌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