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岳王廟後山稱棲霞嶺,也就是說,岳廟座落在棲霞嶺麓,這一帶有著濃郁的人
文氣息,也為古城增添了地域風情。早年嶺上栽種桃樹,每當春暖花開桃花怒放,夕陽
西墮之時,滿山燦若雲霞,蔚為大觀,「棲霞嶺」由此得名。從岳廟旁邊的一條小路可直通嶺上,翻過嶺脊(劍門
關),又到了另一個寺院(黃龍禪寺)。寺旁還有一座
古寺,叫做護國仁王寺。日本的國樂尺八,音域蒼涼遼
闊,廣受推崇,源於這所寺院。
上世紀九十年代,有日本史學家正本溯源,尋到杭
州。未料,杭州文化幹部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竟然不
知所云“護國仁王寺”與“尺八”為何方神聖?幸好有
懂行者指點,惟有宋史專家林正秋一人知曉,於是,日
人登門求教。
在林教授引導下,終於找到了尺八原生地棲霞嶺北
坡(原藝校校內)舊址。於是乎,嶺下立了一個“尺八
碑記”,供路人辨識。
可以說,棲霞嶺自起點岳廟湖口,翻過嶺,直至護國仁
王寺舊址,一路上,小徑彎曲,青竹連綿,巨樹蔽蔭,
寺廟、庵院、祠堂、石亭、古洞、幽關,史跡散落,一
個追尋錢塘人文蹤跡之所!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之前,棲霞嶺起點(岳廟湖口)有錢公祠(俗稱錢公館),為紀
念北伐名將錢駿烈士的祠堂。
北伐軍進攻杭州,錢駿任團長,身先士卒,
沖進敵陣。那天大霧彌漫,不幸被敵軍俘獲。
孫傳芳傳下話,北伐軍停止進攻,否則,殺
了錢駿。1927 年 2 月 28 日,北伐軍發起總攻,
一舉佔領杭州。於是,孫傳芳傳令,殺了錢駿。
光復後,民國政府追晉錢駿為少將,在棲霞
嶺口十三畝空地上建烈士陵園祠與遺族住宅,費
用出自先烈撫恤金。未
久,錢氏遺屬又在錢公
祠基礎上興建了街面房
屋九幢(計一千六百平米)。
進入五十年代,錢公祠改稱西湖幼稚園。祠後至岳墳街地
段有所學校,叫精忠小學。
該校民國十三年(1924)由辛亥元老黃元秀與岳飛後裔創
立。岳朝鼎成為首任校長。初創時,有學生五十餘人,先生(教
師)一人(榮雲龍),後聘為校長,校友一人。不過,麻雀雖
小,國文、算術、史地、音樂、體育,一應俱全。只是體育
課沒有運動設備,小孩子只能在走廊踢毽子、跳繩、做遊戲,
還有人跑到斜對面岳廟門前,石級踏步旁有個斜面(當作滑
梯),一溜,就下來了。
進校門,過天井,有孔子廳堂,供奉孔
子聖像,前擺供桌、香爐、蠟燭。每到開學,
師生雙手合十,依次對孔子像行三鞠躬禮。
(抗戰)淪陷時,精忠小學停辦。勝利
後,精忠小學復校,由岳飛二十八世孫岳邦
麟任校長。據《精忠小志》載:“校址設在
湖山春社故址,學校經費由市屋(出租房
屋)收入抵補,學生免繳學費。”
進入五十年代,精忠小學與秋社小學合
併,改稱“西湖國民中心小學”(今西湖小
學集團前身),原校址成為西湖文化館;
大躍進時,校舍改作居民免費食堂;
1959 年後,成為岳墳會場所在地,平時開
會,週末放映電影或文藝演出。1988 年,房屋拆除,改建竹素園景區,對外開放(延
用至今)。
精忠小學對面有牌坊,繁體字書寫“棲霞勝景”(此牌坊五十年代拆除),牌坊下是岳
墳菜場,右為岳廟,再往北有家飯店,稱杏花樓酒樓(今香格里拉飯店小禮堂舊址)。
店前牆上有彩繪“牧童騎牛吹笛圖”,上書:“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據世居岳廟的岳飛二十九世孫女岳美珍之子林汝狄(岳飛宗親會秘書長)說,民國初年,
嶺麓仍是一片荒地,滿是荒草雜樹。林家先祖在此墾荒造地築屋。先人見到岳廟祀拜者
絡繹不絕,於是。在廟前開了幾家鋪子,子孫相傳,在此謀生。只是到了上世紀五十年
代後,對工商業者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經營店鋪者稱“資產階級”,大多被遣送至泗鄉
(今之江旅遊度假區)務農。
早年,棲霞嶺下有二大姓氏,一是岳家(守廟岳飛後人);二是林家(開店林姓族
人)。後來,又來了些住戶,多數是孤山、岳墳街附近的生意人。樓外樓、太和園員工
大抵住在棲霞嶺下(2000 年後,棲霞嶺拆遷,不少住民移居古蕩社區)。
陶公墓後房子便是陶社 | 勝利後,國立藝專(今中國美院前身)由
內地返杭,校址在孤山,由此,許多教職工
借住在附近棲霞嶺下的民房內。畫家孫慕堂
是民國名人,在嶺上有一幢宅院。佛學家黃
懺華 1947 年移居杭州,住在香山洞旁的香山
精舍,後搬入牛將軍二弄居住。 |
四十年代前後,嶺麓還有兩個名景,即,
秋社、陶社(秋、陶二社為紀念辛亥先烈秋
謹、陶成章祠堂)。據一九三八年出生的林
汝狄先生記憶,陶社在嶺腳,庭院寬大,內
設一個學校(陶社小學),自己小時曾是該
校學生。
秋社,乃是紀念辛亥先烈秋謹的祠堂,南
社先賢陳去病、徐自華等曾任總幹事與社長。民國後,中山先生多次到杭,必到秋社奉
祀。
五十年代後,“國立藝專”更名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分院許多教師,諸如,江
豐、莫朴、金冶、潘天壽曾借住嶺下民居。
畫家黃賓鴻也搬到棲霞嶺(今有“黃賓鴻紀念館”)。
嶺上住著杭州大學哲學系教授嚴群(翻譯家嚴複的孫子),一幢二層可鳥瞰湖景的
小樓。六十年代,道古橋杭大教工宿舍落成,嚴教授搬遷,樓屋也隨之拆除。
棲霞嶺曾有個名景,香山洞,很小,每到香市,香客絡繹不斷,一批接一批地前來
燒香,小洞常常擠得水泄不通。有小孩讀了《桃園三結義》故事,到香山洞來“結拜兄
弟”,洞中有石像、蠟燭台、香爐等。他們手舉香燭,向菩薩跪拜,念念有詞:“有福
同享,有難同擋”。洞旁有香山庵(香山精舍)、紫雲裡。這裡濃郁的佛教氛圍,有佛學家打算在此籌建西湖佛教圖書館。由於上
世紀六十年代,洞前造了西湖區第一招待所
(後稱棲霞山莊),洞口被樓擋住,也就找
不到香山洞了。
嶺上有紫雲洞,為棲霞嶺最大、最奇之
洞,洞底寬大如屋,可容百人,蜿蜒深入,
岩壁如削,陽光射入壁間,色呈紫氣,宛若
雲霧,徐徐上升,故名。盛夏季節,人們多
在此納涼消暑。
嶺脊隘口有劍門關,岳飛部將牛皋過世
後,葬在關前,墓碑刻有“宋輔文侯牛皋之
墓”。過劍門關,下山,就到護國仁王寺遺
址了。
(龔玉和 / 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