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為江山婺劇「走出去」演出成功喝彩

徐忠友

  筆者雖身居杭州,但每天都能收到江山老鄉給我發來的微信。今年春節前後,筆者 收到最多的一條微信是:2 月 25 日下午和晚上,來自衢州江山的赴澳門賀新春文化交 流團在澳門世界貿易中心分別舉行公開場和嘉賓場的演出。由江山婺劇研究院演員們精 心演繹的經典劇碼有《江山贊》《鍾馗嫁妹》《斷橋》《三岔口》《轅門斬子》等。澳 門特區文化局局長穆欣欣、澳門中華文化交流協會會長李沛霖、澳門中聯辦台務部部長 徐莽及各界嘉賓約 800 余人出席並觀看演出。演出精彩迭起,讓澳門觀眾領略到國家級 非物質文化遺產婺劇的無窮魅力,贏得陣陣掌聲和叫好聲。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 局長穆欣欣稱讚,“江山婺劇研究院的演出把婺劇的大美和深韻展示給了澳門觀眾。” 看了這條微信,筆者感到非常驚喜:驚的是這帶有“金華腔”的婺劇,是怎麼讓聽慣了 閩南語和葡萄牙語的澳門觀眾聽懂的;喜的是在當前戲劇處在衰退的情況下,江山婺劇 竟出展現了花開枝頭、生機勃勃的文化新現象。眾所周知,由於電視、網路、手機、新 媒體等傳播載體的出現產生藝術傳播形式的巨變,給以傳統方式表演的戲劇帶來了嚴重 挑戰。特別是戲劇的慢節奏、語言難以聽懂等原因,使看戲的人越來越少,導致一些劇 團出現關門走人的“淒慘文化現象”。而江山婺劇同樣有戲劇中的通病,他們是怎樣取 得成功的呢?有道是“人挪活,樹挪死。”筆者對這一新的文化現象進行調查研究後, 認為跟他們“走出去”直接有關。

  江山婺劇研究院(江山婺劇團)的前身先後是金華五恒婺劇團、湯溪縣婺劇團。 1958 年湯溪縣撤銷後,劇團經金華地區文化部門調配轉為江山婺劇團。1959 年,江山 婺劇團根據一位元農村姑娘虎口救人真實故事編演的婺劇《松林鬥虎》,不僅在全省文 藝匯演中獲得一等獎,還晉京參加建國 10 周年慶典演出,最後被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 片廠拍成電影在全國上映。上世紀 60 年代,他們又請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指導改編排演 了《三請梨花》等劇,在上海演出 3 個多月,轟動了上海戲劇界。2012 年,江山婺劇 團又與國家一級演員金永玲合演魯迅同名小說改編的《祝福》一劇,在北京國家大劇院 演出成功。而這次在澳門的成功演出,也是江山婺劇“走出去”取得的新成果。

  在江山婺劇“走出去”的成功背後,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因素:一是他們有“走 出去”的勇氣。特別是在前些年他們在遇到困難時,堅定地“走出去”找米下鍋,拓寬 了視野和戲路,先後在杭州、上海等外地演出數百場,最終嘗到了甜頭。二是他們有“走 出去”的實力。江山婺劇研究院多年來堅持練好“內功”,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演員,其 中還有國家一級、二級演員;排演了一批經典劇碼,包括有變臉、耍牙等屬於國家非遺 的絕活。三是他們有“走出去”的方法。這主要體現在他們練好“外功”方面,諸如怎 樣做好與演出地相關單位的公關、簽約、安排?包括得到有關領導、專家的支援與新聞 單位的宣傳?劇碼如何適合演出地觀眾的“胃口”等,都需要下一番功夫。否則,不是 隨便“走出去”就有戲演的。總之,在成功的背後,全是不懈努力的結果。

  江山婺劇“走出去”的成功經驗,值得一些戲劇院團借鑒。

(作者為浙江人文智庫特約作家)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