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繁體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杭州錢塘江的江山船

龔玉和

  錢塘江沿岸閘口有過江山船,曾經遠近聞名,此狀況一直延續到上世紀的五十年代 初期。這些江山船在杭州主要泊於錢塘江下游沿岸的江幹一帶。據上世紀五十年代出版 的《說杭州》記載,江山船大抵遊弋於錢塘江上,從江山、衢州、金華、蘭溪、嚴州(梅 城)、桐廬到杭州。在錢塘江下游的杭州地區,他們將船泊在江幹沿岸一帶,俗稱江山 船,或謂即九姓漁戶之船,亦稱九姓漁船。

  據《清稗類鈔》、《越諺》、《南浦秋燈錄》諸書記載,九姓漁船僅浙東有之,為 元代陳友諒(1320-1363)部屬之後裔。凡船上九姓者,不與岸上人通婚,他們或以捕 魚為生,或以運輸為業。

  陳友諒,湖北沔陽 ( 今仙桃市 ) 人,為元末起義軍的一代梟雄。元順帝時,陳友諒 起兵反抗蒙人統治,稱帝於採石磯,國號大漢。

  陳友諒約張士誠“東西並舉”,謀襲于建康,後與張士誠反目,敗于張士誠,不過, 陳友諒起義軍自始至終沒有向元廷妥協。後來,他與朱元璋交惡,轉戰于鄱陽湖,陳友 諒兵敗身亡,其水軍部屬陳、錢、林、袁、孫、葉、許、李、何九姓,遠奔于嚴州(今 建德)貶為舟居。他們駕船往來於錢塘江上的杭、嚴、金、衢等地。

  朱元璋稱帝后,將其九姓貶為漁戶。明、清二朝的官府下令,不准他們上岸居住; 不准讀書或應試;上岸不准穿鞋、不准穿長衫,等等,備受社會歧視。
明代詩人方治堯《青崖集》有詩:
“紛紛游妓存江頻,暗祝江神站水濱;
闕草擷蘭應待伴,桃花留駐踏歌人。”
明末時,朝廷對江山船徵收課稅,名曰魚課,實為花捐。

  清承明制,據《嘉慶蘭溪縣誌》載:歲魚課十四錠四貫五百五十五分,閏月加一錠 七百三十文(一貫兌錢一千文、一千三百文兌紋銀一兩,十兩為一錠)。結構蘭溪茭白 船長約三十公尺,兩頭高翹,船尾置爐灶處突然聳起,顯得高大挺拔,故又叫高泊船。 船中艙設有水閣、廳堂,前後艙設有妝閣、臥室、櫥房。

  江山船的船頭掛有紅色玻璃燈,以作標誌。根據船身大小分雙開門,單開門,小八 艙三種,其中雙開門的中艙至船頭左右邊有過道,道邊置有欄杆,船尾方形而高翹,船 中陳設斯文華麗,可容納二三十人,設席位二三桌。單開門,船身略小,僅可容十餘人, 設席一至二桌,陳設次於雙開門。小八艙船身更小,屬遊覽船。茗茶待客,不設酒宴, 雖有窗可觀景,但無華麗陳設。有女侍唱,酌供茶點,談笑風生。

  清代《淞濱瑣記》記載:“錢江畫舫,夙著豔名。自杭州江幹,溯流而上,若義橋, 若富陽,若嚴州,若金華,若龍遊,若衢州,至常山而上,計程六百里之遙。每處多則 數十艘,少或數艘。舟中女校書,或三四人,或一二人,……停泊處,如魚貫,如雁序, 粉白黛綠,列舟而居。”《官場現形記》也寫了杭州江幹的江山船 ;“許多人健羨不已。 實在……還是蘭溪為第一。五十年前,蘭溪城門外,水碼頭邊停著一百多艘茭白船,…… 朝朝寒食,夜夜元宵,十裡笙歌,仿佛秦淮河上。”

  明末清初,官府將他們編為“伏、仁、義、禮、智、信、捕”七字型大小,有船 二千餘。道光、咸豐年間尚存千餘船。太平天國後僅存三百餘。隨著歲月的推移,這些 人除了捕魚以外,亦營水上的貨運,家屬隨船而居,猶以錢塘江下游的一帶鳳凰山南地 區最,許多人習歌賣唱,也有以客為侑觴薦寢者。時至清末,許多江山船泊于杭州江幹 的大江沿岸,江湖鹹稱這些船為“茭白船”,或稱“跳板船”。船上之婦女皆稱“同年 嫂”,或稱“同年妹”。
“同年”者,含有桐(桐廬)、嚴(嚴州)(今建德)之諧音也。

  客人既可登船歡宴作樂,亦可召之上岸飲宴,船上的跳板長而窄,因此有專人背負 女子上下,但例以背對背為之。

  辛亥革命以後,不准江山船戶登岸居住之禁令被解除,自此之後,江山船的船戶舍 舟登陸。在杭州,這些人大多集群居住於閘口至化仙橋一帶,開飯館,或從事歌舞娛樂 業,俗稱“半開門”。此語出自清光緒舉人張大昌之《板兒巷閒步》詩,曰:“雛鬢新 髻綰玲瓏,半扇門開夕陽紅”之句。

  杭州江山船由來,還有一種說法,清代,杭州板兒巷多私娼,或謂江山船,實非九 姓漁戶之後,而始于江山縣的富戶。據說,明代縉紳(注 1)家可自蓄歌妓,這些歌妓 在富戶歿後,生活無著,遂流落錢塘江船上謀生,故名“江山船”。

  1918年徐珂篡訂的《增訂西湖遊覽指南》記載:“若夫青樓,則僅拱北(拱宸橋北) 約有十家,殊蕭瑟。江幹則有江山船,在海月橋。自昔甚著,今遷陸地,不過二十家而 已。然私娼,以羊市路一帶為最夥,達一二千,殊可浩歎!”

  1929年出版的《西湖名勝快覽》記載:“九姓漁船,舊時由江幹、桐廬、富陽、嚴州、 蘭溪、金華、衢州,共有百餘艘。船之大者,明窗淨几,陳設清潔,前艙可設三、五席, 後艙亦有精美房間數間。船上所制肴饌,鮮美可口,別有風味。船停江幹鐵江,俗呼‘江 山船’,又呼‘茭白船’,或呼‘跳板船’。相傳,為昔陳友諒部將後,一說元韃子裔, 明太祖貶入漁籍,多居錢塘江上游。每船女子多若五六人,少亦有二三人,亦能唱京劇 小曲,諸女子大率金衢產,而操嚴州口音。初止供應官差徭役,清歌侑酒,難共寢處。 嗣後,風氣所趨,亦變故常。今其人皆舍舟登岸,居於花牌樓,約有三十餘家。或仍有 畫舫停泊沿江,夏時晚間,開宴江中,觀玩江景,涼風襲腋,脂香粉膩,姣聲俏喉唱《滿 江紅》一曲,栩栩如登仙境,真不亞于粵之珠江焉。”

  民間還有一說,錢塘江上之江山船,原為南宋滅國之後,許多士大夫的女眷生活無 依,謀生乏術,被迫流落錢塘江上,以賣唱為生。

  也有人說,入清以後,許多漢族官員或文人為躲避清廷的迫害,避走錢塘江上,這 些人酷愛嚴陵(嚴州 / 今建德市梅城)山水,游走于大江之上,飄忽不定,或以捕魚為 生,或以運貨為業,他們以明“薇蕨首陽,不踐元土,誓不降敵”(注 2)為志。清廷 對這些人無可奈何,只得下令,不准其上岸落腳。後來,他們的後裔之中,不乏有女子 生活無依,淪落風塵。但此二說均無實據,或當時江山船上雜有此輩之人,亦不可知也。 注 1:晉紳,原意是插笏 ( 古代朝會時官宦所執的手板,有事就寫在上面,以備遺忘 ), 舊時官宦的裝束,轉用為官宦的代稱。

  

  

( 龔玉和 / 杭州 )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