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3 月 18 日上午 10 点 59 分 , 臺湾著名作家、评论家、歷史学家李敖先生因 患脑干肿瘤和肺炎等疾病,不幸在臺北荣民总医院去世,享年 83 岁。噩耗传来,笔者 震惊之余便追忆起 8 年前李敖先生来浙参访的往事。2010 年 8 月 29 日,我接到上级的 通知说:“明天上午臺湾著名作家李敖要来浙参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 祝和省委常委、秘书长李强等领导要在西湖国宾馆会见他,你把照相机背去全程採访报 导,但怕去採访的记者太多,你要注意保密……”第二天上午,我便按约定的时间先到 杭州火车站(城站)迎候。
在西湖国宾馆拜会浙江省领导
2010 年 8 月 30 日上午 10 时 50 分,李敖和夫人王志慧(也称王小屯)、儿子李戡、 女儿李諶,在香港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的陪同下,从上海乘“和谐 號”D5657 次动车抵达杭州城站。这是他第一次来浙江参访,一走出车厢便受到时任浙 江省台办主任裘小玲等几位部门负责人的热烈欢迎。在贵宾室稍息片刻后,李敖一行便 分乘三辆黄色麵包车,经西湖大道、南山路、杨公堤来到下榻的西湖国宾馆一號楼。 75 岁的李敖头戴浅蓝色墨镜,身穿红色夹克外套,白衬衣上系著一条蓝格子领带,显 得神采奕奕,毫无半点苍老之感。西湖国宾馆的负责人和礼仪小姐排在 1 號楼门口,向 他和夫人敬献了鲜花,然后陪他走进了下榻的房间。虽然房间设施非常简约,但听服务 员介绍这里以前曾是毛主席住过的地方,李敖心情便激动起来连连说:“非常感谢,谢 谢你们的周到安排!”
上午 11 时许,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在西湖国宾馆 1 號楼 会见厅亲切会见了李敖一行。赵洪祝首先对李敖一行来浙江参观访问表示欢迎,並简要 介绍了浙江的基本情况。他说:李敖先生不仅学识渊博、著作等身,而且仗义执言、针 砭时弊,是享誉海內外的文化名人。特別是李敖先生赞成海峡两岸和平统一、支持“一 国两制”、反对“台独”的政治主张,长期为两岸文化交流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较大的 贡献。过一段时间將要在臺北故宫博物院隆重举行的海峡两岸《富春山居图》(局部) 的合璧展出,既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期盼,也是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件盛事。我们愿意积极 促成浙江博物馆《富春山居图•剩山图》与臺北故宫博物院《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在两岸合璧展出,也希望您等臺湾有识之士给予大力支持。我相信,这一惠及两岸的文 化盛事,將在海峡两岸文化艺术界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圆满成功。
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李敖即席致答谢词,他向赵洪祝书记和在座的浙江省委常 委、秘书长李强,香港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及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李维 一、浙江省台办主任裘小玲、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等领导(他按照臺湾的称谓叫“长 官”,引起了一片笑声)介绍了来前在上海世博园浙江馆参观的情况,谈了以前在书籍、 报刊中对浙江瞭解的情况,还有这次沿途车上看到嘉兴、杭州等浙江风光的初步印象, 並有意讲了浙江的一些歷史典故和诗文。除了对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当年抓他进监狱有 抱怨外,他对浙江和浙江人印象很不错。 西湖国宾馆是毛泽东主席生前来杭州时常居住的地方,那里有毛主席的赏雪处和学英语 的地方,风景非常优美。中午,李敖先生用过赵洪祝书记为其举行具有浙江风味的宴会 后,顾不上午休息便和家人来到西湖之滨,饱览了周围的湖光山色,並和家人在湖畔合 影留念。
观赏《富春山居图》
李敖这次到浙江的重头戏之一,就是想观赏一下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上午在西湖国宾馆时,只有我和凤凰卫视、《浙江日报》、浙江电视臺 等六位元记者在现场。可不知消息怎么传开的,到 8 月 30 日下午省城的媒体文娱等记 者几乎都出动了,扛著摄像机、背著照相机、拿著採访本在浙江博物馆贵宾室门口守候 著。
下午两点多钟,一对老年夫妇先来到浙博,老人说他是臺属,所以想来看看李敖, 最初並没有引起笔者的注意。后来老人拿出几张照片,说是有他父亲跟李敖父亲合影的 照片,立即吊起记者的胃口,坐在走廊上的十多位元记者“涮”地一起围了过去,有提 问的、有录音的、有拍照的、有摄像的,採访接连不断,老人一下变成了“新闻人物”。 接著一位穿红衣服的李敖“粉丝”也出现在笔者身旁,小伙子是江苏人,他告诉笔者名 叫沙拓,是江苏人,他很崇拜李敖,以前曾写过信给李敖。这次听说李敖到浙江来,他 特地赶过来想见偶像一面。他手上还拿著一本《沙孟海传》,想送给李敖先生。
下午 3 时 10 分左右,李敖一行驱车来到浙江博物馆,早在这里等候的浙江省文化厅 杨建新厅长便把李敖等迎进了浙博贵宾室。只见贵宾室內侧的一条长条会议桌上铺著一 块红丝绒布,上面摆放著《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工作人员一边將图打开一边向李敖 介绍:这幅传世之作是元代至正七年(1347 年),79 岁的著名画家黄公望以浙江富春 江为背景,为无用师和尚所作,歷经三年多时间,直到他 82 岁才完成。先后由无用师 和尚,著名画家沈周、董其昌收藏。1636 年董其昌將此画抵押给江苏宜兴收藏家吴志 正收藏,吴志正去世前將此画传给儿子吴之炬,吴之炬死后又將画传给儿子吴洪裕。吴 洪裕视此画为生命,爱不释手,在他 1607 年临终之际,竟嘱家人將此图投火焚以为殉。 其侄吴子文趁其不备將画从火中抢出,可惜画已烧成两半,前段较短,就是这幅《剩 山图》,后段较长,称《无用师卷》。《无用师卷》先由吴子文收藏,后经多次转手 於 1745 年被乾隆皇帝徵收入宫,中间还出现过真假顛倒的軼事。1925 年,转至北平故 宫博物院。1948 年被蒋介石派人运往臺湾,现藏於臺北故宫博物院。而重新装裱过的 前段《剩山图》则在康熙年间由王廷宾收藏,后经多次转手,被近代画家吴湖帆所得。 1956 年在浙江博物馆供职的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得知此画的踪跡后,多次前往上海 做吴湖帆先生的思想工作。经沙老精诚所致,吴老才依依不捨地將此画交给浙江博物馆 收藏,使浙江博物馆有了这件“镇馆之宝”。
李敖一边听介绍,一边欣赏这幅稀世珍宝。他俯下身子细看画面和题跋,並不时与 工作人员交流。当听说这幅画保存条件要求很高时,他对工作人员说 :“我屏住气不吐 出看行吗?”一时把工作人员也搞笑了。隨后,浙江博物馆还破例给李敖看了明代著名 书法家赵孟頫的行书《吴兴赋》,明代著名画家谢縉的《东原草堂图》、沈周的《湖山 佳趣图》、张宏的《西山爽气图》、徐渭的《墨笔葡萄图》,清代著名画家陈洪綬的《羲 之笼鹅图》、吴昌硕的《大石红梅图》和《鼎盛图》,清代著名书法家邓石如的草书联 这 9 件馆藏珍品,让“书画迷” 李敖驻足观赏了 1 个多小时,连茶也顾不上喝一口, 还嫌时间紧没看够。最后他挥笔题写了“目不暇接,拜观不及”8 个大字,依依不捨地 离开了浙江博物馆。
游览岳庙、灵隱和西湖
从浙江博物馆出来去岳庙的路上,李敖顺便去参拜孤山西侧的秋瑾墓,他称讚秋瑾 是“女中豪杰,民族英雄”。陪同人员告诉他西泠桥那边还有苏小小墓,他边开玩笑边 感叹道:“西湖真是太美了,埋葬在此地也是一种福份。不知道等我身后,杭州市能不 能在西湖边给我一小块墓地?!”
车到岳庙时,时任杭州市委副书记叶明已经在庙前迎候了,接过礼仪小姐的鲜花, 李敖一行便在叶明的陪同下走进岳庙,先瞻仰了大殿里的岳飞塑像,然后在“精忠报国” 的碑墙前停留。他问讲解员:“为什么上面写的是‘精忠报国’而不是‘尽忠报国’?” 讲解员答:“岳飞背上被岳母刺的是‘尽忠报国’,后来宋高宗赵构为表彰岳飞的卓著 战功,赐了一面‘精忠报国’的旗帜给他,‘尽忠报国’就被大家改成‘精忠报国’了。” 李敖听后点头赞许。接著李敖一行来到秦檜等奸臣的跪像前,对岳飞被秦檜等人陷害內 幕,他曾作过研究。他深沉地说:“岳飞是大元帅,也就是现在的‘五星上將’。岳飞 被秦檜抓起来时,另一位大元帅、也是岳飞的好友韩世忠去问相当於现在內阁总理的秦檜,‘你们凭什么罪抓他?’秦檜说,‘莫须有。’我们一般人都以为‘莫须有’就是 没有的意思,这是错误的解释。我专门查过 20 多篇宋朝人写的文章,上面的‘莫须有’ 三个字都不是连著的,而是‘莫须•有’。‘莫须’就是等一等,‘有’就是会有的。 所以后来岳飞是以‘指斥乘舆’的罪名被处死的。这个罪名是什么呢?就是指责駡皇帝 的马车,你责駡皇帝的马车,不就是侮辱皇帝吗?当然要被处死。其實,這個罪名也是 秦檜等人強加到岳飛頭上的。” 李敖說罷冷冷地看了秦檜的跪像一眼,要不是身邊圍 著許多人,筆者想憑他的個性肯定會朝秦檜跪像上狠啐一口的。
從岳廟出來時,已經是下午 5 時許,天下著細雨且有點暗了。李敖一行匆匆上車又 朝靈隱寺趕去,在靈隱寺門口受到靈隱寺住持光泉大師的歡迎,陪他參觀了大雄寶殿等 佛殿。李敖一邊聽住持介紹靈隱寺的歷史,一邊觀賞精美的佛像和許多匾額、楹聯。在 靈隱寺藏經樓前,飽讀詩書的李敖沒有進去,包括在其他佛殿內也沒有燒香拜佛,他解 釋是因為中午喝酒了。不過他相信心誠則靈,這次來靈隱寺收穫還是很大的。
告別了靈隱寺,李敖一行在葉明的陪同下又驅車來到中山公園的遊船碼頭,乘上了 一艘早已等候在那裡的畫舫,開始暢遊西湖。他站在船頭上,揮動雙手向許多“粉絲” 和遊客告別。隨後,畫舫緩緩向阮公墩、小瀛洲、三潭印月遊去,李敖一邊欣賞著西湖 的美景,一邊吟誦著宋代杭州大守蘇東坡“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 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詩篇,並在船上觀看了越劇《梁祝》片斷,品賞了杭州 的美味。可以說,一家人的心情都非常好。
父子舉行媒體記者見面會
當天晚上 20 時,李敖和兒子李戡還在西湖國賓館會見廳舉行媒體記者見面會,接 受來自北京、上海、浙江、香港、臺灣數十位元媒體記者的採訪,回答了記者們提出的 許多問題。李敖風趣地對記者說:“我今年 75 歲了,世界男高音帕瓦羅蒂跟我同歲, 他已經作古了,我還活著;但我畢竟老了,耳背聽覺不好,腦子反應慢了,請大家原諒。” 筆者請李敖談談他對浙江的印象,他不假思索地說:“我在臺灣住了 61 年,回祖國大 陸兩次只有 12 天,其中在杭州住一天。我這次到浙江不是來看人的,也不是給人看的, 而是偷偷摸摸來看一幅《富春山居圖•剩山圖》。我實在喜歡杭州,但我不像康有為, 他在西湖邊有自己的別墅。割據湖山少許,我想長久有個地方在西湖,西湖應該留一個 墳地給我,最好放在蘇小小墓的旁邊。”
見面會中間,李敖也像他以往的習慣一樣,開口涮了臺灣女作家龍應台和大陸青年 作家韓寒幾句。還拿出他的新書《陽痿美國》向記者們作幽默介紹,大大活躍了現場的 氣氛,歡笑聲和掌聲此起彼伏。
李戡則回答了記者們提出有關他與父親的關係及對韓寒的看法。有記者問:“你馬 上就要到北大讀書了,你是願意做李戡還是做李敖的兒子?” 李戡回答說:“美國有 個最有錢的人叫比爾•蓋茨,他大學沒畢業就繼承了父親給他的一大筆財產。成功的人 有兩種,一種是貧苦出身靠自己的,另一種是先天借助了家庭的條件,又通過自己努力 而成功的。我很幸運有這樣一個父親,我會發揚他,並成為他的接班人。” 李戡的回 答得也很精彩,博得了一陣熱烈掌聲。
8 月 31 日上午 10 時許,李敖一行再度來到杭州火車站,準備乘動車返滬,他和女 兒李諶從上海乘飛機回臺北,夫人王志慧則陪同兒子李戡去北京大學報到。李敖此次來 浙江前,曾表示這可能是他最後一次回祖國大陸了。但來過浙江特別是遊覽過杭州西湖 後,他悄悄跟陪同他的風凰衛視總裁劉長樂講了兩次:“杭州這個地方真好!”在即將 登上“和諧號”動車時,他對前去車站送行的浙江省台辦主任裘小玲和媒體記者留下一 句歐陽修的詩:“何日君再來?”這也許是李敖在問自己,或許是我們在問李敖。 沒想到在 8 年之後,李敖先生的浙江此次之行成了一段追憶。我們只能帶著沉痛悼念的 的心情,願他在另一個世界裡安息。
人物名片:李敖,1935 年 4 月 25 日生於哈爾濱,祖籍在吉林省扶餘縣,兒時在北京、 上海生活學習過,解放前隨父母去臺灣。現為著名作家、歷史學家、文化學者、時事批 評家,著有《李敖大全集》、《李敖五十年》、《李敖智慧書》等上百部著作。其中, 2000 年 1 月他的長篇小說《北京法源寺》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因其文筆犀利、批判色彩濃厚,嬉笑怒駡皆成文章,得罪了臺灣當局和一些人。1971 年 3 月 19 日臺灣當局 以“預備以非法之方法顛覆政府罪”判處李敖 10 年徒刑,後遇蔣介石去世改為 8 年 6 個月。1981 年 8 月李敖因與蕭孟能的財務糾紛受陷害再次被捕入獄,獲刑 6 個月,但 是出獄後反訴蕭孟能致使蕭受通緝不敢再回臺灣。他曾參選過臺灣地區領導人,還當選 過臺灣地區民意代表,並主張海峽兩岸統一和實行“一國兩制”,一貫反對“台獨”和 臺灣向美軍購。曾於 2005 年 9 月以“神州文化之旅”名義訪問大陸,在北大、清華、 復旦 3 所頂尖高校發表演講。曾在香港鳳凰衛視主持過《李敖笑傲江湖》和《李敖有話 說》等節目,深受兩岸觀眾的喜愛,李敖也為許多大陸觀眾和讀者所熟悉與熱捧。
(徐忠友 / 杭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