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走進古寨府

張先林

  古寨獨山我去過無數次,可每次也總是來去匆匆,或淡然一瞥或偶一回眸,或陪朋 友拍拍照而已。而今想寫一本《古鎮鄉愁》,和友人再次走進古寨。能細細地解讀這裡 的歷史,遊覽文化古跡、歷史遺址,慢慢的品賞神秘又傳奇的故事。

  獨山,遠遠躲進浙西南的崇山峻嶺疊起的褶皺裡,它是烏溪江上游這爬得很遠的藤 蔓上綴著的一粒珠子。撥開林木蔥蘢的掩映,我看見了獨山寨歷史的眼睛。光陰總是倏 忽而過,但它沒有忘記在青山綠水間留下自已的痕跡。我的雙手又一次輕輕地推開了獨 山古寨歷史的縫隙,走進了古寨。

  當陽光穿越在天馬山腰時,我們在遂昌縣焦灘鄉獨山大橋頭下車,沿溪便是天馬山, 在獨山村西側,以狀如“天馬行空”而得名。山之西麓,下臨深潭,石壁如削,有小赤 壁、棲靈岩、石樓、石戶、石天窗、鑽雲磴、武夷洞、仙梯石、棋盤石、仙人濯足石、 青霞崗、釣魚臺等自然景觀,山水相映,宛如仙境。在四百年前明朝,遂昌縣縣令湯顯 祖遊覽天馬山時,作詩雲:“棲靈岩下碧泉分,石戶天窗時出雲。夜踏仙梯滿霞氣,海 光初映武夷君。”讚美天馬山勝絕萬狀。其中,天馬山麓的摩崖題刻:“棲靈岩”三字, 天骨開張,意態奇逸,深得魏碑《石門銘》體貌,藝術價值極高。

  我們沿石梯而上,山路曲折盤旋,一級級的 石階延伸到山頂。走了二十幾分鐘終於爬上天馬 山頂。整個古寨映入眼前,其實也就幾百人口的 小村,一邊靠山,一邊是天馬山,天馬山前是烏 溪江。站在山頂眺望獨山的另一座山,“青城 山”,距獨山村五百米,風景絕勝。《光緒•遂 昌縣誌》載:“石壁萬仞、瀑布飛瀉如練。初不 通人跡,惟樵者捫崖而上。上有廣穀,龍井三泓 及相公岩、玉女峰、芙蓉峰。”山光水色,如臨 仙境。蘭溪名士徐應亨、詩人朱應鐘和釋縉良, 都留下了許多膾灸人口的詩文,為青城山的自然 風光增添了人文神韻。而湯顯祖也為《青城山》 寫下了絕句:“萬仞飛泉掛石龍,青城如霧洗芙蓉;自非仙令鳴琴出,誰闞秋窗玉女峰。”

  歲月巳逝山依存,一代仙令離我們巳是幾百年之久,而湯顯祖遊獨山卻成為佳活, 流傳至今。1988 年,遂昌縣湯顯祖研究會為紀念湯顯祖與獨山葉氏之交誼,在天馬山 頂和嶺腳建《遺愛亭》,並撰制《天馬山遺愛亭記》匾額,懸於亭中,供遊人流覽。 下了天馬山,我們來到南譙樓(又稱寨門),在獨山村口。明嘉靖二十年(1541 年) 由葉憲修建,至今已有 452 年歷史。寨門前部石券門,厚 65 釐米,面闊 4.17 米,進深 3.98 米,中部通道寬二米。後部系木質層樓,四柱支持,樓上開啟一窗,謂“譙樓”, 供人看守。譙樓視線開闊,可眺望遠處。樓內有題聯曰:“德義相先,庶可廣一方之化; 裡仁為美,還教聚萬姓之歡”。譙樓下面是小溪溝,據傳當年強盜滅村就是從此溝攻進 寨內的。

  沿村小溪而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獨山石牌坊”,在獨山村東南隅。建于明隆 慶三年(1569 年)三月。系花崗岩雕鑿仿木構件拼搭。三間、四柱、五樓。重簷歇山 頂式,翼角起翹,脊飾吻獸。台基進深框 6.40 米,面闊 11.60 米,四柱均有抱鼓石前 後擁扶。最高樓豎“敕音”二字額,次兩樓置雲圖額。明、次間上、中、下疊三枋。明 間上枋作“雙龍搶珠”浮雕,次間大額枋題“洊膺天寵”四字,為縣令池浴德書。小額枋署“封工部營繕司,署員外郎事,主事葉弘淵,由子以蕃貴立。”即此坊因葉以蕃生 前為朝廷郎官,隆慶帝即位,其父弘淵仍然享有子貴之誥封。“洊膺天寵”即再次受到 天子恩寵之意。下枋為剔空石雕雙獅搶球圖、瑞獸、卷雲等。鐫雕工藝精湛。

  沿街而行,村寨中許多明代的房屋遺址猶存。由南向北延伸,便是明代一條街,長 約二百米,寬約三米。路面由石板和鵝卵石鋪砌而成。街坊民居佈局儼然有序,建築風 格獨特,古色古香。

  傳說獨山村有古井七口,今存三口。正統古井,明正統九年(1444年),朱叔明置。 隆慶古井,明隆慶元年(1576 年)葉氏置。井深三米,井水充盈不涸,井圈花崗石, 呈圓型,內圓直徑 43 釐米,外圓直徑 57 釐米,高 47 釐米。自右而左鐫刻“孤松清泉 四字,每字八釐米見方,書法秀挺。另鐫橫署六小字,“隆慶元年冬立”。此井址乃葉 以蕃家族房地。另有 1984 年在天馬山東麓發掘的明代末名古井。其井壁結構與正統古 井相仿。

  寨中葉氏宗祠、葆守祠、財神廟是造型精緻的典型古代建築。葉氏宗祠,在獨山村 北端村口。始建於明代,清康熙年間重修。三進三開間。硬山頂,封火山牆、屋面板瓦 合鋪。石庫大門、磨磚門牆,歇山造頂,魚吻頂脊,翼角起翹,門額磚雕“葉氏宗祠”, 大門前平臺置石雕獅子,平臺兩側有青石旗杆墩,祠宇第一進為戲臺和廂房,第二進為 “報本堂”大廳,方形石柱,特顯建築雄偉,第三進為“享堂”,供奉祖先牌位。進間 兩天井,皆用條石鋪砌。門前圍牆拱衛,正前花格照牆,南北兩側券頂門牆。祠宇建築 雄偉、氣派。

  葆守祠,在葉氏大宗祠左側,始建於元末明初。三進三開間,規模略小於葉氏宗祠, 建築考究。第一進已圮,改修月洞門。按理說,一個村子裡一族只建一個祠堂,但獨山 村的葉氏宗祠邊卻緊鄰著一個“葆守祠”,據說也是葉氏先人的,而且只供奉一個牌位,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它是專為丫環“帶姐”造的。它流傳著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據 說古寨在一次強盜滅村時,葉氏員外全家被殺,僅剩四歲的小主人和丫環,員外臨終把 小主人託付給丫環。自強盜滅村後,葉氏家巳十分敗落。從此,丫環終身不嫁,把小主 人視為親生,照料得無微不至,自已吃苦耐勞,十幾年不為自已新添一件衣服,總是破 了補,補了穿,三餐飯不是吃小主人吃剩的,便是偷偷的一人吃點野菜充饑,新衣、好 菜好飯都讓給小主人,但她在學業上對小主人非常嚴厲,不許他出半點差錯。村上鄉民 都被丫環的行為感動,都親熱地稱呼丫環做“大姐”,小主人也很尊敬她,親熱地喚她 為“帶姐”。(直到現在當地還有人叫母親為帶姐)後來小主人終於考中狀元,可回到 家時,帶姐終因勞累過度去世。小主人十分悲痛,便以兒子身份特意在葉氏大宗祠左側 建立葆守祠供奉帶姐牌位。

  走進獨山古寨,彷彿四百年前古寨的輝煌又在眼前,感受到夕日“獨山府”的繁榮 景象。鄉文化員小方、村長小羅給我們介紹了古寨歷史:“約南宋孝宗時(1163-1190), 尚書左丞相葉夢得曾孫葉巒,自松陽古市卯山遷居獨山,始成村落。這裡曾經高官成群, 村塞興旺,有“城內一千、城外八百”的傳說。明嘉靖間,葉以蕃殿試中二甲十九名進 士,官居工部員外郎。一時文風卓盛,名士輩出,勝跡日辟,村容壯大,有“獨山府” 之稱。使我們對古寨有了更深層的瞭解。而小方、小羅講的《馬粥先生》、《丫環帶姐》、 《周頓清大鬧獨山府》的傳說故事……使古寨更具神秘。獨山古寨這個小小的村落,巳 於1991年十月被列為浙江省的文化保護單位,而保護物件小到村級的全省也僅有三家。 這片神奇的土地,經過幾百年歲月的洗刷,各處的建築逐漸變得滄桑斑駁,而其氣魄變 得越來越吸引著人們,其基本格局依然還是明代前流行的“祠宅合一”的建築體系的複 製。這種以宗祠為中心的建築體系能夠如此恒穩地流傳下來,不由得令人歎為觀止!風 光秀麗壯美的獨山古寨,當年人們結寨自固,為防盜禦匪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幾百年沉 靜的歲月中,如今的獨山古寨仍然以她特有的魅力,吸引著人們,欣賞山水美景。這是 一個尚待開發的旅遊資源。或許,她終會成為絕佳的旅遊勝地。那無邊的風光景致和深 沉的歷史典故、民間傳說、文化古跡、歷史遺址構成了獨山文化之魂,給予獨山小村深 厚的文化底蘊是非常值得人們去享受和探究的。

( 張先林 / 遂昌 )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