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繁體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陳雲來種糧種田種夢想

章 咸

  六年前,四十九歲的他還是鎮裡的一名護林員;六年後,他成了遠近聞名的種糧大 戶。人到中年,重新回到田間地頭,過起“面朝黃土背朝天,朝朝暮暮不得閒”的苦日 子。
他是陳雲來,寧溪五部村村民,一個執著於種田的人。
護林員轉身變“莊稼漢”
  「多插立夏秧,穀子收滿倉」,眼下正是單季水稻播種的季節。六月四日,筆者在 甯溪五部村的田間看到了陳雲來,他正彎著腰在插秧,一邊扯著嗓門指揮稻田裡的幫 工。
  陳雲來今年五十五歲,個子不高,連續幾天的早出晚歸讓這位“莊稼漢”疲憊不堪, 雙眼佈滿血絲,眼袋愈發明顯,黝黑的皮膚被曬得黑裡透紅。現在的他已然是一個地地 道道的農民。
  跟筆者聊起身份角色的轉變,陳雲來娓娓道來。2012 年清明期間,時任寧溪鎮護 林員的陳雲來在值班時,林特站站長葉建國隨口說了一句:“雲來,你村裡那 150 畝地 現在全都荒廢了,很可惜,如果搞點什麼東西種種肯定不錯。”原本一句不經意的話, 卻讓陳雲來心潮澎湃,他覺得這個提議值得一試。
  可不想回家一商量,老婆卻不樂意,“種田太辛苦,要種你去種!”老婆的反對于 情於理,但是這並沒有讓陳雲來打退堂鼓。“她越反對我就偏要試試。”陳雲來的倔脾 氣一上來,誰也攔不住。說幹就幹,接下去的幾天,陳雲來在村裡挨家挨戶地問詢,將 外出打工或者不願種植的農戶家的田地都流轉過來。第一年他就在村裡承包了五十多畝 地,再一次扛起了鋤頭,開始自己的農民職業。
  看到陳雲來每天蹲守在田間,老婆吳荷琴坐不住了。幾次勸說無果後,她死了心, 索性自己也卷起褲腳,一腳踏進了泥水田。“現在政府對農民的扶持政策越來越好,種 田一年也有不錯的收入,蠻好的。”從反對、到心疼最後到支持,吳荷琴的態度隨著陳 雲來種田規模的擴大悄然改變。
  這一堅持就是六個年頭,一年365天,陳雲來大多數時間都在田間忙著播種、施肥、 收穫。他承包的土地面積從五十多畝增加到了三百多畝,範圍從五部村擴展到前洋、方 家嶴等村。

大家圍坐一圈吃午飯
  昔日的門外漢如今成田間的行家裡手在外行人看來,無論是春播,或是夏收,種田 基本沒有太多技術含量,無非就是農民在田裡賣力幹。只要有力氣、身體好、能吃苦, 再加上天公作美,就會有不錯的收成。
  但這一套流程在陳雲來看來,並非如此簡單。在成為護林員以前,陳雲來也種過地, 但那時頂多算半職業,遠沒有成為行家裡手。重新扛起鋤頭的他經過這些年的摸索,在 水稻種植方面越來越有心得。
  雖說種田是靠天吃飯,惡劣的氣候會極大的影響糧食產量,但是良好的田間管理, 豐富的種植經驗也是糧食穩產高產的有力保障。“水稻要想取得好的收成,關鍵是施肥 和病蟲害防治。”一說起水稻種植,陳雲來侃侃而談,秧苗插好半個月內一定要施肥, 這能使水稻長得快,在病蟲害高發時節,谷穗已黃亮,蟲就吃得少;相反谷穗嫩綠時, 蟲就吃得多。由於錯開了病蟲害的高發期,陳雲來的用藥量少之又少,既節約了種植成 本,安全上更有保障。
  剛開始陳雲來以單季水稻為主,這單一的種植模式導致最直接的結果是賺不到錢, 而且土地利用率不高。在徵詢了相關農技專家後,2013 年,陳雲來改變了種植策略, 把原來單季水稻改種雙季水稻,還引進了產量高、口感好的質優十八號。同時增種毛豆、 玉米、番薯、土豆、小麥等農作物,有效地提高了土地使用率。
  陳雲來的種植經驗不僅甜了自己,也讓周邊農戶跟著受益。由於很多留守村民捨不 得家裡的農田,村裡不少老人還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的田園生活。「雲來耕田我們 也耕田,雲來播種我們也播種,跟著他准沒錯」。七十歲的陳米法微笑著說。陳雲來心 裡清楚,與土地打了大半輩子交道的這些老人內心充滿著對土地的眷戀,看著農田荒廢 心裡會難受。考慮到這些老人割捨不了種田情結,但他們又力不從心,陳雲來就義務為 他們提供育苗、耕田、播種、施肥等類似“保姆式”的田間服務。“雲來,人好,沒得 說!”

周邊農戶對陳雲來的讚美也從不吝嗇
  機器插秧。一心執著種田
  看著自己育好的秧苗,陳雲來滿心歡喜。
  人力插秧。
  加工大米。
  陳雲來家祖祖輩輩都農民出身,家境並不富裕。2012 年,陳雲來把全部的家當都 投入到田間,最後發現資金還不夠,於是又向銀行貸了十萬元。這一筆錢解了他的燃眉 之急。“現在國家農業扶持政策多,像我們種糧大戶不需要擔保,也可以貸款。”陳雲 來深有感觸。
  雖然資金不是大問題,但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第二年,我區正值五 十年不遇的大旱災,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而且一直持續了四十多天。這著實讓陳 雲來操碎了心。
  眼看著稻田裡的水逐漸乾涸,土地開裂,稻葉開始發黃。該用的設施都用上了,該 想的辦法都想了,但其中的三畝水稻還是顆粒無收。在最困難的時候,寧溪鎮黨委政府 向他伸出了援手,這增加了陳雲來種田的信心,他咬緊牙關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
  甯溪地處黃岩西部山區,農戶知識層次偏低,市場拓寬意識不高,農產品產量高一 些,就經常出現滯銷情況。去年陳雲來種了十多畝的毛豆,結果就賣了一萬元多點錢。 “那時我們運了一車到城區農貿市場,結果沒人要又運了回來。”吳荷琴回憶說,還好 鎮裡瞭解情況後,立即幫忙聯繫區農辦,通過農民信箱、互聯網等管道發佈銷售資訊, 減少了經濟損失。
  種田風生水起的背後,陳雲來也有一塊“心病”,就是年輕人都不願幹,特別是農 忙時節,找幫工很難。今年八十二歲的鐘小江和七十九歲的鄭倫海從 2012 年開始就幫 陳雲來一起打理田間農活,他們腿腳靈活、幹活利索。
  “下階段有農田整修計畫,水渠和機耕道修起來就可以使用機器耕作,這樣一來高 效很多,也不用為人力發愁,相信產量也會增加。”陳雲來告訴筆者,他還憧憬著他的 大米、蔬菜等作物,順利搭乘農村電商之路,賣得更快更遠。
  陳雲來的骨子裡透著韌勁,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他總能保持良好的心態,安然地度 過一個又一個難關。

j02-1

( 章咸 / 黃岩 )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