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於本会 《台浙天地》 友站连结 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 繁体中文 联络我们  
浙江省旅台湾同乡联谊总会
     

绿 豆 腐

朱育新

   夏日,夕阳的余辉涂抹著城边林荫道上的树梢。隨著人们休閒的脚步,生活的节奏 变得轻鬆、舒缓。突地,广场边冷饮摊上吹来一阵青草味。我一惊,啊 ! 多熟悉的绿色 食品,终於见到了多年未见的绿豆腐。

   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正值“文革”时期,我们姐弟三人无学可上,呆在老家 山村里。那时物资相当匱乏,市场又十分不稳定,加之母亲工资又低,我们过著十分清 苦的生活。有一天,我们到邻村小姨婆家走亲戚,小姨婆也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招待我 们,觉得很过意不去。於是当天下午叫小姨公上山採来一种叫“豆腐柴”的叶子,有满 满的一麻袋哟。

    当地土名叫豆腐柴,学名也是如此叫法。系多年生灌木,生山坡林下或林缘,幼枝 有柔毛。叶卵状披针形,揉揉有青草味。聚伞花序组成顶生塔形的圆锥花序,花萼杯状, 绿色。果酱色,球形。其嫩枝、叶柔软多汁,內含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天然食用果胶、 蛋白质、纤维素和维生素等。

   当晚,天空高掛一轮明月,在皎洁的月光下,小姨婆和小姨公制成一种叫绿豆腐的 食品,让我们品尝。此时,我见此物顏如翡翠,质感晶莹,状似果冻,闻气味,有清香 之感。食之劲道爽口,满口生香,让我们大饱口福。

    坐在一旁的小姨公见我们姐弟仨个吃得津津有味,便向我们介绍说,绿豆腐不仅仅 是一件美食,其实它还是药食同源之物,有清热泻火、消肿解毒和消暑解暑之功效,是 盛夏防暑降温的佳品。

   小姨公的夸口,让我们听得乐不可支,天底下竟有这么好的东西,让我们兴奋的一 夜睡不好觉。

   回到家中,我老是惦记著自己也做绿豆腐,好好品尝一顿。於是向姐姐和妹妹提议, 並自告奋勇到山上去採摘豆腐柴的叶子。

   製作绿豆腐首先要將豆腐柴的叶子清洗沥水,放入木盆,用手不断搓揉,直至叶子 揉烂,汁液基本都揉出。接著是过滤,加入清水,用纱布把叶渣拧出。在过滤好的汁液 中,缓缓加入浓草木灰水,並不停地搅拌,感到越来越稠,原来是一汪碧潭般的绿饮便 凝结成青绿色的冻状物质。这样,绿豆腐就做成功了。用刀切成方块,盛入盘中待用。

   绿豆腐的吃法有多种,首先是用白糖拌和著吃,其青草味特浓;之后加入盐、醋、 辣椒、蒜泥等佐料凉拌食用,又觉得清香扑鼻;后来,我们又试著煮熟吃,汤里加点薑 丝、辣椒和酱油,则口感鲜嫩、爽滑而带著清香。

    现在想来,假如当年家里有冰箱,把凉拌的绿豆腐放入冰箱冷藏一下,或许口感更 棒。那时,我家隔壁住著一对母子,母亲是我的堂伯母,已年过七旬,儿子是我的堂兄, 家里非常穷。那天,堂伯母高烧不退,臥床不起,连看病的钱都没有,只好在家熬著。 我们端了一大碗绿豆腐给她吃,第二天傍晚居然好起来了,还会下地走动,让我们嘖嘖 称奇。

   在与眼前这位绿豆腐的主人攀谈中,我瞭解到,如今会去做绿豆腐的农户越来越稀 少了,绿豆腐也就越来越罕见了。而今人们眾口一词,感概生活水准的提高,追忆著过 去年代的商品匱乏——除了一点遗憾,蜂拥的食品渐渐地麻木了人们的味蕾,丰富的大 餐似乎不及多年前的一个红薯,一块绿豆腐来的香甜。

    我借与绿豆腐摊的主人攀谈的时候,细细品味著绿豆腐的清香,心里如品尝著陈年 老窖,醇香到了心窝。那久违了的故乡,那童年深沉的回忆,久久地縈绕在我的心头。

(朱育新╱遂昌县)


回本期目录    《台浙天地》总目录

浙江省旅台湾同乡联谊总会 会址:108台北市万华区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楼
发行人兼社长:胡李世美 总编辑:留问政 联络秘书:徐薇蕙
电话:(02)23045561 传真:(02)2302-0435
深圳联络主任:寧松林 电话:+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