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端午辟邪除毒最初萌芽於民間的巫術、巫醫活動。夏曆五 月初五的端午,古俗忌為“惡日”。因為從時令上看,盛夏即將來臨,百蟲滋生,疾病 流行,易發瘟疫(傳染病)。所以早在 2500 年前的春秋時代,防疫禳災成為端午節俗 的主要內容。端午有除“五毒”的說法。所謂“五毒”,即民間所指的五種毒:蠍子、 蜈蚣、壁虎、蟾蜍和蛇。以後又慢慢延伸到節日更為豐富多彩的驅除厭解習俗。
蘭湯沐芳華:蘭是一種香草,分澤蘭和佩蘭兩種,都是中草藥。前者功能活血祛瘀, 後者解暑化濕。古人早有以此煎湯沐浴的習俗,沐蘭湯就是端午的一大習俗:是日“煎 蘭劃湯沐浴以祛病。”屈原的《楚辭》中即有“浴蘭湯兮沐芳華”的句子。唐·韓鄂《歲 華紀麗》雲:“端午,角黍之秋,浴蘭三月”。注釋說,“午日以蘭湯沐浴。”從俗信 的角度來看,是為除病驅瘟;從科學的角度看,則可收衛生保健之效。
天師騎艾虎:端午以艾驅毒之俗,古代典籍早有記載: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五 月五……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祉毒氣”。艾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一定的醫 療價值。我們古代常以艾佐助針灸,收效甚好。還用艾葉在室內煨燒,有著辟穢、消毒、 殺蟲害的功效。現代藥物學也告訴我們,艾內服有營血、祛痰及消炎作用。端午桂艾以 祉毒氣的習俗,正是建立在其一定的醫療作用基礎上的。
在民間,早有“五月五日午,天師騎艾虎”的傳說。宋·陳元靚《歲時廣記·畫天師》 引《歲時雜記》說:宋代的端午節,京都的人除畫天師像販賣外,又作泥塑張天師像, 以艾為須,以蒜作拳,置於門上,稱“天師艾”。艾虎,有的是用艾枝艾葉編成的,有 的則是布帛剪成的老虎上粘艾葉。我國古代視虎為神獸,俗以為可以鎮祟辟邪。我們寧 波人就有張貼“端午老虎”的習俗。在閨閣中有用綾羅製成的小虎懸於釵頭,故古詩有 “玉燕釵頭艾虎輕”之句。艾還被製成飲食和服飾以充節物:有“艾酒”、“艾糕”和“艾 衣”(午時采艾葉和棉著衣)等,這些均含辟邪解毒之意。
蒲劍斬百邪:菖蒲,中草藥,是仲夏時品,端午節物。一是浸制藥酒飲用之俗。蒲 酒也叫菖蒲酒、菖華酒、蒲觴。菖蒲,又叫水菖蒲,天南星植物,含芳香油,全株氣味 清香,根葉均可入藥。外用能驅菌殺蟲,內服則有清涼、健胃、驅風、提神等作用。據 醫典記載:“菖蒲之治風寒濕痹,咳逆上氣,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竊,明耳目,出聲 音……久服輕身,不忘為迷惑,延年,益心智,高志不老。”(《本草經》)二是懸於 門首。最簡單的是折幾枝來懸掛,講究些的則有蒲劍、蒲人、蒲龍等。唐·李鹹用有詩雲: “柳眉低帶泣,蒲劍銳初抽。”舊時民間以蒲劍為端午厭騰之物,懸掛在門口,謂之“蒲 劍斬百邪”!在吳越地區還流傳著一則民間故事:
一年大旱,田園荒蕪,草木皆枯。五月四日那天,一位窮得叮噹響的秀英小娘子呆 呆地在想:明天是端午節,又是我和我丈夫的生日,拿什麼東西來慶賀呢?突然看見園 子裡公公種的藥草——菖蒲,青翠碧綠,隨風還送來陣陣清香,何不挖幾棵來充喜呢? 於是就挖了幾棵洗淨後掛在大門上,還寫了四句打油詩:明日端午樣樣無 / 只在門口掛 菖蒲/菖蒲去邪福進門/人健人和錢財多。可禍不單行,這年村裡發瘟疫,死了許多人, 只有秀英家人人康健。第二年端午前,家家門口都學著掛起菖蒲,她公公種的菖蒲,生 意特別好,嫌了不少錢——傳說端午門口掛菖蒲的習俗由此而來!
雄黃酒解毒:雄黃是含硫化砷的礦物,難溶于水,稍溶於酒。雄黃酒是端午節又一 傳統節物。李自珍《本草綱目》稱:雄黃味辛溫有毒,具有解蟲蛇毒、燥溫、殺蟲、驅 痰等功效,主治百蟲毒、蛇虺毒。在端午,雄黃酒除飲用驅瘟避毒之外,又可以塗抹小 兒面頰耳鼻,或揮灑牆壁床帳,以避五毒。用雄酒抹小兒頰耳鼻稱“畫額”,是很有特 色的一項儀俗。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
避邪除五毒 金建楷
猛虎(“王”字似虎的額紋,又,虎為獸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鎮邪。
“佩掛芸香袋”習俗,在寧波及浙江地區頗為流行。將芸香縫合錦囊中,繡出飛禽 走獸神物人形,小巧玲瓏,栩栩可親。其作用“一石三鳥”:辟邪、避蛇蟲、馨傳“龍 人”德行!
在寧波地區還有一樣很有地方特色的避邪防疫的食俗,叫吃“五黃六白”:黃瓜、 蛋黃、黃魚、黃鱔、黃蛤稱“五黃”;豆腐、茭白、小白菜、白條魚、白斬雞、白切豬 肉叫“六白”。寧波人還有一句諺語:“五月五,買條黃魚過端午。”屆時“陸龍兄弟” 特供鮮曝大黃魚及冰鮮大黃魚,喚醒您“味覺記憶中的一道金色。”
端午節驅瘟避邪的種種習俗相沿,實在是一次夏季愛國衛生活動。廣議地說,反腐 倡廉之舉也應屬此列,它也反映了我們中華民族一貫宣導揚正辟邪的傳統美德!
( 金建楷╱寧波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