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香菇達人劉世祥先生

毛榮耀

  大我二歲的景寧中學初三五十五屆乙班老同學--劉世祥,從童年起,就在每年暑假寒假都隨父親到江西香菇寮學習生產香菇的最古老的技藝--砍花法,他的腦子呈滿老古的香菇山文化:香菇山詩詞、香菇楹聯、香菇山故事、香菇山的山歌等,在景寧他就是一個最傳統的香菇砍花技藝的傳承人。
  雞年春節將到來的一個晚上,筆者上門來訪這位年已八旬的老同學、老同事,本縣香菇生產最權威的本鄉本土的技術專家。
  關於香菇生產最大古老的技藝--砍花法。他對我說了整整一個晚上(約二個多小時後)才結束這次採訪。
  他說“在原木上用斧頭砍以疤痕,利用自然孢子接種栽培香菇的技術,稱為砍花製菇。令人驚奇的是發明這一技術的卻是一位叫吳三的農民,後人尊稱為吳三公。吳三公世居深山密林,以狩獵和耕種為生,無意中,吳三公發現闊葉林之倒木皮層被刀斧砍過的疤痕會長出一種可以食用的菌菇,且多砍多出,少砍少出,不砍不出。發現這一自然現象後,吳三公通過反復實踐和研賽,總結了如何選擇場地、菇木種類、砍花、遮衣、倡花、驚檣、烘烤等一套合乎科學的人工栽培、管理和加工的方法。”
  龍、慶、景三縣是香菇的發源地,有悠久的人工栽培歷史。萬千菇民在長期、廣泛的實踐中使砍花法得到進一步完善與提高,並把這些實踐經驗提純出許多頗富科學性的諺語流傳下來。諸如:“山場陽,香蕈花又香;山場陰,香蕈薄又輕”,山地光又實,香蕈多又密;山地蓬又鬆,十牆九是空。”,“若要高山香菇多,米楮、紅栲、檀香、烏楓來當家;若要低山香菇多,杜英、烏于、楮柴、錐粟來當家。”“砍花老鴉叮,手藝還未精;砍花如水槽,香蕈保不牢;若砍戴帽花,力氣白白花;砍得兩邊伏,不愁沒香菇。”等,這些諺語不僅具有較高的科學性,也有助於提高“砍花法”的豐富內涵。
  砍花法的誕生,我香菇生產發生歷史性的轉折,生產區域不斷擴大,從農業菇農不斷增加。至宋嘉熙(1237~1240)之後,砍花法已遍布景寧縣、慶元縣和龍泉縣一帶,並且湧現出了許多以栽培香菇為業的菇居。明洪武元年(1368年),香菇栽培技術成為皇封專利後,產區進一步擴展到閩、桂、贛、皖、川、滇、陝、湘、貴等省,並通過史料傳播、僧侶交往等渠道,砍花法漂洋過海,遠播日本。數十種地方志對砍花法作了記載,日本人把這種栽培方式稱之為“鉈目法”。
  砍花法從發明應用於生產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作為一項栽培技術,砍花法延續時間之長,覆蓋面之廣,史料之豐富,這在世界農業科學史上是罕見的。砍花法的偉大成就,就在於它使深山老林中的“朽木”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開創了森林菌類產品利用之先河。
  砍花法栽培香菇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選菇山:菇山好壞是香菇栽培成敗的關鍵之一,選擇空氣流通,陰陽溫和的山腰地帶為菇山,有利於香菇怕熱喜涼的特性,可出菇多幾年。
  2.選菇木:菇木都是闊葉樹,大部分是殼斗科、樺木科,如:檀香、橄欖、米櫧、白皮櫧、化香、紅栲、楓樹、烏櫧等等。
  3.砍樹:砍伐時間一般選擇在樹葉發紅或落葉時,即立冬至來年立春期間砍樹,小雪、大雪、小寒、大寒期間為最適期。
  4.砍花:香菇的老法生產沒有菌種,依靠自然飛行的香菇孢子落在樹上生長,報水(砍放水口)、點花(砍花)是給樹木創造香菇孢子成活的條件,點花點得不好,孢子落在樹上也不會成活,重要技術就在點花上。
  5.遮衣:菇木喜歡陰涼,在菇木報水、點花以後要求有高陰、低陰和空陰,就是倒放菇水的地方有足夠的陰涼,菇民先用大的樹枝,後用小的樹枝樹葉,把菇木遮蓋起來,保持菇木與樹葉之間有一定的距離,這樣能保持菇木周身通風,容易接受自然孢子的掉落,也是保持菇木溫度和濕度的一種做法。砍花後,採用樹枝樹葉,蓋在樹木上防晒叫遮衣。到了第二、三年,菇木上的樹枝樹葉脫落,再補蓋一些遮衣物,能保證菇木不損壞。
  6.管菇(開衣、回衣、燥衣):到第三年開始出菇時把遮在菇木上邊的樹枝樹葉揭開叫開衣,清除菇木周圍的枯枝爛葉,雜草亂石進行管理。開衣後的第二年菇木叫當旺,是出菇最盛期,第三年叫二旺,第四年叫三旺。每一年經過冬春,自然出菇期後再次在菇上蓋上樹枝樹葉叫回衣,進行自然越夏防暑,到了冬天開始出菇季節又把菇水上的樹枝樹葉揭開管理叫燥衣。年年如此,反復進行。
  管菇的另一個重要工作是整山又叫裝山。就是清除菇山上的糟蹋香菇的飛禽走獸,比如:老鼠、松鼠、山雞、白魂等,菇民們自從做菇後,也就學得了一門捕捉鳥獸的好本領。
  7.採菇焙乾:採收香菇要適時,厚而嫩的菇,質量好、價格高。菌蓋攤平,大量散發孢子採收的是薄菇,質量差。菇民們對採收香菇很細心。採收香菇前要做好充分準備,備好簍、畚、焙籠、燒好木炭備用。採摘回來的要迅速攤在畚上焙乾,及時上焙,火要無煙,溫度適當,防止烘熟。烘至菇炳和菇蓋連接的部位堅硬時為乾燥,烘焙好的香菇金黃色,香味濃。
  如今,新的香菇栽培技術已經取代了砍花法這一古老的栽培技術,但對砍花法的研究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砍花法是我國勞動人民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中的一項偉大創舉,它是中華農業文化史上的一座豐碑,永載史冊。
  2006年六月,香菇砍花技藝列入景寧畬族自治縣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一月,香菇砍花技藝被列入麗水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2年六月,香菇砍花技藝被列入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他也被公布為景寧畬族自治縣香菇生產古老砍花法技術的傳承人。
  願這位我的老同志、老同事、老專家,健康長壽,家庭幸福。為繁榮畬族鄉經濟,繼續作出貢獻。

(毛榮耀╱景寧縣)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