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繁體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編纂《臺灣府誌》的浙江人

何有基

  據記載,自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臺灣首任知府蔣毓英編纂首部《臺灣府志》起,至1774年(乾隆二十九年)知府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刊行,前後九十年,編纂《臺灣府志》達六次之多,分別為蔣毓英的《蔣志》、高拱乾的《高志》、周元文的《周志》、劉良璧的《劉志》、範咸的《範志》、余文儀的《餘志》。其中,有三部《府志》為浙江賢達所編纂,他們是紹興人蔣毓英、余文儀,仁和(今杭州)人範咸。由此可見,浙江與臺灣一衣帶水,交往頻繁,浙江人對寶島的文化建設貢獻良多。
蔣毓英編纂首部《臺灣府志》
  蔣毓英,字集公,號集翁。出生浙江諸暨店口七裡村,其祖上是錦州府人。蔣氏系清代首任臺灣知府,首部《臺灣府志》編纂者。
  1678年(康熙十七年),蔣毓英任職福建泉州府。1683年8月,臺灣鄭氏集團歸降大清,使清實現了國家的統一。臺灣乃祖國大陸之門戶,海疆之重地,而“時能守台者,非集公不可”。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蔣毓英奉命由泉州府調任臺灣府,出任清治時期臺灣首任知府。
  蔣毓英上任後,見臺灣“井裡蕭條,哀鴻未複”。為此,蔣知府親臨臺地村寨,安撫百姓;減輕雜役,興辦農業;劃界分域,相土定賦;捐贈俸銀,創辦義學,振興文教;提倡孝悌,規範民俗等多項舉措。使臺灣在較短的時間裡,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在蔣毓英出任知府期間,他十分重視寶島的文化建設。1685年底,恰逢清政府通令全國纂修地方誌,以備大清“一統志”的采輯。於是,蔣毓英與諸羅縣令季麒光、鳳山縣令楊芳聲等合修《臺灣府志》。有道是方志為“博物之書”,“一方之全史”,其難度是不難想像的。首部《臺灣府志》(通稱《蔣志》)初稿於第二年完成,幾度修改,遂呈報台廈道。但《蔣志》未能及時刊刻,至1689年在蔣毓英調任大陸後,由其家屬在內地刊行。
  《蔣志》為綱目體,全書分:沿革、敘山、敘川、物產、風俗、歲時、戶口、官制、人物、古績等10卷,每卷立有數項支目。該志書的刊行,為後人瞭解臺灣社會、經濟、文化及民俗風情等提供了翔實的歷史資料;為探討海峽兩岸交流交往史提供了可靠的歷史依據。如:1413年(明永樂十一年),鄭和、馬歡(紹興籍通事)等下西洋途經臺灣海峽時,遇強颱風曾上臺島避風,才有今天臺灣的“三寶姜”、鄭和等飲水之用的“大井”等古跡留存。另外,《蔣志》載,鄭和船隊曾“三泊”臺地。那麼,還有兩次在什麼時間?留下什麼故事?亦值的史學家去作深一層的探究。
  蔣毓英在臺灣短短五年時間,但在當地老百姓心中卻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1687年,蔣毓英任滿將升任湖廣郵鹺道。據記載,對集公將調任的消息,“台人士惶惶若失,涉大洋反復懇求大吏告留,大吏獲准留任一年。去之日,攀轅走數十裡,送者至數千人……”由此,蔣毓英與臺灣同胞間的魚水之情,可見一斑。連橫在《臺灣通史》中稱蔣毓英為“一代良吏也”。時至今日,在台南仍有一方刻著“臺灣郡侯蔣公去思碑記”石碑古跡留存,足見蔣毓英對臺灣社會影響之深遠。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
范咸,字貞吉,號九池,又號浣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1723年(清雍正元年)進士,入翰林院。散館後,曾任左庶子,督學山西。1745年(乾隆十年)4月,出任巡視臺灣監察禦史。
在台期間,範咸認為:劉良璧的“《重修福建臺灣府志》體例繁瑣、科判冗雜,又有闕略,故而纂輯新志。”新志,逾一年後成書,稱《重修臺灣府志》,於1747年(乾隆十二年)刊行,通稱《範志》。志分:封域、規制、職官、賦役、典禮、學校、武備、人物、風俗、物產、雜記、藝文等十二綱,共二十五卷。並在志中各條目之後,加列“附考”欄,使內容更為豐富詳實。
據該志“海防·附考”載:“近海港口哨船可出入者,只鹿耳門,南路打鼓港,北路蚊港、笨港、淡水港、小雞籠……山后大洋,北有山名釣魚臺,可泊大船十餘;崇爻之薛坡蘭,可進舢板。”釣魚臺即釣魚島。早在清乾隆年間,釣魚島與鹿耳門、打鼓港、笨港、淡水港等列入海防要衝。那裡,可停泊大海船十餘條,說明該泊地之闊廣,常有軍民前往,其“軍事價值”是十分明顯的。由此,釣魚島自古以來屬於中國,又添了鐵證。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
  余文儀(1687-1782年),字叔子,號寶岡,浙江諸暨高湖沿人。歷任福建按察使、臺灣知府、刑部尚書等職。在詩詞、書法及醫學上造詣深厚。
  1737年(乾隆二年),余文儀為進士。1760年,由漳州知府轉任臺灣知府。在任上,他發現《高志》或者《劉志》都有“不備之處”,於是發起重修臺灣《府志》之念。自1762年始,他組織大規模續修《臺灣府志》工程。於第二年,《餘志》告成,使該志成為清治時期最後一部《臺灣府志》。
  1764年,余文儀任福建分巡臺灣道。同年,升任福建按察使。1766年,余文儀奉命前往臺灣平定“黃教事件”。1769年,以“身為大員未能臨陣督捕議罪”,降為補刑部陝西司員外郎。1770年,任刑部右侍郎。翌年,升任福建巡撫。1774年,余文儀在巡撫任上刊行《餘志》,總計26卷。在海防·附考欄,仍保留“山后大洋,北有山名釣魚臺,可泊大船十餘” 等重要內容。
  1776年,余文儀應召進京都任刑部尚書。第二年,以“老病乞休”,加太子少傅。歸裡之後,杜門不出。1782年病故。著有《嘉樹堂集》。《國史列傳》有傳記。

(何有基╱紹興市)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