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浙江省中部偏東,其東面臨大海,扼椒江往台州灣入海口的台州市,全市總面積9,411平方公里,現有總人口約560萬。台州全(大)市轄有2市(臨海、溫嶺)、4縣(仙居、天台、三門、玉環)、3轄區(椒江、黃巖、路橋)。
台州市北接寧波市、西北角鄰紹興市,西界金華市和麗水市,南毗溫州市,它處於中國大陸黃金海岸線中段。
台州市歷史悠久,5,000 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歷史遺存積澱深厚,人類文化燦爛奪目。唐朝著名詩人杜甫(712~790)曾寫下“台州地闊海溟溟,雲水長和島嶼青”的詩句,讚美台州。
台州民眾世世代代勤勞智慧,加之當地生活環境物產豐饒,氣候良好土地肥沃,其經濟建設近年繁榮、發展顯著。民生在一年眾多傳統節俗中,台州人民長期以來創立富有其地方特色,別具一格、林林宗宗款式美味小吃食點,令人爽心悅目、讚嘆稱之奇妙、特異。
筆者茲羅列陳述於後,以饗親愛讀友及在外的鄉親回味,供舌尖品賞家鄉民風,淳樸美食韻味,懷念桑梓古樸、天然、原汁原味的記憶,和美好口福眷戀、享受。
台州界於寧波、金華、溫州三大市之間,其民風民俗長久來,也受浙南麗水和閩省等地的影響,其食點風味款式,多多少少均有聯帶及類同之處,但也有它獨特的一面及風韻。對此,就一一端上台面,供大家共享、品賞、指正、鑑定。主要有:“十六會簽”大宴、老餅(麥餅)、番薺羹、餃餅筒、槽羹、十景糕、菁丸、豆腐糰子、炒粉丸、魚肉餛飩、青粉糰、萱漿麥粉薄餅、台州薑湯麵、“巧酥”糕、浸水年糕、水晶蛋糕、臘八粥、菜羹、青油脂筒……
(1) “十六會簽”是台州傳統頂級高檔,盛宴筵席所用大餐,十分豪華闊綽,這項款式盛宴大餐由冷盤16碟、熱菜16碗,茶點16種組成。
冷盤由4水果(蘋果、梨、石榴、廣橘)4剝果(鹹瓜子、花生仁、核桃、金杏)、4甜食(水糖、金豆、山楂糕、冬瓜糕)、4鹹盤(皮蛋、火腿、蝦米、時件)組成。熱菜由8碗大菜(燕窩、魚翅、金鴨、羊肉、海冬、全雞、蹄膀、鮑魚)和8碗熱炒(蹄筋、銀耳、蘑菇、燒雞、乾貝、鴨掌、魚唇、岩良)組成。茶點由4點心(苔餅、細石合、眉毛酥、三角酥)、4千夾食(洋糕、荷葉包、小花包、豬腰包)、4蒸食(方切蛋糕、斜切蛋糕、燒賣、湯麵餃)、4盞茶(杏仁茶、雞絲茶、胖大海、清茶)組成。
實為山珍海味、鹹辣酸甜齊備,蔚為大觀。總之,“16會簽”全席盛宴,是台州招待貴賓上客的筵席,此大餐富麗堂皇,十分奢華、闊綽,鋪張;今日已十分罕見聞知了,不是尋常民眾所承受、歡迎;這也反映了台州人智、聰明,在吃的方面,有所發明,引為自豪。
(2)光餅 亦名“麥餅”或“戚公餅”,此是早先台、溫及甬東南寧海象山一帶山村農人,常見的傳統習慣食品。每逢夏初四月,農戶每家都製作點心。鹹麥餅是以小麥或大麥粉為主料,並以鹹菜、肥肉切細碎為餡;甜麥餅者,是以糖為餡子,經貼鍋中煎熟,而食,餅香味佳,製作簡便,物廉價美又美口。
光餅是一種直徑約6~9公分的扁圓形薄燒餅,用粗糧(小麥或大麥粉)摻上少量的鹽或糖,以火爐烘烤胖發,其半脆半酥軟,可口而便於保存;餅的中間有一小孔,可以串繩,便於攜帶,俗稱“肚臍餅”。它包含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方物之一,民間常以糕點食品作為寄托,注入了強烈愛國情愫、內涵。
相傳,明代抗倭英雄戚繼光(1528~1587)於1555~1561(明‧嘉靖34~40)年,在溫州、台州等地接連打了十多次勝仗,消滅了大量來犯倭寇,救出了大批被劫俘百姓,戚將軍成了遠近聞名的勇將。由於戚家軍經常追殲敵寇,連吃飯時間也都沒有,就創製了此餅,作為隨軍的乾糧,發給每一士兵繫掛在腰間,以便於隨時充饑殺敵,因燒餅是戚繼光首創,所以名為“光餅”或“戚公餅”。
後來,當戚家軍兵出征之時,老百姓也家家紛紛製作此餅,並把餅沿路途征緣排放於路邊,爭送戚家軍子弟兵。最後,光餅逐漸繹演成今日在浙江台州、溫州及寧波東南一帶的普為廣見的著名小吃。並專示對民族英雄戚繼光的崇敬和懷念。
(3) 餃餅筒 是台州民間普遍流行的時令食品。天台稱“餃餅筒”,臨海稱“麥油子”、三門稱“麥焦”,它與杭州的春卷相似,祇是餅皮大些,餡料多,不是在油鍋中炸熟,而是烤成兩面黃的。它以麥粉糊攤成薄餅皮子,中間裹多種葷素菜餚做餡料,然後捲成筒形,現卷現食,也可油炸煎食,其味又香又酥脆,頗是爽口,為台州各地特有節日食品。
(4) 槽羹 以半粉或番薯粉入湯,摻多種佐料製作成羹,有鹹味與甜味兩種。為宵節食品。平時以薯粉製作的,稱“山粉糊”,而鹹味槽羹是用炒好的肉絲、冬筍絲、香菇、木耳、鮮蜻肉、豆乾、油泡、川豆板、菠菜等,再用米粉調水,燒成糊狀,使兩者相混和,便成一種多味的羹,甜味的槽羹是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蓮子、大棗、桂圓肉等煮成羹。此槽羹,據說在台州、臨海、黃巖一帶已流傳了1450年之久,是台州一帶正月元宵節前後的民間常食風行點心。
據《黃巖縣誌》記載,唐朝初年(公元618~704年),台州一帶常遭海盜騷擾、劫掠、燒殺之慘痛不幸禍害,台州刺史尉遲繚發動軍兵、民眾共同修築城牆防盜,開工日是正月14日,為了犒賞軍兵,當地的百姓紛紛製作槽羹送給軍士吃,兵士喝了這種熱氣騰騰的湯羹後,周身發熱,幹勁倍增,台州城牆很快築成了,使城內百姓能安居樂業,槽羹流傳至今,還是作為元宵節前後的點心,在台州已引成為習俗。
(5) 台州黃坦糖 它以糯米為原料,用麥芽發酵,加芝麻、薄荷、花生仁為佐料,分別製成鬆脆糖絲,硬韌的糖知、各式花樣糖餅,香甜可口。此為黃坦民間傳統食品,暢銷於浙南、閩北一帶,素有美譽。
(6) 十景糕 是台州一帶的著名點心。它是用糯米、半山米為基料,入鍋炒熟,冷卻後,磨成粉,經篩細。然後把當地名產橘子香精、白糖用清水化開,倒入米粉中攪拌使之均勻。篩成糕粉,再用白糖、熟豬油、金橘餅拌成餡心料;然後,用木板模印(刻有各種圖案花紋)印製成糕,入蒸籠中蒸熟即成。
因模印雕刻菱形、梅花形、桃形等多種形狀,將其名稱之“十景糕”。此糕色潔白、軟糯、香甜,含有橘子味,故深受廣大民眾歡迎、青睞。
(7)菁丸 即台州青糰,此為台州山區民間流傳的節日點心,有青、白2種。農民從山上採來香菁蒿(一般指茵陳蒿,為二年生草本植物,其葉如絲狀,有特殊氣味,花小黃綠色,可入藥)或嫩艾、小辣姆草,煮熟後搗成漿,與糯米粉拌和餡心以豆沙,做成糰子,或以菁蒿、艾葉等搗漿,拌番薯粉作糰,入蒸籠,籠底墊楮樹葉或新竹箬),薰蒸熟透而成。其外表碧綠色,故名菁丸。
此丸,進食別有清香,且能助消化,多是清明節前後所食,甜的叫“青餅”,也稱為“清明糰子”,或“清明丸”及“清明餃子”。
(8) 豆腐糰子 是台州地區的風味小吃,把香菇、筍條、豬肉等切成末,加鹽、味精、拌均勻,捏成糰心,放進老豆腐作餡。做成豆腐糰子,再在其外表滾上一層麵粉。
視待鍋中水燒準,落下豆腐圓子,約經20分鐘,圓子浮上湯面,用漏勺子撈起,盛於碗內3~5顆圓子,加上原鍋內湯水,調上蔥花、麻油、味精、細鹽小量,即可品食。其湯清,圓子白、滑、嫩、爽口,味道鮮美,深受民間喜愛。
(9) 炒粉丸 是台州一帶及其南方甌、閩籍人所喜愛的點心小吃。它用糯米粉或高梁(蘆稷)粉,作成湯糰,撈出水面後,撒上用炒麥粉磨成的炒粉,進食品味,香甜糯軟,福建人稱之為“饃粢”;用糯米粉製作的叫“糯米饃粢”,用高梁粉製成的,便叫做“高梁饃粢”。
(10)魚肉餛飩 既是台州漁區民間的著名點心,又是佐酒的佳餚。其製作一般程序:先是用刀刮取黃魚或鰻魚的魚肉待用;剔除魚刺、骨、鰓、鰭、尾、魚頭殼、鱗片及內臟之雜廢物;將魚肉稍蘸番薯粉,以木棒輕輕敲打成薄片;烤熟後,切割成菱形片狀,或方形片及絲條片等塊,似掛麵狀、曬乾、收藏,待用。
當客人盈門入席時,燒水沸,取出收存的魚肉乾片入湯中,汆煮即熟,可供品食。其柔滑如麵片,味美而清潤爽口,或做成餛飩或餃子。蒸熟後備用。進食時,將其入湯汆煮而成,人稱“魚肉餛飩”。同樣,此款美食在溫州被稱為“魚圓麵”。
(11)台州烏飯糕 又名“烏飯麻 ”。在春夏之交的清明時節,台州一帶民眾外出採青茵陳蒿(俗稱“烏飯腦”或“烏精”)嫩枝葉和米麵為餅,謂之“寒食”,還採烏桐葉(或烏桐樹及烏棕葉、南燭葉)搗取(或水浸泡)其汁液浸糯米,待米粒呈灰黑時,撈出瀝乾,然後用此米做飯,一般還加入豆腐丁、肉丁、鴨肉丁和各種佐料,做出的米飯色清有光亮。烏飯糕食之滋腸健體。而寺院僧道亦製作,謂為“青精飯”;舊時,浴佛節希圖為親人超度亡靈 紛紛向寺院施捨錢物,寺剎備有烏飯糕向施主回願。
關於烏飯來源,起自民間“目蓮救母”傳說,古代有孝子目蓮,其母親因犯罪亡故後被打入十八層地獄,目蓮每天去給母親送飯,飯都被守獄的小鬼吃掉。後來,目蓮將米粒染成烏黑,做成烏飯送去,小鬼們見飯黑,不敢吃,目蓮母方得以食用。後來,演化為每年浴佛節或中元節,民間有做食烏飯糕,並饋贈親友風俗。
(12)豬肉麥餅 又稱謂“肉丸糊麥餅”。以麥粉和精肉為主料,輔以多種佐料製成。
先是取精肉剁糊(俗稱“肉丸糊”)做餡料。狀若圓盤,淡黃色,外面鬆軟,裏面香嫩,味道鮮美,令人讚賞。還有更講究的,稱“肉丸糊麥餅雞子灌”,即在豬肉麥餅烙熟時,在麥餅邊沿取一小孔,倒入雞蛋汁,使之均勻地遍佈整個麥餅內,再在鍋裏烙貼至兩面金黃。
(13)萱麻麥餅 每年立夏節(公曆5月6日)前後,台州地區百姓會用萱麻(為一種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葉細長,其花紅黃色;為百合科,金針菜之一種,有野生於濕地的,供食用)。嫩葉煮爛搗漿,拌以麥粉做成薄餅,入平底鍋內攤貼煎成。可裹葷素餡品味;同時,亦有喝糯米酒,稱為“醉夏”,老年人還食雞弱等以補身力。
(14)七夕“巧酥”(“巧人”)台州一帶,七夕(農曆七月初七日)時,民眾俗吃“巧酥”,而不食巧果。此是以麵粉餡以酥糖,用模印發壓成織女身形,糕長約5~6公分,頭尾染成紅色炸熟而吃。當地人稱之為“巧酥”或“巧人”;七夕那天,民間習以此,送禮親友。
(15)臨海麥油脂筒 台州東臨人盛產各色美味海鮮,台州人過年元宵節從不吃元宵(湯圓),而是全家人吃菜槽羹,還吃當地著名特產麥蝦,經油煎包捲在麥餅中,十分美味好吃,此為全國獨一無二的海產加麥麵的食物。
(16)浸水年糕 此食點在台州一帶流行,這與當地人民支持北宋末年,方臘(?~1121年)於宋宣和(徽宗)2(1120)年起義軍有關。
當義軍方臘率領其兵馬逼近台州城郊時,正值年關,天寒地凍,軍中糧草已盡,軍士盼提早攻城,進城可得到點吃食,而方臘卻想到城內百姓希望過個安樂祥和年,於是仍屯兵於郊外,按兵不動。此情況被民得知後,深受感動,都把年糕浸在清水裏不吃,等候方臘官兵進城,以這糕慰問。從此,年糕浸水後才食用,相沿成習,流傳至今。
(17)水晶蛋糕 用糯米粉、雞蛋、白糖製成,因其色潔白如水晶而得名。這種蛋糕的特點是質地軟,色澤黃、香、糯、甜,冷熱均可食。糯米不易腐爛,攜帶方便,是天然筵席待客不可缺少的特色食品。
(18)台州薑湯麵 此款特色小吃,先前僅供當地婦人坐月子時,調養身體的滋補主食;現在已繹演成台州街頭獨具風味的吃食。
燒做薑湯麵時,先將豬油一小勺入鍋,再將蝦乾、豬肉絲、筍絲(或筊白絲)、香菇、金針菇入鍋旺火煸炒,再灑上點黃酒,待佐料半熟,香味逸出時,倒入煎好的薑湯、燒開時放入米麵、荷包蛋、豆腐皮子、青菜;快起鍋時放幾枚蟶子,然後盛入大碗即成。
薑湯麵具有解寒、發汗功能,可刺激胃腸蠕動,幫助食物消化。
(19)浙南魚麵 是採用魚肉(一般用新鮮,肉質細嫩的),加精鹽、味精、料酒,放入澱粉內,在麵板上用麵棒慢慢敲打、壓延成一大片,然後放入鍋中製成,其風味絕佳。此款美食,已成台州人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佳餚。
(20)黃巖苔菜餅 在黃巖方言稱燒餅為“火燒”;黃巖城關燒餅鋪燒製的燒餅,餡足似月餅,餡外包裹著薄如紙的一層層鬆脆、噴酥,又香的餅殼,表面還撒有黑芝麻,剛出爐的苔菜燒餅,尤為好吃。其橙黃誘人的外表,餡泥為新鮮噴酥海苔菜,赤豆酥、白糖,十分鬆脆,食時愜意爽口,令人回味無窮,尤其更適合老年胃口。它可以與寧波奉化溪口鎮名點--千層苔菜餅相與媲美。
(21)潘郎鱔絲麵 此食點選用粗壯的鮮活黃鱔,煮熟去體表黏液,將其皮肉扮成鱔肉絲,然後猛火燒熱色拉油,以香蔥、薑、蒜爆炒鱔絲,加乾豆麵及各色佐料,翻炒,然後加水燒湯至熟。此麵食,油潤清香,十分鮮美、適口。
(22)薑汁核桃蛋 烹飪時,將 3兩核桃仁搗碾成粉狀,雞蛋3枚用筷子打散,放2兩生薑汁,黃酒、紅糖、清淨水適量,攪拌均勻置於大瓷碗內,將碗放在空鍋中,鍋與瓷碗之間墊數塊小瓦片,鍋裏不放水乾蒸,小火燒至香味飄逸出,蛋糊熟即可。此款食品既是美味小吃,又是滋補佳品,具有散寒、止嘔、袪痰、健脾等諸多功效。
(23)三門鋸緣青蟹 是當地一種特色營養價值較高,大型名貴的水產品(今多數是人工養殖),所產青蟹以“殼薄、膏黃、肉嫩、味美”而馳名閩、浙、滬等地。
青蟹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及維生素多種營養成份。有清熱、滋補、消腫等功效,為佐酒上好美味食物,也是饋贈親朋好友的高尚禮品。
(24)臨海豆腐圓 為當地特色小吃,鮮美滑軟,豆腐和肉末使之均勻,揉搓成小球狀,用油煎熟,即為“肉丸”。食時加佐料加工,它與杭、甬等地的“紅燒獅子頭”相類同。
(25)玉環清燉跳魚 跳魚別名“彈糊”、“彈塗”,為江河出海口灘塗特有小型產品,魚身有黃褐色斑點者系上乘佳品。烹熟後其香醇味厚,肉質鮮嫩,有滋潤養顏之功效;近年其產量十分稀少、緊缺,物似稀為貴矣!
(26)玉環蒜香海蜈蚣 此為玉環特有海產品,盛產於寒冷季節的當年11~12月,翌年1~2月,其生活於海灘沙石下,30~50公分的淤泥沙土層裏。它又稱“沙蠶”(Nereis)或俗稱“水百腳”;溫州地方稱它為“泥蒜”,狀似扁形蚯蚓、馬陸,其體扁長又彎曲,足多又細,生剛毛,形態奇異,頗怪樣的。
這水產品外形可怖,但含蛋白質多,為涼性食品,黃人體脾腎,因而開發被人們了解所接受。
(27)台州五味粥 用白米、紅麥、豆腐、紅豆、芋頭五種農家常食之物品,合煮成的粥。原出於佛寺僧侶,新年祈禱“五福”降臨人間,煮此雜糧羹。天台素稱“佛地”,士民多信佛教,這種習俗也就流傳開來。
關於“五味粥”的由來,天台還傳誦著這樣一個故事;元朝末年(1341~1368),朱元璋(1328~1398)部將陳祥率領義軍,自臨海攻打天台城,在東橫嶺設下營寨,天台百姓痛恨元韃的殘暴野蠻統治,紛紛響應,主動幫助義軍探聽軍情,籌糧運草。元至正27(1367)年底,義軍圍縣城,與城裏士民約定於除夕之夜,裏應外合,聚殲元兵。
翌日(春節),城裏老百姓挨家逐戶湊集了白米、番薯、芋頭,商店和作坊送來紅麥、豆腐,煮成了一大鍋香噴噴、熱呼呼的雜糧粥,慰勞義軍將士。軍民同啖一鍋粥,五味齊全。
(28)台州臘八粥 此是當地民間在農曆12月初 8,敬獻佛祖誕辰節日所做的粥。而在台州則繹演擅變為反映勞動人民勤勞儉僕的美德操行,並富有偶教後人的深遠意義。
相傳,台州寺院有位司廚做飯菜的僧人名叫阿彌,為人勤懇,有治家節儉的美德,在平時燒飯做菜時,凡見有稻草杆上的穀粒,他總一粒一粒珍惜摘下,收藏於袋中,見到散落在地上的黃豆、蠶豆、花生、瓜子、麥粒、麥子粒等,撿拾起來,洗乾淨收集好藏於袋中。
有一年12月初 8日屬佛祖釋迦牟尼生日,他將袋中食物落鍋煮成一鍋粥,加點糖拌均後,供寺廟眾僧吃,大家吃了都連聲稱好。主持方丈問他這些原料從何而來,他坦誠的說:米、麥、豆、麥、花生粒等,都是平時看到散失在地上,不厭其煩的,以拾小少,聚大多成石的珍惜心情,一點一點收拾起來,洗乾淨,放在一起燒煮而成粥。
對此,全寺僧人被他的勤儉持家、節約美德精神所感的。此後,凡佛祖誕辰之日,他都要熬一鍋臘八粥供大家品嚐。最後,此粥由寺院傳至民間而流行,至今風靡全國各地更使這粥的含義增添了新的文化精神內涵。
(鄭傳良╱杭州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