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繁體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錢塘江畔拾珠

何有基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柱杖無時夜叩門。”這是著名愛國詩人陸游,於1167年回故鄉紹興遊覽山西村時,所作的《遊山西》詩。這首詩作者以凝練的筆墨,生動地描繪出一幅色彩明麗的紹興農村風光,對淳樸的農村生活習俗,充滿喜悅與摯愛的情感,表現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喜愛與戀戀不捨的情懷。據說,近來在紹興找到了“山西村”的原形,有關方面準備照詩人描述的意境加以修復。在浙江大地,如山西村的村落有成千上萬,數百年的風風雨雨,今日景況又如何呢?
古色古香的畫裡人家——紫洪山村
  紫洪山村坐落在紹興蘭渚山下,山村的古屋、古嶺、古道、古樹、古溪相映成趣,展現濃濃地古樸之美。當人們來到紫洪山村,仿佛步入畫裡人家,世外桃源。
  蘭亭鎮紫洪山村,有一株千年銀杏樹,挺立村口。樹旁一座古祠堂,連著一條古色古香的長廊,在青翠綠竹和涓涓溪水的相伴下,別有一番情味。穿過長廊,便來到杭州著名制剪刀名匠—張小泉家,人稱“張家台門”。據村裡老者說,張家台門用料講究,是“縱櫟橫松”,宅院的縱向柱子用櫟木,而橫向梁木則用松木,原因是櫟木耐濕,松木不爛。因此,張家台門是該村保存最好的一座老台門。
  離張小泉台門不遠處,有一座起鳳橋,橋上青藤如簾,橋下流水潺潺,好一道“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過了橋,古舊台門一幢接一幢,或閘鬥新奇,或庭院別致,雖蒼老陳舊,且古意十足。據介紹,至今,村裡尚存明清風格古建築群達三十多個,其中十二處保存較完整,每地都有使人神往和娓娓動聽的故事。
  通往紫洪山村有四條古嶺道,即紫洪嶺、陳家嶺、妃子嶺和王塢嶺等古道。這些古道,保存完好。由紫洪山村去筠溪村的古道,稱作“妃子嶺”古道。據說,當年南宋小康王被金兵追逐,逃至此處山道,幸遇當地女子搭救,方得以脫險。後來康王登基,派人四處尋訪恩人,方知女子已被金兵殺害。於是,追封女子為“妃子娘娘”。從此,這嶺便稱作妃子嶺,嶺上建有妃子廟。
  今日的紫洪山村,總農戶四百五十一戶,人口1302人。水田面積 724畝,山林面積8293畝,其中竹林面積近五千畝,是一個山多地少人口密度不高的山村。近來,已被列入省級古村落。隨著該村花天下台門、白果樹台門、張繼堯台門的修復,廣場的建成,估計今年來此地過春節的遊客定比去年多。因為,此處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蘭亭風景區、王陽明墓相距不遠;更為重要之原因,這裡有富足的“臘酒”和“雞豚”,還有山裡人的豪爽、好客之遺風,讓遊客流連忘返。
諸葛亮後裔最大聚居地「諸葛八卦村」
  諸葛八卦村位於金華蘭溪西部,是迄今發現的諸葛亮後裔的最大聚居地,村中建築格局按“九宮八掛圖”樣式布列,至今保存著相當數量明清古民居,是我國舉世無雙的古文化村落之一。
  現代的繁華之風,絲毫沒有打擾到古村的百年幽靜。此地保存的元、明、清古建築達二百多座,一幢挨著一幢,從宗祠到會館,從商鋪到民居,無所不有。那錯落的馬頭牆,從低往高處延伸,漾起層疊的波浪,有“青磚灰瓦馬頭牆、肥梁胖柱小閨房”之美譽。
  諸葛八卦村的規劃設計相當有特色,村子中央有一口叫“鐘池”的池塘,半邊池水邊地,兩邊各設一口井,確似“魚形太極圖”。古村以鐘池為中心,八條小巷向外輻射,將全村分成大八塊,形成內八卦。村內弄堂似通非通,似連非連,曲折玄妙。當外地人首次步入村中時,在縱橫交錯的古巷裡,大有親臨諸葛亮布下的《八陣圖》之感,橫來直去,不知所向。在村外,有八座小山環抱整個村莊,構成一幅天然外八卦,構思十分巧妙。
  諸葛八卦村建築宏偉,保存完好。如大公堂、丞相祠堂、天一堂、雍睦堂等都有幾百年歷史。因此,這裡被專家、學者稱為“江南傳統古村落與古民居完整保留之典範”。
  大公堂,位於村子中心,坐北朝南,始建於明代。據說,它是江南地區唯一僅存的諸葛亮紀念堂。祠堂前後五進,建築面積七百平方米。里間十分開闊,可容納千餘人舉行相關活動。堂內壁上繪有:三顧茅廬、舌戰群儒、草船借箭、白帝托孤等有關諸葛亮的壁畫。堂外圍牆旁現存六株龍柏,暗示諸葛亮後人“六族繁衍”,人丁興旺。門庭飛閣重簷,高大約十米,上懸“敕旌尚義之門”橫匾一塊。頂層有明英宗正統四年(西元1439年)所賜盤龍聖旨立匾一方,表彰諸葛彥祥賑災捐谷千余石的義舉。門兩旁,分書鬥大的“忠”、“武”二字。整座建築古樸典雅,氣勢恢宏。
  該村除建築之美外,還有沿襲至今的耕讀之文脈。
  諸葛八卦村的文化,是融傳統文化、民俗文化、農耕文化為一體的村落文化。在這裡,可以親身感受諸葛亮歷代後裔寧靜淡泊的村居生活和積極進去的民俗風情。如紡紗、織布,是諸葛八卦村婦女們都必須從事的勞作之一。
  每年農曆的八月廿八諸葛祭祖大典上,村裡百名孩童現場背誦《誡子書》的場景極富感受力,引得在場遊客爭相合影。村裡人說:“背誦《誡子書》已成為一種傳統,村裡的孩子都能完整地把它背下來,將先輩的教誨銘記在心。”現今,仍有近四千人居住在諸葛八卦村,延續著“晴耕雨讀”的嫻雅日子。
千年古村落「塚斜村」
  塚斜村位於紹興南部山區,四周環山,小舜江的北溪繞村而過,風景秀麗,古跡星羅棋佈。
  據傳,塚斜,是早期越國都城—嶕峴大城所在地。《紹興府志》載:“塚斜,在會稽平水上三十餘裡,接嵊界,相傳越國宮人多葬此”。又傳,上古時,大禹的妻子安葬在該村的斜對照,村以“塚斜”而名之。今之塚斜,村域面積達3.82平方公里,耕地418畝,茶園420畝,竹園500畝,山林4700畝。全村計256戶,共746人,其中,餘姓約占百分之八十,是以農耕為生的小山村。
  塚斜古村,人文景觀豐富。這裡是大禹後裔集聚的村落,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之一。塚斜,名人薈萃。塚斜余氏之先祖,即為大禹。余氏後人,有唐代國子監博士余欽、明代天啟年間乙丑科狀元余煌、河南布政司餘炳燾(人稱“八老爺”)、民國北平市市半長余晉龢,還有許多官宦、鄉賢等都是餘氏歷史上的精英。
  今日之塚斜,古建築眾多,且大都保存完好。有始建于唐貞元九年(西元793年)的永興公祠;清乾隆庚辰年(西元1760年)餘氏宗族祠;明代餘氏老台門;清代高新屋台門、下新屋(八老爺)台門、上大院台門、朝西台門、朝南台和新台門;民國期間的歪台門等建築群。還有明、清官員祭祀舜、禹妃子及永興神的驛站——上道地轎屋;建於清乾隆年間的永濟橋;建于明末清初的永濟茶亭和通往諸暨大小西嶺的山區郵道;建於清代的下新屋古井和大龍山麓的木瓜塘、刺菱塘、下塘灣塘等等,讓人目不暇接,連連稱奇。
  塚斜村有優美的原生態山水環境。村前,為一片寬闊的古田,是古村農耕文化的象徵。流經古田旁的北溪,是清水垂釣、水上漂流及天然沐浴的好場所。村北的大龍山,村南的大片山林,隱藏著大小西嶺和皮馬嶺古道,此間點綴著空山礪石、瀑布、冷泉、水庫、竹海等景點,可供觀賞休閒、爬山鍛煉、放飛心懷等深山古道遊活動。
斯宅村明清古居展新韻
  當坐車沿著山間公路向諸暨斯宅村馳去,只見雲霧繚繞、溪水潺潺,風景如畫。那古色古香的民居,散落在山腰綠林間,踏上這片土地,感覺大城市的繁華和喧鬧離自己很遠,留下一片清新怡人的恬靜。
  在斯宅村,古宅接二連三,有氣勢恢宏的千柱屋、蒼老的華國公別墅、張愛玲的小洋房,還有延續百年文脈的斯民小學及筆鋒書屋等。據瞭解,該村歷史悠久,村落始建於五代後漢乾祐二年(西元949年)。至今,村裡完整保存清代民居建築多達十四處,大多古建築群保存完好,成為古村落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
  斯宅村,由斯宅和蠡斯畈兩個自然村組成,現有兩千多村民。其深厚的歷史文化,深受人們的喜愛。今日的斯宅村,村容村貌變得更加整潔,歷史遺跡更加完整,文化內涵挖掘的更加深入。尤其是被歲月磨損的面容,近年來得以修復。
  千柱屋,與福建土樓相媲美,是清代江南典型的聚族而居的大型民居建築群,占地面積為6850平方米。千柱屋,雖保存完好,但周邊的建築、河岸、庭院等,有的與之不甚協調,須加以調整或修改,讓千柱之屋錦上添花。
  據悉,近年從上海、杭州來斯宅尋訪“小洋房”的人增多了,大家是沖著奇女子張愛玲而來,尋覓其芳蹤。小洋房始建於1920年,為五進六廳,分隔為二十六間,既有精美的中式木雕工藝,又柔合了西洋風格的鐵藝、拱門與玻璃窗。經房屋維修、道路鋪墊、石桌石凳等點綴,使古樓更有韻味。
  幾百年來,斯氏族人一直注重教育發展,從傳統的青龍頭義塾、筆峰書屋,到華國公別墅,再到有百年歷史的斯民小學,這裡培育了斯氏無數人才。
小山村後吳村裡看大戲
  永康市後吳村,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十月六日,村裡舉行了第十六屆民間民俗文化旅遊節暨金華市第三屆傳統戲劇民間劇團表演賽,為期三天,向四方賓客展示踩街、美食、民俗文藝等項目。
  後吳村,有近八百年歷史,至今保留著永康最大的古建築群,傳統民俗文化活動得到比較完整的挖掘和恢復。今有八支地方婺劇團隊,在小山村舞臺上進行演出。在三天內,為遊客展示婺劇的獨特藝術風格及魅力,讓觀眾一飽眼福。
蔣家埠成為浙江首個“民樂村”
  蔣家埠,是嵊州蔣林頭村的一個小自然村。現有人口一千多人,人人都是越劇愛好者。據統計,直接從事與民樂藝術相關人員近百人,參與各種文化藝術活動的多達六百人。他們遍佈大江南北,在專業或民間劇團、藝術院校等單位工作。目前,在寧波、杭州等地專業劇團工作的有二十多人。如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章益青、國家一級演員陳少青;寧波小百花越劇團副團長王斌樵等一批知名戲曲音樂人。
  說起蔣家埠的音樂起源,不能不提及音樂人吳德堯先生。吳德堯擅長笛子、二胡等十多種樂器。開始,他教村裡的孩子玩樂器,先後培養出學生百余人。如陳少青是學吹笛子的,現在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為茅威濤作曲、吹笛子;王斌樵擅長笛子、嗩吶和二胡,現在寧波小百花越劇團任副團長。吳德堯說起這些徒弟,臉上充滿自豪。
  蔣家埠村,以往每年都會邀請演出團體來村裡演戲。後來村裡組建了排舞、越劇、笛子器樂等表演隊。隨著村文化禮堂的落成,村裡多次舉辦文藝?會,深受村民的喜愛。
  當你走進蔣家埠村,老遠便能聽到悠揚的笛聲。循聲而入,能看到許多小朋友正在練習吹笛子,原來這是村裡的一個笛子訓練班。村裡的孩子,大都掌握一兩種民族樂器。據吳德堯介紹,他的學生也開班教音樂了。
  在幾年以前,該村就有打造“特色音樂村”意願。經村民多年努力,今年終於實現了全省首個“音樂特色村”的稱號。民樂村的創建,可以更好地傳承民族樂器,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並有利於村民的團結與和睦。
山下湖“珍珠第一村”長樂村
  諸暨長樂村,以珍珠產業為特色,被譽為“山下湖珍珠第一村”。
  該村的珍珠夢幻園,以華東國際珠寶城為基礎,通過載入珍珠博物館、珍珠文化體驗館等項目,從歷史、科學、產業不同領域展現珍珠的魅力,詳細闡述了珍珠的接種、養殖、破蚌、加工、設計、成品銷售等生產加工全過程,以及中國珍珠產業的創新發展歷程,反映珍珠之鄉的創業精神和創業成果。
  在“天使之淚”公司的珍珠文化體驗館裡,外地遊客可以自己選定飼養一個珍珠蚌,等到第二年來收穫珍珠。體驗館的專業設計師,會對珍珠進行個性化養護及加工。這種個性化體驗式服務,去年為企業帶來了近千萬元的收益。
  此外,珍珠企業還研發出了系列文化類產品,如珍珠貝殼筷子、珍珠棋盤等,滲透著“天使之淚”匠心精神的“珍珠荷花杯”有幸成為 G20杭州峰會選用產品,文化類延伸產品受到了消費者熱捧。同時,也帶動了傳統珍珠飾品的銷售。

(何有基/紹興)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