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繁體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好官‧任安溪縣令蔣祿的勛業

章 咸

  蔣祿,號複齋,仙居縣人,出生于世代耕讀之家。福建《安溪縣誌》記載:蔣祿監生出身,明代弘治年間(1487-1505年)任福建省安溪縣令。
  仙居民間相傳,蔣祿上午還赤腳在永安溪畔耕田,中午誥命文書敲鑼打鼓送到家門,下午便赴任上路,人稱“赤腳縣令”。仙居民間有“午前擔溪灘,午後當縣官”的故事,其典故主人就是他。
  蔣祿到任後,在安溪辦起新縣學,經常現身說法,將仙居的耕讀之風融入安溪,號召鄉民子弟來讀,實現讀書耕田兩不誤,並親自主教。
  安溪建縣甚早,地靈人傑,年豐物阜,民風厚樸,熱情好客。明代政府官員的俸祿本來就不高,加之賄賂之風盛行,各類官員借機撈財是屢見不鮮之事。《萬曆仙居縣誌》記載,唯蔣祿愛民如子,清廉如水,“嚼然不滓”,出污泥而不染。蔣祿為官之道,深得安溪百姓愛戴。安溪有句民謠“蔣祿為令,安溪水清”,可見蔣祿為官有“甑塵釜魚”之操行。
  仙居俗話道:“窮秀才,富監生。”蔣祿就任福建安溪縣令之前,在仙居尚可稱富。由於蔣祿醉心于安溪辦學,傾情于對安溪百姓的幫窮與救苦,六年縣令當下來,幾乎將可變賣的田產都變賣了。蔣祿由於積勞成疾,英年早逝。噩耗傳出,安溪上下,悲天動地。
  《光緒仙居縣誌》記載,百里清溪“當路傷之”。安溪百姓深知蔣祿為官清廉,且傾其家財為子民,群發義捐,“賻贈三百金”。當時蔣祿身邊僅有剛剛成年的兒子蔣泮,跟在父親身邊就讀。蔣泮傾其囊囊買不起一副棺材,更何況按照風俗習慣必須將棺柩運回老家,尚需一筆巨額費用。
  然而,春江水暖鴨先知,天下父親兒最懂。面對祭禮“三百金”,蔣泮深知收受祭禮“有違父意”,故“跪謝拒之”,並對天盟誓:寧願討飯也要“自力而為之”,將父親棺柩運回仙居,不給安溪百姓增添負擔,彰顯台州式硬漢之氣。時任福建省巡撫錢公鉞,為之動容,快遞檄文公告福建全省,凡蔣祿棺柩所經州縣,在任官員一律行路設壇公祭,燒香跪拜,“以此表揚之”。
  福建安溪與浙江仙居,相隔兩省九府十八縣,迢迢三千里之遙。蔣祿棺柩所經州縣,當地官員列隊恭迎,設壇公祭,且五體投地,頂禮膜拜,以示對清廉之官的尊崇。嗚呼,古今官員殉職,比比皆是。一位七品芝麻官殉職,如此尊崇,卻亙古難見,此情此景,足以讓高山仰止,使江河泣淚。
子蔣泮受命監督荊州稅收治理
  蔣祿之子蔣泮,字良潔,號南河,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科舉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進士。授工部主事,應公受命監督荊州(湖北江陵)專項稅收治理。
  當時荊州一帶奸吏猖獗,州縣衙門勾結,魚肉百姓,貪官盡多,百廢待興。蔣泮到任後,“正色於衙門,斷其私交”。對遭災農戶,如數請免;對借機擴建莊園、仗勢圈地的豪右勢力、惡霸地痞,令其補交占地稅費,並“嚴立條款,悉蠲常例,立石以垂永久”。按照當時規矩,江陵驛站將津貼異地客官“日銀二錢七分”。蔣泮將這些非份津貼,如數交給“行州儲庫,以備賑荒”。當時有位吏部侍郎前去荊州暗訪,回吏部贈詩贊曰:“清風千古人難並,白日歸鴻數卷書”。
  蔣泮不久升員外郎,當地有位姓楊的達官貴人,久聞蔣泮芳名,一心想拜結他,以便狐假虎威,謀其私利。蔣泮卻一點面子也不給,正因為蔣泮“不與款狎,楊恨之,”。楊某惱羞成怒,企圖誣陷蔣泮,但暗地觀察蔣泮所作所為,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不僅打消了自己原先的私心雜念,反倒對蔣泮“益加敬憚”。當時,有位姓董的吏部侍郎前來考察吏治,與楊某素有故交,楊某還是憑著良心感歎曰:“數年以來,未有廉能如蔣副都者也”。
  蔣泮為政清廉,施政有方,享譽朝野,深得朝廷恩寵。不久就得到升遷,擢為工部郎中(五品)。繼而奉諭又督察湖廣,途經蘇州,不幸暴病身亡。但人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蔣泮如此朝廷命官,卻家貧如洗,竟連收屍歸葬的費用也沒有。《台州府志》記載他“囊橐蕭然,無以收殮”。適逢明代政治家、思想家胡纘宗時任蘇州知府,他憐愛賢良,景仰廉潔,倡議蘇州府州縣僚屬,為蔣泮後事義捐,終於將其棺運回仙居,歸葬城南彩紉山。
孫蔣中穆遭嚴嵩黨羽誣陷
  蔣泮之子蔣中穆,字敬之,號萬洋,明嘉靖二十八年乙酉(1549年)舉人,江蘇武進教諭。明代規定一般情況當官必須千里之外,蔣中穆考取舉人先後,家道貧落,僅有“半畝坡田一間屋,考取功名赴任難”。至此,蔣氏為官清廉之操行傳至第三代。
  蔣家祖訓為“考取功名須為民,清廉職官方稱官”。蔣中穆“非份之財,素不染指”,凡遇貧窮生員有急難之處,甚至連所得俸祿,也不惜掏空去救濟他人。此時,嚴嵩把持朝政,結黨營私,朝野上下怨聲載道,著名朝廷諫臣楊椒山以《請誅賊臣疏》彈劾嚴嵩“五奸十大罪”;仙居吳時來相繼上奏《乞察奸邪疏》,引經典據,列舉大量事實彈劾權奸操縱朝政、貪贓枉法、禍國殃民的滔天大罪。蔣中穆認為天下奸佞當道,忠良受害,四海義士皆應同行,於是“毅然北上,與楊椒山訂交莫逆”。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楊椒山遭嚴嵩黨羽誣陷,九人處決,棄屍於市,蔣泮中穆效仿楚辭,作長篇詩賦為忠良諫臣楊椒山《招魂》,字字滴血,句句悲切,“悲壯激熱,讀者至為殉涕”,喚醒江南義士與學子,與嚴嵩黨羽作堅決鬥爭,展現台州式忠義。
曾孫蔣澤隋以清廉自許
  蔣中穆之子蔣澤隋,字立卿,號思齋。
  《萬曆仙居縣誌》記載,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考取歲貢,就任松陽縣訓導。《松陽縣誌》記載,蔣澤隋任職期間,“方正持大體,論事風生,侃侃而談,剛正不阿,每以氣節箴課諸生”。
  蔣中穆每每以清廉自許,有名言:“不欠人情陰司債,超過朝廷七品官”。亦以此感召僚屬:蔣氏故宅,“官無大小,清廉為要”。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松陽遭受罕見天災,入夏之後百日無雨,農家顆粒無收。蔣澤隋“傾囊買粟以給窮生”,常將俸祿救濟周邊,生徒借錢均“不取其息”。廉潔之操,高義之行,遍播松陽。生徒們攜手共繪“繹帳春融圖”贈蔣澤隋,借喻東漢馬融“常坐高堂,施絳紗帳,千人生徒”以歌頌之。
安溪“蔣侯祠”與仙居“蔣侯德政亭”
  蔣祿的職位不高,一縣之令,僅僅屬於“七品芝麻官”,但蔣祿清廉為官,殉職異鄉的事蹟,讓當地百姓深為感動。明正德皇帝制誥賜敕蔣祿曰:“賦質純誠,持身廉慎。學攻儒業.名列賢關。化孝敬於一門,家存遺範;稱循良於二邑,民有去思。”安溪百姓紛紛捐錢,為蔣祿塑像立祠——“蔣侯祠”。楹聯曰:“從無仙宰不風流,想當年春雨泥融,吏散定栽千個竹;誰道清溪忘雅化,看此日夕陽苔護,我來猶讀百年碑”。明末清初,仙居修建“鄉賢祠”於縣治東側,蔣祿、蔣泮父子與應大猷、吳時來等名臣大腕同登賢堂,以供後世瞻仰。同時建“蔣侯德政亭”,以彰蔣氏持政清廉之德。可惜1941年春夏之交,日本侵略者先後兩次動用七架次飛機對仙居縣城進行慘無人道的轟炸,投下多枚炸彈,炸毀民房16間,城內的鎮山廟、蔣侯德政亭、東門大橋同時被炸坍塌,只留下一塊“蔣侯德政亭”石雕匾額。
  儘管五百年過去了,仙居百姓對蔣氏四代清廉官德的懷念,始終口口相傳。如今,仙居縣板橋村重新修建清代“紅莊殿”,殿中雕塑了蔣祿與夫人造像,俗稱“蔣祿相公”,就是紀念這位“視百姓為尊家親人,視錢財為身外之物”清廉好官的。

(章咸/台州市)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