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繁體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說 九 九

金 穎

九月九說“九”
  “九月九重陽,黃花分外香”。九九天高氣爽是美好的時光。
  “九”為數之極,正如醫學著作《素問》所說:“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九”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源流中富有神奇的魅力:它起初是龍形圖騰化的文字,繼之演化出“神聖”之意,再往後就被假借為天數(極數)。《易經》把從一到十,分為奇數和偶數,奇數象徵天和陽性事物,偶數象徵地和陰性事物。中國人學打算盤,總是先學加法“小九九”,乘法“小九九”,以至“九歸”,“九九八十一歸除”。
  因“九”字代表數字的最高極限,因此在古今詩文裡,人們常以“九天”,“九霄”來表達天之高遠;用“九泉”“九地”來極言地之深度,成語裡的“九牛二虎之力”、“九生一死”、“九曲回腸”、“一言九鼎”、“九牛一毛”、“九霄雲外”等等都是採用類似的用法,而不是指其實數。
  由於人們對“九”字具有崇拜、景仰之情,因此自古至今人們以“九”字作為吉祥之意冠以許多名目之首。中國歷代帝王為了表示自己神聖的權力為天賜神賦,便竭力把自己同“九”聯繫在一起,天分九層,極言其高,天證日為正月初九,天子祭天一年九次。曹魏初期實行的“九品中正制”、歷代封建王朝將中央重要行政機關首長尊稱為“九卿”,古代帝王對有特殊功勞的大臣賜以“九錫”“九命”;明朝永樂年間,北京城有九門,清朝仍沿襲,並設步軍統領,俗稱“九門提督”。紫禁城的房屋有9990多間,天安門城樓面闊九間,門上飾有“九路釘”,即每扇門的門釘縱橫各九排,共81釘。清代定制,蒙古各部王公每年向皇帝進獻白馬八匹和白駝一匹,稱“九白之貢”,其餘項品也以九計。戰國末葉的偉大詩人屈原將他的一部著名詩篇稱為《九歌》,近代,人們又把山海關、居庸關、紫荊關、娘子關、平型關、雁門關、嘉峪關、武勝關、睦南關稱為我國“九大名關”……“九”字更無處不有。
  此外,人們還常常以九或九的倍數來表示數量之多或氣勢之大。如“九峰”、“九州”、“九重”、“九冊”、“九龍壁”、“九龍湖”、“九間殿”、“九曲橋”、“九龍泉”、“九龍穀”、“九溝寨”、“九疑山”、“十八灣”、“十八盤”、“十八羅漢”、“十八般武藝”、“三百六十灘”、“三百六十行”和孫悟空的“七十二變”、天門“七十二陣”、梁山泊英雄“一百零八將”,以及“九華秀出九芙蓉”、“七十二泉湧濟南”等等;
  在農曆節氣上,除有“九九重陽”外,還有“九秋”、“夏九九”和“冬九九”。
  在劇碼上,有《九龍杯》、《九件衣》、《九腔十八調》;書名有《九命奇冤》、《宋宮十八朝演義》、《九級浪》;人名綽號有“九紋龍”、“九尾魚”和“九尾狐”等。這真是“九九歸原”,人和物都離不開“九”。
  “九”字還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後來,他們竟把當時瀋陽開往北京的時間也故意定在 9時18分。1945年9月2日,日本在無條件投降的簽字儀式上,於九時整由日本代表先行簽字,然後美、中代表及其地盟國代表依次簽字,整個儀式只用了18分鐘,剛好 9時18分結束,又是一個“九·一八” !歷史竟是如此的巧合,“九”字的神奇力量讓日本侵略者無地自容,狼狽不堪。
  然而“九”對人民來說,始終是吉祥之語,漢語中“九”和“久”同音,“九”為“久”的諧音,對個人來說,則意味著年歲長久;對國家來說,則祝願天長地久!
九月九重陽
  農曆九月,天氣漸涼,霜雪將至,所以也叫“青女月”、“授衣月”。
  青女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霜雪之神,唐杜審言《重九日宴江陰》詩謂:“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授衣之稱早在《詩經》中就有的。宋·陸游《立冬日作》即謂:“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在唐代,國子太學的學生們每年九月有授衣假,張籍《和左司元郎中秋居》詩之九雲:“初當授衣假,無吏挽門鈴。”
  在青女、授衣的九月裡有“九九重陽節”。我們從屈原“集重陽入宮兮”的詩句中,知道“重陽節”在戰國時就有了。農曆九月初九,俗稱“重九”,因兩九相重;又稱“重陽”,因九為陽數,兩陽相重,故稱。漢末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鐘繇書》雲:“歲往月來,忽複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因“九”字為“久”的諧音故意味年歲長久。
  正值此時,庭園裡的果子紅了,田野上的莊稼熟了。重陽是成熟的時刻、收穫的季節;又值此時,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天高氣爽,風物宜人。如若你登高遠眺、放眼四方。頭插茱萸草,共醉菊花杯。便更覺心胸開闊,精神舒暢,產生一股昂揚奮進的力量。俗稱“心寬增壽,德厚延年”,確有其道理在。故將此節,又稱之為“茱萸節”、“菊花節”、“收穫節”、“登高節”和“祝壽延年節”。唐代大詩人李白,將此情懷寫入《九日登巴陵望洞庭水軍》詩中:九日天氣晴, 登高無秋雲。造化辟山嶽, 了然楚漢分。
  此時,鄉民多有接女兒歸甯的。寧波俗諺雲:“九月九,搬回阿囡息息手。”為此,重九也叫“女兒節”。“女兒回家鄉, 看望親爹娘;”“兒女不忘娘, 愛國愛家鄉。”
  故此日又稱“望娘節”。阿拉寧波人則稱“重娘節”。此時,不管是毛腳女婿,還是老女婿,都要給丈母娘送禮,還在娘家吃重陽糕。諺曰:“吃了重陽糕,永世記娘好”。故唐代大詩人李商隱情意綿綿地歌道:“天意憐幽草, 人間重晚晴。”
  重陽節的敬老之舉,說來淵源久長:
  周代——每年舉行一次大規模的“鄉飲酒禮”,其目的是“正齒位元元、序人倫,敬老重賢、息事端、敦睦鄉裡”。
  漢代——漢文帝規定:80歲以上老人每月供給一定數量的大米、肉和酒。同時規定:“凡孝於親者,人帛五匹。”主張以“孝”治天下,並設立推舉“孝廉”的機構。
  晉代——盛行在高山大宴年老群僚的習俗,宴請時,允許狂吟歡舞,酒醉失禮的行為,不但不見怪,反而受到賞識和褒揚,因重陽是老人狂歡的節日。
  唐代——明文規定:“男人七十歲、婦女七十五歲以上者皆給一子侍。”
  明代——對老人提倡“三優”:一是“尊高老”,二是“設裡正”,三是“優致仕”。
  清代——大擺“千叟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康熙帝69歲(1722年)生日時,曾邀請全國70歲以上的老人赴京會宴,參加者有2417人;乾隆五十五年,在乾清宮設“千叟宴”,應邀赴宴者達3900多人。
  新中國成立後——不僅給國家工作人員享受離退休待遇,還作出了《關於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決議》,對孤寡老人實行“五保”,各地設立了各類“敬老院”、“頤樂園”、“老人保健室”和“老人活動中心”,創辦了“老年大學”,還專門發放“老人優待卡”等等。
  1988年,國家定重陽節為“敬老節”: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使愛老、敬老的傳統風尚與民族正氣更加光大發揚。所實行的一系列措施,也是任何朝代都不能比擬的。
九九一絕唱
 “每逢佳節倍思親”在中華民族人民口頭中廣泛流傳,成了“節日節時傳節語”的口頭禪,於是王維那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也就被譽為“九九一絕唱”了。
  王維(701-761)字摩詰,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以後跟隨父親遷居蒲州城。他是大哥,有兄弟四人。他們從小和睦相處,相互關心,但有時難免要暫時離別,卻能不斷往返書信。同胞如手足,天長情愈深。王維從小擅長音樂:會作曲,善彈琴,山水花鳥畫得逼真。因而他的詩,筆調秀雅靜美,佳句如畫似音。旋律回環,如“百囀流鶯”;境界描繪,凝聚著畫家的匠心。十七歲那年就顯示了他的才華,唐都長安已經遐邇聞名。
  那是西元 717年,親朋把他從“京都”洛陽帶往長安城。當時的長安,全城面積約84平方公里,大於現在十倍的西安城。車如水,馬如龍,全國第一大城市,經濟文化的中心。有位詩人描繪說:長安城百千家分佈象圍棋盤一樣,十二條大街把城市分隔得象菜田一樣齊整。遠遠望見官員們上朝打的火把,就象一串星宿在大明宮的宮門附近。…然而豪華興會的“皇都”,也系不住他對山東(華山以東)家鄉兄弟的思念之情。
  金風送爽,丹桂飄香,在彩菊擁簇的書房,王維卻感到意外的寂寞孤傷。在“異鄉”,地處生疏,舉目無親;作“異客”,他實在受不了陌生人射來似箭的眼光。“異”加“異”,他鄉作客非滋味,“獨”徘徊,冥思苦想愁情長。年年有重陽,今日是重陽,感情象百川入海,滔滔流入“遙”“憶”的海洋……
巍巍高山盤盤路, 彎彎汾水源流長。
步步登高手挽手, 陣陣山風送花香。
籃盛茱萸避邪草, 菊酒消災保安康。
千里美景眼底收, 豪情勃勃話短長。
弟祝兄長展鵬飛, 嫂為阿妹求吉祥。
一一遍插茱萸草,啊,怎麼多了一枝?
噢,原來‘少’了一人,——大哥王維在他鄉!

  ……節日的喧鬧,把遙念的思緒拉了回來;悠悠的遐思,在心頭不住蕩漾。與其說山東兄弟懷念他,倒不如說他為兄弟思斷腸。揮動遊龍筆,鄉情瀉紙上,獻上“重陽佳節一絕唱”: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首思親懷鄉曲,撥響了我們民族操節的琴弦,道出了人們共同的感情:“每逢佳節倍思親。”此曲千古流芳,萬口傳誦,離今已有一千二百八十多年了,而古今的感情竟如此相通相印。啊,故鄉啊故鄉!故鄉的山更綠,故鄉的水更清,故鄉的茶飯更可口,故鄉的絲竹更迷人!既然愛祖國的起點是愛故鄉,那麼愛故鄉該是愛祖國的先聲。想海外赤子,也屬炎黃子孫。誰不懷念自己的故鄉?誰不思戀自己的親人?歡飲菊花團結酒,佳節重逢意深深!啊,我們彷彿從這首思親懷鄉曲的旋律中,聽到了從不間歇“彩雲歸”傳來和聲陣陣……。
九九“敬老月”
  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日前決定,我國將在重陽節前後開展以“關愛老人,構建和諧”為主題的“敬老月”活動。
  從花木蘭代父從軍的孝女之心到“敬愛無親疏,天下高齡皆父母”的傳唱,尊老敬老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前些年,我國將寓意長久長壽的重陽節定為老人節,凸顯出全社會對老年人的關心關愛。而此次從“節”到“月”的一字之變,不僅是我國傳統敬老文化發展的一脈相承,更是增強全體國人敬老意識、營造尊老敬老社會氛圍的有效舉措。
  面對老年人這一群體,除了政府和各級組織給予養老、醫療、社會服務等保障外,更需要關注老年人精神和心理生活等方面的需求。今年將舉行的“敬老月”活動,是我國首次將敬老日推廣成“月”,也是有組織、有主題、有計劃地在全社會營造尊老敬老、愛老助老良好氛圍的實踐活動。通過開展資訊諮詢、心理疏導、法律維權等志願服務活動,在切實解決老年人生活困難的基礎上,對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給予更多的慰籍,使之感受到社會的認同和自身價值的提升。
  人至暮年,常會產生孤獨失落感。從近年來的媒體報導看,各種類型的精神疾病困攏著廣大的老年人群,為此,從家庭到社會都應引起高度重視。抽出時間回家看望老人,一個平安電話、一條回候短信都會讓老人感受到欣慰和快樂。再比如,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免費室內、戶外活動場所,為學習、文體、交往等社會活動提供條件,搭建交流溝通平臺;住宅設計充分考慮適合老年人的需求,公共設施設置老年人優先視窗,讓他們時刻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和重視。
  與此同時,還要積極引導老年人由“老有所養”向“老有所為”轉變。我們無法改變年齡增長和身體衰老的自然規律,但我們可以共同努力減緩心理上的衰老,讓老年人擁有健康的心態,幸福的晚年。比方說,通過對退休老年人實行崗位返聘、在一些大型活動招募老年志願者等方式,給老年人提供發揮餘熱的舞臺,讓他們在體現價值和安享晚年中實現雙贏。
  九九重陽是敬老的一個節日,如今擴大為“敬老月”。這不只是在日子的擴大,而是意味著敬老意義上的延伸。
  相信“敬老月”活動的開展,將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建立健全,帶來為家庭社會減負、促進養老保障日臻完善等一系列良性互動。而天天敬老、人人敬老,才是我們追求的社會風尚。

(金穎/寧波市)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