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繁體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中國“奧運之父”王正廷的奧運人生

徐忠友

  2016年八月五日至二十一日,第三十一屆夏季奧運會將將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舉行,全球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在奧運會上,中國也將派奧運代表團參加比賽。說到中國和奧運會的發端,與“中國奧運之父”王正廷先生有著密切的關係。近日,本文作者還前往王正廷先生的出生地參觀與他有關的遺址,從中尋找到許多王正廷奧運人生的蹤跡。

中國“奧運之父”王正廷 王正廷和家人合影

  出生在浙江奉化一個名門望族之家
  1882年九月八日,王正廷出生於浙江省奉化縣金溪鄉(今為奉化市西塢街道)稅務場村,與蔣介石老家奉化溪口鎮相距不遠,所以他與蔣介石是老鄉。王正廷的祖先最早從山東遷往山西太原,在宋末元初又逃難到浙江奉化的一個村子裡。當時這個村前的官道屬浙東的交通要道,南通溫州,北達明州(寧波),商賈雲集,車貨連綿。在元代時王家人不敢去參加科舉考試,都以種地為生,到明代王家便出了幾個經科舉考試在朝廷做官的人,皇帝在看過王家的宗譜後,發現王家在宋代是個名門望族,做官和做學問的人很多,最高的官至宰相,所以就下旨所有從村前官道通過的貨物都要交一小筆稅給王家,作為明皇對王家忠誠宋朝的褒獎,因此這個村子便得名稅務場。隨後王家便興旺起來,只不過到王正廷祖父王世官這一代,就帶著王正廷等家人離開稅務場到寧波生活了。
  王正廷的父親王際堂是聖公會的牧師,母親施幼嫻也是一位基督徒,他們一共生下十一個孩子,王正廷位列第五。1888年,七歲的他被父親送入由英國聖公會所辦的寧波“三一學院”,在擔任該院老師的大哥教授下讀了四年小學。父親為了讓他接受西方教育,他十一歲那年便被二哥帶到上海聖約翰學院,跟二哥學了一年的英語初步知識後,便進入英國傳教士辦的上海中英中學讀書。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後,慘遭失敗的清政府決定開展現代教育,因父親收入不高無法負擔他去出國留學,王正廷便於1896年考進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天津北洋西學堂(現天津大學之前身)預科部二年級讀書,在校學習不僅不要學費,每月至少能領到1個半銀元的零花錢,進入大學後則更多。
  1901年春天,王正廷畢業後經競爭考試被分配到膠州海關報關處工作。1905年赴日本籌設中華基督教青年協會分會擔任總事,與孫中山接觸幾次後就追隨孫先生,並加入了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1907年在巴樂滿等三位外國友人的幫助下,他實現了多年就想赴美留學的心願。他先在密西根大學就讀一年,1908年轉入著名的耶魯大學法學院讀法律,1910獲得耶魯大學法學博士學位。1911年回國後參加了辛亥革命,協助成立臨時政府,分別擔任了黎元洪都督府外交司司長,南京臨時政府參議院副議長,北洋政府工商部次長和代總長、外交總長、內閣代總理,中華基督教青年協會總幹事,廣東軍政府和南京政府外交部長、駐美大使等職。1919年他作為中國出席巴黎和會的全權代表之一,拒簽西方列強的不平等條約,受到國人稱讚。同時在這前後,他又在大力推動中國和亞洲奧林匹克運動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被譽為“中國奧運之父”。
  光榮當選中國第一位國際奧會委員   王正廷小的時候,身體狀況不太好,按他自傳中的說法是“從生下來一直就是病怏怏的”,所以他在十四歲那年去天津北洋西學堂讀書時,祖母和外祖母都因他的身體狀況不佳、又無人照顧表示反對。在去天津的途中,他“因暈船哭得像嬰兒一樣,人彷彿像要死掉一樣”。
  當時天津北洋西學堂的丁家立校長來自美國,他發現當時的中國的青年學生在體育方面有個誤區:學生們一般都不願意參加射箭等體育鍛煉,甚至會因為身強體健而感到羞恥,在他們的封建的觀念中,身體強壯是文雅的,就像“小腳女人”是最美的,“大腳女人”很難看,所以男人娶老婆就要娶“小腳女人”。
  就在1896年,第一屆國際現代奧運會舉辦前夕,時任國際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起人、國際奧會第一任秘書長皮埃爾·德·顧拜旦致函清政府,邀請中國派代表參加在希臘雅典舉行的第一屆現代奧運會。清朝慈禧太后及李鴻章、李連英等幕僚竟不知 “田徑”一詞為何意,隨手將邀請信扔在一邊,讓中國錯失了參加第一屆奧運會的機會。
   為了消除這種愚昧落後的觀念和現象,丁家立校長就引進了一些像足球、籃球等在西方流行的體育運動,學校每年還舉行了運動會。但是還有一些學生不願參加體育鍛煉,丁家立校長大膽將軍事操練列為正式課程,所有的男同學都要在美國海軍的指導下嚴格進行操練,有佇列、射擊、投手榴彈多種操練項目,學生們落後的觀念終於開始轉變。學校開展這項寓意為“健壯身體中承載偉大思想”的教育改革,使年輕學生的生活方式和身體狀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在同學當中,王正廷是屬於體育鍛煉骨幹的,他積極參加跑步、跳高和鉛球、鐵餅、標槍等田徑項目的比賽,在同學們中體育成績相當優秀。他後來在自傳中寫道:“在去天津之前,我的身體一直不好,是一個虛弱的男孩,身材矮小,還經常生病。但我第二次回家探望的時候,也是來這座‘新學校’兩年之後,我母親十分吃驚地發現我長高長壯了那麼多,她不得不又給我做新衣服,這衣服不僅要更長,還要更寬。當回首一生,我覺得有健康的身體是一個人最大的福氣。”
  1911年初在美國耶魯大學留校研究時,因工作繁忙、體力透支等原因,王正廷不幸得了肺結核,學校讓他到瑞士達沃斯療養了近三個月病就好了,他便回國參加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同時也為剛去世的父親盡孝。
  由於有了前面這些親身經歷,王正廷此後便對中國奧林匹克運動十分重視。儘管他身兼政府多項要職,社會活動頻繁,日常公務也很繁重,但對奧林匹克運動的宣導與支持,都是從不懈怠。他不僅自己酷愛運動(尤擅長游泳、騎術),而且更重視奧林匹克運動在中國的推廣,力圖以發展體育運動,提高國民素質,改變國人在世界的“東亞病夫”的形象與地位,經常為此奔走呼號,竭盡心力,傾注了自己最大的熱情、心血和物力。
  也就是在1911年,時為國際奧會菲律賓籍委員瓦加斯來中國考察體育工作,王正廷有幸與之結識並向他介紹了中國體育的基本情況,這是王正廷第一次與國際奧會官員接觸,從中也瞭解到國際奧會的許多情況和動態。1912年王正廷就和天津南開學校校長張伯苓等人,與日本、菲律賓的體育界人士協商成立遠東體育協會,發起每兩年輪流舉辦一屆遠東運動會。由於遠東運動會的比賽專案和規則與奧運會一樣,因而被稱為遠東奧運會,也被國際奧會承認為區域性的國際體育賽事。
  1913年第一屆遠東運動會(原名“遠東奧林匹克運動會”)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舉行。在王正廷的直接組織下,中國運動員參賽並取得了總錦標第二的較好成績,並在賽場上表現出良好的精神面貌。據當時的日本報紙報導:“中國排球隊和籃球隊的運動精神表現很好……這種志在參加的精神值得尊敬。”1915年第二屆遠東運動會在上海召開。這是中國首次舉辦的大型國際運動會,社會各界為之注目。但當時正忙於做皇帝夢的袁世凱及其政府無暇顧及,籌備運動會的重任只有落在會長王正廷身上。儘管如此,王正廷並沒有退縮。他四出籌資,對運動會召開的各項事務都作了認真安排和佈置。在王正廷等人的努力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本屆運動會如期舉辦。比賽結果,中國運動員取得錦標第一的好成績,使國民為之振奮。此後在上海舉行的第五、八屆遠東運動會中,王正廷也擔任了組委會會長。1916年他回鄉省親時即出資創辦奉化務本小學,並在務本小學開設體育操練一課,這在當時的小學教育中實為罕見。1921年,王正廷擔任中國大學校長期間,始終把推進體育事業作為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學校開設體育課,並不定期

舉行運動會,還培養出許多體育人才。為此該校不僅以體育聞名當時教育界,他還於1931年組織籃球隊去歐洲參加比賽。從1932年起,他還應邀擔任國民政府教育部體育委員會委員,致力於學校體育的推廣工作。
  由於王正廷為推動中國和亞洲的奧林匹克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1922年在法國巴黎舉行的國際奧會第二十屆年會上,國際奧會決定增選一名中國的委員,經當時的國際奧會主席顧拜旦推薦和全體委員選舉,王正廷光榮地當選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亞洲第二位國際奧會委員。國際奧會同時承認,“中華業餘運動聯合會”為其成員組織,即中華奧會,並由王正廷擔任主席兼會長,從此中國便與國際奧會正式建立起關係。1924年八月在上海成立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公推王正廷為主席董事,張伯苓為名譽會長。1931年,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被國際奧會承認為中國的奧會組織,王正廷以國際奧會“大使”的身份,出任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中華全國奧會)的會長和主席董事。在這前後,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先後加入了遠東體育協會和國際田徑、游泳、體操、網球、舉重、足球、籃球等8個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成為世界體育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員。
中國第一位國際奧委會委員王正廷先生


堅定支援劉長春代表中國出征奧運會
  在王正廷擔任國際奧會委員後,做過一件有意義和有影響的事情就是和“少帥”張學良等一道,堅定支持我國早期“短跑怪傑”劉長春赴美國洛杉磯參加第十屆奧運會比賽,挫敗了日本軍國主義分裂中國的陰謀,為祖國贏得了尊嚴。
  1932年七月三十日,第十屆奧運會將在美國洛杉磯舉行。我國原本有意參加足球比賽,因當時我國的足球實力在遠東地區首屈一指。但是喜歡籃球的美國人對足球不感興趣,任意取消了足球正式比賽,而以舉辦美式足球表演賽代替。此前,王正廷已向國民政府主管體育工作教育部提交了準備參會報告,因當時正是經濟蕭條的年代,國民政府沒有經費可以參加奧運會,主管體育的教育部便在1932年五月底決定不參加。只派中國奧會主任幹事沈嗣良代表主席王正廷出席國際奧會年會及開幕式。
  而在同年六月十二日,上海《申報》刊出一條消息令全國震驚。據該消息透露:洛杉磯奧運籌備會接受“偽滿州國”的報名,將代表中國參加奧運會。另一則消息還稱:偽滿州國正在舉行奧運選拔賽,選拔參加洛杉磯奧運會的運動員。幾天之後,來自吉林長春的消息又稱:偽滿州國已經決定派遣劉長春、于希渭兩位賽跑選手,由日本人率領赴洛杉磯參加奧運會。
  劉長春是當時中國著名的短跑運動健將,在1930年四月一日在杭州舉行的第四屆全國運動會四百米賽跑中,以52.6秒的成績奪得冠軍。這一成績與1928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的第九屆奧運會冠軍成績比較接近,因而得到許多姑娘的愛慕,在杭州期間他收到了上百封求愛信,有些杭州姑娘公開表示:“嫁人就要嫁劉長春這樣的人。”
  于希渭與劉長春一樣都是遼寧人,他以中長跑為主,1930年在大連中華青年會舉辦的田徑運動大會上,以二分的成績創造了八百米新紀錄。之後,他多次參加國際運動大會奪取中、長跑冠、亞軍。當時被人們譽為“飛毛腿”或“遠東之雄”。
  當時中國抗日情緒高漲,劉長春也早已在五月時東北淪陷不久,就逃離東北到北平。他在曾在《大公報》上發表聲明說:“我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是中國人,絕不代表日偽滿州國參加第十屆奧運會”。
  看到這些消息,王正廷心急如焚。時勢所逼,為了維護我國的國際地位,他與張伯苓所領導中華奧會認為除非我國選派選手參加奧運會,才能粉碎日本人扶持偽滿州國取代我國地位的陰謀,因此就決定將計就計派選手報名參加奧運會。當時奧運會報名已經在六月十八日結束,王正廷立即發急電給洛杉磯奧運會籌備會進行交涉,揭露了日本的陰謀,強烈要求讓中國運動員報名參賽。六月二十六日,中華奧會便接到洛杉磯奧運會籌備會的覆電,同意中國的劉長春、于希渭兩位選手報名參賽。
  赴洛杉磯參加奧運會的旅費需要不少錢,可當時的國民政府沒有經費支援。幸好當時兼任東北大學校長的張學良將軍對王正廷等中華奧會的行動給予大力支持,對劉長春、于希渭兩位遼寧運動員參賽十分關愛,便慷慨資助經費8000塊銀圓,折合美金1500元,解決了經費缺乏的難題。
  接著,王正廷就安排劉長春從北平轉往上海進行賽前訓練,但于希渭當時已被日本人派專人看守,沒法離開東北,所以我國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就只有唯一一個選手劉長春。
  1932年七月八日上午,上海黃埔江畔新關碼頭彩旗招展,人聲喧鬧。中國赴美奧運代表團歡送儀式暨授旗典禮在此舉行,國際奧會委員王正廷攜夫人施美利等到各界人士出席並致歡送辭。
  在一片熱烈的歡呼聲中,劉長春健步跨上停泊在碼頭邊的“威爾遜總統號”郵船出征奧運會了。經過二十一天海上行程,“威爾遜總統號”郵輪在七月二十九日抵達洛杉磯,受到奧運會籌備會人員及僑胞熱烈歡迎。籌備會人員以警車開道,將兩人送到選手村,第二天下午舉行開幕典禮時,由劉長春手擎國旗,繞場的人有隨行的中國領隊沈嗣良、教練員宋君複,還有從洛杉磯臨時找來的華僑及青年會幹事劉雪松、申國權、托平等人上場湊數,免得代表團人員過少。
  在比賽時,因經過3個星期在風急浪高的大海上漂浮,劉長春一路上嘔吐得很厲害,加上時差關係,體力已大受影響。因此原來報名的三個專案,他只參加了百米和二百米預賽,其中百米預賽居第五名,成績為十一秒;二百米預賽居第六名,成績是 21秒9;四百米則因體力不支,沒有出場比賽。雖然他未能參加決賽並奪得獎牌,但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的正式比賽,也屬“零的突破”,因而被載入了中國的奧運史冊。
兩次組織中國體育代表團出席奧運會
  王正廷作為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的會長和國際奧會委員,繼支援劉長春赴美參加洛杉磯奧運會比賽後,曾兩次組織較大規模的中國體育代表團出席奧運會。
  一個國家或地區在奧運會上的表現如何?不僅僅跟一個國家或地區對體育的重視與否、民眾體質好壞、體育水準高低有著密切關係,甚至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實力、科研能力如何也有直接聯繫。無論是先前的滿清政府還是後來的國民政府,前者封建愚昧不知“奧運”為何物?後者觀念落後、經濟乏力對“奧運”不重視。在這樣困難的客觀條件下,王正廷在幾十年的時間內不停地為之奔走呼籲,尋求社會各界給予重視和支持,因而被譽為“中國奧運之父”。
  第一次組團出席的是1936年八月一日至1936年八月十六日在德國柏林舉行的第十一屆奧運會。早在1935年十一月一日,王正廷就以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的名義,向國民政府行政院正式提交了《關於參加第十一屆柏林奧林匹克運動會計畫及經費預算報告》,並獲得蔣介石的批准。然而,在整個準備過程中,由於當時的國民政府內憂外患,特別是在落實經費上困難重重。依照王正廷原先的計畫,中國體育代表團由八十名運動員和二十名領隊、教練員和相關工作人員組成,共計往返車船費、食宿費、制裝及訓練等費用,約需17.2萬元。這筆錢因王正廷系蔣介石的奉化老鄉和部下,還算較快獲批了,時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長的孔祥熙也如數撥付了。
  沒想到當時主管體育工作的國民政府教育部,長期以來都是不重視體育和奧運工作的,甚至此前有幾屆奧運會都不同意出錢派員參加。而這次卻要從中插上一杠,並提出要派出一支三十六人的考察團隨中國體育代表團赴柏林取經。王正廷此前已辭去國民政府外交總等職,手上沒有權力,就是靠國際奧會會委員和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會長的身份和以前的一些老面子行事,既然主管部門要派員去,即便他們有借機出洋的腐敗行為他也無法反對。這樣一來不僅使原定出國的參賽運動員、教練員人數被迫減縮(最後運動員由八十名減為六十九名),而且預算經費也出現不足,還得追加五萬元才夠。在王正廷向有關人士的呼籲下,共籌得三萬元經費。剩下的二萬元缺口,只得派足球隊先期到南洋各國開展踢球表演賽,在兩個月時間內舉行了二十七場表演賽,總算湊足了所需經費。六月二十六日,歷經種種折騰的共計一百四十人中國代表團、考察團從上海坐船出發赴義大利,再轉火車,至七月二十二日方抵達柏林。
  王正廷作為中國體育代表團的總領隊,在抵達柏林奧運村之後,除了做好運動員、教練員慰問、鼓勵工作外,還積極開展了一系列體育外交和參觀活動。柏林奧運會共設有19個大項的 129個小項比賽,首次列入了籃球、皮划艇和隊式手球項目。參加比賽的有來自49個國家的4066名運動員,其中女選手328人,男選手 3738人。德國人數最多,共406名運動員;美國次之,330人;中國派出了69名運動員(其中男運動員 67人、女運動員2人) 參賽,參加了田徑、游泳、舉重、拳擊、自行車、籃球和足球6個大項的比賽。由於去時在海上許多運動員暈船,足足吐了二十多天,到柏林後只休息數天就上場比賽,體力明顯不支。所以,除了撐杆跳高運動員符保盧一人以3.85米的成績通過及格賽外,其餘參賽選手在預賽中均被淘汰。不過,中國的武術表演卻極為出彩,大揚中華精神,讓希特勒和全場觀眾看得目瞪口呆。
  值得一提是,當時中國代表團中還有一位浙江大學體育部主任舒鴻擔任籃球教練兼保健醫生。在本屆奧運會上,籃球被首次列入奧運會比賽項目。經過幾輪比賽後,1936年八月十四日下午,美國隊和加拿大隊進入男子籃球冠亞軍決賽。在讓誰來擔任這場國際重要比賽的主裁判問題上犯難了,美國隊是參賽隊,為避嫌美國的裁判顯然不能用;如果讓歐洲的裁判上場,因籃球進入歐洲的時間不長,其裁判水準也難服眾。最後經王正廷向“世界籃球之父”奈‧史密斯教授推薦,由舒鴻擔任了這場比賽的主裁判。起初,無論是美國球員還是加拿大球員,對這個黑頭髮、黃皮膚的中國裁判都不信任。但比賽開始後,舒鴻眼明腿快,公正執法,讓雙方的球員心服口服,最後美國隊以19比8 獲得這場決賽冠軍。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在奧運會這樣的世界大賽上擔任主裁判,舒鴻因此被稱為“奧運籃球中國第一哨”。上海的《申報》在號外上用整版的篇幅,刊出了“舒鴻為國爭光!”六個特大號字,並詳細報導了舒鴻為這次比賽當主裁判的消息。
  八年抗戰打敗了日本鬼子,中國人民獲得勝利。體育界出現了恢復現象。 1945年九月七日,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在重慶召開理監聯席會議。會上王正廷提出了爭取1952年第十五屆運會在中國舉行案,曾引起了國人關注和振奮。此後,王正廷請全國體協總幹事董守義徵求孔祥熙的意見。孔祥熙表示原則支持,但要求體協與政府商定申辦具體地點後再說。結果國民政府並不熱衷此事,由王正廷提出申辦奧運之事沒有實現。
  儘管如此,王正廷仍在1946年初,就開始為參加倫敦舉行的第十四屆奧運會組團而奔波。三個月後,籌募會拿出了預算,總額為十五萬美元,設想由政府、社會人士和華僑各攤三分之一。華僑捐款的重點對象是當時“萬金油大王”胡文虎,王正廷與胡文虎經多次商量,最終使其同意墊撥足球隊的出國費用。
  向政府籌錢方面也遇到了麻煩。當時的行政院院長張群屬於新政學系,也稱得上個大官僚。王正廷要求政府補助五萬元的呈文發出,很久也沒有消息。他催促多次,張群在退位之前才勉強批了半數,折合美金2.5萬,造成後來中國體育代表團經費的緊張。
  1948年七月二十九日至八月十四日,第十四屆奧運會在英國倫敦在倫敦溫布利體育館舉行。這屆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共有成員五十三名,王正廷為總領隊,董守義任總幹事,郝更生為總教練。運動員和教練員只有三十六人,分別參加足球、籃球、田徑、游泳、自行車專案的比賽。比賽結果,成績比往屆要好,但運動員仍然沒有拿到獎牌。
  奧運會結束前,掌管中國體育代表團財務的王正廷已面臨一個嚴重的問題,代表團回程旅費不夠了。他多次打電報向國內求援,但教育部覆電卻說:“政府無錢追加預算,請代表團自行解決。”這可把王正廷逼到了窘境,他不僅自掏腰包,還利用自己的關係向孔祥熙求得了3000 美元,請英國僑界的朋友捐款,向同去的隨員顧乾麟借了500美元,向王景春借了150英鎊,甚至把代表團沒吃完的米賣給華僑飯館得100英鎊,總算讓代表團得以回國。
  英國倫敦之行使王正廷對國民政府心灰意冷,1948年冬天在度過聖誕夜之後,他就從上海移居香港,多次出席過國際奧會會議,還擔任過太平洋保險公司總董事長。1957年,七十六歲的王正廷在保加利亞舉行的國際奧會第五十三屆年會上辭去了國際奧會委員職務,被國際奧會聘為名譽委員。1961年五月二十一日,王正廷因病在香港九龍聖德勒撒醫院去世,享年八十歲。

(徐忠友╱杭州)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