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11月10日,青田縣舉行臺胞臺屬聯誼會成立三十周年慶祝活動,我有幸受邀躬逢其盛,豈料這已距我上次來青田三十多年了,真是光陰如梭,三十年彈指一揮間啊!
想起三十年前,我隨同電視片《青田行》攝製組一行來到青田。那次在青田,我們在縣台辦老主任林兄敏南的陪同下到僑鄉方山、油竹、東源、石門洞劉文成公祠採訪,還鑽進山口鎮西北3公里的封門石古洞探石,到黃垟探鉬礦,又登上以古松奇石為特色太鶴山混元峰、公雞岩、孝順岩等奇峰異石參觀粟裕、張愛萍、陳慕華、沙孟海、陸儼少、溥傑等各界名流大師留下的摩崖碑刻及立在混元峰東南面岩壁上的閩弟子鄭奎光的楊枝觀音線刻像,又到高市採訪陳誠公館、陳氏宗祠,又登上到位於高市黃鎮村的基崗山,拍攝陳誠之父陳式文先生的墓,至今清楚記得陳氏墓穴三爿門題刻“陳式文先生墓,中華民國二十四年冬日,嚴立三(嚴立三(1892-1944),湖北麻城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抗戰期間,任湖北省民政廳廳長、代理省主席,為人清高,超世不群。黃埔軍校建校的第二年,軍校總隊長的嚴立三與軍事教官葉挺和陳誠義結金蘭。嚴立三年長,尊為大哥,葉挺居二,陳誠是三弟。)敬書”,隸書陽刻。墓穴門兩側置踏跺貫通。半個多月的時間裡我們不僅把青田跑了個遍,還跑了整整一天經溫州和里安來到文成南田(南田歷史上曾屬於青田縣)拜謁誠意伯祠,即明朝開國元勳劉基劉伯溫的廟。文成縣名就是取自劉基的諡號。劉伯溫死後,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武宗於西元1514年下了一道誥令,說劉基“慷慨有志,剛毅多謀,學為帝師,才稱王佐”,“占事考祥,明有征驗;運籌畫計,動中機宜”,是“渡江策士無雙,開國文臣第一”,故“今特贈爾為太師,諡號文成。”經緯天地為文,安民立政為成,合言之,文成就是經天緯地、立政安民的意思,劉基17至21歲時在青田石門洞書院曾跟隨時任處州府錄事的鄭複初學習。為紀念劉基,明代(1525)在石門洞景區內始建劉基祠,稱為石門洞天樓,後樓圮。現存劉文成公祠系民國(1933)重建,旁有“劉文成公讀書處”碑刻一方。另外,在青田縣城鶴城鎮太鶴山麓(今青田中學內),有建於明嘉靖年間(1522-1556)的誠意伯祠(俗稱劉府祠)一幢,兩處皆為縣級文保單位……。後來林敏南告訴我,《青田行》帶到海外,極受青田藉華僑的歡迎,一些青田籍華僑還多次複製傳看,不少華僑對帶子中的青田石雕、陳誠家的祖墓、南田誠意伯祠、劉伯溫讀書處石門洞等畫面都留下了深刻印象。還有不少從臺灣回青田探親的青田鄉親也說曾看到過從國外傳到臺灣的《青田行》。我聞聽自己的作品能能在海外引起反響,心中自然是非常高興的。遺憾的是老林英年早逝,已在前幾年駕鶴西去了,我在青田再也看不到我熱情真誠厚道的良師益友老林了,特別是在臺灣青田同鄉會編輯出版的《青田會刊》上看到老林遺孀帶著女兒游臺灣的照片,讓我不禁思緒翻滾,又陡然升起一股心酸的感覺,許久許久難以平靜,只能默默祝願林大嫂多多保重,一切平安!
直到在青田縣台聯會成立三十周年慶祝大會上,聽了台聯會長林雪瑞先生關於臺胞臺屬聯誼會成立三十年成長經歷,才讓我稍有釋懷,台聯會的每一個進步都是對老林們最好的紀念。
青田縣台聯會自1985年10月成立30年來,積極發揮民間社團作用,做好在台青田籍鄉親的聯絡聯誼工作,熱情接待來訪的臺胞、旅台鄉親和台商,開展一系列的兩岸文化交流和聯誼活動,是台聯會讓五彩繽紛、玲瓏剔透、溫潤如玉的青田石奇石時常亮相寶島各地街頭。青台兩地的藝術家頻繁歡聚,連袂揮毫,舉辦各類書畫展,至今臺灣已有有千多幅書畫作品在青田展出,書畫傳友誼 筆墨獻真情,以書會親友,以畫覓知音,兩地書畫藝術家之間的友誼橋樑越築越牢。青田籍臺胞編寫的《一個兩岸交流的小兵》、《畚掃集》、《青田在台新生代》等相互贈閱,促進了兩岸的互動交流。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即便隔著海峽,在台的青田人依然時刻關注著故鄉的動態,為故鄉發展的點滴而欣喜雀躍。多年來,旅台鄉親、臺屬和臺屬企業共向家鄉捐贈人民幣1000多萬元、美金 17多萬元。青田縣台聯會還曾被評為浙江省對台工作先進單位。台聯會多次組團進行互訪,達 300多批,人數達一萬多人次。僅2014年,台聯會接待旅台鄉親24批,300 多人次,青田組團赴台6批,110多人次,促進了兩岸的互動交流。由青田台聯牽線的青田高市中學與臺北辭修高級中學正式結為兩岸友好學校,青田灘坑水庫(預定更名為千峽水庫)與臺灣石門水庫締結為姊妹庫。臺北縣辭修高級中學辦學規模大,辦學理念先進,在臺灣享有盛譽。青田縣高市鄉中心學校前身為養正小學堂,創辦於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是一所百年老校,享譽浙南。兩校結對後臺北鄉親還捐資七萬元給高市鄉中心學校。青田台聯還成立了台聯青年委員會,青田台聯青年委員會由居住在青田的去台人員第二、三、四代眷屬組成,對口聯繫旅台鄉親二三代,經常邀請他們回鄉探親尋根認祖,如“‘青田之家’臺灣新生代尋根團”、臺灣“四海青商會”、“暑期學生參訪團”等。同時還組織青田台聯“青年會”的青年朋友赴台參訪。每次交流他們都是親友相見,淚光盈盈,讓這些青年人又找回了前些年幾乎失連的血脈親情。青田台聯會創辦《臺屬聯誼》書刊,刊出 130多期,臺北青田同鄉會創辦《青田會刊》也刊出123期,兩刊共載兩岸同胞聯誼活動情況,共敘同胞之情,並相互寄送贈閱。《青田台聯三十年》一書目前也正在編輯,有望今年出書。聽著林會長的介紹,看到青田台聯三十年的輝煌成就,與會者無不動容。
慶祝大會結束後我們又匆匆趕赴高市參加陳誠故居正式開放揭牌儀式。陳誠故居坐落在高市外村官山嶺腳,建于清光緒元年(1875),二進主樓面闊五間帶兩側夾屋,梁架為九架檁用五柱帶前後下簷;兩側廂房均面闊三間,梁架為五架檁用三柱帶前下簷柱,前簷設卷蓬。後廂房各面闊一間。西廂北面為陳母洋房,三間二層磚木結構,大門內收,砌青水磚山牆,廡殿式屋面。中有道坦,後設天井、魚池,天井卵石墁地,重簷硬山頂,施勾頭滴水,小青瓦陰陽合鋪。系陳誠祖父陳錦之與胞弟陳一鵬于清光緒元年(1875)合建,兄弟各半。陳一鵬為清朝貢生,故門樓外原豎旗杆一對,亦稱"旗杆屋"。門樓橫額有清朝舉人章楷題書"潁川舊家"四字,(“潁川”陳姓堂號,說明其望出潁川。潁川即潁河,發源河南登封,流入淮河,是淮河最大的支流。史上這一代曾是陳國故地,北魏時曾設置潁州,範圍大致包括今天河南許昌、平頂山、禹州、登封等地。陳氏始祖當年就在在這裡繁衍生息,瓜瓞綿綿,逐步壯大,遂成為巨姓望族,世代傳襲,名重魏晉。後陳氏子孫南遷,依然不忘自己是潁川陳氏的後裔,常在門簷上高掛“潁川舊家”等牌匾來昭示自己的先賢,無論定居何處,仍然能夠與祖先連結。)兩邊配有對聯"已用浮雲看富貴,別開芳墅隔塵凡"。1932年,陳誠在大門右側軒旁擴建三間磚木結構樓房,稱新三間,供其母居住。30年代初建成的小別墅,位於梅村,呈"T"字形共8間,二層磚木結構樓房,作為陳誠回鄉住所。陳誠故居建築佈局規整合理,門、窗、簷廊、牛腿木雕精美,陳母洋房具有民國時期建築風格,具有名人文化研究展示利用價值。故居總占地面積約1080平方米。背山面水,的確是個風水寶地。三十年前我們來時這裡還是雜亂無章,陳舊破敗。1985年,省人民政府曾撥款重修。1999年9月公佈為縣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前幾年,青田縣政府又將陳誠故居修繕工程作為全縣三十大工程之一,投資1100多萬元再次修繕,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房屋進行加固,恢復傳統裝修和油漆彩飾等。2011年1月,浙江省政府又將其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修繕工程竣工時陳誠之子陳履安應青田縣政府邀請,曾攜長子陳宇廷、長媳央金拉姆等一行四人,來到現場參觀。陳履安行走于佈滿歲月痕跡的陳誠故居的房屋間,看著反映其父生平的歷史史料,非常感動。這是陳履安第三次回家鄉青田高市探親。這次他不僅把子女帶回家鄉,還帶來臺北辭修高級中學的老師,希望通過臺灣與青田兩地學校的結對合作,共同促進兩岸下一代在文化、學識等方面的交流。今天,陳履安先生又一次親臨現場,和浙江省政協副主席、台誼會會長吳晶一起為陳誠故居正式開放揭牌,看到自家老屋得到了妥善的保護,看到了家鄉近年來的發展成就,他更是激動不已。
我們隨著參觀的人群,在陳誠史跡展廳裡,沿著陳氏世家、陳誠與民國、愛國愛家、臺灣時日之主線仔細觀看,見到了許多陳誠生前遺物,也見到了許多珍貴的歷史史料,不禁又想起許多歷史故事……斯人已逝,留下的不就是故事嗎?
從陳誠史跡展處出來,我們又轉到書畫廳參觀新開的兩岸書畫交流展。本次展覽集
中展示了青台兩地書畫名家的幾十幅精品力作,國畫有山水花鳥人物,書法包括真、草、隸、篆,題材豐富,視野寬闊,典雅蒼樸,活潑入趣, 精彩紛呈。那幅四尺整幅《三友圖》正是號稱“青田之光”的女畫家陳正娟的力作。陳正娟1937年生於青田阜山,系出名門,酷愛書畫,遍拜寶島名師,幾十年來孜孜矻矻於書畫鑽研,驗證古法,領悟新徑,默默的在筆墨中追尋人生真趣。其作品深得六法之精妙,平易樸實、蒼渾淳厚,融大自然與傳統為造化,以筆墨底蘊豐厚、勁健、畫格清奇、文質兼備為一統。出版《陳正娟作品集》。近年來曾多次和其丈夫臺灣大學教授、著名經濟學家毛育剛回到故地阜山探親,率團來祖國大陸參加海峽兩岸書畫藝術交流活動。陳正娟現任臺灣世界藝術家交流協會總會副會長、臺北市分會會長,臺北市青田同鄉會理事。在早前青田縣台聯會成立三十周年慶祝大會上她曾向青田台聯會捐贈一幅壽桃圖,三十枚碩大的果實直接用洋紅和藤黃點畫,鮮豔飽滿,給人佈局宏大、筆墨雄健、色彩熱烈的感覺,用來為台聯慶壽再好不過。這幅《三友圖》又是另一種面貌,水墨淋漓、大氣逼人、清秀飄逸、氣韻優雅,既表現出作者的傳統筆墨功底,又有質樸的生活感受。構圖更是絕妙,一枝紅梅穿竹葉過松針直插畫面中心。畫面中心一點紅,恰似紅梅出牆來,讓人讀後不禁怦然心動。竹連著梅,梅靠著松,三友聚成一條心,其力可斷金,極富哲思靈氣,充滿著力量與生命,形與神的意趣,墨與色的交融,典雅清新,淋漓奔放,既有唐宋元人筆意,又有明清的八大遺韻,處處滲透著文人正氣,遞著畫家內心深處的高尚品格。接下來是一幅書法作品,出自書法家劉農平先生之手,書寫的是陳誠修身勵德格言:“勿謂時鐘厄運而自疑,勿謂事不由人而自懈……,”。劉農平祖籍青田鶴城,五歲即隨父母親赴台,年輕時學建築設計專業,頗有建樹。退休後澄心定志,專攻書法,把寫字當作一種樂趣,每日臨帖不輟,己在筆墨紙硯之間,翻攪了數十寒暑,多年來樂此不疲,從而一舉成名,威震書壇,曾在海峽兩岸多次舉辦過個人書展。他的這幅行書,起筆如楷,運筆如草,點畫應接,筆斷氣連,主筆沉著,連筆輕細,溫雅嫺靜,如芙蕖照水、松影搖窗,給人一種清幽淡泊的美感。堂正、舒暢、明媚,沒有故作姿態的炫技,沒有拖泥帶水的牽連,字正腔圓地一點一劃,基本獨立單字的章法如串珠成鏈,氣貫神遇,圓融無跡,參差率意,而天趣盎然。
還有陳旭岡的大草,同樣精妙非常。陳旭岡是中華于右任研究會的副秘書長,對於于氏書法有深入的研究。他的作品甚得於家之神骨魄力、氣格命脈,又參有二王、孫過庭、王鐸諸家之氣象,可謂體出多法,悟而得象,其運筆沉著,矩度森然,中鋒鋪毫,如錐畫沙,筆韻光潔,骨肉勻稱,結體顧盼呼應、牝牡相得,飽滿生神,行氣連貫而富有變化,提按騰挪跳躍,使轉盤曲逶迤,線條飄逸飛動,大有種筆墨所至之處情意俱到,縱情揮灑之時神采突現的感覺。郭萬里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就多次返鄉,屢屢促成“青田——臺北海峽兩岸書畫聯展”,今次之展郭先生也是功不可沒,他的朱色龍虎條幅也是別開生面,取法高古,遒麗勁健,引筋入骨,玉潤珠圓,引得觀者交口稱讚。還有麗水台聯會老會長夏金星的那幅“橋樑和紐帶”也讓我留下深刻印象。夏金星曾任麗水地區專員,大學讀的就是美術,書法本是他的本行,從政後仍是不忘揮毫,工作之余二王、顏柳、蘇黃米蔡無不攻研,博採眾長,熔融百家,法兼眾妙,自成一家。他今天的這幅作品線條勻淨如印痕,爽利如刀切,筆劃遒勁沉實,富有張力,運筆靈活自如,恰有一波三折之妙。“帶”字的一“豎”恰似萬歲枯滕,一氣貫底,和諧自然。整幅畫面有血有肉,有筋有骨,有生命意態和情趣,氣勢磅礡,神采飛揚,不僅筆法、字法純正,而且格調古雅、悠遠、沖淡,圓潤厚實,柔中有剛,讓人讀後不禁默呼:“佩服、佩服”!
這次在青田,還有一件事讓我興奮不已。與浙江省旅臺灣同鄉聯誼總會常務委員、臺灣《台浙天地》總編輯留問政先生神交近十年,常信函郵件來往,至今卻不曾謀面,這次在在青田縣台聯會成立三十周年慶祝大會上,不知是哪位的安排竟讓我和留先生緊挨坐在一起,我哪裡會想到坐在我右邊的這位容光煥發、目光炯炯、老而強健、精神矍鑠的老人就是我思慕已久的留先生,真是天大的緣分!留先生告訴我,他出生阜山鄉紅富垟村,今年85歲,早年畢業于杭州陸軍警官學校,大名鼎鼎的孫立人是他的班主任。1949年2月在臺灣入伍,此後,他就一直留在臺灣。在臺灣,他當過中學教員和大學教師,長期研究孫中山思想……。其實留老身在臺灣,卻情系家鄉,我曾拜讀過他許多介紹故鄉的大作,字裡行間充滿對故鄉的深情厚愛。這些年來,他還主編《台浙天地》、《青田會刊》等專門聯繫鄉情鄉誼幾本刊物,為維繫兩岸鄉情、兩岸交流做了大量的工作。是迄今回鄉次數最多的青田阜山籍臺胞。他的那本《阜山文集》在海峽兩岸早就有著廣泛的影響。此次回鄉參加青田縣台聯會成立三十周年慶祝活動,看到台聯會與旅台鄉親的緊密聯繫、看到到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他喜悅激動之情溢於言表。我看到留先生這位將近米壽的老人一路如此興奮,心中不由笑曰:“矍鑠哉,是翁也!”
期間我還向留先生討教“留”姓的來源,留先生告訴我,帝堯是中國歷史上傳說中上古五帝之一,唐堯時代有古封國曰留,堯子封於留者為留姓。劉姓也出於留姓。青田留姓源出二十五世留玟,遷青田始祖為二十九世留節,在青田已超過千年。浙江衢州、龍游、江山、松陽、龍泉、遂昌、縉雲、蘭溪及江西上饒等地也都有留姓,臺灣也有我等…。我說,留自唐堯時代為封國,至隋時留併入沛縣版圖,留城就在今天的微山湖,其故址離我沛縣老家向東多說有20幾公里,楚漢相爭時,留地佔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沛公劉邦和張良曾會於留。《漢書張良傳》記載:漢高祖以三萬戶封張良,張良不敢受,自願封留足也,於是封張良為留侯。留即成為張良的封邑。據說劉基的祖上也出沛縣,可見劉邦、劉基都是由“留”而出……。我們真是有說不完的話題……。
(孫雄飛/衢州同鄉會理事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