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繁體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心靈勝境常樂山之遊

朱育新

  常樂山,與聲名在外的千佛山景區相比,也許顯得有些陌生,但風光和佛教文化自有其獨特之處,真想一睹為快。選了一個秋高氣爽時節裡的良辰吉日,與朋友前往登山,也了卻多年的心願。
  常樂山位於遂昌縣蕉川境內,海拔約700米。傳說附近洋條村有個太公名叫章仙,從13歲開始,每年走路到永康方岩拜胡公大帝,一直走到83歲,已年老體衰。這一年農曆七月初,胡公大帝托夢叫他背回一截手指,章仙如法取得斷指,就在常樂山現址建廟,因地形與永康方岩相似,故有“南方岩”之稱。鄰近大馬埠村土名石涼亭處有一洞名叫章仙洞,旁有章仙墓,似乎給人感覺這是真的。
  站在常樂山山腳,眼前是數不清的臺階,蜿蜒曲折,直上雲霄。打造如此堅美的石板路,表明了信仰者的傾心。石階兩旁成群古木鬱鬱蔥蔥,空氣中有絲絲甜味,使人感到格外清新怡人。腳跟邊是一條逶迤而下的清溪。水從古木間流出,帶著隱約的青草的香味。幾片著水的草葉牽動著一根根草莖不住地“點頭”,創造出了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自然景觀。蹲下身掬起一把清水往臉上敷,水珠卻從指間滾出,從臉上落下,像調皮的孩子歡快地逃回溪中。
  走得累了,在臺階上歇會兒,觀賞風景,聊會兒天。再往上走,就看到一座紅色的八角小亭,亭內有木制的長椅,供遊人休息。進入亭內,微風過處,涼意沁人。睜眼處,白雲深處,有炊煙數炷升起,超然之感油然而生,不但能領略到迷人的秀麗景色,還能在大自然的懷抱裡盡情享受。
  走了將近一個小時,便到達山頂。鬱鬱蔥蔥的古木叢中,隱隱露出崢嶸的殿閣,悠揚的佛樂在寧靜的天地中盤旋,驚為天籟之音,法雲寺便坐落其中。廟宇規模並不十分大,相傳為紀念胡公大帝而建。被百姓稱為胡公大帝的胡則(西元963-1039),初名廁,字子正,永康胡庫人。西元989年登進士。及第時宋太宗御筆削去廠,賜名為則。在他任官期間,寬刑薄賦,清正廉明,頗有政績,尤其于明道元年(西元1032年),直言極諫,要求皇上免除衢、婺兩州百姓身丁錢,百姓感恩,遂立廟紀念他。西元1162年,宋高宗趙構應百姓之請求,用“赫靈”兩字作為胡公的廟額。從此,胡公被百姓敬為神靈,成了“有求必應”活菩薩,並于每年農曆八月初一胡則生日那天,舉辦各種民俗風情活動,以懷念胡公大帝。
  走進殿內,紅燭燁燁,香煙縈繞,眾多善男信女在殿內燒香、跪拜。
  地方習俗,每逢初一、十五便是做佛事的好日子。那天正逢農曆十五,所以香客們絡繹不絕,三五成群,他們都帶著虔誠的表像。有保家運平安、添丁增口的;有保婚姻美滿、家庭和睦的;有保增福增壽、長命百歲的;有保生意興隆、功名利祿的……加上執著的廟主,和他嘴裡的念念有詞,於是香客們更是堅定了信念。廟王手持的陰陽物,是佛主和香客心與心的交流平臺,看看這神靈的物具,香客們臉上總會洋溢著踏實的笑意。
  殿內休息喝茶之際,意外遇到40多年前的“老領導”章興發老人。他是“文革”前的初中畢業生,在當地也屬文化人。當年,我在他村裡當過代課教師,他是學校“貧下中農管理小組”的小組長,如今是法雲寺的“廟老”。他為什麼會在此廟當“廟老”?此時、此地,我不敢多問,也不便多問。在閒聊之中,章興發老人告訴我,此寺最早建於近千年前的南宋時期,歷史上屢建屢毀。解放後在“文革”初期被毀。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進行了初步修理。1993農曆8月重新動工修建,用了2年時間建成如今的法雲寺。聊著、聊著,老人很開心,便向我們說教起來。他說,佛教文化能潛移默化人們的靈魂,民心向善,有利於經濟發展,有利於社會穩定,有利於統治階級治國治天下……
  千年古?,歷經了風雨飄搖的年代,多了些凝重,多了些歷史,多了些沉澱,也多了些魅力。
  “心中有座常樂山,金山銀山不需攀。田薯香芋神仙宴,粗茶淡飯帝王餐”。漫步常樂山中,一切富貴榮華顯得是那麼多餘,收穫的只是淡泊名利的人生享受。

  

 

(朱育新/遂昌縣)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