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球一姐戴資穎的成就
僅以16歲又 6個月成為我國羽壇史上最年輕球后的戴資穎
,在杜拜以21比17、21比12,直落二擊敗韓國名將成池鉉,奪
得超級系列賽總決賽后冠;為台灣史上第一人。
戴資穎迎戰世界排名第五的韓國選手成池鉉,雙方過去交
手八次平分秋色,今年亞錦賽小戴苦戰三局落敗,因此她一上
來就頻頻搶功,迅速取得13比 4領先優勢,21比17率先搶下首
局。第二局戴資穎得理不饒人,幾次網前刁鑽小球讓對手望球
興嘆!加上幸運女神眷顧,最終只花35分鐘即以21比12輕鬆擊
敗成池鉉,笑擁金 盃和8萬美元冠軍獎金,2014可說是戴資穎
最豐收的一年。
身高僅有 163公分的戴資穎,雖然少年時期沒有接受正規訓練,不過她在諸多老球
手的調教下,手腕運用方式超於同年齡層選手,尤其是變拍的隱藏性相當高,經常可以
騙過對手,然後再來致命一擊,使對方疲於奔命而取勝。
首登《科學》期刊的台大資優生
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四年級學生趙彣,突破過往實驗
限制,成功捕捉「克里奇中間體」與水蒸氣化學反應,登
上國際頂尖期刊《科學(Science)》,成為國內首位登上
Science的大學生。
趙彣,22歲,他說,高中除數理科,其他科都不太好
,上大學荒廢一年多,大二才加入中研院原子與分子科學
研究所林志民團隊,因為喜歡做實驗,負責論文實驗部分
,沒想能登上「科學」雜誌。從去年暑假起,他們實驗重
複做了188次,每天花11、12小時做實驗,獲悉登上Science後,他心情淡定表示,「成
功那刻,還以為做錯了」,沒想到誤打誤撞成功了。
克里奇中間體(CIs)是大氣中一種活潑分子,壽命短暫,很難捕捉偵測,科學界對
它瞭解不多。此研究主要貢獻是突破氣壓上限,直接測量到「克里奇中間體」與水蒸氣
的化學反應。
研究團隊平均年齡23歲,可說是台灣史上最年輕登上Science 的學生,第二作者謝
郡庭年僅20歲,目前就讀美國史丹佛大學二年級,暑假返台參與研究;第三作者張俊宏
,27歲,清大物理學碩士,負責實驗後續校對。「他們不輸給博士生!」研究員林志民
說,年輕人雖然缺乏經驗,但正因如此,比較不會困在舊有經驗中,可創新突破瓶頸。
湯朝暉教授論文 為國爭光
交大光電所教授湯朝暉參與諾貝爾化學獎研究團隊,透過電子顯微技術,觀察到電
子在奈米半導體表面產生子彈般的快速移動,發揮物理理論的功能,榮登國際科學(Sc
ience)期刊。湯朝暉表示,透射電子顯微(TEM)和掃描電子顯微(SEM)技術,曾經在
1999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近年來透過四維電子顯微技術,觀察極細微的奈米半導體發
生的超快現象。
湯朝暉分析,這次的跨國研究幫助科學家瞭解電子產品內積體電路的結構和性質,
並打破半導體物理學的傳統觀念,未來有助於研發更輕薄短小的3C電子產品,並且提升
奈米等級的半導體製程,帶來新一波的技術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