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繁體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女慈善家毛彥文女士

戴明桂

  慈善事業是一項高尚、聖潔的事業, 也是一項艱辛、坎坷的事業。慈善濟世, 不圖回報。江山作證,大愛無疆。民國時 期,浙江籍人士毛彥文就是一位仁心大愛 、傾情貧者的女慈善者。

  毛彥文(1898.11—1999.10),女, 小名月仙,號海倫,浙江省江山市人。毛 彥文為中華民國前國務總理熊希齡夫人, 北平香山慈幼院院長,國民政府民選國大 代表,我國現代著名慈善家,著有自傳《 往事》。

  毛彥文於1898年11月出生在江山縣城 關一書香門第,父親毛華東和二叔毛華芳 均為晚清秀才,母親朱瓊佩也是大家閨秀 ,能書寫和背誦許多唐詩宋詞,母女倆均 有“江山才女”、“江山美女”之稱,其 表哥朱君毅,系留美博士,曾與毛彥文戀 愛,後感情不和與毛脫離關係,後任國民 政府統計局局長。

  1917年,毛彥文從杭州女子師範學校 轉浙江湖郡女校求學,與熊希齡前夫人朱 其慧侄子朱曦同住一室,成為密友。1920 年,毛彥文從湖郡女校畢業後,考入北京 女師,假期中,在朱曦陪同下,到熊希齡 家作客,受到熊希齡夫婦和其女兒熊芷的 熱情招待。熊一家對毛彥文的學識、舉止 、美貌十分喜愛,多次約請她到熊家度週末。

  1922年秋,毛彥文考上南京金陵大學 。1925年畢業後,受聘于南京市江蘇第一 中學,後又先後任浙江省政府司法科科員 ,民政廳科員,由於文學基礎好,曾為《 浙江民報》主筆。

  1929年,在胡適、吳宓等教授的幫助 下,毛彥文遠渡太平洋,赴美國密西根大 學專攻教育行政學,二年後獲碩士學位。

  1931年 8月,熊希齡夫人朱其慧在北 平病故,此時,毛彥文剛回國到上海,聘 任為國立暨南大學教授,後又兼任上海復旦大學教授和女生指導。在這期間,與朱 曦、熊芷姐妹相稱,時常通信聯繫。

  再說熊希齡自夫人朱其慧病故後,時 常寢食不安,心搖不定,在慈善事業上也 想找一個好助手。正逢1932年,中日滬戰 爆發,熊希齡擔心毛彥文的安全,便發了 電報,叫她辭去上海工作,到北平香山慈 幼院任教。毛彥文猶豫再三,終未答應。

  1934年,熊希齡突然萌發了向毛彥文 求婚的念頭,其侄女朱曦也多次代熊希齡 向她求婚。毛彥文驚惶失措,回想起自己 與朱曦、熊芷有深厚的同學、姐妹情誼, 熊希齡是她心目中的慈祥伯伯,便率直拒 絕。

  誰知熊希齡情真意切,幾乎天天向毛 彥文寄了情意濃厚、惜詞懇切的求愛信,有時還附上意境雋永的詩詞,其中一道《 菩薩蠻·懷人柬彥文》中雲:

  沉沉消息眉峰蹙,燈前試向牙牌蔔。 起後複重眠,夢多魂未安。

  取書將欲讀,瞬又心他屬。輾轉似輪 馳,思君無斷時。

  此時,熊希齡的女兒熊芷也專門坐車 到上海,為其父遊說。毛彥文手捧著熊希 齡10多封求愛信感慨萬分,加之也有志向 于慈善事業,芳心才動搖,答應與其結合。

  1935年2月9日,毛彥文與熊希齡在上 海西藏路慕爾堂舉行婚禮。當天上海社會 名流吳鐵城、黃郛、李石曾、梅蘭芳、馮 玉祥、章士釗、杜月笙、虞洽卿等 500多 人參加婚宴。因熊希齡當年66歲,又是前 任國務總理,毛彥文才38歲,大學教授, 兩人的婚事,一度成為上海《申報》、《 晨報》等大報的重大新聞。一位友人曾撰 一妙聯。

  聯雲:老夫六六,新婦三三,老夫新 婦九十九;

  白髮雙雙,紅顏對對,白髮紅顏眉對 眉。

  1935年3月,毛彥文與熊希齡回江山 縣探親。因江山上年大旱,許多農田顆粒 無收,饑荒甚重。熊希齡和毛彥文利用探 親訪友之機,深入長台鎮等農村專題調查 研究,詳細瞭解災情,並以國民政府賑濟 委員會委員的名義,專題向浙江省政府主 席黃紹竑作了報告,同時籌得浙江省賑款 22000元,上海各界募捐的大米 2000擔, 運到江山,支援災民。事後,江山各界人 士決議設立《甲戌救災紀念碑》志之。其 中碑文結尾中寫道:

  天災流行,玉葉焦枯。

  遍地哀鴻,聲聞悽楚。

  幸遇吉人,仁聲久著。

  大力盤旋,登高呼籲。

  乃集鉅資,沛同甘澍。

  移粟萬鐘,免費阿堵。

  圖陳鄭俠,恩深召父。

  毛彥文與熊希齡結婚後,受愛心人士 的深切感梁,身影不離,追隨熊先生從事 慈善事業,先後任北平香山慈幼院董事、 香山慈幼院董事會駐滬事務所等職。香山 慈幼院的慈悲濟世、揚善之舉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據1935年統計,香山慈幼院共 收養孤兒3813名,通過細心撫養,認真教 育,從慈幼院小學、中學、師範畢業者3491 名,考取大學者80名。

  1936年,毛彥文隨熊希齡赴青島,參 加中華慈幼協會主辦的第二屆全國慈幼大 會,專題發表題為“兒童習慣之養成”的 演講,對兒童生活習慣之訓練、兒童心理 之培育、兒童思想和知識之造就等方面, 作了精闢的闡述,贏得了與會者的好評。

  1937年1月,毛彥文陪同熊希齡出席 遠東禁販婦孺會議。 4月,與熊希齡到青 島市洽談中華慈幼協會與青島市政府合辦 嬰兒保育等事宜。 7月陪同熊希齡出席上 海全國各界救護婦孺協會成立大會,熊希 齡當選為協會理事長,宋美齡、宋靄齡聘 為名譽理事長。這一年“八一三”抗戰爆 發,毛彥文又冒著戰火,協助時任世界紅 十會中華總會會長的熊希齡,做好紅十會 的救護工作。通過努力,先後籌款創設傷 兵醫院4所,難民收容所8處,共搶救傷患 6000多人,收容各地難民二萬余人。在這 國難當頭的非常時期,毛彥文將家中的客 廳改作為廠房,添置有關設備,組織力量 縫製寒衣、製作面餅,支援前線抗日軍隊 。12月,南京失守,毛彥文又隨熊希齡取 道香港,繼續募集抗日救亡經費,並創造 條件籌建香山幼慈院長沙分院。誰知12月 25日,熊希齡因長期勞累,在九龍賓館突 發腦溢血,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毛彥文 強忍悲痛,決心將發展慈善事業作為自己 的精神支柱,堅持不懈地繼承好熊希齡的 慈善事業。

  1938年春,北平香山慈幼院董事會在 上海舉行臨時會議,決定由毛彥文繼任香 山慈幼院院長。 4月毛彥文籌資創辦香山 慈幼院桂林分院, 6月毛彥文決定將湖南 芷江雙陵小學改為香山慈幼院芷江分院, 經費全部由熊氏私產收入支出。 8月毛彥 文又決定在香山慈幼院桂林分院增設幼稚 師範班,並在柳州創辦“香山慈幼院桂林 分院革命功勳及抗戰遺族子弟學校。

  1939年,浙江省政府推選毛彥文為省 臨時參政會參議員。1940年 6月,毛彥文 在回江山為父親治喪期間,應江山縣政府 之邀,以“婦女工作如何做”為題發表演講,在婦女界引起了強烈反響。

  1943年至1944年,抗日戰爭將進入勝 利時刻,毛彥文為籌措慈幼院經費,常年 奔波在桂林、重慶、香港、上海等地,並 將天津的房產出售,應付各項慈善開支。

  1945年抗戰勝利後,毛彥文在上海撰 “祭先生熊公秉三文”,將抗戰勝利的消 息祭告熊希齡先生在天之靈,同時在熊希 齡先生遺像前保證:“吾當吾力之所及, 重整慈幼,藉繼君造福孤寡之遺願,亦以 報相知於天上人間也。”

  1947年,毛彥文主持恢復香山慈幼院 第一校家庭總部,共分設五個家庭,每個 家庭招收40名孤兒,聘請清華大學、燕京 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的優秀畢業生任教, 目標將這些孤兒培養成高品質的國家人才。這一年,國民政府實行憲政,毛彥文致 力於慈善事業成效顯著,被當選為國大代 表。

  1949年 4月,毛彥文與胞弟毛長庚赴 臺灣定居,後又赴美國謀生,先後為三藩 市加州大學女生指導,華盛頓大學遠東系 研究員等。1960年,因身體不適,又回臺 灣定居,先後聘為臺灣復旦大學、私立實 踐女子家政專科學校英語老師。退休後, 熱心兩岸同胞的交流、合作、聯誼工作, 被聘為江山旅台同鄉會名譽會長。1983年 7月,在毛彥文的努力下,《北平香山慈 幼院院史》在臺灣出版。

  1999年10月3日,半生為慈善事業奮鬥的毛彥文與世長辭,慈者長壽享年102歲。

 

 

(戴明桂∕江山市)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