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浙先賢王陽明的關係,讀了一些關於中國哲學史的著作。無生物為什麼會進化為生物?生物為何層層進化,乃至有人?我先聖先賢了解到天地萬物所以化生必有其理,名之為「道」,如何順應和發揚這「道」便成為哲學思想的重心。相對於西方哲學以知識為中心,我國哲學乃以生命為中心,在幾千年裏,以儒釋道為主的學派裏,人才輩出,精采紛陳,哲學史動輒千頁亦難盡述。儒釋道中,儒學以建立文化和秩序,在當世實現「道」為宗旨。相對於釋家和道家的捨離世界,儒家乃是要成化世界,盡己之力使世上萬物都
得其所。
人具有主體性,能感知環境,決定行為,孔子重視這主體性,提出「仁」這個綱目,主張人要行仁,因為人和萬物一樣由道而生,所以行為應合乎道,再進一步弘揚這道,曾說「人能弘道」。孟子繼承孔子,提出人性本善和「心」的概念,認為人皆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為仁、義、禮、智之端,曾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此生命之學、心性之學,可稱為儒學主流。
在孟子之後,陸九淵提倡開悟本心,而王陽明進一步提倡良知,以良知指導生活中的行為,集「心學」之大成。心學乃植基於人的主體性,何以見得人具有主體性呢?人可決定行為,對之負責;人甚至可自殺,決定自己的命運,故人是行為的主體,這都根源於人有思維的能力,這篇文章便談談思維與腦。
首先,什麼是思維?思維的定義是什麼?思維是主體的行為,即主體發現客體對自己的影響而選擇行動的行為,是主體對客體間接的、概括的反應。概括性和間接性是思維最顯著的特性。概括是思維速度、廣度、深度、遷移靈活度、創造力等的基礎。概括性高,思維能力就強。間接性指思維憑藉知識對客觀事物進行反應,由於這間接性,人類才可超越感官提供的信息,以分析、分類、類比、概括等活動,認識到事物不直接為人感知的屬性,進而可推測事物的變化。
思維能力不只是記憶力,而是要讓個體在面對未經歷過的情境時,也能採取合理的行動,是智力的核心。增加思維能力自極具意義,但要增加思維能力須明白思維能力由何而來,而這是目前尚未解開的奧秘。雖說人具有思維能力是個事實,思維顯然是腦中千億個神經元運作的結果,但認知與思維倒底是怎麼運作的?是怎麼產生的?目前仍未盡知,本文對這問題先談談心理學和資訊科學的一些觀點,再談談神經科學的一些想法,試著給讀者一些思考的方向。
心理學者觀察生物對各種刺激的行為來了解神經系統的運作,一些心理學家認為看嬰兒如何學習語言和學習解決問題,可提供人類認知結構和認識起源的一些線索,仔細研究兒童和嬰兒的智力活動有助於了解思維。以下是努力的一些結果:
出生~ 1個月:僅能以無條件反射適應外部環境,如餓了哭;第三週起可看到對話語的反應。
1~4.5 個月:第2個月起有笑、話聲、動作等社交反應,逐漸組織自己的感覺與動作以應付環境刺激;會把幾個動作聯起來,如以眼追踪運動中的物體。4.5個月~9個月:經由用手腳觸弄身邊的物體,嬰兒的活動不再限於自身,開始影響周遭物體,受影響的物體又進一步引起嬰兒的注意,使嬰兒想再施加影響,這使嬰兒逐漸明白行動與行動結果的分別,開始為達到目的而行動。
9~11.5 個月:一些行動模式成為達到特定目的的手段,嬰兒把手伸向自己搆不到的地方,表明他有取得物體的意圖。嬰兒越來越多的行動,如抓、推、敲、叫等,以在不同情境下達到自己的目的,嬰兒逐漸意識到自己與客體間的分別。11個月大左右可能首次創作。
11.5個月~1 歲半:嬰兒會在某種行動中作一些改變,以嘗試錯誤來解決問題。如偶然抓住床單,發現床單移動可帶動玩具。
1歲半~2歲:嬰兒開始依目標去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當前具體事物開始有內部的心理操作。約在 1 歲半大時,照鏡子不再以為鏡中人是另一個人,開始明白自己是經驗的主體,腦中語言區也開始活動。開始使用外部符號,如用手指數數等。開始和自己說話,使用自我中心語言。
2~4歲:開始運用表徵系統,即表示與象徵系統以一起呈現不同時間和不同距離的事件,這些事件乃以表像的形式出現,還不包含語言。關於事物和其名稱之間,兒童最初認為名稱是事物的屬性之一,到 2歲左右,了解「萬物盡皆有名」,思維和語言的發展會合,思維開始用語言表達。兒童對名稱產生好奇心,開始問問題,「這是什麼?」、「為什麼是這樣?」,層出不窮,知識也突飛猛進。自我中心語言進步成內部語言,語言越來越成為思考的工具。開始用腦數數。
5~6歲:表徵系統進一步完善,以自我為中心的認知方式逐步解除。兒童不再把自己看成世界的中心,而看成是組成世界的一員;開始能從別人的觀點去考慮問題。
7~8歲:學會將「預見」與「回顧」兩種活動聯繫起來,溶合為單一活動,較之盲目的嘗試錯誤,效率大為提高。從心理操作過程來看,「預見」相當於正方向的運算,「回顧」相當於反方向的運算,兩者交互作用,兒童就可在心中反覆運算事件可能的發展。兒童也學會以自己對客體所施加的影響來獲得客體的屬性,並把各種分散的、局部的認識聯合成整體。相對於幼兒,年長的兒童面對問題時,會先默默地觀察,找出解決方法。
9 ~10歲:兒童開始探索事物變化的原因,尋求因果解釋。促使兒童積極探尋事物因果關係的要素是邏輯數學運算能力的發展。
11~12歲:開始擺脫具體事物的束縛,把內容與形式區分開來,相信形式推理的效力,在此之前的各種心理運算僅與具體事物直接有關。開始運用假設進行各種邏輯推理,對運算進行運算,使認知得以超出客觀現實的限制,認知範圍無限擴大。
12~15歲:已可脫離具體事物,內容與形式間可完全區分,可通過命題和假設進行高級運算。
由以上學習的過程,我們可以看見,要將萬事萬物納入腦中是件不容易的事,要十多年的教育與學習。當然,除了是事物的名稱,事物間的關係、變化的規律、對個體的影響等等也都納入腦中可能多達百兆的神經連結中,成為我們在不同情境下選擇行動的知識。因每個人的性情和喜好不同,其頭腦發展出的專長便有不同,但都是十分值得珍惜的。
其次,從資訊科學的角度,將思維的腦看作一個處理資訊的系統,以資訊的輸入、輸出和處理三個方面來看看思維。當然,人體中偵測環境資訊的感官、負責行動的肌肉骨骼是和處理資訊的神經系統一起演化出來的,三者其實密不可分,但為了增加對思維的了解,我們乃從這幾個角度看看。
在輸入方面,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將環境資訊不斷輸入至腦。眼睛約有10億個偵測明暗的桿細胞和 400萬個偵測顏色的錐細胞,每秒傳入約四個影像,把環境中物體發出或反射的光轉換成2維的電訊號。
耳朵約有三千多個毛細胞,把空氣振動分解成各頻率聲波的組合。鼻子中的嗅覺感受器可被相關氣味活化,轉換成幾千個電訊號,憑以分辨出氣味。舌頭上的味覺感受器則可偵測酸、甜、苦、鹹、鮮等味道。皮膚上的多種感受器可偵知振動、壓力、溫度、疼痛等。肌肉和關節也有感受器,提供身體位置和肌肉張力的資訊,都以電訊號的形式激發腦中相應位置的神經元。
輸出方面,我們主要靠我們的肌肉和骨骼影響環境,達成目的。隨意肌可移動骨頭,有 640條,每條在接到神經系統傳來的的訊號時收縮,最多可達 35%,形成動作。不隨意肌分心肌和平滑肌,心肌自發收縮,運作可至百年;平滑肌有節奏地收縮,運作於消化系統、血管、膀胱等。
成年人有 206塊骨頭,支撐身體,由肌肉操縱。為了在緊急時迅速反應,控制肌肉的訊號必須儘速傳遞執行,但運動須抵抗重力,身體太大則移動緩慢,太小則無以在面對大型動物時自保,演化的結果,人體平均身高約 160公分,移動速率最快約每秒10公尺,可舉起重物數十公斤,能發出三十幾個音素。
在處理功能方面,如何依感官偵測到的環境資訊決定行動?顯然是個非常困難的問題。尤其在動物演化之初,要如何學習在一情境下如何行動?幾乎難以想像。一個可能的猜測:憑著地球生物藉基因傳遞知識的機制,經過許多年,無數祖先殺身成仁,一些動物終於累積了足夠的知識,可活到生育下一代。
就資訊處理的角度看,要有效行動,首先要知道環境中有什麼東西和這些東西對個體的影響。而腦動用所有可能的方法,來達到這目的。用怎樣的方法呢?比如說,事物的重要性,我們早已知道,大腦對一情境下可採取的行動會進行排序,而且經常在做這工作。腦中所有的資料都附有「重要性」的參數,在資料產生時建立,隨使用而更新。又比如說,一個物體和其背景常有差異,而會動的東西又尤須注意。就聽覺來說,突來的異響可能代表危機;而身體若碰到什麼東西,則要立即反應。又比如說,輸入資料中兩事件若經常先後發生,則兩事件可能有因果關係。一個物體可能分成幾個部分,各部分間以某種關係連結,不同物體也可能有相同的部分。所有這些,一點一滴,由先天的遺傳或後天的學習,成為我們的知識。
設計資訊系統時,須考量系統功能的重要性,某一情境下採取錯誤行動的後果如何?除了目的不能達到,個體的安全,甚至生命,都可能受到威脅。這樣的系統要如何設計?顯然要著重安全和備援。舉個例子,「資料輸入立即行動」,是不是個好的設計?這雖然快,但可能快不了多久,因為冒然行動相當危險,尤其是感官偵測到的資料常是不完整的,即使是我們最有效的感官,眼睛,在夜間、雨中等場所偵測資料也受很大的限制。所以神經系統若這樣設計,動物大概很難活到生育下一代。一個較合理且必要的改進:對將採取的行動,依腦中所存的事物變化的知識,先推算一下行動的結果,若可能不利,則暫停行動,考量其他的選擇。我們腦中是否可能具有這樣的、不斷預測當下事物可能變化的機制呢?筆者認為是有,這樣才足以保障安全,而存在就是證明。這是否可能就是思維能力的源頭呢?
由心理學和資訊系統的角度看看思維後,接著看看神經科學的一些想法。畢竟,腦是千億左右的神經元連結而成,所有的知識都儲存在這些連結中。腦是以「下一步做什麼?」為中心演化出來的,每一時刻都進行著「下一步做什麼?」的判斷和學習。我們總結腦的運作方法:依輸入的資訊判斷情況,若需立即處理,就依經驗激發相關肌肉,順序執行行動;若無需立即處理,就依我們的欲望和喜好選擇行動。自出生後,腦感知環境,選擇行動,並將行動結果記錄起來,一刻也不鬆懈。
當腦學會新的概念,會試著應用到所有可能的地方。例如,掌握代數概念的少年可更深入地了解以前學會的算術概念。
又像學習語言時,學會一個名詞,就會把它和相關的動詞連用,無需每個名詞、動詞的組合都學過。這是必要的機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說出以前未說過的話,想出第一次碰到的問題的解決方法。要達到這目標,腦對新學會的概念,會試著和腦中已有的概念建立連結。若把一情境如何行動視為一問題,腦也可看作是個問題解決機制。要如何解決問題?顯然只用嘗試- 錯誤不能滿足需求,因為當動物碰到以前沒碰過的情境時,不能有效行動的代價可能就是死亡。為了奮力求生存,神經系統要使用所有可能的方法。這些方法中,可以推測,應有類比的功能,當感官將環境的資訊輸入,應採取的行動即被激發,立即執行,若問題解決,自是理想;若所面臨的是以前沒碰過的情境,則與此最接近的情境的因應行動會被激發。
思維能力具體的效用在解決問題。腦不斷預測當下事物的可能變化,並與目前察覺到的比對,比對不符,就發現了問題。我們可把問題分解為已知、未知和條件三個部分,解決問題是根據已知,依條件找出未知的過程。腦如何解決問題呢?腦中只有代表萬事萬物、且依彼此關係以不同強度連結的神經元,要解決問題,首先要產生處理問題的架構:指派已知、未知與條件,接著嘗試連結代表已知和未知的神經模組,陸續激發和問題相關的概念,由兩個方向嘗試連結已知和未知。若連結成功,便得到了答案;試了所有的可能,或超過了停止條件(如一段時間)仍得不到可接受的答案,則得到目前解不出來的結論。有些人慣用圖形思考,就在腦中建構代表己知、未知的圖像,施以各類圖像處理的運算,試著把己知和未知連結起來。
當問題較複雜,無法完整建構於腦中,則利用紙筆等工具為輔。又有些人慣用符號
作邏輯思考,把已知、未知表為符號,對
這些符號作種種邏輯運算,試著解決問題。基於前述對頭腦運作方式的了解,我們解決問題時該注意些什麼?下面幾點或可參考:
目標導向是問題解決過程中的重要原則,在嘗試由已知和條件推導出未知的過程中,應經常注意目前所做的與目標的關連。
分解和組合是腦常用的方法,對難解的問題,可把問題分解為幾個要素,探索每個要素相關的概念。分解問題時,儘量依「彼此獨立,全無遺漏」的原則以避免在組合部分答案為整體時發生重疊或遺漏。
思考是要找出最佳方案,當有了初步的解決方案,應進一步考慮有沒有更好的。是不是所有的已知和條件都考量了﹖怎麼知道所得的方案是最佳的?反過來說,時間總是重要的因素,對一些問題,及時而可接受的解就是最佳解。
如何得到具創意的解決方案?創意是一般人不易想到的好方案,但無中生有總不可能,要腦中具備了相關的概念才能組合出新的好方案。儲存的概念越多,能力越強,所以對有興趣的問題,要不斷吸收相關知識。有助於解決問題的概念也可能來自不太相關的經驗,要勇於吸收不同的經驗。
視覺是我們最重要的感官,腦投入甚多資源於視覺資訊的儲存和處理,要善加利用。儘量用圖像表示問題各要素間、各要素和問題整體間的關係,即使是以文字和數字為主的問題,也儘量轉化為圖像來思考。解決問題是一種可改進的技能,只要我們有心改善。腦的研究顯示,腦的潛能無限,只要努力,每個人都可成為牛頓、愛因斯坦,要如何善用自己的天賦,成就自己的一生?要訓練自己的心智如同訓練自己的肌肉,努力不懈。
既有思維能力,那「直覺」,問題發生時腦直接湧現的行動方案,可不可用?當必須於很短時間或資訊不全的情形下作決定,只有依靠直覺,這是演化出來的腦依其法則產生的最佳方案。當然,因現實情況和經驗不見得百分之百相符,實施這方案,也有可能得到不滿意的結果。但演化而來的感知─行動機制是寶貴的資產,是無數試驗得到的成果,達文西曾說過像這樣的話:「經驗多是正確的,除非受到期望和懷疑影響」。
思維和語言的關係為何?思維是為了解決問題,找到更有效的行動方法,語言則是為了交流,兩者的根源不同。但一個人自兩歲左右開始用語言學習,思維的每一步都離不開概念,或語詞,沒有言語的思維可能是不存在的。思維不是透過聲音或紙上的外部語言,而是以默默進行的內部言語實現的。當然,反過來說,沒有思維,言語也沒有意義。達爾文曾說:「人類將語音與意義連結,心智能力大為發展」。語言不僅讓我們有效溝通,也讓我們更有效地組合概念,作高層次的思考。
思維能力有無極限?宇宙雖大,但在腦中,我們可就家、社區、城市、國家、地球、太陽系、銀河等一直想下去,整個宇宙都可放在腦中思索。時間雖遠,但只要我們知道了過去某個時點的人事物,就可在腦中想像那歷史事件。
思維能力,是地球生命演化的最高成果,也是我們生存發展的最大憑藉。我們仍將面臨許多危機,這些危機中,有些威脅個人,有些威脅團體,有些甚至威脅國家和生命整體。我們可做的,便是儘早、儘快地偵測到危機,集中力量應變。人的力量,現在大於以往,但較之自然,仍為渺小。唯有祖宗護佑,加上一點運氣,或許我們可以帶領地球生命長存。
(謝千行/新北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