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繁體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談七夕節

趙春林

 

  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是我國傳統的七 夕節,民間也稱之為“小人節”、“乞巧 節”、“七橋節”、“女兒節”或“情人 節”。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 一道白茫茫的銀河象一座天橋橫貫,河的 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 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 傳每年這個季節的夜晚,天上織女與牛郎 在鵲橋相會。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 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 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 美滿姻緣。

  每年的七月初七,浙江省溫嶺市石塘 鎮漁民大都為16歲以下的孩子過小人節, 祈祝小孩健康快樂成長。目前,石塘鎮的 七月七小人節已有 323年的歷史,先後被 列入浙江省、台州市、第三批國家級非物 質文化遺產名錄。   

  石塘為什麼有這樣獨特的“小人節” 風俗?據方寶璋博士所著的《閩台民間習 俗》書中記載:閩南民間稱織女為七娘媽 ,被視作小孩的保護神。傳說七夕是七娘 媽的生日,因此又稱七夕為“七娘媽生日 ”。每逢七夕,許多家庭都祭拜七娘媽, 祈求家中小孩能健康平安成長。石塘鎮原 “孤懸海中”,這裡的大部分居民都是閩 南移民後裔,移民到石塘時,也帶來了閩 南地區獨特的民俗。   

七夕節的來歷

  七夕小人節起源於漢代,《御覽》卷 三十一引東晉周處《風土記》:“七月初 七日,其夜灑掃於庭,露施幾筵,設酒脯 時果,散香粉於筵上,以祈河鼓織女,言 此二星神當會......”。東晉葛洪的《西京 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 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些便是 古代文獻中所見到最早關於乞巧的記載。 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屢被提及,唐朝王建有詩曰:“闌珊星斗綴珠光,七 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記 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 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經久不 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節乞巧活動隆重熱鬧 ,京城中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 稱為乞巧市。宋代末羅燁編撰的《醉翁談 錄》中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 自七月一日,車馬闐咽,至七夕前三日, 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 方散。”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可 以知道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 從七月初一就開始置辦乞巧物品,乞巧市 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 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 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春節,說明 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感受七夕

  在農曆七月初七之前,石塘鎮的居民 們都會為自家未滿16歲的孩子去買或自己 紮製彩亭(男童用)、彩轎(女童用), 彩亭和彩轎均是由當地民間紙紮藝人用竹 條、彩紙、泥巴等原料紮製而成,二層或 三層(為年滿16歲的孩子用的“滿金亭” )彩亭上還分層裝飾了不少戲曲故事人物 ,如《大鬧天宮》、《白蛇傳》、《八仙 過海》等,看上去色彩絢麗。   

  當日,大人們將紙紮的彩亭或彩轎放 在供桌上,點上香燭,擺上老酒、七盞酒 盅、香蕉、梨、桃子、葡萄等各色瓜果, 以及糖龜(當地麵食)、豬肉、魚蝦等, 再上三炷香,叫小孩或代小孩許願後,將 彩亭或彩轎在鐵鍋上焚燒,祈祝小孩健康 快樂成長。然後擺上三五桌酒菜,邀請親 朋好友,一同分享節日的快樂,祝願孩子 茁壯成長。   

  七月初七,在我國其它各地也都有紀 念活動,如江蘇有七夕香橋會的風俗,湖南為婦女洗髮、接露水,山東拜七姐神, 廣州進行迎仙活動等。  

  七夕這一相思傳情的節日,臺灣地區 也同樣有自己的七夕節,民間十分盛行崇 拜七娘媽這一被奉為保護孩子平安和健康 的偶像。

  臺灣的七夕節在人們心目中儼然是“ 女兒節”,是“時年八節”中最富浪漫色 彩的節日。《天仙配》中牛郎織女爭取婚 姻自主,盼望早日團聚,以及對夫妻恩愛 、耕織自足生活的強烈嚮往和勇敢追求是 七夕節的主題。在臺灣,關於七夕的傳說 有:一是牛郎織女的故事,另一個是七仙 女與董永“百日緣”的故事。後來,臺灣 把這兩個傳說糅合一起,說織女是天帝的 第七個女兒,尊稱為“七娘媽”,並且把 七月初七這天界定為七娘媽誕辰,每年這 一天舉行獨具情趣的祈祥活動,稱“做七 娘媽生”。據說天帝原旨意是允許織女七 日一會牛郎,但喜鵲“報錯喜”,錯傳為 一年一度即七月七日相會。臺灣通過相應 的祈祥活動,沖淡了“七夕”節原來所具 有的悲傷氣氛。臺灣讀書人則以這一天為 “魁星會”,大都在學校裡備酒聚飲,求 得吉利。   

  據閩南籍臺灣學者林再複所著的《閩 南人》一書考證,閩南人過去越峽跨洋到 臺灣或異國他鄉經商謀生,多年未回,婦 女們只好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 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氣。所以,七 夕這一相思傳情的節日又演變成對保護孩 子的“七娘媽”神的祈禱。每年這天,人 們三五成群到七娘媽廟供奉花果、脂粉、 牲禮等。認為小孩在未滿16歲前,都是由 “七娘媽”照護大的。“七娘媽”儼然成 為未成年孩子的保護神。嬰兒出生滿周歲 後,虔誠的母親或祖母會抱著孩子,帶上 豐盛的供品,另加雞冠花與千日紅,到“ 七娘媽廟”祭拜,並認拜七娘媽為嬰兒“ 契母”,祈願七娘媽保護孩子平安長大。 從這天起用古錢或長命鎖串上紅包絨線, 掛在小孩頸上,一直到虛歲16歲解除契約 (也叫“洗契”)後,才收藏起來紀念。 一些地方政府還舉辦“七夕16歲藝術節” ,讓身處現代文明下的人們,度過一個如 同古人一般浪漫、唯美、有意境的七夕節。   

  在許多地方熱衷過洋節日、傳統節俗 日漸式微的今天,多情多義的臺灣同胞依 然傳承古老的七夕遺風,使這個獨具風采 的中國“情人節”過得有聲有色,有情有 味。這一天,情人們紛紛到七娘媽廟── “情人廟”立下山盟海誓:“在天願作比 翼鳥,在地願結連理枝”。有的將自己的 住址、姓名、生辰以及物件的概況一併告 知“七娘媽”,祈祝“七娘媽”庇佑他們 的愛情“海枯石爛不變心”。尚未有意中 人的男女青年,則喜歡在這一天把“理想 情人”的條件一一列出,以期有個美滿姻 緣。但七月初七這天,甚至整個農曆七月 ,除非特殊情況外,一般不舉行結婚儀式 。一是認為農曆七月是“鬼月”;二是受 到牛郎織女這個傳說悲劇的影響,感到不 吉利。

“七夕”習俗

  “七夕”在溫嶺石塘鎮衍生出許多有 趣的民間習俗。

  “迎仙”。年輕的少女沐浴後梳妝打 扮,頭上梳髮髻,戴上白蘭、素馨等花飾 ,再畫眉、抹脂粉、點絳唇、額上印花; 用鳳仙花汁染指甲,再換上盛裝,聚集戶 外,設小幾案,上置簡單的時令水果,焚 香嫋嫋,輕衫飄飛,對星空跪拜,靜默地 傾訴心願,連拜七次,稱為“迎仙”。

  “穿針乞巧”。在月光下,姑娘們比 賽穿針,她們結彩線,穿七孔針,誰穿得 越快誰乞到的巧越多,如一口氣能穿七枚 針孔者叫得巧,被稱為巧手,也意味著誰 將來能成為巧手女。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叫 輸巧。七夕之後,姑娘們將所製作的小工 藝品、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

  “喜蛛應巧”。七月初七晚上,將捉 來的喜蛛(一種紅色的小蜘蛛)放在首飾 或其他器皿裡。第二天清晨,打開盒子觀 察蜘蛛結網的情況,如果網結得方圓得體 ,疏密有致,即預示著這位乞巧者心靈手 巧。

  “種生求子”。七夕前幾天,在小木 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 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 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 為“殼板”。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 於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或將蠟 制的嬰兒玩偶買回家浮於水土,以為宜子 之祥,稱為“化生”。

  “拜魁星”。俗傳七月七是魁星的生 日。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 所以一定在七夕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 己考運亨通。魁星爺就是魁鬥星,廿八宿 中的奎星,為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也稱 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狀元時稱“大魁 天下士”或“一舉奪魁”,都是因為魁星 主掌考運的緣故。

  “吃巧果”。七夕的應節食品,以巧 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 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 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 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民間稱之 為“油素”,七夕節時美稱為“巧果”。 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 有關的花樣等等。

  臺灣、閩南等民間也大都有這些習俗 ,而且臺灣民間更看重保健食俗。每到七 夕之際,幾乎家家戶戶都買來中藥使君子 和石榴。晚餐時,就用買來的使君子煮雞 蛋、瘦豬肉、豬小腸、螃蟹等。晚飯後,分食石榴。這兩種食物均有一定的驅蟲功 能,因而很受歡迎。

  七夕習俗從漢代產生以來已有兩千多 年的歷史七夕(五代·後唐楊璞):未會 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年年乞與 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辛未七夕(唐·李商隱):恐是仙家 好離別,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 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清漏漸移相望 久,微雲未接歸來遲。豈能無意酬烏鵲, 惟與蜘蛛乞巧絲。

  鵲橋仙(宋·秦觀):纖雲弄巧,飛 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 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東(明·湯顯祖):玉名 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傷心 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韓莊閘舟中七夕(清·姚燮):木蘭 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煙外柳絲 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

 

 

 

(趙春林/溫嶺)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