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目山流淌而來的東西苕溪之水, 千百年來,不但養育了一代代勤勞、智慧 的湖州人民,也養育了歷代許多的名人, 他們就像是天空中璀璨的明星,彰顯著湖 州厚重的人文歷史。
一千二百多年前,在湖州青塘門外的 苕溪之畔,有一所住宅,名“苕溪草堂” ,又稱青塘別業,其主人就是被世人奉為 茶聖的陸羽。他雖然不是湖州人,卻在湖 州生活了三十多年,與湖州結下了千絲萬 縷割不斷的情緣。
星移斗轉,在歷史的長河裏,這座簇 擁在翠竹修篁、垂柳紫藤、曲徑通幽中的 別業,早已在歲月的滄桑中湮滅了。為了 紀念這位名人,多年前,湖州市有關部門 在原來的舊址上重建了「青塘別業」,並 塑立起了陸羽的銅像,成了人們瞻仰陸羽 的一處遊歷之地。
他神情端莊,瀟灑地坐著,左手拿著 笠帽,右手握著一卷書籍,凝望著眼前終 日流淌不息的苕溪水和這方熱土。柔和的 碧波親吻著河的兩岸,發出輕柔的聲音, 彷彿在敘述著他的一生。
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西元733年), 一個秋天的早晨,濃濃的秋霧籠罩著複州 竟陵(今湖北天門縣)的城郊。忽然,在西 湖之畔,傳來一陣陣撕人心肺的嬰兒啼哭 聲,哭聲嘶啞,時斷時續,充滿了饑餓、 無奈、恐懼和企盼。這時,一個身襲袈裟 的僧人正巧走過,他就是龍蓋寺的智積禪 師。他聽到哭聲後走近了湖畔,傳說,他 看到這個棄嬰被三隻大雁緊緊地護圍著, 智積禪師疼愛地抱起嬰兒,仔細一看,發 現嬰兒生得相貌醜陋,瘦骨伶仃。他頓生 憐憫,把棄嬰抱回了寺院收養。智積大師 為這個棄嬰占卦,得《漸》卦,卦詞雲: “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吉。”他大 喜過望,就為嬰兒取名姓陸,名羽,字鴻 漸。後來,他又根據陸羽相貌醜陋,有口 吃的毛病,起名“疾”,字“季疵”。從 此,這個棄嬰有了自己的名字。
陸羽在智積大師的關懷下,漸漸地長 大。智積大師好茶,是一位有名的煮茶好 手,陸羽終日伴隨在大師的身邊,從小不 但識字誦經文,還耳濡目染大師的嗜茶, 成了大師的小茶童。然而,到他少年時, 由於不滿寺院的清規戒律和幽靜單調的生 活,也忍受不了僧人們的歧視,他悄悄地 離開了寺院,開始流浪街頭,認識了一個 雜戲班子,開始與雜戲人為伍。慢慢地, 陸羽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成了一個專演 丑角的優伶。他還會寫劇本,曾“作詼諧 數千言”,到處上演,一時名揚四方。
有一天,在一次演出中,他受到了竟 陵太守李齊物的賞識,他讓陸羽離開了雜 戲班,又資助他到火門山鄒夫子處讀書, 從此,陸羽與文學結緣。後來,陸羽又在 太守崔國輔的垂憐和青睞下,不但指導陸 羽詩文,還帶他到湖北、四川、河南等地 廣交文人名宦。陸羽歷練了不少官場,文 會的經驗,結識了不少的朋友,博得了“ 文學如軻”、“才冠一邑”之名。正因為 有了這些愛民如子的清官和好友的幫助, 使得陸羽在人生的道路上得以發展他的才 華,而這些僅僅是個開始,也許是從小受 智積大師嗜茶的影響,也許是緬懷大師的 哺育之恩,天寶季年,陸羽才二十歲,他 在浪跡江湖,結識詩朋書友的同時,開始 研究茶事了。他在西遊巴山峽川(今四川 省東部、湖北省西部一帶),沿途採茶品 水,調查訪問,收集了許多關於茶事的資 料,這為他日後書寫《茶經》積累了豐富 的知識。
上元元年(西元760年),那年陸羽二 十七歲,他為了躲避安史之亂來到洪州。 在那裏,他結識了湖州妙西寺的住持、南 朝山水詩人謝運靈十世孫、著名的詩僧皎 然,兩人一見如故,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在此之前,陸羽曾到過或路過湖州,就 在那一年,他又跋山涉水來到湖州妙西寺 ,會見了皎然,並居住下來,從此,與皎 然結為了亦師亦友的緇素忘年之交。他們 經常在馨香禪堂、松林深處、翠竹幽畔、 山泉月下品茶論詩,在皎然的薰陶下,他 決心一生奉獻給茶的事業了。
那時,他還透過皎然、李冶和湖州的 一些詩朋好友,結識了時任湖州刺史的顏 真卿。顏真卿見他不僅知識淵博,而且做 事認真,就請他幫助負責、監工在杼山建 造“三癸亭”,又請他幫助編纂《韻海鏡 源》。陸羽與十餘位文人學士在妙西寺內 嘔心瀝血數月,將三百六十卷浩瀚的《韻 海鏡源》編纂完成,而在編寫人員中,陸 羽的名字排在前三名,可見陸羽的重要。 在完成了《韻海鏡源》後,陸羽又開始潛 心專研茶事了。
他首先來到位於浙江長興顧渚山皎然 的私人茶園裏,過上了幾乎與世隔絕的生 活,這一去就是五六年。然後,他又到過 浙西、浙東、蘇南等二十三個州縣,到過 江西、嶺南等地,他經常背著茶簍,翻山 越嶺,踏遍青山,採集標本,品味比較。 他長年累月往返於深山叢林之中,青塘別 業常常是門扉緊閉,就連他的師友皎然也 四處尋他不到,“報導山中去,歸時每日 斜”,他滿世界地“遠遠上層崖”,“時 宿野人家”,使得朋友們不知他“何處賞 春茗?何處尋清泉?”
古語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 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苦其心志。”陸 羽如醉如癡地專研茶事,終於得到了回報 ,在經過了漫長的二十八年,他終於在「 青塘別業」的油燈下寫完了《茶經》的最 後一個字,他放下筆,長長地噓了一口氣 ,他知道,他的著作將對中國的茶事發生 深刻的變化。在唐建中元年(西元780年) ,這部曠世奇書正式刻印付梓問世了。
當我們看到這部著作時,誰都會為之 心靈一震。二十八年,一萬零二十二個日 夜寫就的世界上第一部茶的專著僅僅只有 七千餘字,可就是這麼一部薄薄的著作, 卻包含了對茶之源、具、造、器、煮、飲 、事、出、略、圖等全方位系統的介紹和 闡述,在經歷了一千多年的歷史中,使我們看到中國的茶事不但有了大規模的生產 ,還成為普通百姓把茶與柴、米、油、鹽 、醬、醋聯在一起;文人墨客更是把茶與 琴、棋、書、畫、詩、酒並列,而且,還 形成了中國儉、清、和、靜的茶道。這都 是陸羽的功勞啊!《茶經》的每一個字彷 彿都是陸羽的足印;每一個字都滴著陸羽 的血汗;每一個字都重如一座大山;每一 個字都無法用世界上最美的語言來形容它 的內涵和價值!
就在他專研茶事的歲月中,大曆五年 (西元 770年),他到湖州的長城(今長 興)和陽羨(今江蘇宜興)交界的啄木嶺 考察茶葉時,品嘗到了顧渚山的茶葉後, 認為此茶“茶香甘冽,冠於他境,可薦於 上。”並親自定名為“紫筍”,經常州太 守、御史大夫李棲筠的同意,始進萬兩, 從此,紫筍茶深得皇宮貴族的喜愛,被列 為貢茶。他又於金沙泉沏茶,認為茶泉搭 配,更是相得益彰,由他引薦,使得金沙 泉也成了朝廷的貢品。陸羽對茶這樣評價 道:“浙西以湖州為上,常州次之;湖州 生顧渚山中,常州生宜興縣君山懸腳嶺北 峰下。”湖州的茶葉能得到世人的公認, 不僅是品質好,更是因陸羽的推崇。每年 新茶上市,作為貢品的紫筍茶限於清明前 急送到京,“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時須及 清明宴”(唐·李郢詩),“牡丹花笑金 鈿動,傳奏吳興紫筍來”(唐·張文規詩 )。貢茶歷經一千多年,直到清代仍舊依 採貢,歷代朝廷對紫筍茶的重視,可見一 斑。
陸羽老了,但他還不肯放下手中的筆 。湖州,這塊使陸羽生活了三十多年的熱 土,不但促成他完成了《茶經》,也為他 在平時積累了許多的地方史料,在他完成 《茶經》之後,他又撰寫和編纂了《吳興 記》、《顧渚山記》、《杼山記》、《吳 興曆官記》和《湖州刺史記》等有關湖州 地區的地方誌書和一些詩詞。
貞元二十年(西元 804年)冬天裏的 一天,陸羽走完了他的人生道路,病逝在 青塘別業。臨終之前,他沒有忘記數十年 如一日地幫助他、支援他、關心他、愛護 他的緇素師友皎然,在他晚年時,他曾寫 下詩文:“萬木蕭疏春節深,野服浸 寒瑟瑟身。杼山已作冬令意,風雨誰登三 癸亭。禪隱初從皎然僧,齋堂時溢助茶馨 。十載別離成永訣,歸來黃葉蔽師墳。” 他實現了自己的遺願,在他死後,朋友們 把他葬在杼山,與皎然骨塔夾穀相望。身 前,他熱愛湖州這塊熱土,死後,他仍然 永遠地陪伴著這塊熱土。
陸羽是偉大的,他雖然是一個相貌醜 陋、患有口吃的殘疾人,但他同受腐刑而 著《史記》的司馬遷;受削臏而著《孫臏 兵法》的孫臏;兩耳失聰卻成為世界音樂 大師的貝多芬等許多名人一樣,雖然身體 殘疾,但他們都為我們的後人留下了寶貴 的精神和文化財富。
流淌不息的苕溪水,日夜吟誦著陸羽 的豐功偉績……
(章咸/台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