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台灣企業生產線上,嚴重缺少技 術領班的職工人才,追訴成因,應歸疚於 過去20年,教育制度上嚴重的缺失,現在 只見高中和大學,職業學校少之又少,幾 乎全不見了。大學畢業生又面臨畢業即失 業的恐懼,其肇因於民主政治因政黨的輪 替,打亂了百年樹人的教育制度,誠為不 該。過去因職業教育的成功,促使台灣經 濟突飛猛進,榮為亞洲四小龍之首,近20 年由於教育制度不斷的改變,及大學無限 制的擴充,帶出國民好逸惡勞的虛榮心, 並迅速的成長,形成基層職工嚴重的缺失 ,只見政府採治標辦法,引進外勞補一時 之需;展望未來仍無治本良策,社會人才 失衡每況愈下,教育制度再不檢討謀求改 進,後果將不堪設想。
模仿德國的「學徒制」及技職教育成功的 經驗
德國產業在世界不景氣的時期,仍然 穩定成長,而企業也甚少有出走的情形, 歸功於學徒制的推行,及技職教育的成功 ,因此生產線上專業職工不缺,不但確保 產業品質,企業也羸得好名聲,相對地也 減少國家的失業率,以穩定政經的發展。 目前歐洲諸國財經嚴重危機,惟德國一枝 獨秀,其原因在於教育制度與經濟發展政 策相配合。德國雇主都願意負其職工70% 的學費,取得長期擁有專業而忠誠的員工 ,更能確保產品之優良及企業之誠信。他 山之石可以攻錯,德國的技職教育及其學 徒制,值得我們學習和參考。
大同公司早期的職工制度 立下企業優良 的根基
回憶大同公司在上世紀50年代開始, 公司基層職工,因家庭經濟因素失學者, 且就業於公司生產線上,一律給予全額學 費輔助,下班後在大同工業職業補習學校 ,或大同工學院夜間部上課,並提供晚餐 等優惠,學生們個個守紀且勤於課業;其專業教師,大部份為大同公司廠長級以上 幹部,讓學生們學到理論與實務並重的知 識。及大同工學院設【大學部】和【五專 部】;大同工業職業學校設【高級部】和 【初級部】,從初職一年級到大學四年級 都有學生,申請獎學金者,畢業後就業大 同公司。所以大同公司早期的產品如:大 同電鍋、大同電扇、大同電音、大同馬達 、大同電錶等優良製品,都擁有自己的品 牌,迄今仍然受社會大眾之愛用。這是當 年政府為發展實業,普設職校及補校,並 輔助中小企業的成長,保持充沛的人力資 源。眼前台灣生產線上缺才,就因為職校 及補校都不見了,所見到的只是高中、技 術學院及大學。人力資源分配不均,增加 企業經營的困難,政府當局,應重視此項 缺失情形,迅謀對策,速予補求為妥。
政府 企業 學校攜手合作培訓專業人才
以德國為例,不求人人念大學,重視 技職教育的發展,教育機構與企業合作培 訓人才,且由企業擔負部份學費,比雇沒 有經驗者合算。筆者認為、國家為經濟列 車之火車頭,須結合所有精良的機具,保 持列車的強大動力。當前政府雖全力發展 經濟,但各部門的功能缺乏橫的連繫,沒 有發揮統合的功效,誠為最大的缺失,應 速謀改進,重新塑造一部強大而功能完整 的經濟列車,再度出發。
結 語:
台灣當前的情形是企業找不到職工, 大學畢業生又找不到工作,技職人才消失 了,產業呈現Dislocation(錯位)現象, 有許多優良的中小企業,本來可以擴大生 產,因職工缺人不敢接單,所以政府要動 用相關資源,扶植職工教育,做產學間之 橋樑,或由中央規劃,責成地方推行技職 教育,為產業提供充分的人才,刻不容緩。
(留問政/本刊總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