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情系中華》雜誌封面,刊出一位雍容華貴、慈眉善目、神采奕奕和一行大紅標題“胡李世美,愛永不止息”記浙江省旅臺灣同鄉會聯誼總會會長胡李世美。她的大名早已如雷貫耳。《台浙天地》每期首篇總會長專欄,都有她的專著。錦心繡口,含英咀華,字裏行間,寓意深長,深為感佩。這篇文章首段是“平凡人創造不平凡公益事業”。簡要介紹她從政歷史,著重提到50年代初期,時局動盪,許多無依無靠孤兒流落街頭。她的婆婆胡石清女士頓生憐憫之心,變賣家產,籌措經費創辦“義光育幼院”收養孤兒。她利用公餘去該院做志工,其後婆婆積勞成疾,她在各方推薦下,接下“義光育幼院”院長的重擔。其間經過了種種困難,終於茁壯成長,培育成材的院童已達3000餘人,且擁有一技之長,服務社會。她這種痌瘝在抱,救苦救難,作育人才的善事義舉,真是扣人心弦,膾炙人口。我回憶當年參加保衛大武漢戰役時,當時各省遭受日寇迫害的難民,奔集武漢,許許多多難童,孤苦伶仃,當時蔣夫人宋美齡發動婦女界大力收容,使他們免予凍餒,免遭敵寇迫害。又如1955年,國軍大陳撤退,許多難童湧向臺灣,蔣夫人創辦華興學校,予以收容教育。今胡李世美收養孤兒難童,其篤行善舉,堪與蔣夫人媲美。
撫孤育幼,終生志業:她繼承公公胡維藩先生及婆婆胡石清女士的志業,樂此不疲,並發揚光大,絢麗多彩。多年來她收容並教育這些殘障兒童,本著有教無類的精神,成立“義光復健學校”,聘請教師,陶鎔鼓鑄,循循善誘,使他們能獲得一技之長,謀生有術,自食其力。還親自赴歐美諸國考察觀摩學習,取長補短,這種虛懷若谷求知精神,值得我們效法。
她在“國際身心障礙者日”呼籲“熱愛生命,關懷身障”,讓身心殘障人士能完全且公平的參與社會。鼓勵所有的人一同來關心身心障礙者的需求,使他們擁有充分平等的人權,融入主流社會,珍愛生命營造祥和,期盼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全面重視身心障礙者福利,輔導就養、就業、就學、就醫,落實民生主義“安和樂利”的社會。她這種關懷弱勢族群體的蘭質慈心,真是不同凡響。
胡女士熱愛祖國,關懷桑梓,敦睦鄉誼,在2005年旅台浙藉鄉親成立浙江省旅臺灣同鄉聯誼總會,眾望所歸,被推選為總會長,團結鄉親,聯絡各縣市同鄉會,拓展兩岸交流,構建交流平臺。宏揚中華文化,發行《台浙天地》,以其內容豐富,立論精湛,編排新穎,印刷精良,深獲 各界讚美。加強兩岸交流交往,多次穿梭海峽參加仙都祭軒轅黃帝,紹興祭夏禹,衢州祭孔子等盛典,並多次捐贈輪椅助殘,發放獎學金,為國育才。砥礪奮發,博施濟眾,樂此不疲。
從歷期《台浙天地》總會長專欄中,她滿懷愛國豪情,滿腔熱忱希望“兩岸大和諧,創歷史新猷”,祝願兩岸同胞,心手相連,締造兩岸雙贏的歷史新篇章,凝聚共識為創建美好新世紀而努力。
胡李世美以一個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傳承其公公胡維藩及婆婆胡石清的志業,並發揚光大,是十分難能可貴的。胡維藩先生既陌生也熟悉,查閱《黃埔軍校將帥錄》內稱胡維藩(1909-1974)黃埔六期政治科畢業,浙江遂安人。1928年起任第六師指導員,其後歷任河南、甘肅兩 省黨政要職,抗戰時期曾任第八戰區少將參議,1947年當選為中國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其後任浙江省党部副書記、宣傳委員、福州綏靖公署中將參議等職,1949年到臺灣續任立法委員,並被選為浙江省同鄉會理事長。看了這篇簡介,深深感到胡學長為党國作出重大貢獻。(按胡維藩學長系黃埔六期學生,筆者系黃埔十六期學生,年齡結構他長我十餘歲)黃埔軍校學生入學第一堂課是學習孫中山先生在黃埔開學典禮上的講話“……從今天開始,大家都要立下一個志願,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發財的心理,要做救國救民的事業,要以先烈做標準,學習先烈,捨身成仁,犧牲一切,專心去救國救民。”在軍校大門有副對聯:“升官發財,請走別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這種愛國愛民的精神,就是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作為黃埔學生終生矢志不渝。
胡李世美女士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博愛胸懷,艱苦奮鬥,勇於拼搏,堅持不懈,銳意進取的自強不息的創業精神,這是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的昇華,值得我們 學習與崇敬。
(季世華/溫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