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王安石賀年

金建楷

  爆竹聲聲,此起彼落,在辭舊迎新之 際,看著生氣勃勃的青年和歡蹦亂跳的稚 童,不禁想起曾在浙江鄞縣(寧波)為官 王安石的那首膾炙人口的賀年詩——《元 日》。   

  “元日”是農曆正月初一。元,首也 !古人認為它是歲之元,時之元,月之元 ,故又稱“三元”。可見人們很重視它作 為一年開頭這個特殊意義的。《漢書》說 :“正月朔,歲首立春,四時之始。”《 晉書》更引發說:“冰凍始泮,蟄蟲始發 ,雞始三號,天曰作時,地曰作昌,人曰 作樂,鳥獸萬物莫不應和。”因而“元日 ”意味著大地春回,使人萌發出新的希望 ;“元日”是“一夜連雙歲,五更分兩年 ”的承上啟下之日,是“辭舊迎新今又始 ”的轉折時刻,它賦予人們以除舊佈新的 精神。顯然,王安石用“元日”為題。明 確地表達他“新故相除”的觀點和願望。 此詩前百年來,廣為流傳,啟人深思,激 勵人們去開創未來光輝的前程!“元日” 是一首七絕全詩寫道: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大意是:爆竹一聲,舊的一年過去了 。大地更新,春風送暖,全家團聚,喜飲 屠蘇美酒;初升的太陽照遍了千家萬戶, 好像披紅掛彩。人們總是爭先恐後地掛出 新的桃木版,換去舊的神像。   

  全詩描繪了一幅充滿生氣的民俗風情 畫。它選了三件代表性的事,以表祝福!   

  其一是爆竹,爆竹者,猶今之炮仗。 炮仗是後來拿紙卷了火藥製成圓筒狀,而 “古時爆竹,皆以真竹著火爆之。“(《 通俗編俳優》)竹子點了火,竹節裏的空 氣膨脹,竹筒爆裂,發出響亮的聲音。《 荊楚歲時記》)記載了燃放爆竹的習俗原 委:   

  山臊“在西方深山中,長尺餘,犯人 則病,畏爆竹聲。”   

  而托物詠志者,則對其有貶有褒:   

  貶者辱其品格。“你啊/企圖一鳴驚 人。看/只能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場!”— 這是保守勢力對革新派攻擊的遁詞;褒者 當然毫無保留地稱頌:   

  能使妖魔膽盡摧,身如束帛氣如累。   

  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成灰。   

  ——這是《紅樓夢》裏賈元春的一則 燈謎,看來是曹雪芹對革新家為了事業不 惜粉身碎骨崇高形象的有意構畫。   

  從上述的正反隱喻中,我們可以設想 :爆竹聲聲,辭舊迎新,新陳代謝,思緒 萬千,好似變法打破陳腐僵死,撩起王安 石“矯世變俗”的無限期待和希冀……   

  其二是桃符。桃符者,兩塊桃木板, 其上各書神荼,鬱壘二神之名,懸門之左 右,以驅百鬼。鬼為什麼怕“桃符”呢? 《獨斷》一文記曰:“海中有度朔之山, 上有桃木,蟠屈三千里,卑枝東北有鬼門, 萬鬼所出入也。神荼與鬱壘二神居其門, 主閱領諸鬼,其惡害之鬼,執以葦索,食 (同“飼”)虎。”   

  一夕之間,人們在送走舊年的深夜燃 放爆竹。在迎來新歲的黎明掛上桃符,目 的都是驅邪鎮惡,以祝福新的一年平安吉 祥。桃符能鎮鬼,陳腐者怕變革,其間的 道理是相通的。詩中“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一警策之語,正是表現王安石對變法勝 利充滿欣慰和喜悅之情。   

  冬盡春臨,歲月更迭,大自然是按這 個規律走的,當我們在歡度新春的時候, 也就更懂得“新桃換舊符”是不可抗拒的。   

  其三是屠蘇。屠蘇指一種酒。古時, 每到除夕,家家用屠蘇草泡酒,大年初一 闔家歡飲。傳說,喝屠蘇酒對人有益。可 以驅除瘟疫。這層意思和爆竹、桃符相同 ,都是為了掃除新一年前進道路上的障礙 。“春風送暖入屠蘇”,還有更深層的意蘊“新春開元,少年得歲,老年失歲,未 來是屬於年青一輩的,因此,老者得自覺 退讓:   

  “不覺老將春共至,手把屠蘇讓少年 。”(唐·顧況)   

  “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最後飲屠蘇 。”(宋·蘇軾)   

  這是何等開通、豁達的襟懷!年輕一 代則當仁不讓,挺身居光。裴夷直詩云:   

  “直知年兒偏應少,手把屠蘇不讓春 。”   

  這正是:“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 波讓後波。”“長江後浪推前浪,世間新 人換舊人。”好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啊!  

  世間萬事萬物都有新舊更替,而最根 本的是人的傳班接代。有志的年輕一輩乃 是幸福未來的希望所在。所以當大年初一 先少後老歡飲屠蘇酒的時候,作為詩人兼 政治革新家的王安石,首先意識到這一習 俗的意義,感受到這一歡樂,抒發出這一 激情,譜成了流傳千古的詩篇!   

  在《元日》這首詩中,詩人巧妙地借 助了上述三種習俗的含義,描繪了一幅色 彩鮮亮、詩情濃重的節日風情畫,揭示了 這一重大傳統節日的文化精華和真諦,熱 烈而含蓄地表達了主題思想,寄託著自己 的理想和希望。這種“言在此而意在彼” 的“含情理趣”,讀來令人尋味無窮!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剛剛過去的2006年,是“十一五”規劃 的開局之年。它似“爆竹”驟響,在我國 遼闊的大地上,科學發展大潮湧動奏鳴, 國家的經濟勢力和綜合國力持續提高,國 際影響力繼續上升。我們寧波市像東海花 園裏飛起一隻鸞鳥,在我國五彩的祥雲中 展翅飛翔,搏擊長空,迎來喜事連連,捷 報頻傳。   

  然而歷史的進步就像王安石所希望的 :新的、後來的東西,總要不斷代替舊的 、已有的東西。“總把新桃換舊符”,這 就昭示了人們:歷史的車輪是循著繼承和 發展道路滾滾前進的。“發展是硬道理” (鄧小平語),所以我們必須在新舊年交 替之際,正確處理好繼承和創新的關係; 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在創新的指導下繼 承。既要善於繼承,又要敢於創新,而“ 創新”才是最好的“繼承”。

 

 

 

(金建楷/寧波)


回第二十八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台北聯絡處:103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83號9樓 電話:(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傳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劃總監:林淑珍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