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激蔣夫人救助戰地難童德政 兼述當年浙江保育兒童概況與影響
蕭山金風 |
|
西元2006年的9月18日,初秋季節,在六朝古都的南京,仍是溽暴炎熱的天氣,全國各地在抗日戰爭初期,曾蒙蔣夫人宋美齡女士暨其他婦女先進領袖人士的倡導,為救助、照顧各戰地孤苦無依兒童,繼中樞成立戰時兒童保育總會後,各省、區先後成立分會。在睽隔近七十年歲月後,為感激蔣夫人及各先進人士,自童年身受國黨培育迄已白髮皤皤老年的戰時兒童,不遠千里而往參加首次盛大集會。蔣夫人的孫媳蔣方智怡女士,應邀代表蔣家後裔子孫,特自臺灣前來出席這項難得的聚會,除了體會到這許多垂垂老矣的昔日戰時兒童,對蔣夫人的景仰、懷念與感恩的真誠情意外,亦表示對他們的關心與感謝。
1937年,七七事變掀起抗日戰爭,日軍接著侵襲上海,發生八一三淞滬戰役,8月28日下午二時十分,六架日本飛機飛臨上海,對準火車南站等車逃難的民眾,施以殘酷轟炸與機槍掃射,罹難死傷多達七百餘人,頓時濃煙滾滾,火光沖天,斷臂殘肢,觸目皆是,形成一幅殘破悽慘現 象,當時有一攝影記者(註一)拍下了一個 遭日本轟炸後,滿身沾著鮮血的兒童,坐在炸後廢墟鐵道邊哭泣和呼叫的相片,報紙登載後,引起世人的矚目與憐憫,更是中國人永遠留在心頭,難忘駭人的殘暴記憶。由於當時戰事的激烈,是年底,上海、南京相繼失守,政府退處武漢前後,鑒於拯救戰地哀號無助難童的急迫需要,各界有識人士紛紛倡議,呼籲成立救援組織。1938年4月4日的兒童節,蔣夫人宋美齡女士,發表為難童請命的演說;以「成千成萬的兒童,有的父母死亡,成了流浪兒,有的雖有父母,但無能力照顧子女,這些兒童,全要我們去救助照顧,給他(她)們衣、食、住及教育,是我們的責任」的呼籲,隨即引起在武漢婦女界的響應,並獲得政府和民眾的支持與協助,首先成立戰時兒童保育會總會。當時蔣委員長亦以「要確實調查難民中孤兒,設法移送後方安頓」的指示下,各地區紛紛成立分會,展開擔負起救助戰地難童的照護工作。自1938至43年間,先後在各省、區有十二個分會及所屬的五十一個保育院之多。收養的戰地難童近三萬名,除照顧生活外,並施以教育機會,其中六三八九名繼續升學;二三八二名接受職業技術訓練,培訓一技之長(註二)。
浙江省於1938年的六月間,響應蔣夫人的號召,在臨時省垣金華成立分會,推舉省主席黃紹竑夫人蔡鳳珍女士任理事長,省財政廳長黃祖培的夫人黎澤華女士任副理事長,理事會任職的蕭錕女士隨即率同政訓團的女青年數人,分頭奔赴浙江前線搶救難童;省府秘書長李立民的女兒李家應則帶領省分會的幹部,在金華市區街頭及難民收容所,一面宣導搶救難童,一面收容難童。不久從戰區各地搶救的難童,分別到金華集中,稍後安置到較安全地區的麗水碧湖的臨時保育院收養。同一時期在蕭山湘湖師範任教的毛守誠主任,他自力義舉辦一教養所,收容孤苦無依兒童及沿街乞討的兒童給予教養。迨1937年底,日寇已陷杭州,緊迫錢塘江對岸的蕭山時際,毛主任鑒於情勢的危急,歷盡千辛萬苦,將所收養的孤兒護送到金華保育會;另一位蕭山的沈佩蘭女士,初設私塾,啟迪民智,抗戰發生後,亦在淪陷後的杭州與國軍堅守的蕭山地區一帶,搶救難童並送到金華分會收養。1941年1月23日,日軍渡江侵佔蕭山後,沈女士仍冒險犯難,在蕭山地區搶救難童,先後逾二百名送往金華。次年(1942)5月,日軍攻佔金華 ,省府亦由永康方岩再播遷至叢山環繞的雲和,但保育會的搶救戰地難童的工作並未中輟,更積極的推展。
在1938年的秋末,浙江省保育分會,曾將第一批搶救、收養的戰地難童三百餘人,先撤至長沙,後因戰事影響,再輾轉到大後方的重慶或成都地區的育幼兒收養。由於戰區不斷的擴大,武漢撤守後,交通的隔離,日後搶救、收養的難童一千二百餘人,無法搬遷至大後方,復以日寇兩度入侵浙江處州等山區地帶,保育院的師生,輾轉顛沛流離在浙、閩交界地區的荒野山地,過著極度困苦生活,均能以堅定抗戰必勝的信念,克服時有凍餒與疾病侵擾的困難,一直堅持到最後的勝利來臨,他(她)們這種大無畏冒險與在困境搶救及教養難童的犧牲奉獻精神與志節,令人欽敬,亦孕育、啟迪了更多的仁人志士繼起救助貧病兒童的志業。據說,隨國民黨去臺灣的胡維藩先生(立法委員)與夫人石清女士,因當年深知救助戰地難童的情形,產生惻隱慈悲的心懷,他們在臺灣的艱困環境中,以有限的經濟條件,在臺北創辦二所育幼院,長時間以來,收養孤苦無依的無數兒童,加以教養,造就人類的福祉,真是功德無量。目前兩老先後作古,這享譽遐邇為人稱道的慈悲事業,由其兒媳繼續主持,仍能照顧更多的不幸兒童,令人感佩。
抗日戰爭開始時,敵機經常空襲杭州,是時筆者與大姑媽及她的一子一女,隨同任職於浙贛鐵路局的二伯父一同生活,住在錢塘江南岸的江邊車站附近,並與表弟表妹在路局主辦的子弟小學讀書,1937年年底杭州淪陷,鐵路拆遷,即隨二伯等同返故鄉──義橋鄉下的金家旬,山村已 擁滿了自杭州一帶逃難而來的難民,不久,日寇又佔領了鄰縣富陽,時有越過富春江來襲的趨勢,人心惶惶,許多難民又向浙贛鐵路沿線的後方的金華地區逃奔。同時保育分會已開始在各地搶救戰地兒童,由於家鄉已日夕難安,我因父母雙亡,在二伯與大哥的同意下,隨同第二批逃離戰火的難童,共十三人踏上漫長的征途,離別了家鄉。當時我的表弟因係年幼獨子,父母不忍心他的隨同離去,致未隨同參加 ,當我們抵達麗水進住保育院不久,因戰事的不利,隨同第一批後遷難童,先經長沙而後輾轉至四川的壁山育幼院生活,後來經考試後分發到永川附近紅爐場的國立十五中學就讀,直至高中畢業,奠定了日後謀生、就業的基礎。承蒙戰地兒童保育院的照顧與教養培栽,一直到今天已逾七十年歲月,雖經多災多難的風浪,所幸賤體粗健,當可安度餘年。在夕陽無限好的今天,因能參加懷念蔣夫人領導抗戰時期,舉辦戰地兒童育幼院,照顧、教養孤苦無依兒童的大恩大德,感激終身。今跨越三世紀,已為歷史肯定的世界偉人蔣夫人已逝離人間,但她的德業與慈愛善心,將永遠留在我們心目中。
註一、攝影記者王小亭,已作古,曾住臺灣。
二、據「宋美齡、嚴倬雲與中華婦女」所載。
(蕭山金風/台北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