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江山名剎琚源寺

戴明桂

  寺,本是中國古代官署的名稱,佛教 則用以稱僧眾供佛和聚居修行的處所。中 國最早的寺廟,首推漢明帝十年(67年) 所建的洛陽白馬寺。自南北朝至唐代,廣大僧侶從黃河流域向江南雲遊,寺廟遍及華夏各地,正象唐朝詩人杜牧曾詩雲的那 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

  翻開清朝《康熙江山縣誌》、《同治江山縣誌》,可見江山的寺廟記載也很多。兩晉以來,吾邑就建有寺廟,至唐宋有 所發展,明清到達高峰,如在江山境內先 後建有海會寺、琚源寺、施水寺、仙居寺 、保福寺、太平寺、鹿山寺、南安寺、白 岩寺等。而張村的琚源寺,無論在年代、 規模、檔次、影響等方面來分析,應為浙西南名剎之一。

  張村琚源山區在太陽山東邊的半山腰 上,海拔700 多米。其地層巒疊嶂,茂林 修竹,飛瀑流泉,雲霧纏繞。在一深山澗 內,只見怪石累累,懸崖峭壁,三道瀑布 從一巨石間傾瀉而下,跌宕奔騰,沖成三 個深潭。其中一道瀑布,猶如一條倒掛的 白龍,高達十餘丈,聲若響雷,氣勢磅。 山澗上方,有一開闊的小盆地,約二平方 公里。只見田地縱橫,古木蔥郁,雞鳴犬 吠,炊煙嫋嫋,真是一個“小橋、流水、 人家”的好地方。

  話說五代十國後晉天福元年(936年) ,雯川(即湖洲苕溪)興國寺高僧法湮禪 師等一行,雲遊江山,見張村琚源之地, 奇峰秀巒,古木參天,山水迴環,氣象凝 聚,心中大悅,遂結庵入定。張村附近的 民眾,紛紛響應,鑿石備料,聘請藝匠, 建造殿堂,泥塑佛像。時值江山大旱,各 地善男信女,擁入殿堂,齊拜法湮禪師, 求佛降雨。法湮禪師,面對龍湫,氣靜神 定,默念佛經,為眾禱告。俄傾,烏雲密 佈,風雷齊鳴,一場大雨從天而降,百姓 歡騰,阡陌青翠。是年,農作物大豐收, 真應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 ,有龍則靈”的古語。此後,每逢旱澇災 害,法湮大師禱告必應,靈應相傳百里。 後晉天福七年(942年),吳越王錢弘佐召 法湮禪師至錢塘(今杭州),賜號“通濟 大師”,並題寺額為“琚源善政保安禪寺 ”,同時刺封琚源寺下的“龍湫”之龍, 為“嘉澤通惠王”,以衛佛教。從此,琚 源寺聲名浙西。

  北宋末進士柴元彪,江山長台人,曾 任湖南茶陵縣令。後與柴元亨、柴隨亨、 柴望四兄弟辭官隱居故里。一日,結伴遊 琚源寺,見其風景秀麗,香客雲集,遂詩 興大發,作《遊琚源寺和韻詩》一首。

  遊人剔蘚認堅 ,誰是開山第一人。

  知有法湮留虎錫,原來琚叟是龍神。

  雲屏翠列懸崖樹,雪瀑聲飛斷壑津。

  又見生公重說法,祖師岩下草長春。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九月甲子日,江山知縣呂求中把他高祖呂夷簡受仁宋皇 帝寵恩的璽書刻碑於琚源寺,以求“庶圖 不朽”。史書上載,北宋仁宗慶曆三年, 丞相秦國公呂夷簡因病不能上朝,仁宗皇 帝趙禎剪須封以璽書,賜給呂夷簡。禦書 曰:“古人有語,須可療疾,雖無痊驗,為呂夷簡力,了契丹再好,今朕剪須與夷 簡,合湯藥,表朕意也。……”呂夷簡接 璽書後,扶疾上書奏陳西北與遼、西夏有 關外交事宜,並薦范仲淹、富弼、韓琦等 人以次召用。這璽書原刻在鄭州管城縣呂 夷簡墓所在的懷忠薦福禪院,江山縣會呂求中為紀念先祖,牢記這一莊嚴歷史,便 選定吉日,將其璽書的墨本模刻在石碑上 ,藏於琚源寺,以留後世觀賞。  

 明永樂年初,一場野火漫延琚源山麓 ,殿宇化為灰燼,其寺田也為他人佔用。 明宣德三年(1428年),衢州天甯寺高僧文 淨,號天境,來到琚源,“捐衣缽之贏, 經營謀劃,複其田。又得耆士徐仲朔為護, 乃伐木輦土,用拓其址,重建殿宇。”並在 寺前拓寬石板路,在一小溪上架設一座造 型別致的石拱橋,取名為“雲津橋。”前 後經歷20年,斷斷續續建造,終於明正統 十三年(1448年)完成。此時,殿宇宏大, 堂堂相進,圍廊四護,規模比南宋時大一倍。在此期間,江山上餘聯珠村人朱顯, 自幼出家於琚源寺。明成化一年(1465年 ),因大旱,朱顯奉旨入京祈雨有功,敕 封嘉澤通雨惠王。後又複歸上余鹿山寺住持。清初,江山城區西山底和張村琚嶺均 建有“嘉澤王行宮,”每逢農曆八月二十日,本邑各地民眾及衢縣、玉山、常山香 客常結伴至嘉澤王行宮拈香禮拜。

  清乾隆年間,擔任京城待衛官的黃大 謀,回張村故里省親,見琚源寺殿宇宏偉 ,香火旺盛,周圍又松濤陣陣,山泉潺潺 ,仍心胸開朗,文思湧發,揮筆寫下“千 江明月”4個蒼勁大字。住持大喜,忙將 “千江明月”墨寶。製作巨匾,掛在寺廟 大堂。至今,此匾仍在民間收藏。而武進 士黃大謀,也許受琚源寺佛光的照耀,一生金戈鐵馬,英勇善戰,戰績赫赫,先後 任永平副將、殺虎口副將、泰甯鎮總兵、 溫州鎮總兵、韶南鎮總兵、廣東提督等職 ,賞戴花翎。

  清代詩人祝芝馨,一日與友人遊覽琚 源勝地,拜謁恢宏大殿,觀賞憑弔,即興 吟唱五律一首

  山中清淨域,世外覺萬家。

  甘露侵衣冷,危簷出樹斜。

  香微董貝葉,色妙寫蓮花。

  冥坐聞鐘磬,庭昏集暮鴉。

  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有一位住 持僧經緯師又募資修建了琚源寺大堂。此後,其徒弟智暘住持琚源寺。民國三十三 年(1944年),僧智暘及徒弟僧釋寺又擴 建了琚源寺後堂,佛光依舊.

  琚源寺原有一口大銅鐘,重600多公 斤,每逢佛事敲打時,響聲傳三四公里之遙。1958年大辦鋼鐵時,以800元被張村 供銷社收購。幸虧江山縣文管部門發現及時,未被砸碎,不久由浙江省博物館出資 購回,運往杭州,由省博物館收藏,這是後話。


(戴明桂/江山市)

回第二十七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台北聯絡處:103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83號9樓 電話:(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傳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劃總監:林淑珍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