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參謁廣州黃埔軍校 緬懷輝煌歷史

季世華

  孫中山致力國民革命達四十年,且雖 推翻帝制,創建共和。但革命成果為袁世 凱所竊取,軍閥割據,戰亂頻仍,民不聊 生。特別1922年6月16日,粵軍總司令陳 炯明背叛革命,包圍白雲山,炮擊總統府 ,他痛定思痛,認識到舊軍閥不可靠,必 須建立革命武裝。他終以革命家的雄才大 略,盱衡全局,毅然作出歷史性抉擇,改 組國民黨,實行三大政策,創建軍官學校 ,培養忠於革命的新一代軍人。翌年派出 以蔣介石為團長的“孫逸仙博士代表團” 赴俄考察。1924年一月下令成立陸軍軍官 學校,終於實現他多年來夢寐以求創建革 命軍的願望。軍校以孫中山為總理,蔣介 石為校長,廖仲凱為黨代表,組成校本部 。許多革命精英,雲集羊城,擔任軍校教 職,到黃埔去成為熱血青年的響亮呼聲。 1924年6月16日隆重的開學典禮上, 孫中 山說:“我們今天開辦這所學校,要用這 個學校作根本,成立革命軍,來挽救中國 的危亡。”他呼籲大家,“從今天開始大 家要立下宏願,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發 財的心理,要做救國救民的事業。要以先 烈做標準,學習先烈,捨生成仁,專心去 救國救民。”正是由於有明確的政治方向 ,嚴格的軍事訓練為國共兩黨培養大量軍 政優秀人才,許多成了中國革命史上的風 雲人物。北伐成功,定都南京,軍校隨之於1930年9月遷往。抗戰開始,西遷成都, 適應抗日戰爭需要,全國先後成立九所分 校。抗戰勝利後,精兵簡政,分校裁撤, 歸并本校。從1924至1949年共辦了23期, 培養學生30餘萬人,它與美國西點軍姣、 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官學校和俄羅斯伏龍 芝軍事學院並稱為世界四大軍事名校。黃埔軍校名將輩出,戰功顯赫,揚威中外,影響深遠。在中國乃至世界現代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50年,黃埔軍校在臺 灣鳳山復甦,延續迄今。

  黃埔軍校是在血肉中奮戰成長,1924 年10月,師生參加平定陳廉伯商團之役,黃埔健兒初露鋒芒,驍勇善戰,一舉成功 ,首樹軍威。1925年二月陳炯明叛軍妄圖 占據廣州,軍校被迫進行東征,以寡克眾 ,以弱勝強,克奏膚功,馳譽中外。當黨 軍東征,廣州空虛,滇桂軍閥楊希閔,劉 震寰圖謀不軌,占領羊城,在這危急關頭 ,校軍星夜兼程,回師平亂,以疾風迅電 之勢,雷霆萬鈞之力,一鼓作氣,肅清叛 亂。而陳炯明乘校軍回師之機,捲土重來 ,重占東江,黃埔師生二次東征。浴血奮 戰,終於肅清陳炯明叛逆,黃埔軍威,名 揚天下。繼南征鄧本殷軍閥,所向披糜, 克復欽廉後,渡海收復瓊崖,統一廣東全 境,為今後北伐,奠定基礎。二十年代的 中國,軍閥傾軋,民無寧日。吳佩孚擁兵 20餘萬雄踞中原兩湖,張作霖、張宗昌擁 兵30餘萬,割據東北華北。孫傳芳擁兵20 餘萬,霸占東南五省。還有許許多多大小 軍閥,在西南、西北擁兵自重。黃埔軍校 經過東征、南討等戰役,迅速壯大,已建 有八個軍。鏟除軍閥,統一中國是孫中山 先生的遺願,也是時代賦予黃埔同學的歷 史使命。1926年7月9日,暫師北伐,經過 激戰,摧毀吳佩孚、孫傳芳軍閥勢力,飲 馬長江。二次北伐,底定中原,張作霖被 迫退出關內,被日寇炸死皇姑屯。其後張 學良易幟,初步實現了統一。

  蘆溝橋七七事變,揭開了抗戰序幕, 我黃埔健兒作為抗戰中堅,披堅執銳,英 勇奮戰,經過八年艱苦奮鬥,終於贏得最 後勝利,收復包括臺灣澎湖等一切失地, 湔血了百年來喪國辱國的奇恥大辱。積弱 貧窮的中國,一躍成為世界四強,為數眾 多的黃埔同學為了挽救祖國的危亡而獻出 了寶貴的生命。

  我們以緬懷之心、崇敬之情,再度瞻 仰廣州軍校舊址。於漁珠渡江登陸長洲, 因其地形狹長,故名長洲。與虎門並稱為 要塞,扼守羊城。循軍校路前行數百米, 學校正門映入眼簾,國民黨元老譚延闓題 寫的“陸軍軍官學校”銀鉤鐵劃,筆力勁 猷。兩側原有“升官發財,請往別處。貪 生怕死,勿入斯門。”1925年為繼承孫中 山先生遺訓,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 須努力”寫在東西兩側。

  校史陳列館,展現“黃埔歲月”“軍 校變遷”“情繫黃埔”從珍貴的照片和歷 史文物中展現崢嶸歲月,輝煌業績,英雄 薈萃,彪炳千秋的壯麗畫面。校區兩側一 座二層樓是孫中山先生故居,陳列許多圖 片和孫先生手跡。展示了他不折不撓,歷 盡坎坷,屢挫愈奮的大無畏革命精神,令 人肅然起敬。

  跨進二門,一座嶺南風格四合院布局 分為左、中、右三路,四進兩層,四周圍 廊,廊廊相通,被稱為走馬樓,它是黃埔 軍校的中心,有總理、校長、黨代表等辦 公室,教授、教練、政治、軍需、軍法、 軍械等各種機構。我們參觀學生寢室,嚴 嚴正正的內務、方方正正的軍毯,整齊劃 一。最惹人注目的是盥洗器下放著一雙雙 草鞋,回憶我當年在軍校入伍開始,便與 草鞋結下不解緣。那時要求每個學生必須 養成堅苦卓絕的嚴謹作風。畢業後才能與 士兵同甘共苦,榮辱一體,生死與共。抗 戰時期我們穿著草鞋,走遍千山萬水與日 寇作殊死戰。我們黃埔同學流行一句“革 命鞋情”。說明牠是連繫同學和官兵之間 感情紐帶。牆上斗笠下,掛著一條條狀似 竹筒的小布袋。參觀者大多不解,我告訴 大家這是可裝米10斤的小布袋,那時道路 閉塞,我們與敵人採取的運動戰,所有軍 糧分散給每個官兵。特別插入敵後作戰, 為避免舉火暴露,每人負炒米10斤,酌水 充飢,今日重見小布袋,不禁浮想聯翩, 當年穿插日軍占領區時,那種艱險情景, 重見腦際。當參觀飯廳時,瞥見黨國元老 于右任所寫的“登高望遠海,立馬定中原 ”。老一輩革命家多麼希望同學們志存高 遠,胸懷全局,鏟除軍閥,統一中國。

  抗戰開始,日寇挾其堅船利炮,妄圖 速戰速決,三月亡畢,卻遭到以黃埔師生為中堅的中國軍隊頑強抵抗,粉碎了他不 可一世的讕言。因此他對這個侵略路上的 攔路虎恨之入骨。在1938年對軍校進行炸 毀,夷為廢墟。1954年周恩來參加萬隆會 議回到廣州,視察黃埔軍校舊址,指示有關部門認真保護好軍校舊址。周恩來對修復黃埔軍校極為關注。1963年12月6日出 訪北非時,偕同張治中、陶濤、徐冰和廣 州軍區及南海艦隊負責人同去黃埔,對大 家說“黃埔軍校曾在中國革命史上起過重 大作用,為國共兩黨培養了大量軍政人才 ,舊址要好好保護修復。其後絡繹進行修 復工作,落成後的校本部按原位、原尺度 ,原貌重建。於1996年11月12日孫中山先 生誕辰130周年之日,舉行黃埔軍校重建 落成典禮。”

  孫總理紀念磅,背負扯旗山,面繞珠 江潮,環境幽美。中山銅像是孫總理生前 好友,日本梅屋莊吉贈送。平台上蔣校長 題寫“親愛精誠”校訓。孫總理紀念碑繫 胡漢民手書。碑之右側刻著總理訓詞:“ 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 同。咨爾多士,為民前鋒。夙夜匪懈,主 義是從。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 ,貫徹始終”。碑之左側刻著“和平奮鬥 救中國”。碑的後邊,刻有總理像贊:“ 先生之道,天下為公。先生之志,世界大 同,三民建國,允執厥中。況在吾校,化 被春風。江流不廢,終古朝宗。”係張靜 江所題。

  軍校俱樂部見證了軍校發展過程及學生豐富多彩的生活。是文藝演出的重要場 所。“血之劇社”是為了配合教育,用藝 術形式,宣傳革命。社名取義於“先烈之 血,主義之花”,四壁懸掛著陸皓東、朱執信、廖仲凱、史堅如等數十名先遺像, 以供緬懷和學習。

  東征陣亡烈士墓園坐落在校本部西南 方的萬松嶺,安葬著東征陣亡的烈士遺駭 ,由紀念坊、墓道,墓塚、紀功坊構成中 軸線。俯瞰珠江,氣勢磅礡,莊嚴肅穆。  

  北伐紀念碑,北伐是孫中山先生遺願 ,隨著廣東革命根據地的鞏固和國民革命軍的壯大,1926年6月,廣州國民政府任命校長蔣介石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誓師北伐。黃埔師生積極參加戰鬥,連戰皆捷 ,擊敗吳佩孚,孫傳芳等軍閥。黃埔師生 不怕犧牲,浴血奮鬥,英勇獻身,為緬懷 烈士功績,告慰先烈英靈,於長洲島倉頭 山建立“北伐陣亡將校紀念碑”,刻有“ 捐軀救國”、“為民犧牲”的烈士英名。

  黃埔軍校以其斑斕業績,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在海內外影響深遠 ,作為黃埔學生,瞻仰母校舊址,思潮澎 湃,回憶豪情考入黃埔軍校,畢業後請纓 殺敵,與日寇堅苦奮鬥中,實踐愛國革命 的黃埔精神,終於取得最後勝利。歲月荏 苒,雖已92高齡,此次挈同、三代前來參謁,使他們加深對黃埔歷史的了解,增強對黃埔精神內涵的理解,使黃埔精神,代代相傳,永放光芒。


(季世華/溫嶺市)

回第二十七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台北聯絡處:103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83號9樓 電話:(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傳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劃總監:林淑珍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